第60章 塞上江南,初见雏形

车队驶过山海关的最后一座关隘,便正式进入了辽西走廊的地界。¢d·a¨n_g′y`u′e`d?u`._c¢o¢m′

马车里的空气,似乎都和关内不一样了。少了几分京畿之地的浮华与躁动,多了几分边陲特有的、凛冽而开阔的气息。

朱媺娖靠在柔软的垫子上,心中既有离家远行的忐忑,更有对未知世界抑制不住的好奇。她悄悄地掀开车帘的一角,象一只初次探出巢穴的雏鸟,小心翼翼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最初的景象,与她想象中的苦寒边关,并无二致。

道路两旁是连绵不绝的荒野,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摇曳,偶尔能看到几座破败的烽火台,在苍茫的天地间,显得孤寂而萧索。

“小姐,风大,当心着凉。”贴身侍女体贴地为她披上了一件斗篷。

“我不冷。”朱媺娖摇了摇头,目光依旧贪婪地望着窗外。

然而,当车队沿着官道,又行进了约莫半日之后,车窗外的景象,开始发生了肉眼可见的变化。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道路本身。原本坑坑洼洼的土路,变得异常平整坚实。路面似乎是用一种青灰色的、她从未见过的材料铺成的,马车行驶在上面,颠簸感大为减轻。道路的两侧,还挖有整齐的排水沟,沟边,一排排新栽的柳树,已经吐出了嫩绿的枝芽,为这片略显单调的土地,增添了几分动人的春色。

“周大哥,”朱媺-娖忍不住轻声问道,“这里的路为何如此不同?”

骑马护在车旁的周奎,眼中也带着几分赞叹,躬敬地回答:“回小姐,我们应该已经进入宁远卫的地界了。&{看@?书?|屋?? ˉ!无&#错?})内¢?\容¢?属下听说,李大人上任后,便动用了大量人力,以一种名为‘水泥’的新法,修缮了从宁远到锦州的主干道。”</p> </p><p> “水泥?”朱媺娖默念着这个新鲜的词汇,心中对那个素未谋面的李睿,又多了一分好奇。</p> </p><p> 车队继续前行,道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p> </p><p> 她看到,成群结队的百姓,正赶着牛车、推着独轮车,从四面八方的小路上,导入这条主干道,向着同一个方向——宁远卫城而去。</p> </p><p> 这些人的衣着,大多朴素,甚至打着层层叠叠的补丁,显然并不富裕。但让朱媺娖感到无比诧异的是,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关内灾民那种因饥饿和绝望而导致的麻木与死寂。</p> </p><p> 恰恰相反,他们的眼神里,都闪铄着一种明亮的光。那是一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光芒,是一种奔向好日子的踏实与喜悦。他们三五成群,一边赶路,一边高声谈笑着,声音洪亮,中气十足。</p> </p><p> “快点走!听说今天农垦司又有一批新农具发下来,去晚了就没了!”</p> </p><p> “怕啥!李大人说了,只要是咱们农垦司的人,人人都有份!我昨天刚领了十斤肉,回家炖了一锅土豆,那叫一个香!”</p> </p><p> “哈哈哈,谁说不是呢!想当初在老家,别说吃肉,连树皮都快啃光了。要不是逃到这里,被李大人收留,我们一家老小,怕是早就饿死在路上了!”</p> </p><p> 这些朴实而又充满了感激的话语,顺着风,清淅地飘进了朱媺娖的耳朵里。</p> </p><p> 她的心,被狠狠地触动了。*w.a,n_z\h?e,n¢g?s¨h-u/k′u\.!c′o?m~</p> </p><p> 她深居宫中,每日看到的,都是父皇为了赈灾而愁眉不展,为了空虚的国库而彻夜难眠。她听到的,都是大臣们关于流寇四起、民不聊生的忧心忡忡。</p> </p><p> 可在这里,在这片本该是最贫瘠、最危险的土地上,她却看到了截然不同的景象。这里的百姓,竟然在发自内心地,赞美着他们的生活,感激着他们的主官。</p> </p><p> 这,简直不可思议!</p> </p><p> 随着车队越来越接近宁远卫城,车窗外的景象,也变得愈发震撼。</p> </p><p> 大片大片被规整得如同棋盘一般的农田,出现在了道路两旁。田地一望无际,绿油油的幼苗已经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在春风的吹拂下,如同一片片绿色的地毯,一直铺展到天边。</p> </p><p> 纵横交错的沟渠,如同银色的丝线,将远方大河里的水,引入了田间地头,滋润着万物。</p> </p><p> 河边,一座座她从未见过的、如同巨龙脊骨般的巨大水车,在缓缓转动。它们不需要人力,也不需要畜力,只是依靠着水流自身的冲击,便能将生命之水,源源不断地送上高地,灌溉着万亩良田。</p> </p><p> 更远处,一个个新建的村落,红砖青瓦,炊烟袅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田野之间。孩子们在村口的空地上嬉戏打闹,追逐着土狗。妇人们则坐在家门口的石阶上,一边闲聊,一边做着针线活,脸上洋溢着安宁而幸福的笑容。</p> </p><p> 田地里,随处可见正在劳作的农人。他们扶着一种造型奇特的、轻便省力的犁,赶着健壮的耕牛,在田间划出一道道笔直的田垄。他们唱着朴实的歌谣,歌声嘹亮,充满了对丰收的期盼。</p> </p><p> 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朱媺娖只在最美好的梦境和古人的画卷中,才见过的“盛世田园”之景。</p> </p><p> “这里真的是辽东边关吗?”她失神地问身边的侍女,声音里带着一丝梦呓般的颤音。</p> </p><p> 侍女也看得呆了,她揉了揉眼睛,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公主不,小姐,这里这里比我们京郊皇庄里的景致,还要富庶,还要让人心里踏实。”</p> </p><p> 朱媺娖的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p> </p><p> 李睿。</p> </p><p> 这个名字,在她心中的形象,变得愈发清淅,也愈发神秘,愈发令人向往。</p> </p><p> 就在这时,一阵整齐而响亮的号子声,如同惊雷一般,从不远处的一片开阔河滩上载来,打断了她的思绪。</p> </p><p> “杀!杀!杀!”</p> </p><p> 朱媺娖循声望去,只见数千名赤着上身的精壮汉子,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操练。</p> </p><p> 他们手持着统一制式的长枪,队列整齐划一,进退之间,充满了力量感。阳光下,他们身上那古铜色的肌肉,闪铄着汗水的光泽,充满了阳刚之气和彪悍的杀伐之气。</p> </p><p> 而在队伍的最前方,一个身穿黑色劲装的年轻人,正手持一杆长枪,亲自为士兵们做着示范。</p> </p><p> 他的动作,大开大合,刚猛有力。一招一式,都充满了实战的精髓,没有半分花哨的架子。每一次刺出,都带着撕裂空气的锐啸;每一次格挡,都稳如泰山。</p> </p><p> 虽然隔着很远,但朱媺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p> </p><p> 那个身姿挺拔、气质卓然的年轻人,正是她此行的目标——李睿!</p> </p><p> 他竟然亲自在操练士兵?</p> </p><p> 朱媺娖的心,没来由地,漏跳了一拍。</p> </p><p> 她看到,李睿在示范完毕后,并没有象其他将军那样,回到高台上去休息。而是走入了士兵的队列之中,挨个纠正他们的动作。他拍拍这个士兵的肩膀,告诉他腰部要发力;又踹一脚那个姿势不对的士兵的屁股,笑骂着让他把枪端稳。</p> </p><p> 他的言语间虽然严厉,却带着一种亲如兄弟般的熟稔和关切。</p> </p><p> 士兵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畏惧和不满,反而充满了敬重和信服。他们会因为李睿的一句夸奖而咧嘴傻笑,也会因为一个动作没做好而被罚,从而露出懊恼的神情。</p> </p><p> 这一刻的李睿,褪去了“神农”和“工匠”的光环,展现出了他作为一名“将军”的、充满了铁血与豪情的一面。</p> </p><p> 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朱媺-娖看得有些痴了。</p> </p><p> 她忽然觉得,周奎信中所写的,或许还远远不够。</p> </p><p> 这个李睿,比她想象中的,还要更加的深不可测,也更加的令人着迷。</p> </p><p> “小姐,我们要不要上前去?”周奎见她看得出神,已经忘了放落车帘,低声提醒道。</p> </p><p> 朱媺娖如梦初醒,俏脸微微一红,连忙将车帘放下,心脏“怦怦”地跳个不停。</p> </p><p> “不不急。”她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慌乱,“我们先先进城安顿下来,再从长计议。”</p> </p><p> 她需要一点时间,来平复自己那颗因为眼前所见的一切,而剧烈跳动的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