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之光无尽夏

??081因为懂得所以守护

081因为懂得所以守护

邵知言想要安慰韩梦琦,却被何嘉琳拦住:“这件事就这么过去吧。”她担心万一有一天韩梦琦知道嘉轩喜欢的是邵知言,想起她的安慰,可能会觉得难堪。 几人找了间带院子的民宿,夜里可以出来看星星。他们要了两间房,男生一间,女生一间,屋子里都是能住四到五个人的电热炕。熊雨姗问为什么不是火炕,李天昂解释火炕需要劈柴烧火,老板的操作难度大,就拿电热炕“模拟”了。 两拨儿人各自回了房间,熊雨姗摸着电热炕觉得好奇,何嘉琳开始跟一双儿女视频,孩子被她送到外婆家了,她叮嘱他们早点睡觉。熊雨姗听到有敲门声,就走过去开门——是李天昂。 “知言在洗澡。”熊雨姗说。 “没事,我来看下你们的门锁安不安全,这毕竟是平房。” 李天昂认真地检查着门锁,熊雨姗忍不住打量他,她早就注意到李天昂眉宇间有一丝桀骜,却不料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她看他检查完了,问:“能跟你聊两句么?” 李天昂点头:“可以啊。” 两人来到院子里,熊雨姗仰头望天,真的是擡头就能看见满天繁星,她在北京有一次突然很想看星星,大晚上地查攻略,后来一个人去了山上,那是她为数不多的浪漫和任性,更多的时间里,她都把身心交给了工作。 “姗姐觉得我们这里怎么样?好玩吗?”李天昂先开口。 “好玩。我以前听邵知言说过她的老家风景很好,但在来之前脑海中还是刻板印象,来了之后还挺惊喜的。” 李天昂也擡头看了眼璀璨的星空,说道:“外地人以为东北天寒地冻一片肃杀,但是溪源县有山有水,他们觉得东北人粗鲁蛮横,但其实更多的时候是热情豪爽。” 熊雨姗若有所思,她认同李天昂的描述,白天玩的时候,她一直在想“我的家乡”这个项目,让一些不知名的县镇乡村更多地为外人了解,就是这个项目的意义。她问道:“你觉得,这里适合邵知言吗?” 李天昂当然明白她的意思,他的表情变得认真,说了句:“邵知言是个胸怀大志的人。” “展开说说?”熊雨姗突然好奇起来,她知道他俩初中的时候就认识,可如今俩人都是三十…

邵知言想要安慰韩梦琦,却被何嘉琳拦住:“这件事就这么过去吧。”她担心万一有一天韩梦琦知道嘉轩喜欢的是邵知言,想起她的安慰,可能会觉得难堪。

几人找了间带院子的民宿,夜里可以出来看星星。他们要了两间房,男生一间,女生一间,屋子里都是能住四到五个人的电热炕。熊雨姗问为什么不是火炕,李天昂解释火炕需要劈柴烧火,老板的操作难度大,就拿电热炕“模拟”了。

两拨儿人各自回了房间,熊雨姗摸着电热炕觉得好奇,何嘉琳开始跟一双儿女视频,孩子被她送到外婆家了,她叮嘱他们早点睡觉。熊雨姗听到有敲门声,就走过去开门——是李天昂。

“知言在洗澡。”熊雨姗说。

“没事,我来看下你们的门锁安不安全,这毕竟是平房。”

李天昂认真地检查着门锁,熊雨姗忍不住打量他,她早就注意到李天昂眉宇间有一丝桀骜,却不料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她看他检查完了,问:“能跟你聊两句么?”

李天昂点头:“可以啊。”

两人来到院子里,熊雨姗仰头望天,真的是擡头就能看见满天繁星,她在北京有一次突然很想看星星,大晚上地查攻略,后来一个人去了山上,那是她为数不多的浪漫和任性,更多的时间里,她都把身心交给了工作。

“姗姐觉得我们这里怎么样?好玩吗?”李天昂先开口。

“好玩。我以前听邵知言说过她的老家风景很好,但在来之前脑海中还是刻板印象,来了之后还挺惊喜的。”

李天昂也擡头看了眼璀璨的星空,说道:“外地人以为东北天寒地冻一片肃杀,但是溪源县有山有水,他们觉得东北人粗鲁蛮横,但其实更多的时候是热情豪爽。”

熊雨姗若有所思,她认同李天昂的描述,白天玩的时候,她一直在想“我的家乡”这个项目,让一些不知名的县镇乡村更多地为外人了解,就是这个项目的意义。她问道:“你觉得,这里适合邵知言吗?”

李天昂当然明白她的意思,他的表情变得认真,说了句:“邵知言是个胸怀大志的人。”

“展开说说?”熊雨姗突然好奇起来,她知道他俩初中的时候就认识,可如今俩人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了,她好奇李天昂是真的了解现在的邵知言,还是像其他男人那样,戴着对初恋的滤镜。

李天昂缓缓开口:“我刚认识她的时候是在初一,她妈妈是我的班主任,我上学以后很快就听说班主任的女儿是个学霸。我那时候成绩一般,对学霸还带了点偏见,觉得他们呆板无趣,整天就知道学习。后来有一天,我和几个男生在操场打篮球,邵知言和她们班一个女生提着垃圾桶,穿过篮球场倒垃圾。有个男生不小心把球砸在了那个女生的腿上。邵知言让男生道歉,男生不肯,我还以为她会就这么算了,或者找老师,没想到她把篮球捡起来,狠狠砸在了男生身上。”

熊雨姗笑:“像是邵知言能做出来的事儿,你觉得这女孩挺有意思的?”

“反正,不是我以为的学霸的样子。后来我们期末要体测,女生要跑 800 米,对她来说挺难的。但是这不过就是校内的测试,也不记录期末总成绩,她妈妈只要跟体育老师说一声就行了。可她每天中午都绕着操场跑,我看得出来她很吃力。后来我听说她的成绩是班上前几名。”

熊雨姗点着头:“这果然很邵知言,有韧劲、不服输。”

“也不投机取巧,”李天昂补充,“她很理想主义,看重公平。所以我能理解她毕业的时候不考公,坚持留在北京,多劳多得的环境更适合她。”

熊雨姗渐渐收起笑容,舔了舔嘴唇:“没错,她这次离职,也是因为公司氛围太差,部门没法拧成一股绳做事,心思都在人事斗争上,薪酬激励什么的,也谈不上公平了,”她看向李天昂,“那……你也认为北京才能实现她的野心。”

李天昂摇了摇头:“姗姐,如果你把邵知言的野心理解成留在大城市赚钱,那我觉得你是小看她了。”

熊雨姗诧异,她没懂李天昂的意思。

“我看得出来你们不止是同事,应该也是很好的朋友。你应该知道,邵知言的物欲其实并不强,赚大钱并不是她最大的野心,她的家里也没有给她这样的教育。”

“那你觉得,她的野心是什么?”

李天昂没有直接回答熊雨姗,他说道:“我们的高中是在一座山上,半封闭的军事化管理,老师说,我们想要和大城市的学校比,想考出好成绩,就要师生一起咬牙硬拼。所以我们那时候都是死读书。邵知言很喜欢看报纸、杂志,她虽然学习很认真,但她跟我说,她每天中午都会挪出半个小时看这些,这是她和更大的世界链接的方式,她想从这走出去,看看山的外面是什么样,说将来还要做点什么影响这个世界,而不是做一个遥远的看客。”

李天昂的话让熊雨姗陷入沉思。她想起自己家乡的小镇,那里的人们大多安于现状,生活节奏缓慢而重复。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县城,他们的世界被局限在熟悉的街道、固定的圈子,对外界的认知往往来自电视新闻或道听途说。

而大城市的人,从小就被各种资源包围——顶尖的学校、丰富的文化活动、开阔的视野,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前沿的信息,也更有机会去影响世界。小地方的人如果想要改变命运,往往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甚至还要靠一点运气。

她和邵知言都是努力的人,也都是幸运的人。她们不仅走出了小县城,还找到了想做的事业。但熊雨姗知道,更多的“小地方人”可能终其一生都在追赶,却始终无法真正融入更大的舞台。他们或许能通过努力获得体面的生活,但想要真正影响世界,仍然需要跨越巨大的鸿沟。这种差异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思维、眼界和机会的不平等。

熊雨姗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其实很多小地方的人不是不想改变,而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改变。有时候,光是看到更大的世界,就已经是一种奢侈了。”

“没错,邵知言正是因为知道这个,所以才愿意帮助屋里那两个男孩,现在,他们一个要做最前沿的人工智能,一个要去上海研究经济。”

李天昂看着熊雨姗:“对邵知言来说,在大城市还是小城市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去探索世界,实现自己的价值。姗姐,邵知言想留下来远程办公,并不是贪图小地方的安逸,她是在这段时间,发现自己能为家人和朋友做些事情。但我从不觉得她只会局限在这里,天高海阔,未来她随时可能去别的地方,去做她想做的事情。”

“那你呢?你愿意接受她可能随时会飞走吗?”

李天昂擡起嘴角:“说心里话,她在这个世界上,对我来说就是一种幸运。在她身上我能看到我无法实现的一切。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当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听说她留北京了,是有些失落的,但更多的是庆幸,庆幸她做了她该做的事,也让我知道这世界上和我出身、起点差不多的人,可以去做那样的事。”

熊雨姗不再看李天昂,她没必要再打量他了,因为她理解了邵知言为什么在漂了十年之后,还会选择最初的这个人,因为这个人就是从始至终最懂她的人。

“你们聊什么呢?”邵知言穿着家居服从屋里走出来。

“冷不冷啊?”李天昂皱眉。

“不冷,我专门带的厚的。”她摸了摸衣襟。

熊雨姗扯出笑容:“我们聊你的英雄事迹呢,拿篮球砸人,跑 800 米。”

“啥?”邵知言一时没想起来。

“你们聊吧,”熊雨姗把空间交给他们,“我回屋披件衣服。”

李天昂要脱下外套给邵知言,她拦着:“我真的不冷,我这是冬天的睡衣,就怕这边冷,专门带的。”

李天昂不听她的,霸道地把衣服披在她的身上:“感冒就后悔了。”

“你好像我妈。”邵知言嗔怪道。

“当然了,我是她的学生。”

邵知言忍不住笑,随即又假装严肃:“你是不是说我坏话了?”

他笑笑,把她那两大事迹讲给她。邵知言做了个深呼吸,感叹:“天啊,你讲的事情已经快过去二十年了吧,时间怎么这么快啊。”她想起曾经的画面,忍不住怀念起初中时代的美好时光,那时候觉得未来有无限可能,想象自己会飞出溪源县的山,成为了不起的大人。

她突然问:“李天昂,你对你自己现在的样子满意吗?”

李天昂想了想:“满意啊,我小时候不像你,有远大的志向,后来有了开餐厅的目标,就一步步往前走,做到现在,我是满意的。你呢?”

“我……”邵知言顿了顿,“也是满意的。但我觉得,我还可以做更多。”熊雨姗对玉河山庄的好奇给了她启发,她发现自己习以为常的一切,在外地人眼里却是新奇有趣的。她做互联网多年,最近几年因为流量见顶,各大互联公司都在抢占下沉市场,可是在她看来,在当下这种环境,通过互联网让小地方的风土人情被更多人了解,促进地方经济更有意义。

“花生毛嗑儿来啦!”

一个粗犷的声音划破静谧的氛围,打断了邵知言的思路。民宿老板左手提着一个篮子,右手拿着暖水瓶:“还给你们烧了热水,不要是要看星星么,可以边吃边看。”

他俩回屋把人喊了出来,一起坐在小院子嗑瓜子、聊天、看星星,一群人东拉西扯,一会儿说上学时候的趣事,讲溪源县的风土人情,一会儿吐槽北京职场的暗黑,笑声频频划破山庄的宁静。此时的邵知言完全不知道,坏消息会在第二天一早传来——奶奶神志不清,一直说看见了不干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