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赵寡妇用命保住了麦子

贼老三看在眼里,倒也没说啥。\x.i?a*o+s·h~u_o¢h·o/u_.`c^o?m-他心里有自己的章程——不管村里人在荒地上种了啥,到了秋收时节,每家按收成交上两成就行。

这规矩没明着喊出来,却像根绳似的在村里悬着。大伙儿心里都有数,也就没人挑明。反正多种多得,交两成后剩下的,总比守着老地挨饿强。于是该翻地的翻地,该下种的下种,村里的活儿干得更起劲儿了,只盼着秋里能多打些粮,交完份子,自家也能落个满仓。

贼老三脑瓜活络,把从老时家那片韭菜里,割了一茬便带着弟兄们往府城去卖。府城查得严,可守门的见他们车上拉的是绿油油的青菜,也没细查就放行了。

到了菜市场,几人扯着嗓子吆喝,喊了半天也没多少人搭理。最后有个小弟出主意:“不是说这韭菜包包子好吃吗?咱们去包子铺、饭铺问问试试?”

饭铺的人一听是小河村来的,先前打过交道,倒也给面子,都买了些回去试。}<如:文t!3网*? ?更}?新|最?快,有掌柜的还问:“今年种黄瓜、西红柿了没?往年那味儿鲜得很。”

贼老三眼皮都不眨地接话:“种了种了,今年闹灾耽误了些,种得晚,等熟了第一时间给您送过来。”

回程路上,跟车的小弟念叨着府城的繁华,说还有人打听要这菜那菜的。弟兄们听了都不禁唏嘘——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这边多少人举家逃亡、只求保命,那边富贵人家却还琢磨着什么蔬菜好吃,日子过得照样滋润。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不知谁叹这么一句,车里霎时没了声。

贼老三回了村,脚都没沾自家门槛,径首就往赵老头家去了。一进门就咋咋呼呼地喊:“赵老头,听说你们前两年种的那啥,比胡瓜还脆生的黄瓜,还有那红瓤沙甜的西红柿,今年都种了没?”

赵老头见他来势汹汹,赶紧站起来回话:“回村长的话,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哪敢往大田里多种?就各家菜园子里点了几颗,够自个儿家吃个菜罢了。¨c*h*a`n/g~k`a¨n`s~h-u·.?c¨o,m,”

“少废话,带我去瞅瞅。”贼老三摆了摆手。

赵老头不敢怠慢,领着他往自家菜园子走。到了地头,就见几畦矮矮的小苗,嫩生生的没多高。贼老三蹲下身扒拉了两下,抬头问:“这玩意儿现在种,还赶趟不?”

“赶趟,赶趟。”赵老头赶紧应着,“这菜性子活,早种早收,晚种就晚些吃,不耽误。”

贼老三拍了拍膝盖站起来:“行,那你找些种子,把之前你们卖过的那几种都育上,给我各整出一亩地的苗来。”

赵老头面露难色:“是能育,可……可咱村眼下没闲地了呀。”

“这还不简单?”贼老三眼皮一翻,“去挑西亩地,把麦子给俺拔了!”

“使不得!使不得啊!”赵老头急得首摆手,声音都发颤了,“那麦子眼看就要抽穗了,都是粮食啊!”

贼老三脸一沉,恶狠狠地瞪着他:“什么使不得?我说行就行,哪那么多废话!”

赵老头见劝不动,只能叹着气应下:“唉,村长,苗我给您育出来就是,可这地的事儿,还得您自个儿拿主意。如今您是村长,大家伙儿自然都听您的。”

贼老三琢磨着这话在理,点了点头,转身自去找地了。转来转去,盯上了河边那块地——引水浇地最是方便。巧的是,那地是赵寡妇家的。

一帮汉子聚在赵寡妇家地头,正动手拔青麦。个个脸上都带着不舍,毕竟都是种地人,不管是谁家的地,糟践粮食总让心里堵得慌,手里的动作也慢腾腾的。

隔壁媳妇急急忙忙跑去找赵寡妇:“狗蛋他娘,快去麦地里看看,你家地里的麦子被人拔了!”

“什么?有人拔我家麦子?”

“嗯,快点去吧”

赵寡妇哪肯干?从厨房抄起把菜刀就往麦地冲,一边跑一边骂:“是哪个天杀的敢动我家麦子?好好的麦子还没长成,这是要遭天谴的!”

到了地头,见七八个汉子正在拔着,虽不都熟络,也知道是贼老三的手下。赵寡妇红着眼,举着菜刀就往前冲:“天杀的都滚开!离我的麦子地远点!”

汉子们见她动真格的,手里还攥着刀,纷纷往后退开了。

赵寡妇瘫坐在地头上,头发散了一脸,哭喊着:“天杀的啊……你们为啥要拔我家麦子?这是要逼死我们娘俩啊!”

这边哭天抢地的,早有人跑回去报信。“村长,那家人不让拔麦子,正拿菜刀乱砍呢!”

“什么?居然敢不让拔?”贼老三瞪眼,“那是谁家的地?”

“是赵寡妇家的。”

“竟是那娘们的……”贼老三脸上掠过一丝犹豫——他自个儿也是寡妇娘拉扯大的,心里头动了点恻隐。

“得吧,”他摆摆手,“去看看村里谁家地多,就拔谁家的。”

就这么着,赵寡妇用命保住了自家麦地,只是地头被薅了好几大块,后来赶紧补种了高粱。

这些事,狗蛋压根没放在心上。他正忙着把去年收的西瓜籽、甜瓜籽、哈密瓜籽,一股脑儿种在山里那块斜坡上。就那么随意撒下去,埋上土,心里头嘀咕:倒要瞧瞧,今年没人伺候,它们能不能长出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