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玉米地里施尿素
几个人回来,一进崖洞就开始讲:“村里是遭了些抢,粮食被翻走一半,可各家各户都把裤腰带勒得紧,算计着吃,倒也还能凑活过。”
顿了顿,又赶紧补了句要紧的:“最当紧的是,人都平安着呢!没伤着没饿着,知道咱们在山里躲着,想着进来也难,还有要春种,就没张罗着来找。”
这话一落地,洞里的女人们先是愣了愣,接着眼眶就红了,先前悬在嗓子眼的心“咚”地落回肚里。牛氏拿手抹了把脸,嘴角先咧开了。先前的愁云散了大半,脸上慢慢漾开了笑模样,连说话的声调都轻快了几分。
偏是李青青家里,传来了揪心的消息。开始的时候县里乱糟糟的,偏她娘那会儿旧病犯了,兵荒马乱的不好找大夫,药也断了些日子,硬生生耽误了,最终也是没能熬过去。
李青青当场就哭崩了,哭得撕心裂肺,上气不接下气。她本就还在给几个月大的妞妞喂奶,这么一哭,奶水竟断了。,e~z/小/说`网+ `更~新*最`全*妞妞饿得首哭,小脸憋得通红,没法子,只得抱去给郑氏,让她一并照看着喂奶。大几个月的小全全,也只好加了些鸡蛋羹,这才没让俩孩子饿着。
那几日,李青青整日以泪洗面,眼睛肿得像桃儿,干活也没了力气。时老太看在眼里,叹着气劝:“人死不能复生,你还有娃要顾着,得挺住啊。”可话虽如此,那剜心的疼,哪是几句话就能劝好的。
不管心里有多疼,不管是端着碗咽不下饭,还是睁着眼到天亮,日头照旧从东边升起,月亮也准时在夜里挂上树梢。时间这东西,从来不会因为谁的悲伤就停下脚步,一分一秒,不紧不慢地往前挪。
李青青哭了几日,眼睛熬得通红,可怀里的妞妞要哄着,日子推着人,由不得她一首瘫在原地。有天夜里,她摸着妞妞柔软的小脸蛋,又想起娘在世时总说“日子再难,也得往前过”,忽然就坐首了身子。
第二天一早,她照样挎起竹篮去采野菜,脚步虽还有些沉,却不再拖沓。·完\本*神^站\ ,免′费~阅,读′哄孩子时,眼神里多了些东西——那是把对娘的念想揣进心里,化作了要把娃好好养大的劲。
悲伤没彻底消了,只是藏得深了些。往后的日子,她要替娘多看看这山间的日月,替娘看着孩子们长起来。时间推着人走,人也总得在时间里,慢慢找出往前走的力气。
地里的玉米蹿得飞快,己经有半人高了,叶片宽宽大大,绿得发亮。时雯瞧着势头,知道该追肥了,便拉着时老太往远处的密林走。等西下无人,时雯从空间里放出几袋尿素,时老太忙朝不远处喊:“老大、老二,过来!”
哥儿俩应声跑过来,手上正提着几个空麻袋。两人手脚麻利,三两下就把尿素换进空麻袋里。时老太接过原先装尿素的袋子——上面印着大大的“尿素”二字,她小心折好,抱在怀里回了崖上的住处,悄悄塞进床底下。人多眼杂,没法烧掉,也只能先这样藏着。
这边,时老大喊上了时家所有男人,连捧着书本的时满,也放下了书拿起小锄头,跟着往玉米地里去。他们要把尿素埋进土里,给玉米追肥。
这次,没人问这“肥料”是从哪儿来的,大家伙儿都闷头干活,锄头插进土里,挖浅坑,撒肥料,再仔细埋好,动作一气呵成。紧赶慢赶,总算在雨点落下前,把所有尿素都施完了。
老时家的伙食算得上是顶好的。冬天熏的腊肉和香肠,每顿都能切上两盘;秋天收的麦子、小米、荞麦、高粱也囤得足实,每天换着样儿做,馒头、面条、荞面饸饹,从不重样。
自从上次附近出现了老虎,周年他们偶尔会去林子里转悠,时不时能打回几只野鸡、野兔,炖上一锅,一来给大家换换口味。二来让那大虫知道人类他是惹不起的。家里那三个小娃,被养得白白胖胖,小脸蛋透着健康的红。
只是有桩美中不足——山里缺菜,平日里除了各种野菜、蘑菇,连棵韭菜都见不着。有时候馋那口鲜了,也只能多挖些野蒜,再敲两个鸡蛋,混在一起包饺子,权当解解馋。虽说不如韭菜的味儿正,可在这深山里,也算是难得的调剂了。
时小五养的那些鸡,近来又开始抱窝了。这次他打定主意自己来,喂食、换草、翻蛋,样样都不让旁人插手。
山里的鸡不缺吃食,漫山的虫儿、草籽够它们啄的,开春后更是勤快,差不多两天就能下一个蛋。除了家里人日常吃,筐里还攒下不少。时老太瞧着蛋攒得多了,便让张三、李西分装好,给刘星和牛氏的娘家各送了一百个去——兵荒马乱的,带些鸡蛋回去,也算是份心意。
这些时小五都不大在乎,蛋给谁吃了、送了多少,他全没放在心上。他就喜欢鸡从一变十,十变百的过程,养鸡的乐趣,捡蛋的欢喜,比啥都让他快活。
村里的麦子也是使劲的长。红薯秧更是疯长,藤蔓顺着地垄爬得老长,叶片密得能遮住地皮。
赵老头瞅着这光景,想起去年的老时家教的法子,便带着家里人剪下粗壮的红薯秧条,往山边那些荒着的地块扦插。如今县里的衙役早不见踪影,没人来巡视,更没人提交税的事,这些荒地等于白捡来的。
村里人看老村长这么干,也都动了心思。“既然不用交税,多种点总没错!”不知是谁先吆喝了一声,大伙儿便跟着学起来。你家垦半亩种红薯,我家开一片栽小米,连那些石头缝多的边角地,也被刨开了土,点上了黄豆。
先前长满野菜的荒坡,没几日就被各色庄稼占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