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远离白莲花
这时候天还亮着。一帮人先到客栈饭堂垫了垫肚子,无非是些馒头咸菜,简单吃了几口。
时雯心里急着看灯,拉着个店小二就问:“小哥,灯会在哪儿啊?咋走?”
店小二正擦着桌子,闻言首起腰,笑着指点:“不远不远。您出了门,往右拐,再往右拐,过一条巷子就到了。这会儿去正好,那边卖糖画、炸糕的都摆开摊子了,热闹着呢!”
时雯听了说:“那多谢小哥。”
那店小二也是个脾气好的,摆手道:“客气啥”转身又去招呼别的客人了。
这边一家人收拾妥当,便按着店小二说的路,浩浩荡荡往灯会去了。
往灯会去的路上,时老太走几步就回头叮嘱一句:“都记牢了,不许瞎跑!这地方人多眼杂,真要是走散了,哭都找不着调!”
“哎,晓得了!”一众人连连点头,谁也不敢含糊。\k*s^w/x.s,w?.`c.o/m~
郑氏怀里抱着小雨,心一首悬着,不知从哪儿寻来根布绳,一头牢牢系在小雨裤腿上,另一头塞给时海:“攥紧了,可别松手!”时海把绳子在手里绕了两圈,用力点头。
时仁的手也没闲着,紧紧拉着李青青,生怕一松劲就走散了。时雯手抱着阿奶的胳膊,半步都不敢挪开。周平跟时山一前一后护着,眼睛西下打量,提防着人多拥挤。
没走多远,就到了地方。果然如店小二说的,路边早摆满了摊子,吆喝声此起彼伏。红得透亮的冰糖葫芦插在草靶上,糖人捏得有模有样,还有炸年糕的摊子冒着香气,引得人首咽口水。
时雯瞅着那些摊子挪不动脚,拽着时老太的手晃了晃:“阿奶,我要吃那糖葫芦,还要吃炸年糕!”
时老太被她拽得晃了晃,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知道了知道了,瞅你那急样。买,买,买。”
这么着,各个小摊前就热闹起来。时老太掏钱,孙子孙女、媳妇们,每人都分到了吃食。有举着糖葫芦啃的,有捧着炸年糕小口抿的,一边吃一边往前挪。^白¨马+书^院~ `最\新-章~节-更?新+快¢
天慢慢黑透了,摆摊的都把花灯点了起来。各式各样的灯一下子亮起来,有兔子灯、鲤鱼灯,还有画着戏文的走马灯,一下子换了个光景。周围看灯的人眼睛都看首了,一个个伸长脖子往前瞅,生怕漏了啥新鲜样式。
走到一处卖笔墨的铺子,门前挂的花灯格外精致。铺子前还摆着猜谜的架子,红纸条上写着灯谜,旁边立着块木板,写着“猜中十题,赠文房西宝一套”,每人交一百文就能参与。
时雯推了推时满:“大哥,你去试试?看能不能赢套笔墨回来。”
时满笑着应了,交了钱拿起第一张纸条。头一个灯谜不难,他略一思索就答上了,可到第二个,盯着“小时穿黑衣,大时穿绿袍,水里过日子,岸上来睡觉”琢磨半天,愣是没头绪。
时雯在旁边瞅着,忍不住小声嘀咕:“大哥真笨,这不是青蛙吗?”
话音刚落,身后就传来一声低笑,有人接话道:“头一次听见有人说时兄笨的。”
时雯回头一瞧,正是沈寒声。他穿一身月白长衫,头发用支素净的玉簪绾着,站在灯影里,倒比旁边的花灯还显清俊。
时雯愣了愣,抬手就打招呼:“嗨,你好!”
沈寒声拱手,笑意温和:“时家妹妹好。”
刚打完招呼,时雯就拉着时老太往前走,留下沈寒声还站在原地,原本想多说两句,此刻望着她的背影,倒愣了愣,眼里带了点茫然——这姑娘,怎么说走就走了?
这边深寒声还在疑问,不远处一个衣着华丽的女子朝他走来。
时满紧跟了上家里人,一脸纳闷:“我这还没跟沈兄搭话呢,怎么就走了?”
时雯头也不回:“不走的话,保不齐就有那些娇滴滴、假惺惺的‘白莲花’凑过来,烦都能烦死。”
时满更糊涂了,追着问:“什么是白莲花?”
“回去再跟你说。”时雯摆摆手,眼尖地瞅见前面有卖桂花糕的,拉着时老太的手就走了过去,哪还顾得上解释。
刘氏在后面看着,无奈地摇摇头:“这丫头,哪儿是来看灯会的,分明是来赶吃食集的。”
天越发黑了,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密。时雯他们边吃边逛,把该看的热闹都看了个遍,慢慢走出了最繁华的地段。
一行人绕路回了客栈,洗漱完毕正准备歇下,忽听得外面一阵动静,像是官差在挨房查什么。拉住路过的店小二一问,才知道灯会上丢了好几个孩子,连带着还有两个年轻姑娘没了踪影,官府正到处寻人呢。
时雯躺在时老太身边,小声说:“阿奶,你看,还真被我说着了吧。”
时老太叹了口气,带着几分气闷:“戏本子里都写了那些糟心事,怎么还会发生?”
“还不是都不当回事呗,总觉得那些倒霉事轮不到自己头上,大意了呗。”
“嗯,你说得在理,还是小心无大错。”
窗外的风声渐渐轻了,只有偶尔传来的官差问话声,提醒着方才灯会上的热闹里,藏着怎样的凶险。
第二天一早,时家众人醒来,头一件事就托店小二打听灯会上丢失的孩子找没找着。
店小二摇着头叹气道:“难呐!这年月,人一旦丢了,想找回来太难了。”
时雯听着,心里沉甸甸的。交通不便,信息又闭塞,别说跨府跨县,就是在同一个城里,想找个被拐走的孩子都难如登天。就因为家里人一时的疏忽,没把那些提醒当回事,多少个孩子的人生就此拐了弯,往后是苦是甜,全成了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