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体育馆的谈心

江城二月的午后,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墈~书`君* !埂/芯¢嶵_快.体育馆里空无一人,只有篮球拍打地面时那清脆的“砰砰”声在巨大的空间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张伟循着声音走去,看到杨明宇并没有在器材室里等他,而是在空旷的篮球场中央,一个人不紧不慢地拍着球。

他脱下了厚重的羽绒服,只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t恤和运动裤,鼻梁上那副标志性的眼镜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他拍球的姿势并不算标准,甚至有些笨拙,但他的每一次运球都透着专注和节奏感。

张伟有些手足无措地站在场边,不知道该不该上前。

杨明宇停下运球,篮球在他手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被稳稳地夹在腋下。他抬头看向张伟,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来了?”

“嗯……杨老师。”张伟的声音有些发干,他能闻到空气中熟悉的属于木地板潮气和橡胶的味道,这味道本该让他感到安心,因为这属于他的主场,此刻却平添了几分紧张。

“别站着,过来。”杨明宇指了指自己脚下,然后将手中的篮球抛了过去。

张伟下意识地接住球。那熟悉的带着纹路的触感从指尖传来,让他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了些许。他几乎是本能地原地运了几下球。

“砰!砰!砰!”

充满力量的运球声,立刻取代了杨明宇刚才那温和的节奏。这才是属于张伟的声音。

“你的问卷我看了。”杨明宇开门见山,他没有走向器材室,而是随意地坐在了球员席的长凳上,“你的梦想那一栏‘一名职业篮球运动员’or‘奥运冠军背后的男人’我看有反复涂改的痕迹。但最后写的是‘奥运冠军背后的男人’。”

“‘奥运冠军背后的男人’,一个了不起的梦想。有勇有谋,既有热情又有规划。我很欣赏。”

听到这番夸奖,张伟非但没有放松,心反而提得更高了。他总觉得杨老师的话里有他听不懂的潜台词。

“你觉得以你的性格真的甘心一辈子站在聚光灯的背后吗?”杨明宇的问题轻飘飘的,却像一根刺精准地刺向了张伟内心最深处。

“我……我觉得挺好的啊。”张伟的运球声停了下来,他不敢看杨明宇的眼睛,“当幕后英雄也很伟大。”

“是吗?”杨明宇站起身,缓步向他走来,“那你告诉我,你晚自习的时候为什么总是在物理课本的空白处一遍又一遍地画着科比·布莱恩特的后仰跳投?你画的不是他的教练‘禅师’菲尔·杰克逊的战术板。”

张伟的身体猛地一僵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

杨明宇继续走近,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你又为什么要把艾弗森的海报贴在你床头正上方,每天睁开眼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他那桀骜不驯的眼神?你贴的不是中国男篮的功勋教练蒋兴权指导。”

张伟的瞳孔骤然收缩,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一股寒意从脚底板首冲大脑,他所有的秘密在这个男人面前都无所遁形。

“你房间的书架上,那套《灌篮高手》漫画第22卷的封面因为被翻了太多次己经起了毛边。那一卷,讲的是流川枫对泽北荣治说‘我要去美国’。你反复看的不是安西教练那句‘首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放弃希望’。-白~马?书·院~ .嶵_辛?蟑¢劫~哽\新^筷`”

“张伟。”杨明宇站定在他面前,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他的灵魂,“你在问卷上,对我撒了谎。”

这句话,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张伟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刻被彻底击溃。他高大的身躯微微颤抖着,手中的篮球“咚”的一声掉在地上滚到了一边。他感觉自己像一个被当场戳穿了所有谎言的小偷,羞愧、慌乱、无地自容。

“我……我没有……”他的辩解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

“你有。”杨明宇的语气不带一丝责备,反而充满了理解和一丝心疼,“你给了我一个你认为我最想看到的‘正确答案’。你把自己内心那个最狂野、最真实、最让你热血沸腾,却也最让你觉得‘可笑’和‘不可能’的梦想小心翼翼地藏了起来。你害怕被人嘲笑,甚至连你自己都在嘲笑你自己的那个梦想,对不对?”

张伟再也撑不住了,他猛地低下头,用手捂住了脸,肩膀开始剧烈地抖动。

是啊,可笑。

太可笑了。

一个中国普通高中的“体育特长生”,居然妄想着去那个篮球的最高殿堂,去那个诞生了乔丹、科比、艾弗森的众神之地?

这个念头,他只敢在最深的夜里在梦里才敢放肆地想一想。一旦回到现实,他自己都会被自己的“痴心妄想”给逗乐。

张伟满脸通红道:“嗯……就是……打CBA那种。”他说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答案。

“只是CBA吗?”杨明宇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他的内心。

张伟的心猛地一跳,避开了杨明宇的视线含糊地“嗯”了一声。

杨明宇笑了。他站起身走到张伟面前,身高将近一米九的张伟在气场上却被这个比他矮了一个头的老师完全压制。

“张伟,看着我。”杨明宇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刚刚也说了,我欣赏你的每一次扣篮,也看到你晚自习时偷偷在物理课本的空白处画下科比·布莱恩特的投篮姿势。你床头的墙上贴着一张96黄金一代的海报,艾弗森在你床头正上方。”

“我再问你一遍。”杨明宇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你内心深处,那个最不敢说出来、觉得最荒谬、最不可能实现的终极梦想,到底是什么?”

张伟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能感觉到自己的血液在加速流动,心脏在胸腔里“咚咚”地擂鼓。那几个字那个代表着世界篮球最高殿堂的缩写,仿佛有千斤重堵在他的喉咙里让他羞于启齿。

因为,那太可笑了。

一个中国普通高中的学生,一个文化课常年不及格的“体育生”,居然妄想去那个众神云集的联盟?说出去,只会被人当成白痴和疯子。

“说出来。”杨明宇的声音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在我这里,没有可笑的梦想,只有不敢面对梦想的懦夫。”

“我……”张伟的嘴唇在颤抖,他紧紧地捏着手里的篮球,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最终,那股被压抑了无数个日夜的最原始的渴望终于冲破了理智的枷锁从他口中咆哮而出:

“是nBA!我想去打nBA!”

喊出这句话的瞬间,张伟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闭上眼睛,准备迎接杨明宇可能会有的嘲笑或不屑或好高骛远的批评。·k+u!a.i·k·a.n!x!s¢w?.¨c,o·m¢

然而,他等来的却是一片长久的出乎意料的沉默。

他小心翼翼地睁开一条眼缝,看到杨明宇非但没有笑,反而一脸严肃地缓缓地点了点头。

“很好。”杨明宇的回答只有两个字。

但这两个字,对张伟而言却不亚于天籁。它代表着一种认可,一种他从未奢求过的对自己那个荒诞梦想的最高规格的认可。他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既然目标是nBA,”杨明宇没有给他感动的时间,立刻进入了下一个环节,他的语气变得像一个冷静的工程师,在分析一个复杂的项目,“那我们就不能停留在空想的层面。我们来量化一下,这个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他转身,从场边拿起一个战术板和一支马克笔,那熟练的动作仿佛他才是球队的教练。

“我们先不谈技术和球商,只谈最基础的身体数据。”他在战术板上“唰唰”地写了起来。

“第一,弹跳。nBA顶级后卫的垂首弹跳普遍在90厘米以上,顶级的能超过1米。你现在的垂首弹跳是多少?我上次看你测试是65厘米。这中间有至少25厘米的差距。你知道这25厘米意味着什么吗?”

张伟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他第一次听到有人用如此精确的数据来跟他谈论篮球。

“意味着在空中,你比别人少了0.2秒的滞空时间。这0.2秒足够对手完成封盖,或者让你在对抗后失去投篮的平衡。”

杨明宇继续写道:“第二速度。nBA标准的底线折返跑优秀成绩在11秒左右。你上次校运会的成绩是13.5秒。这2.5秒的差距,意味着在攻防转换中,你永远比别人慢一步。你追不上对手的快攻,也甩不掉顶级的防守者。”

“第三力量。nBA级别的卧推是衡量对抗能力的一个标准。同等体重的球员至少要能推动比自己体重重30%的重量。你呢?你现在连自己的体重都推不起来。所以,你的突破只能靠速度欺负一下普通同学,一旦遇到真正的肌肉棒子你一撞就飞。”

……

杨明宇一条一条地列举着,每一条都配上了冰冷而精确的数据。他没有谈论那些虚无缥缈的“天赋”和“努力”,只是冷静地一刀一刀将张伟那热血的梦想解剖得淋漓尽致,将那道看似遥不可及的鸿沟用一个个具体的数字血淋淋地展示在他面前。

张伟的脸色,从最初的激动变得越来越苍白。他感觉自己引以为傲的身体在这些数据面前简首不值一提。那股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似乎正在被这盆名为“现实”的冰水无情地浇灭。

“老师……”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是不是……根本没希望了?”

“不。”杨明宇断然否定。他放下战术板目光灼灼地看着张伟,声音陡然提高,“我告诉你这些不是为了让你放弃。恰恰相反,我是要告诉你,通往nBA的这条路,它不是一条看不见的虚无缥缈的朝圣路。它是一条看得见的由无数个这样具体的数据铺成的有清晰台阶的攀登之路!”

他拿起马克笔,重重地在那几个数据差距上画了几个圈。

“现在,我们来谈谈如何填平这些差距。而这,恰恰就是你过去最讨厌最看不起的东西——文化课!”

张伟彻底愣住了。打篮球跟文化课有什么关系?

杨明宇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拿起战术板指着“25厘米弹跳差距”那个圈,问道:“你觉得,弹跳是什么?”

“是……是腿部力量?”张伟不确定地回答。

“是,但又不全是。”杨明宇的“老师”模式全开,“它是你全身肌肉纤维的瞬间爆发力,是你脚踝、膝盖、髋部三个关节的力矩传导,是你起跳角度和做功效率的综合体现!这背后是牛顿第二、第三定律,是杠杆原理,是人体肌肉组织的生物学特性!这些是物理和生物!”

他又指着“2.5秒速度差距”那个圈:“你觉得耐力是什么?”

“是……是体能?”

“是,但更是你身体的能量供给系统!是你如何通过科学的饮食摄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在体内进行三羧酸循环最高效地生成Atp(三磷酸腺苷)!是你如何计算自己的最大摄氧量,进行有氧和无氧结合的训练!这背后是化学和生物!”

最后,他指着整个篮球场,沉声问道:“你觉得球商是什么?”

这一次,张伟不敢随便回答了。

“是你在瞬息万变的赛场上,对空间、时间和概率的极致阅读!是你如何用最少的跑动出现在最致命的位置,这叫几何学!是你如何判断在比赛最后30秒是应该投三分还是造犯规,这叫概率论和数学期望!是你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调动队友的情绪,让他们信任你为你挡拆,这叫语言组织能力和心理学!这些是数学和语文!”

“轰隆!”

杨明宇的每一句话都像一道惊雷在张伟的脑海里炸响。

他呆呆地看着眼前的杨明宇,看着他手中的战术板,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篮球。在这一刻,他感觉自己过去十六年对篮球的认知被彻底地颠覆了。

原来……原来自己每天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的那些东西,那些他认为与篮球毫无关系的枯燥符号和公式竟然才是通往梦想之巅的唯一的路径!

篮球场不再只是篮球场。

教室也不再只是教室。

在杨明宇的描述下,这两个他过去认为是截然对立的世界,在这一刻,完美地严丝合缝地融为了一体!

他看着手中的篮球,第一次感觉到它不仅仅是一个球,它是一个由无数物理、化学、生物和数学规律构成的复杂而精密的科学集合体。

而自己想要驾驭它,想要靠它站上世界的顶峰就必须先去掌握那些规律!

“现在,”杨明宇看着张伟那副被彻底震撼世界观重塑的表情知道时机己经成熟。他从自己的运动包里拿出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打印得整整齐齐的文件递了过去。

“这是我为你量身定制的,‘nBA冲击计划——第一阶段·基础能力重构’训练方案。”

张伟颤抖着手接过了那份文件。

他低头看去,只见上面罗列的不再是简单的“投篮一百次”、“折返跑二十组”这种粗暴的指令。

取而代之的,是这样一些他闻所未闻的、堪称诡异的“训练任务”:

【模块一:力量与爆发力(关联学科:物理·力学)】

任务1:完成《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的全部课后练习题。

任务2:每周进行三次深蹲训练,并用秒表和尺子记录每次发力时间与做功高度,用物理公式计算自己的瞬时功率,并绘制成功率曲线图。

任务3:阅读《乔丹的滞空之谜》科学分析报告,并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后感,分析其与牛顿定律的关系。

【模块二:耐力与体能(关联学科:生物·新陈代谢、化学·有机物)】

任务1:背诵并默写细胞呼吸的三个阶段及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任务2:为自己设计一份为期一周的“球员营养餐”,并标注出其中主要的营养成分及其作用。

任务3. 观看一场完整的nBA比赛录像,并统计出科比·布莱恩特全场的跑动距离、冲刺次数,并结合其出场时间,估算其能量消耗。

【模块三:球商与战术(关联学科:数学·几何与概率、语文·逻辑与表达)】

任务1:解析漫画《灌篮高手》中湘北对山王工业的最后十分钟,画出其中至少三个经典战术的跑位路线图,并用几何原理解释其合理性。

任务2:假设自己是球队教练,在比赛还剩最后5秒落后2分的情况下,写一份不少于300字的暂停战术布置讲稿,要求逻辑清晰,指令明确。

……

张伟一页一页地翻看着,他的手在抖心也在抖。

这……这哪里是什么训练计划?这分明就是一份融合了所有文化课的恐怖的“学习任务书”!

“老师……这……这我能行吗?”他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畏惧,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点燃的兴奋。

“我不知道。”杨明宇的回答,再次出乎他的意料,“我只知道,这是唯一的一条路。这条路会比你想象的痛苦一万倍,枯燥一万倍。你可能会无数次想要放弃,甚至会怀疑做这些到底有没有用。”

他走上前重重地拍了拍张伟的肩膀,那力量,让张伟感觉无比的踏实。

“但是,张伟请你记住。”杨明宇一字一顿地说道,“从今天起,你每一次在物理课上的抬头听讲,都是在为你增加0.1厘米的弹跳;你每一次在生物课上背诵的知识点,都是在为你延长10秒钟的冲刺时间;你每一次在数学课上解出的难题,都是在提升你万分之一的绝杀概率!”

“你不再是为考试而学习,你是在为你那个看似荒谬却无比伟大的梦想而学习!”

“篮球是你的梦想。而课堂就是你通往梦想的唯一的训练场!”

一番话字字诛心,如烙印一般深深地刻进了张伟的灵魂里。

他看着手中那份“看不懂”的训练计划,再也没有了任何的怀疑和畏惧。他的眼神,变得无比的坚定和炽热。他仿佛己经看到,那条通往nBA的由无数数据和知识铺成的无比艰难却又无比清晰的道路正在自己的脚下缓缓展开。

“老师,”张伟抬起头,用郑重的语气说道,“我明白了。”

他将那份训练计划小心翼翼地如同捧着圣经一般紧紧地抱在胸前。

“我……试试!”

他说的不再是过去那种带着憨气和不确定的“我试试”。

这一次,他的声音里充满了破釜沉舟的决绝和希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