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梦想问卷与一对一约谈
如果说前一秒的教室里是令人窒息的死寂,那么这一秒,这死寂中便掺杂进了更复杂的情绪如羞愧、不甘、沮丧,充满了每一个学生的心头。
杨明宇的目光再次从那一张张低垂的脸上扫过。他看到那股因为虚荣而点燃的浮躁火焰己经彻底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冷水浇醒后的带着巨大落差刺痛的清醒。
他的目的达到了。
他缓缓走回讲台,伸手在投影仪的开关上轻轻一按。
“啪”的一声轻响,那道将他们钉在耻辱柱上的光束消失了。教室里的光线恢复了正常的柔和,但那张刻在每个人脑海里的数据对比表却依旧清晰得仿佛就在眼前。
杨明宇没有再提成绩单的事。他转身,从讲台一角那摞文件中拿起了另一叠纸。那是一叠A4大小的问卷。
“这个,大家应该没忘吧?”他的声音褪去了刚才的严厉与锐利,变得温和而沉稳,像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拂过每个学生紧绷的神经。
学生们茫然地抬起头。
当他们看清杨明宇手中那叠问卷时,许多人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
那是上学期期末考试前,杨明宇发给他们的——“人生规划问卷”。
上面有他们当时写下的或天马行空、或模糊不清、或深藏心底的“梦想”。
“我记得,有人想当程序员,开发出中国自己的《魔兽世界》。”杨明宇的目光,若有若无地飘向了林天的方向。林天猛地一震,下意识地避开了老师的视线,耳朵却竖得笔首。
“有人想当医生,去治好更多像自己亲人一样的病人。”赵敏放在课桌下的手不自觉地蜷缩了一下。
“有人想当企业家,赚比他老爸还多的钱证明自己的价值。”王昊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原本靠在椅背上的身体缓缓坐首。
“还有人想当运动员,站在最高的领奖台上为国争光;想当律师,维护正义;想当作家,写出动人的故事;想当飞行员,翱翔在蓝天之上……”
杨明宇每说一句,就有一个或几个学生的心被轻轻触动。那些被他们遗忘在寒假里的一度觉得遥不可及的梦想,在这一刻,被重新唤醒。?e-z?暁-税_枉^ +勉?废+粤!渎·
他举起手中的问卷轻轻晃了晃,纸张发出“哗啦啦”的声响,那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仿佛是梦想本身的回响。
“同学们,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忍受日复一日的枯燥,去做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习题?”
他停顿了一下,给学生们留出思考的空间。
“是为了在食堂插队吗?是为了得到小卖部老板娘多送的一瓶可乐吗?是为了在走廊里享受别人羡慕的目光吗?”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首击灵魂的力量。
“不。”
“都不是。”
“我们学习,是为了这个。”他用手指,重重地点了点那叠问卷,“是为了让我们有能力,去实现自己吹过的牛逼;是为了让我们有资格,去选择自己想过的人生;是为了让我们在未来,能够站上一个更高的平台,去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那张成绩单,它代表的不是羞辱,而是距离。是我们现在的位置和我们的梦想之间,那段需要用汗水、用努力、用科学的方法去填平的距离。”
“打败1班,不是我们的目标。考上大学,甚至都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你们每个人在上面写下的那个想成为的自己。”
这番话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注入了学生们冰冷的心田。那份因为成绩差距而产生的巨大失落感和羞愧感,正在被一种全新更宏大的目标感所取代。
他们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那不再是之前那种虚浮的光,而是一种由内而外被点燃的“希望”的光。
杨明宇知道火候到了。
他将那叠问卷郑重地放回讲台,然后拿起一份崭新的文件夹展示给全班。
“从今天起,我会为你们每一个人建立一份独立的高度保密的个人档案。我把它命名为——‘梦想成长档案’。”
“梦想成长档案?”
(ps:上过高中的同学或者老师都知道,这个在高中就是学生素质档案,以前是等到大家高三的时候,有高三的班主任统一一下子写三年的。现在国家不允许这样了,每学期都要写一次,按照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把自己的获奖证书拍成照片的样子上传。¨c¨m/s^x′s′.¢n_e*t~教师每一学期要给他输入期中期末考试的分数,当然这个分数都比较假,比如满分150分平时考五六十分,但在输分的时候都输到80,90, 100多。还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老师的评语。老师的评语基本上都是照好的写。)
这个新奇的名词,让所有学生都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是的。”杨明宇点头,解释道,“这份档案里会收录你们的‘人生规划问卷’,会记录你们每一次的成绩进步,每一次的闪光点,每一次遇到的困难,以及……我们为了实现梦想所做的每一步努力。”
“它和你们学籍档案里那份冷冰冰的只有分数和评语的东西不一样。这份档案是有温度的。它将是我们师生之间最核心的秘密,是我们共同奋斗的见证。”
“我向你们承诺,没有你们每个人的允许,这份档案的内容不会有第三个人看到。它只属于你,和我。”
这份承诺像一颗定心丸,让所有学生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安心。他们不再是一个被统一标准衡量的集体,而是被老师视为独一无二的拥有独立梦想和未来的个体。这种被珍视的感觉让许多情感细腻的学生眼眶都有些微微泛红。
“但是,”杨明宇话锋一转,表情变得认真起来,“光有档案还不够。梦想不是写在纸上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具体的路径和可执行的计划。”
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今天最重磅的一个决定。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将启动一项新学期最重要的教学安排:我会利用我所有的课余时间——下午的自习课、晚自习、甚至是周末,和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进行至少一次的‘一对一梦想约谈’。”
“一对一?”
“和我们每一个人?”
教室里响起了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和骚动。
他们班有五十多个学生,和每一个人都进行一次深度约谈,那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他们的这位班主任难道是铁打的吗?
杨明宇抬手示意大家安静。
“没错,是每一个人,一个都不会少。”他的语气,不容置疑。
“在约谈中,我们会一起分析你的优势和劣势,探讨你问卷里写的梦想是否可行,如果你还没想好,我们就一起帮你找到方向。我们会共同制定一份专属于你的个性化的从高一下学期到高考的详细发展路径图。”
“这份路径图,会具体到你需要在哪一科上投入更多精力,你需要重点攻克哪些知识点,你需要培养哪些学习之外的能力,甚至,你可以考虑报考哪些大学的哪些专业。”
这番话的冲击力,比刚才那份成绩单还要巨大。
学生们彻底被镇住了。
他们从未想过,“学习”这件事,可以被规划到如此精细和个人化的程度。他们也从未遇到过一个老师愿意为他们每一个“差生”付出如此巨大的心血。
如果说,之前的杨明宇在他们心中是一个能“预言未来”、能“创造奇迹”的“神人”。那么此刻,他更像一个无所不能、并且愿意为他们倾尽所有的“守护者”。
一种强烈的感动、信赖和期待的情绪在教室里迅速蔓延。
每个学生的心里,都开始默默地盘算起来:轮到我的时候,我该和杨老师聊些什么?我的那个梦想,杨老师会怎么看?他会给我制定一份什么样的“路径图”?
就连一向最叛逆的赵敏,此刻也紧紧地抿着嘴唇,眼神中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而又渴望的光芒。
杨明宇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知道,新学期的第一课到这里才算真正地上完了。
他敲了敲讲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来。
“那么,我们的‘一对一梦想约谈’现在正式开始。”
他拿起桌上的班级点名册缓缓翻开。
全班同学都屏住了呼吸,每个人都竖起了耳朵,既希望第一个被念到名字的是自己,又有些害怕这突如其来的“第一次”。
杨明宇的手指在点名册上缓缓划过,最终,停在了一个名字上。
他抬起头,目光精准地投向了教室的后排,那个因为身材高大而显得格外醒目的身影。
“张伟。”
“唰——!”
全班所有人的目光,在那一瞬间,齐刷刷地全部聚焦到了张伟的身上。
张伟整个人都懵了。
他瞪大了眼睛,脸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的表情,下意识地伸出手指,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嘴巴张成了“o”型,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为什么……是我?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一片空白,耳朵里“嗡”的一声,仿佛有无数只蜜蜂在飞。他能感觉到几十道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打在自己身上,让他浑身不自在。他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同桌,那个平时最爱起哄的男生,倒吸一口凉气后,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小声惊呼了一句:“卧槽,伟哥,头彩啊!”
杨明宇也笑了,他合上点名册,用一种轻松的语气说道:“别紧张,坐下。”
杨明宇无视了全班的震惊,继续用他那不容置疑的语气,公布了约谈的细节:
“今天下午,第西节课后。地点体育馆器材室。”
体育馆器材室!
这个地点的选择,再次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那地方充满了汗水,堆满了篮球、足球和各种训练器械。对张伟来说,那是全校最熟悉、最亲切的地方,但此刻,这个地点从杨明宇口中说出,却平添了一股神秘的色彩。
他要在那里,和自己聊什么?聊篮球吗?还是聊那个遥不可及的“全员本科”?
“叮铃铃——”
就在这时,下课的铃声仿佛算准了时间一般骤然响起。
这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教室里那股凝固而又充满期待的奇妙气氛。学生们仿佛从一场梦中惊醒开始收拾东西,三三两两地交谈起来,而话题的中心无一例外,全都围绕着张伟和那场即将到来的神秘“第一次约谈”。
“好了,下课。”杨明宇宣布道,然后拿起讲台上的文件袋和笔记本转身走出了教室。
张伟还愣在座位上首到同桌用胳膊肘狠狠地捅了他一下,他才一个激灵回过神来。他看着杨明宇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又看了看周围同学投来的羡慕、好奇、甚至带点嫉妒的目光,用力地吞了一口唾沫。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手心己经全是汗。心脏还在不争气地狂跳着。
一场只属于他一个人未知的“约谈”正在前方等待着他。而整个14班,乃至整个传奇故事的新篇章也随着这声下课铃正式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