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来自市里的“烫手山芋”

晚自习上课前杨明宇正在看班自习,一阵“噔、噔、噔”富有节奏感的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由远及近,最终停在了教室门口。^微\趣\小^说~ _首^发-

全班同学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见教导主任王海德红光满面地站在那里,手里还拿着一份用红色文件夹装着的文件,文件的边角因为被他捏得太紧而微微有些卷曲。他那梳得油光发亮的头发在走廊灯光的照耀下反射着光芒,与他脸上那几乎要溢出来的笑容相得益彰。

“咳咳!”王海德清了清嗓子,迈着西方步走了进来,那双擦得锃亮的皮鞋在地板上又发出了两声清脆的响声,仿佛是为他的登场奏响的序曲。他的目光扫过全班,最后满意地落在了正站在讲台旁的杨明宇身上。

“杨老师,同学们,暂时放下手里的学习,我来宣布一个天大的好消息!”王海德的声音洪亮而充满激情,他的声音在并不算大的教室里回荡,震得每个人的耳膜都有些嗡嗡作响。

学生们被今天杨明宇“冰冷”的成绩对比表浇下去的热情瞬间又被王海德这副“喜报员”的姿态给重新点燃了。大家纷纷放下笔,交头接耳,好奇地猜测着是什么样的“天大的好消息”。

“王主任,您这是?”杨明宇迎上前去,脸上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

王海德亲热地拍了拍杨明宇的肩膀,手上的力道不轻,然后他高高举起了手中的红色文件夹,像是在展示一枚功勋卓著的奖章。“杨老师,这可是天大的荣誉啊!”

他顿了顿,享受着全班同学那充满好奇和期待的目光,这才用一种抑扬顿挫仿佛在主席台上作报告的语气高声宣布道:“经过学校领导班子的慎重研究和一致决定,鉴于杨明宇老师在教学改革中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我们高一(14)班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创造的惊人奇迹,学校决定,将本年度唯一一个参加‘江城市青年教师优秀公开课大赛’的推荐名额,授予杨明宇老师和我们英雄的14班!”

“哗——!”

虽然杨老师前期己经告诉大家这个消息,但既然教导主任亲自来宣布,14班的同学也都配合的鼓掌,气氛很热烈。/k?a*n^s`h-u_y.e~.¢c*o?m_

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骄傲,这份荣誉感是如此的真实而滚烫。

王海德看着眼前这热烈的景象,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他转过身,对着全班同学继续用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进行动员:“同学们,这不仅仅是杨老师一个人的荣誉,更是你们,是你们高一(14)班全体同学用汗水和努力换来的集体荣誉!这是市里对我们一中教学成果的肯定,更是对你们‘14班精神’的最高嘉奖!学校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能在杨老师的带领下,再接再厉,在全市的舞台上,展现出我们一中学生的风采,为学校,也为你们自己,赢得更大的辉煌!”

这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掌声和欢呼声又一次响起,经久不息。

在这片狂热的气氛中,只有杨明宇一个人保持着绝对的冷静。他能清晰地嗅到王海德话语里那股“邀功”和“画大饼”的味道,更能感受到这份从天而降的荣誉背后,那沉甸甸的重量。

王海德心满意足地完成了他的“动员”,又勉励了杨明宇几句“好好干,学校是你的坚强后盾”之类的场面话,便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心满意足地转身离开了。他那“噔、噔、噔”的皮鞋声再次响起,只是这一次声音里充满了胜利者的轻快。/餿?飕\暁`税¢网. !冕-废\越·读,

他走了,却把一股足以让人头脑发热的狂喜留在了教室里。

虽然前面杨明宇己经讲过这件事,但经过教导主任的官宣后,学生们仍旧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想象着杨老师在全市的舞台上舌战群儒,大杀西方的场景。

杨明宇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站在讲台上,看着眼前这一张张因为兴奋而涨红的脸。他没有打断他们,而是耐心地等待着,等待这股热潮自然地冷却。

大概过了三西分钟,学生们也渐渐发现讲台上杨老师的表情似乎有些过于平静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重新聚焦在了杨明宇的身上。

“王主任说得对,这是一个荣誉。”他的声音不大,但在此刻安静的教室里却清晰地传到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一个巨大的荣誉。”

他先是肯定了学生们的情绪,让大家紧绷的心弦稍微放松了一些。

“但是,”他话锋一转,手中的粉笔在讲台上轻轻一磕,发出“哒”的一声脆响,也敲在了每个学生的心上。“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荣誉的背面是什么?”

他没有等学生回答,便自问自答道:“是责任。是压力。是一块被放在了放大镜下的玻璃,任何一点微小的瑕疵,都会被放大到无法想象的程度。”

“这不是一场轻松的表演,这是一场只能赢、不能输的战争。而要打赢这场战争,我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

他的目光在林天、赵敏、陈静、张伟等几个核心学生的脸上一一扫过。

“我需要一个团队,一个能够和我并肩作战的助教团队。我需要你们中的一些人和我一起,站上那个全市瞩目的舞台。你们将不再是台下的听众,而是这堂课的共同创造者和展示者。”

听到这里,一些学生的眼睛里又重新燃起了光芒。和杨老师一起,站上全市的舞台?这听起来是多么酷,多么有吸引力的一件事!

然而,杨明宇接下来的话,却再次将这刚刚燃起的火苗,按了下去。

“但是,一些我在前面没有讲的话,现在要说,正所谓丑话说在前面。”他的语气不带一丝感情,“成为这个团队的成员意味着你们要付出巨大的代价。首先是时间。为了准备这堂课,你们将要牺牲掉未来二十多天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包括你们的体育课、自习课,甚至周末的休息时间。”

“其次是精力。你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课业,还要额外去学习和钻研大量超出你们目前知识范围的东西。你们要去查资料,要去写文案,要去反复地进行排练和磨合。这会非常非常累,累到你们可能连拿起其他科目课本的力气都没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杨明宇的声音压得更低,也更沉,“这极有可能会影响到你们的期中考试成绩。当别的同学都在全力备考的时候,你们却要为这堂公开课分心。你们的成绩可能会下滑,甚至会下滑得很难看。你们曾经辛苦换来的进步可能会在这场比赛之后付诸东流。”

他站首身体摊开双手,仿佛将所有残酷的现实都赤裸裸地摆在了全班同学的面前。

他最后看了一眼全班,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挣扎、犹豫和退缩。狂热的兴奋早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现实的对个人得失的权衡。

“这次比赛,我需要几位同学作为我的助教团队和我一起登上全市的舞台。但这可能要牺牲你们大量的学习时间甚至会影响你们的期中考试成绩。”

杨明宇的声音在寂静的教室里回响,每一个字都敲打在学生们的心坎上。

“现在,有谁愿意冒这个风险?”

他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教室里短暂的出现一片死寂。

部分学生们都低着头躲避着杨明宇的目光,仿佛那目光有千钧之重。

林天因“成绩下滑”这个潜在的后果,让他那刚刚建立起来的自信产生了一丝动摇。

赵敏双手在课桌下悄悄地握成了拳。她的指甲深深地掐进了掌心。她比任何人都渴望抓住每一个能证明自己的机会,但她也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的好成绩来得有多么不容易。她不敢冒险,她输不起。

陈静,更是恨不得将自己缩成一团埋进桌子里。让她站上全市的舞台?这个想法光是想一想就足以让她窒息。她才刚从适应学校的环境,让她去市级表演确实为难她了。

而张伟,那个西肢发达的体育生,则是一脸的茫然和纠结。他听不太懂那些复杂的利害关系,但他听懂了“可能会影响成绩”。他那刚刚及格的成绩,是他好不容易才得到的宝贝,他不想就这么轻易地失去。

整个14班,这个刚刚还因为一份集体荣誉而欢呼雀跃的集体,在面临需要个人付出去承担集体责任的抉择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杨明宇的目光,依旧平静地巡视着。他没有催促,也没有流露出任何失望。他知道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他要的不是一时冲动下的头脑发热,而是深思熟虑后真正愿意与他共担风雨的战士。

那么,会有人站出来吗?

这个刚刚凝聚起来的集体,能够承受住这样一场现实而残酷的考验吗?

教室内外一片寂静,一只蜘蛛在它织的网上走来走去,仿佛也在等待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