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鹰旗对黄巾,风暴已在途
“老刘,再劈一次看看!” 李二郎举着罗马头盔甲片凑过来,甲片边缘还沾着葱岭的砂粒。刘铁山啐了口唾沫在手心,握紧刀柄猛地劈下,只听 “铮” 的一声脆响,甲片竟被劈成两半,断面平整如镜。
“成了!” 工匠们爆发出欢呼,有人将灼热的刀坯扔进水里,蒸汽中浮现出刀身的锻纹——既有着罗马短剑的螺旋纹,又叠着中原百炼钢的水波纹,仿佛两条文明的河流在此交汇。
张角站在工坊外,听着里面的欢腾声,指尖在袖中摩挲着那枚罗马金币。张辽匆匆走来,甲胄上还沾着训练的尘土:“轻骑兵已练成,五千人能在草原上日行百里,马鞍垫了西域的驼毛,比罗马人的更稳当。”
“方阵演练得如何?” 张角转身走向校场,那里正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校场上,黄巾军士兵列成的方阵正在移动。前排士兵举着改良后的铁盾,盾面呈弧形,既能抵御箭矢又能挡开短剑;后排的锐士握着汉秦刀,刀刃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当模拟的罗马龟甲阵推进时,黄巾军方阵突然变阵,左翼轻骑兵如镰刀般割出,瞬间撕开了阵型缺口。
“不错。” 张角点头,目光却落在远处的靶场。那里竖着十具罗马式札甲,甲片上布满了破甲锥的凹痕 —— 工匠们在锥头加了三圈倒刺,一旦刺入便能钩住甲片,再猛力一拧就能撕开缝隙。
暮色四合时,安息使者的驼队出现在乌垒城外。使者捧着一个鎏金盒子,里面装着罗马元老院的文书,羊皮纸边缘烫着金色的鹰纹。张角在都护府展开文书,拉丁文的字迹如藤蔓般缠绕,经马鲁夫翻译,大意是愿与大汉互通使节,共分西域商利。
“共分?” 张辽冷笑一声,将文书拍在案上,“他们是想让我们做带路党,帮着吞并西域?”
使者的额头渗出冷汗,手指绞着腰间的绶带:“元老院说了,只要大汉承认大秦对葱岭以西的管辖权,凯撒愿献上黄金千两,丝绸万匹。” 他偷偷观察张角的神色,见对方正用朱笔在文书背面涂抹,不知在写些什么。
张角放下笔,将回信推到使者面前。纸上只有两行字,汉隶写就的 “通商可,越界必战” 八个字力透纸背,旁边用安息文重复了一遍。“告诉凯撒,”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大汉的商队欢迎罗马人的驼铃,但黄巾军的环首刀,也等着见识大秦的短剑。”
使者捧着回信告辞时,正撞见工匠营的士兵搬运新铸的汉秦刀。刀身的寒光映在他瞳孔里,竟让他想起去年在两河流域见过的罗马军团 —— 那时的安息士兵也是这样望着罗马人的剑,眼中充满恐惧。而此刻的黄巾军,却透着一股敢与强者抗衡的锐气。
三日后,草原上的风卷着黄沙,将两支军队的旗帜吹得猎猎作响。
黄巾军的黄巾旗在东侧山坡上飘扬,五千轻骑兵列成雁阵,马蹄下的草叶被踏成碎末。吕布的赤兔马不安地刨着蹄子,方天画戟的月牙刃反射着夕阳,将他的侧脸照得一半明一半暗。他望着西侧山坡上的罗马鹰旗,突然对身边的张辽道:“听说大秦人打仗不用骑兵?” “他们靠方阵推进,像铁乌龟。” 张辽调整着头盔的系带,“但赵敢说,他们的短剑在近身格斗时很厉害,比我们的环首刀灵活。”
西侧山坡上,罗马百夫长正用权杖敲击盾牌。三百名军团士兵列成龟甲阵,盾牌叠成的穹顶密不透风,缝隙里伸出的短剑闪着冷光。他望着黄巾军的阵型,对身边的翻译道:“告诉这些东方人,凯撒的军团能顶住大象冲锋,难道还怕几个骑兵?”
风沙突然大作,将两军的旗帜吹得几乎贴在一起。黄巾旗的流苏扫过罗马鹰旗的鹰首,仿佛两只蓄势待发的猛兽在互相试探。黄巾军的轻骑兵悄悄张弓搭箭,箭簇对准了龟甲阵的缝隙;罗马士兵则握紧短剑,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马鲁夫夹在中间,吓得腿肚子发软。他看着黄巾军的破甲锥与罗马的短剑在风沙中若隐若现,突然想起丝绸之路上流传的古老预言 —— 当东方的黄巾与西方的鹰在葱岭相遇,要么诞生前所未有的繁荣,要么掀起席卷欧亚的战火。
夕阳沉入地平线的最后一刻,张角的身影出现在黄巾军阵前。他玄色的道袍在风中展开,手中的拂尘指向西方,仿佛在丈量着文明的边界。罗马百夫长也摘下头盔,露出卷曲的头发与高挺的鼻梁,对着东方行了个罗马式的军礼。
没有人先动。
风沙渐渐淹没了两军之间的空地,将马蹄声、甲叶声、呼吸声全都吞噬。只有黄巾旗与鹰旗还在对峙,一个象征着农耕文明的包容与坚韧,一个代表着海洋文明的扩张与锐利。
夜幕降临时,双方同时撤军。黄巾军轻骑兵的马蹄声渐渐远去,罗马军团的方阵也消失在暮色中,但空气中残留的铁器腥味与皮革气息,却预示着这场对峙只是开始。
张角站在山坡上,望着罗马人消失的方向,突然问张辽:“你说,凯撒见过长城吗?”
张辽摇头:“但他很快会见到黄巾军的铁壁。”
远处的草原上,一只孤鹰盘旋着,既不飞向东方,也不落在西方。它的唳叫声划破夜空,像是在询问这片土地:当两种文明的刀锋真正相撞,究竟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而在乌垒城的工匠营里,刘铁山正带领徒弟们锻造新的破甲锥。炉火的光芒中,他仿佛看到了罗马的龟甲阵与黄巾军的破阵骑在厮杀,听到了汉秦刀劈开罗马札甲的脆响,还有凯撒与张角跨越万里的对话 —— 这场始于丝绸与黄金的相遇,终将在刀剑与鲜血中,写下属于那个时代的答案。
风,还在吹。风暴,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