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虚假的爱》?
nCt首次亚洲巡演收官的通稿刚发布半小时,韩网热帖的标题就开始带上棱角:【nCt巡演票房造假?业内人士曝部分场次上座率不足七成】
【沈复舞台表现力断层?队友沦为背景板的悲哀】
【第一次巡演就敢开万人场,sm是在透支组合寿命】点进评论区,粉丝与黑粉的攻防战正打得如火如荼:
-【笑死人了,巡演全程有粉丝直播,蚕室体育馆的灯海是假的?东京巨蛋的樱花雨是特效?】
-【沈复确实太突出了,香港场solo时长比团体舞台还长,这是nCt还是沈复个人演唱会?】
-【美国粉丝表示羡慕到发疯!为什么不来北美?我愿意打飞的去任何一场,可惜连抢票的机会都没有→】
-【路人客观说,九个人的配合比出道时好太多,李泰容的领导力、郑在玹的和声、沈复的舞台掌控力都很亮眼,没必要鸡蛋里挑骨头】
-【也就骗骗亚洲粉丝吧,放欧美市场根本不够打,舞蹈没记忆点,歌曲没辨识度】
李楷灿把手机屏幕怼到沈复面前,指尖戳着那条“沈复独美”的评论:“这是人说的话吗?昨天是谁凌晨三点帮渽民改rap发音?是谁把自己的solo时间分给马克哥半分钟?”
沈复正用酒精棉擦拭巡演带回的应援棒,闻言只是抬了抬眼:“比这难听的我都听过。”
他的目光扫过屏幕上“美国粉丝羡慕”的评论,指尖在冰凉的棒身上顿了顿。
巡演期间,海外粉丝直接在社交平台刷爆了#nCtCotoArica#的话题。
甚至有人在白宫请愿网页发起联署,虽然荒唐,却真实得让人鼻酸。
“别理这些了。”李泰容抱着一摞巡演dvd走进来,封面是九个人在首尔场升降台上的背影,“公司刚统计完,这次巡演带动的专辑销量破了十万,周边售罄率98%,这才是最实在的。”
他把一张dvd塞进沈复手里,“志晟说要收藏你的香港场solo直拍,让我顺便多拿了一张。”
沈复接过dvd,塑料外壳映出他的侧脸。
其实他比谁都清楚,首次巡演能走到这一步已属不易。
从最初策划时公司内部的反对声(“nCt现在还撑不起演唱会”),到开票时的忐忑,再到每场结束后成员们互相搀扶着下台的疲惫,这些都不是键盘上的文字能概括的。
这时,朴志晟举着平板冲进练习室,声音里带着惊惶:“哥!快看!sm股价跌了!有媒体说巡演亏损,公司在靠回归圈钱!”
屏幕上,sm娱乐的股价曲线正划出陡峭的下坡,财经板块的分析直指“nCt巡演成本过高,后续回归难以回本”。
李泰容的眉头瞬间拧紧,刚要说话,经纪人的电话就打了进来,他走到窗边接起,眉头渐渐舒展,挂电话时眼里带着点意外:“公司要官宣回归了。”
“回归?”朴志晟嘴里的棒棒糖差点掉出来,“这么快?我们才刚结束巡演啊。”
“主打歌叫《fakeLove》,”李泰容看着平板上的内部通知,“pogod、kezie和俞永镇老师主导制作,下周一上午十点官宣,九月十八号发专辑。”
成员们的反应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李马克下意识摸了摸喉咙,郑在玹低头整理练习服的袖口,罗渽民拽了拽沈复的衣角。
只有沈复的表情平静得像一汪深水,他甚至顺手拿起笔,在练习本上写下“fakeLove”四个字,笔尖划过纸面的力度均匀得不像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你不惊讶?”李楷灿撞了撞他的胳膊,“这歌名听起来就很狠,完全不是我们之前的风格。”
沈复合起本子,淡淡道:“之前参与了这首歌的制作过程,听过一点点。”
这话半真半假。
早在很久前,制作《dnA》的时候,他就帮忙核对过《fakeLove》的韩文歌词发音。
当时曲子还叫《虚伪的迷宫》,他提了句“副歌部分可以加入更多呼吸感的留白”,没想到真被采纳了。
但这些没必要细说,在舆论敏感期,任何“特殊待遇”都可能被放大成攻击的武器。
【回归预告与网络海啸】周一上午十点,sm官网准时更新了回归预告图。
黑色背景上,九个人的剪影被破碎的玻璃框住,每个人的眼睛位置都嵌着红色的“fakeLove”字样,miiAlbu”。
没有多余的文案,却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炸弹,瞬间在全网掀起巨浪。
微博热搜前十被霸占七个:【nCt回归】
【fakeLove歌名】
【沈复回归预告】
【nCt第一次回归】
【fakeLove风格猜测】
【美国粉丝求nCt来北美】
【sm回归速度】点进话题,粉丝的狂欢与路人的观望交织成海:
-【终于等到了!第一次巡演结束就回归,孩子们太拼了!fakeLove听起来好带感,是暗黑风吗?】
-【美国西珍妮(nCt粉丝名)哭了,巡演没赶上,回归打歌总不能再缺席了吧?求直播!】
-【沈复的剪影好杀!眼睛那里的红色像流血,突然有点期待他的表现,不知道会不会有反派角色感】
-【又是这种苦大仇深的风格?sm能不能换换口味?九个人明明适合更明快的曲子】
-【担心编舞太难,志晟还在长身体,高强度练习会不会受伤?】
推特上,#nCt_fake_Love#半小时内登上全球趋势第三。
美国粉丝的哀嚎尤为密集:
【为什么我要住在没有k-pop打歌舞台的地方?谁能帮我抢张去韩国的机票?】
【看了巡演饭拍已经够心碎了,回归还要被虐一次吗?求官方放预告片!】
日本粉丝则更关注细节:
【剪影里沈复的姿势和其他人不一样,是不是有特别part?】
【fakeLove的日文版会同步发行吗?已经开始学歌词了】
李泰容把各国反应汇总打印出来,贴在练习室的白板上:“这些都是动力,也是压力。从今天起,每天练习时间调整为上午十点到晚上十点,中间留两小时休息,没问题吧?”
“没问题!”八个人的回答震得镜子嗡嗡作响。
沈复看着白板上“美国粉丝求直播”的字样,突然想起在东京场后台,中本悠太的美国朋友发来的消息:“你们就是舞台疯子,那种不顾一切的冲劲太打动人了。”
他低头翻开练习本,扉页上贴着巡演四场的票根,首尔场的票根边角已经磨白。
第一次巡演的余热尚未散尽,新的征程已在脚下铺开,这种被时间推着向前的感觉,既让人紧张,又让人踏实。
【《fakeLove》初揭晓与沈复的熟悉感】回归预告发布的第三天。
《fakeLove》的最终版音源终于传到了练习室的音响里。
前奏的钢琴声像碎玻璃划过地面,带着种尖锐的清冷。
成员们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直到李泰容的声音响起——“????????????”(说爱你是假的),低沉的嗓音里裹着隐忍的痛苦,与他平时的清亮判若两人。
副歌部分的鼓点骤然密集,像暴雨砸在铁皮屋顶,“fakeLovefakeLove”的重复吟唱带着种近乎撕裂的绝望。
沈复的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这个节奏他太熟悉了——三个月前在制作室内,他就是听着这个版本的deo,在谱子上标注出“此处需加强肢体冲突”的建议。
“这歌……”李马克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比想象中更重。”
“是很重。”沈复抬眼,目光扫过镜子里的九个人,“但不是单纯的痛苦,是‘假装爱’的矛盾感——身体在靠近,眼神在抗拒;嘴角在笑,指尖在发抖。”
他站起身,随手做了个动作:双臂虚虚环住空气,像在拥抱,手指却绷得笔直,指节泛白,“就像这样,每个动作里都要有两股相反的力。”
李泰容眼睛一亮:“你说得对!这就是编舞的关键。编舞老师下午到,正好可以把这个想法告诉她。”
下午两点,编舞老师带着初步的动作设计走进来,白色板上画着复杂的队形变换。
沈复看着板上的副歌动作,眉头微微蹙起——设计很炫,但少了点“矛盾感”,更像单纯的力量展示。
“老师,”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能不能试试让动作更‘拧巴’一点?比如这里的转身,不要直接转,而是先往反方向顶胯,再强行转过去,像被人拽着胳膊的感觉。”
他边说边示范,身体先向后顶出一个夸张的弧度,再猛地拧转,关节发出轻微的声响,“这样更能体现‘假装’的挣扎。”
编舞老师愣住了,随即眼睛发亮:“这个想法好!比我设计的更有故事感。沈复,你对这首歌好像特别有感觉?”
“之前帮制作组核对过歌词,”沈复含糊带过,“听得多了就有点想法。”
他不想提参与制作的事——在团队里,“特殊”从来不是好事。
李泰容看出了他的顾虑,主动打圆场:“沈复的舞台敏感度一直很强,上次《无限的我》的wave也是他提议改的。要不这样,这部分编舞让沈复主导试试?我们配合他调整。”
这个提议让所有人都有些意外,包括沈复自己。
但看着成员们信任的眼神,他点了点头:“我试试,但可能要麻烦大家多磨合。”
“麻烦什么!”李楷灿拍了拍他的背,“总比跳得像机器人强,你尽管折腾!”
《fakeLove》的编舞比想象中更磨人。
沈复在镜子前站了整整三个小时,把副歌的每个八拍拆成单个动作抠细节。“泰容哥,你的手再收一点,”他拿着记号笔在镜子上画圈,“假装抓着什么又不敢握紧的感觉,对,就是这样,指尖放松但手腕用力。”
李泰容跟着调整,额角的汗滴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深色:“这样会不会太细碎?观众可能看不清。”
“看得清。”沈复肯定地说,“这种矛盾感就藏在细节里。你看志晟,他的手指动作就很标准——”
镜子里,朴志晟正对着空气做着“虚握”的动作,小手捏得松松的,指尖却微微颤抖,像握着易碎的玻璃。“我是想象在抓棉花糖,”忙内小声解释,“怕捏碎又怕掉了。”
“就是这种感觉!”沈复笑起来,“志晟这个比喻很准,大家都想想‘抓棉花糖’的力道。”
郑在玹的问题在表情管理。
他习惯了微笑着跳舞,哪怕唱悲伤的歌,嘴角也会不自觉地上扬。
“在玹哥,”沈复递给他一面小镜子,“你看,当你做‘推开’的动作时,嘴角别绷那么紧,试着往下撇一点,但眼神要空,像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郑在玹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脸颊的肌肉都在发酸:“这比唱三个小时和声还累。”
中本悠太的肢体控制是九个人里最突出的,但他太追求“稳”,动作少了点“假装”的松散感。
沈复让他试着“故意做错”:“转身时先慢半拍,再突然加速,像忘了动作又强行跟上的样子。”
“这很难。”中本悠太皱着眉,“习惯了精准,突然要做‘错动作’,身体会反抗。”
“我知道。”沈复走到他身边,“就像明明很爱,却要假装不在乎,身体的本能和理智在打架——这种打架的感觉,就是《fakeLove》的魂。”
这句话让中本悠太顿了顿,再做动作时,果然多了种微妙的滞涩感。
李泰容在一旁看得点头:“对,就是这种‘不顺畅’,像被什么东西卡住了。”
李永钦的编舞融入了他擅长的泰式舞蹈元素,在bridge部分设计了一段流畅的wave,却与整体的“拧巴”风格有些脱节。
“永钦哥,”沈复斟酌着措辞,“这段wave能不能加几个顿挫?比如在胸口突然停半秒,像被自己的心跳吓到。”
李永钦立刻明白了:“你是说,让流畅里藏着刺?”他试着跳了一遍,在wave的顶点突然僵住,随即像触电般收回手,“这样?”
“完美!”沈复击掌,“就像假装平静的湖面,底下藏着漩涡。”
九个人磨合到深夜时,练习室的地板已经积了层薄薄的汗渍。
李马克的rap部分需要配合快速的脚步变换,他总在转身时踩到李楷灿的鞋跟,急得抓头发:“对不起楷灿,我又踩到你了。”
“没事没事,”李楷灿帮他把鞋带系紧,“你专注脚下,我躲着点就行。”
沈复看着这一幕,突然喊停:“等等,其实不用躲。”
他重新设计了走位,让两人在碰撞前的瞬间猛地错开,手臂几乎贴在一起却没碰到,“这样更有戏剧性——假装亲密,实则疏离。”
试跳时,李马克和李楷灿的手臂擦着对方的衣袖划过,眼神却看向相反的方向,镜子里的画面突然有了故事感。
罗渽民小声说:“像两个明明互相在意,却要假装不熟的人。”
“就是这种感觉。”沈复的声音有点哑,他从早上到现在只喝了半瓶水,“休息十分钟,我们顺一遍完整的。”
朴志晟递过来一瓶冰镇可乐,瓶身凝着的水珠滴在沈复手背上,冰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激灵。“哥,你好厉害,”忙内仰着小脸,“比编舞老师还懂这首歌。”
沈复揉了揉他的头发,没说话。
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种“懂”不是凭空来的——三个月前在工作室,俞永镇老师曾说“《fakeLove》唱的是所有人都经历过的挣扎”。
当时他脑海里闪过的,是第一次在舞台上忘词时强装镇定的自己。
是被黑粉骂“不配做爱豆”时笑着说“没关系”的自己,是……很多个戴着面具的瞬间。
或许,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fakeLove”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