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最后的巡演

2017年7月29日傍晚,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外的天桥被绿色的灯牌染成了流动的河。

距离nCt亚洲巡演香港场开场还有一个半小时,举着应援棒的粉丝已经把通往场馆的路堵得水泄不通,粤语、普通话、英语交织的讨论声浪差点盖过维港的汽笛声。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一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举着沈复的手幅,手幅上“沈复”两个字用烫金字体写得格外醒目。

“从首尔场就开始等粤语歌,这次总算能听到现场版了!”她身边的朋友正低头刷着手机,屏幕上是前两场演唱会的repo合集,评论区吵得像菜市场:

-【纯路人,被东京场沈复的《Loser》圈粉了,那个军队式应援太震撼了,粉随正主,粉丝都好有组织性→】

-【吹过了吧?也就那样,舞蹈动作明显跟不上团队,全靠脸撑着,演戏出身就是不一样,连划水都有人洗】

-【楼上是眼瞎吗?去看看首尔场的直拍,沈复的wave力度比李泰容还稳,九个人里他的走位误差最小】

-【作为追了三场的老粉说句公道话,沈复的进步肉眼可见,从日语到粤语,每次都在给惊喜,黑酸别尬黑了】

-【香港场求别唱粤语了,上次签售会他说粤语跟说韩语似的,听得我脚趾抠地】

李楷灿凑过来偷看沈复的手机,正好刷到这条黑评,当场就炸了:“阿西!这谁啊?要不要我去评论区帮他开开眼?”

“别理他。”沈复把手机揣回口袋,指节捏着张卷边的粤语歌词卡,《喜帖街》的每句歌词旁都标着密密麻麻的拼音和换气符号,“等下唱完,让他自己删评论。”

他说话时带着点粤语的尾音,是这两周跟香港声乐老师突击训练的成果——为了唱好这首《喜帖街》,他每天早上六点就起来练发音,连做梦都在念“阶砖不会拒绝磨蚀”。

天桥另一头,几个外国粉丝举着翻译器学粤语应援,“nCt加油”四个字被念得七扭八歪,引得周围人发笑。

一个戴眼镜的女生主动走过去教她们:“‘沈复’要读‘safuk’,不是‘shefu’,重音在后面,像这样——”她示范的样子认真得像个小老师,引得外国粉丝连连点头。

场馆外的Led大屏上,正循环播放着前两场的高光片段:首尔场九个人在升降台上的同步转身,东京场沈复跪在舞台上唱《Loser》的剪影,每次切到沈复的镜头,台下就爆发出一阵尖叫。

有站姐举着长焦镜头疯狂连拍,镜头里的沈复穿着红色刺绣外套,正低头跟李泰容说着什么,侧脸在夕阳下像被镀了层金。

【后台的粤语突击课】后台待机室里,九个人围坐在折叠桌旁,气氛像期末考前的自习室。

郑在玹拿着白板笔当教鞭,在板子上写着“粤语发音要点”:“记住,粤语的声调有九个,比韩语多六个,‘多谢’的‘谢’要发第四声,像叹气一样——‘doze’,来,沈复你试试。”

沈复清了清嗓子,刻意压低喉头发音:“doze。”

“对了!”郑在玹拍手,“就是这个感觉,比昨天进步多了。志晟,到你了,‘我是nCt’怎么说?”

朴志晟涨红了脸,憋了半天蹦出句:“我系……nCt?”

“差不多!”李泰容笑着揉他的头发,“已经很棒了,比楷灿强,他昨天把‘香港’说成‘香gag’,跟说英语似的。”

“呀!泰容哥你怎么总说我!”李楷灿不服气地拍桌子,“沈复上次还把‘烧腊’说成‘sao’呢,被声乐老师笑了半天!”

沈复反手就把桌上的纸巾盒扔过去:“那也比你强,教你说‘我爱粉丝’,你说成‘我恨粉丝’,差点没被粉丝骂死。”

两人闹作一团时,经纪人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个保温袋:“香港分公司送的奶茶,珍珠奶茶和冻柠茶,自己拿。”

“冻柠茶是我的!”沈复眼疾手快抢了一杯,吸管戳下去的瞬间,酸甜的柠檬味混着茶香在嘴里炸开。

“快喝,等下要开嗓。”李泰容递给他一份烧鹅濑粉,“刚买的,热乎的,垫垫肚子。”

沈复接过时,指尖碰到碗沿的温度,突然想起在东京时,周子瑜说“香港的奶茶和烧腊一定要试试”。

他低头咬了口烧鹅,油香混着米饭的甜,突然觉得那些枯燥的粤语发音练习,都有了具体的意义。

待机室的门被轻轻推开,staff探进头来:“外面粉丝在合唱《喜帖街》,你们要不要听听?”

九个人瞬间安静下来,凑到门口去听。

场馆外传来整齐的粤语歌声,“忘掉种过的花,重新的出发,放弃理想吧……”虽然隔着厚厚的门,却清晰得像在耳边。

沈复握着奶茶的手紧了紧,喉结轻轻滚动——原来她们早就准备好了。【开场:维港的绿色浪潮】晚上八点整,场馆的灯光骤然熄灭。

全场近一万两千名粉丝发出的尖叫差点掀翻屋顶,绿色的应援棒在黑暗中此起彼伏,像把维港的星光都搬进了场馆。

当《无限的我》的前奏响起时,升降台缓缓升起,九个人穿着银色反光外套站在舞台中央,沈复的红色刺绣外套在激光束中格外显眼,他抬手比了个“v”,引来全场粉丝的尖叫。

“香港的朋友们,晚上好!”李泰容用粤语打招呼,虽然“朋友们”三个字的声调有点跑偏,却足够真诚,“我们是nCt!”

《无限的我》唱到副歌时,沈复往舞台右侧走了三步,那里有个举着“诸暨老乡”灯牌的女生。

他对着她用普通话喊:“好久不见!”女生瞬间捂住嘴,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手里的灯牌晃得像风中的树叶。

“看到没,”李楷灿凑到他耳边用气音说,“你的老乡来了,等下唱粤语可别翻车。”

“要你管。”沈复怼回去,却在转身时故意撞了他一下,两人的肩膀相碰的瞬间,台下爆发出一阵哄笑——这对活宝的互动,早就成了粉丝期待的固定环节。

《樱桃炸弹》的旋律响起时,舞台突然降下红色的绸带。

沈复扯过一条缠在手腕上,跳wave动作时绸带在空中划出红色的弧线,正好和李泰容的黑色绸带交缠在一起。

大屏幕给了个特写,粉丝们立刻刷起“泰复szd”(泰容和沈复是真的),弹幕滚得像瀑布。

轮到沈复的粤语rap部分,他走到延伸台的最前端,离粉丝只有两米远。

“穿梭在旺角的街,维港的夜,香港的风,吹过我侧脸……”他的发音比彩排时更稳,尾音带着点粤语特有的转音,像羽毛搔过心尖。

前排粉丝举着“沈复粤语超正”的手幅,跟着节奏晃动手臂,绿色的灯牌海洋里,这块手幅像座小小的灯塔。

唱到“多谢你哋(你们)的等待”时,他突然对着台下深深鞠躬,红色外套的下摆扫过舞台,惊得前排粉丝尖叫连连。

有站姐举着相机连拍,后来把这组照片命名为“红与绿的碰撞”,在超话里被转了五万多次。【慢歌:星光与约定】慢歌环节,舞台上亮起暖黄色的灯,九个人坐在台阶上,李马克抱着吉他弹起《withoutyou》的粤语版。

郑在玹的声音先响起,温柔得像维港的晚风:“没有你的世界,像迷路的船,在香港的海,找不到岸……”

沈复跟着和声时,目光不自觉地飘向舞台侧面的vip区。

周子瑜穿着黑色风衣,手里举着绿色的应援棒,正对着他比心。

他回了个同样的手势,指尖刚落下,就被李楷灿发现了:“看什么呢?是不是在看哪个漂亮姐姐?”

“闭嘴。”沈复用胳膊肘撞了他一下,却没忍住笑——这哥总是这样,一秒就能破坏氛围。

粉丝们打开手机闪光灯,全场变成一片流动的星海。

当唱到“请回到我身边”时,沈复的声音突然拔高,带着点哽咽。

他想起三个月前在乐天世界,周子瑜说“你的高音能镇住场”,原来不是空话——当一万多个光点为你闪烁时,勇气真的会从心底冒出来。

“沈复!加油!”前排有个男生扯着嗓子喊,声音在合唱声里格外清晰。

沈复对着他笑了笑,男生瞬间红了脸,把灯牌举得更高了。

talk环节,李泰容拿着粉丝递上来的粤语手卡,念道:“接下来是互动时间,第一个问题——‘请问沈复的粤语是跟谁学的?进步这么大’。”

沈复接过话筒,故意拖长声音:“是跟……香港的粉丝学的,每次签售会你们教我的发音,我都记在本子上了。”

全场顿时爆发出欢呼,有粉丝举着“我们教你一辈子”的手幅,晃得人眼睛发酸。

“那要不要现场展示一下?”李楷灿起哄,“比如……讲个粤语冷笑话?”

沈复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为什么香港的警察不怕黑?”他顿了顿,等粉丝们安静下来才揭晓答案,“因为他们有‘警灯’(粤语‘警灯’与‘惊灯’谐音,意为不怕黑)。”

全场先是沉默了三秒,随即爆发出哄堂大笑。

李楷灿笑得直不起腰:“这是什么烂梗!沈复你是不是偷偷看了冷笑话大全?”

“总比你上次在东京说的日语笑话强,”沈复怼回去,“至少有人笑。”

“呀!”李楷灿伸手去抢话筒,沈复转身就跑,两人绕着舞台追了半圈,最后在延伸台被李永钦和中本悠太两边拉住。

这一幕被站姐拍下来,后来配上文字“小学生吵架现场,香港限定版”,成了当天的热门表情包。

【solo:《喜帖街》的大合唱】当李泰容说出“接下来是沈复的solo舞台”时,全场的尖叫差点把屋顶掀了。

绿色的灯牌突然换成了粉色,像晚霞铺满了场馆——这是沈复的个人应援色,粉丝们提前约定好的惊喜。

沈复走到舞台中央,聚光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当《喜帖街》的前奏响起时,他深吸一口气,指尖微微发抖——这首歌他练了一百遍,从发音到情感,每个细节都抠到极致,可站在舞台上的这一刻,还是会紧张。

“忘掉种过的花,重新的出发,放弃理想吧……”他开口的瞬间,粤语发音标准得像本地歌手,尾音的转音带着点陈奕迅的味道。

第一段副歌落下时,奇迹发生了。

全场粉丝突然跟着合唱,一万多人的声音在场馆里回荡:“阶砖不会拒绝磨蚀,窗花不可幽禁落霞……”

沈复的动作顿了顿,抬头看向台下,粉色的灯牌在夜色中起伏,每张脸上都带着泪痕,却在用力地唱着。

他忽然想起第一次听这首歌时,香港的声乐老师说“这是首关于告别的歌,但唱的是重新开始的勇气”。

现在他终于懂了——为什么粉丝会选这首歌,为什么她们要跟着合唱。

原来有些情感,真的能跨越语言和距离。

唱到“筑得起,人应该接受,都有日倒下”时,沈复的声音突然哽咽。

“沈复!唔使怕!(不用怕)”台下传来整齐的呐喊,像在给他注入力量。

他抹了把眼睛,笑着继续唱:“面对这浮起的荒土,你注定学会潇洒……”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全场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比任何时候都更热烈。

“多谢大家。”沈复用粤语说,声音带着点沙哑,“这首歌,送给每一个在香港努力生活的人,也送给……正在努力的自己。”

【过道巡演:礼物与心跳】过道巡演环节,九个人分成三组,沿着延伸到观众席的过道往前走。

沈复和李永钦一组,刚走进过道就被粉丝围得水泄不通,绿色的应援棒几乎要戳到脸上。

“沈复!这个给你!”一个女生递过来个烧腊形状的钥匙扣,上面还挂着张纸条,用粤语写着“祝你像烧鹅一样,永远油光锃亮”。

沈复笑着接过来:“多谢,我会好好保管的。”

走到中间区域,有个老奶奶举着他的照片,照片上是他刚出道时的样子,青涩得像个高中生。“后生仔(年轻人),唱得好啊。”老奶奶的粤语带着点口音,却格外亲切,“婆婆支持你。”

沈复对着她鞠躬:“多谢婆婆。”转身时,眼眶突然有点热——原来喜欢真的可以跨越年龄。

李永钦在旁边被粉丝塞了一胳膊的礼物,忍不住感慨:“香港的粉丝也太热情了,我的胳膊都快断了。”

“谁让你长得可爱。”沈复笑着帮他分担了几个袋子,里面装着杏仁饼、老婆饼,还有本粤语学习手册,扉页上写着“沈复专用,加油”。

回到主舞台时,九个人的衣服上都沾了不少粉丝送的小贴纸。

朴志晟的后背贴满了星星贴纸,罗渽民的胳膊上有个小猫贴纸,沈复的红色外套上多了个“喜帖街”的刺绣徽章——是刚才那个老奶奶送的。

【安可:烟花与约定】安可环节,全场粉丝齐喊“安可”,声音整齐得像经过训练。

九个人穿着印有“香港”字样的白色t恤重新回到舞台,李泰容拿起吉他,弹起《春日》的前奏。

“香港的春天,虽然短暂,”沈复用粤语唱,“但我们的约定,不会改变。”

粉丝们跟着合唱,有人举着“我们香港见”的手幅,有人对着镜头比心。

当唱到“我们会再次相遇”时,场馆外突然绽放出金色的烟花,维港的夜空被照亮的瞬间,全场粉丝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尖叫。

沈复站在舞台中央,看着窗外的烟花,突然觉得眼眶发烫。

他想起在东京巨蛋,粉丝举着“梦想正在发光”的牌子;想起在首尔蚕室体育馆,绿色的灯牌汇成海洋;想起此刻,一万多人陪着他唱完一首粤语歌。

原来所谓的“无限”,不是永远不停歇,而是每个瞬间都被认真记住。

最后一首《第七感》响起时,九个人站成一排,对着每个方向的粉丝鞠躬。

“多谢香港的粉丝!”沈复用粤语喊,声音带着点沙哑,“我们很快会回来!”

退场时,沈复最后一个离开舞台。

他回头望了一眼这片粉色的星海,突然看到周子瑜站在出口处,手里拿着杯奶茶。“恭喜,”

她把奶茶递给她,“粤语唱得很好,比我想象的标准。”

“托你的福,”沈复接过奶茶,杯壁上凝着水珠,“下次教我唱《喜帖街》的高潮部分,今天有点没唱好。”

“好啊,”周子瑜笑了,“但要请我吃烧腊,我知道有家老字号,烧鹅超好吃。”

【曼谷场:热浪里的告别】8月5日的曼谷ipactArea,被热带的热浪和粉丝的尖叫包裹。

场馆外的椰子树挂着绿色的应援旗,粉丝们举着泰文手幅,上面写着“nCt是我的夏天”。

曼谷场的演出比前几场更热烈,粉丝们跟着《90'sLove》的旋律跳舞,李永钦用泰语打招呼时,全场尖叫差点掀翻屋顶。

沈复的solo唱了泰语版的《withoutyou》,虽然发音还有点生涩,却被粉丝的合唱温柔接住。

过道巡演时,朴志晟被粉丝塞了个芒果糯米饭,他偷偷递给沈复:“哥,这个超甜。”

两人背着经纪人偷偷吃,结果被罗渽民拍下来,做成了表情包。

安可时,九个人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的泰文灯牌,突然有点舍不得。

“谢谢曼谷的粉丝,”李泰容用泰语说,“这次巡演很开心,我们很快会回来。”

李楷灿刷着手机,突然喊:“快看!香港场的repo上热搜了!”

屏幕上,【沈复粤语歌封神】【nCt香港场大合唱】【李楷灿沈复追杀名场面】霸占了热搜前三位。

热评第一是个长文repo,写着:“从首尔追到曼谷,看着沈复的粤语从生涩到流利,看着九个人的舞台越来越默契,突然明白‘无限’的意思——是永远有进步的空间,永远有见面的期待。或许这就是偶像与粉丝最好的关系,我们都在为了对方,变成更好的人。”

沈复靠在窗边,看着首尔的夜色。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周子瑜发来的消息:“烧腊什么时候请?我已经列好菜单了,烧鹅、叉烧、乳猪……”

他笑着回:“明天,练完舞就去。”

窗外的月光落在他的粤语歌词本上,《喜帖街》的最后一句被红笔圈了起来:“面对这浮起的荒土,你注定学会潇洒。”

沈复合上本子,心里突然很踏实。

巡演结束了,但故事还没结束——还有新专辑要录,还有回归舞台要准备,还有烧腊要请,还有……很多个夏天要一起走过。

他转身走向练习室,成员们的笑声从门缝里传出来,像一串被风吹响的风铃。

这条路还很长,但没关系,他们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