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惊变
双方在继续拉扯了几轮之后,最终敲定。
中日双方各占50%的股权。
但是由于中方的股权分散,柏上还是第一大股东。
股权占比敲定了以后,双方之间就只剩下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协商了,就是合资企业的关键岗位分配上。
关键岗位无非就是那几个,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技术总监。这几个岗位要安排哪一方的人,就是双方要协商的地方。
技术总监的位置无疑是要用柏上的人,中方要争取的是剩下的几个位置。但是既然是合资企业,不可能全用中方的人,所以剩下的三个位置最多只能拿到两个。
十二月初的时候,市里再次召集谈判班子开会。
张克祥以为是商讨合资企业的关键岗位安排,但是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市政府会议室内,谈判班子所有成员已经全都到了,陈市长因为上一个会议还没有结束,其他人都在等他。
目前的情况,中方至少必须拿到董事长或者总经理当中的一个位置。关键是这个位置由谁来担任,是由市政府直接出人还是由北华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代替北华市政府出人。
(我国当时还没有限制政府官员在企业中担任职务,政府官员是可以在公司中任职的。)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打开,陈市长急匆匆地走进来。
众人见陈市长来到,赶紧起身。
“都坐吧。”陈市长摆摆手说道。
众人纷纷落座。
“今天召集大家来,还是为了合资项目的事情。现在各项合作细节都已经敲定,就剩下几个关键职务我们还要跟柏上继续谈判。把大家都叫来,就是研究一下我们后面怎么争取这几个关键职位,这是其一。其二呢……”
陈市长有意无意地看了张克祥一眼。
他继续说道:“与柏上合资的这个项目,市里决定不落在电子管厂了,要落在其他地方。”
众人闻言,纷纷脸色惊变。很明显,他们所有人事先都不知情。
其他几人纷纷偷瞄了一眼张克祥。
张克祥以为自己听错了,他愣怔地看着陈市长。
“陈市长,您刚才的意思是,这个项目不给我们了吗?”
“市里研究了一下,你们厂现在不适合接手这个项目,市里另有安排。”
张克祥情绪有些激动,他满脸委屈地站了起来:“我们不适合还有谁能适合呢?而且这个项目的竞标本来就是我们赢来的。!s¨a!n¨y¢e\w\u-./o/r·g-”
“你们能赢是因为背后有北华的支持。这个项目本来就是北华的。”
张克祥闻言大吃一惊,目瞪口呆看着陈市长,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那市里面的意思,这个合资项目不给我们电子管厂,要给其他厂,是这样吗?”
“市里研究决定这个项目不能落在你们电子管厂。但是也并不是落在北华其他的厂。市里准备为这个合资项目单独建厂。”
张克祥准备说些什么,他似乎有一堆问题要问,在嘴里捣鼓半天,但终究没有问出口。
最后他只无力地说了句:“陈市长,这跟咱一开始说好的不一样啊,这个项目不是说要给我们的嘛。”
“本来确实是打算给你们的,但是现在情况有变化,市里还是决定重新为这个合资项目盖一个新厂。这次呢,你们就先算了,以后再有机会的。”
电子管厂被下放以后,北华市政府就是她的上级主管单位。
上级的决定,电子管厂是无力反驳的。
张克祥脸上难过的神色已经遮掩不住,他几乎快要哭出来。他坐在座位上就像一个战败的将军一样,无可奈何地面对着既定的结局。
我回去怎么跟厂里交代,张克祥在心里想着。
张克祥垂头丧气地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为之努力了一年的项目,就这么被北华市拿走了。电子管厂毫无办法。
霍司长打量着陈市长,对于这个决定也有些吃惊。
为什么北华市政府会在这个关口做出这个决定?单独建厂成本巨大,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使得北华不惜如此也不能把这个项目交给电子管厂呢?
但是片刻之后他就猜到了北华这么做的动机。
霍司长又看了一样张克祥。
他决定为电子管厂争取一下。
“陈市长,这个合资项目虽然你们跟电子管厂共同参与竞标,但是部里主要还是看重电子管厂的技术实力,才把这个项目给你们的。当然了,北华市在背后的支持肯定也是你们能中标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个项目,部里其实也希望能落在电子管厂,毕竟以他们的技术能力,这样还是比较稳妥的。前一阵子,王部长还跟我说起了,说等这个项目在电子管厂落地以后,他想来参观一下。”
面对霍司长突然的施压,陈市长表情没有一丝波澜。
“电子管厂的实力当然是不用多说的。我们其实也很明白,这次我们能中标,电子管厂的参与起了主要作用。但是我说句不太中听的话,电子管厂目前的情况确实不太适合承接这个项目。+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他们的工厂和设备都太陈旧了。把这么一座现代化的合资企业放在现在的电子管厂,两者总有些格格不入嘛。这个合资企业我们北华是准备当做重点来扶持的,是奔着国际一流企业的方向去的,在建设上总要弄得像个样子才行,也好不辜负国家的信任。”
面对陈市长站在了国家层面上的反驳,霍司长微微一笑。
“落后也好,先进也罢,其实都是相对的。这个项目如果能落在他们厂,我相信,他们也很快就能摆脱现在的局面。况且,建设新厂花费巨大,如果能直接落在电子管厂,省下来的场地费用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这笔费用如果用在电子管厂的建设上,不是双赢的一个局面吗?”
落在电子管厂其实不光可以省去一大笔场地费,电子管厂还可以用自身的场地直接计入股份,对于北华和电子管厂来说确实是双赢的局面。
陈市长说道:“建设新厂确实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虽然说费用是由我们和日方共同承担,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依旧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但是即便如此,北华还是决定另外建立新厂,这也说明了我市对于这个项目足够地重视。我们愿意为此承担巨大的成本,就为了这个项目以后能更好的发展。”
“落在电子管厂,这个项目未必就不能有好的发展。”
“确实,但是我们不能冒险。”
霍司长看着陈市长,不再说什么。
电子管厂已经不属于部里,他确实只能做到这里了。
“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下面我们商讨一下争取关键岗位的方案。市里面的意见,第一方案还是同时争取董事长和总经理两个岗位。总经理和董事长都是我们的人,即便日方是第一大股东,我们也能制衡他们。”
“日方恐怕不会那么痛快地答应。”
“你们尽量争取嘛。如果实在没办法,也要保证拿到董事长的位置。管理的高层要都还是他们的人,我们的处境就更被动了。”
会议上又另外研究了两套备选方案,然后就结束了。
自从知道合资项目不会落在电子管厂以后,张克祥的心思已经不在会上。他脑子里想的全都是回去怎么跟厂里人解释这件事。
自从中标拿到这个合资项目以后,厂里的情绪一直很高涨,全厂都在等着这个项目落在厂里那一天。
现在突然告诉他们,这个项目不给电子管厂了,对于厂里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士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而且,811工程已经不顺利了,现在合资项目也不能在电子管厂顺利落地,电子管厂的处境更加艰难了。
刚刚出现的两个希望转眼间就熄灭了,张克祥内心十分痛苦。
张克祥垂头丧气地在走廊里往外走,准备回厂。
马处长看到张克祥的样子,走了上去,叫住了张克祥。
“张厂长。”
看着张克祥一脸失落的神色,马处长皱着眉,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想来想去,还是安慰地说道:“张厂长,这个事你也不用太沮丧。项目不给你们,但是你们还有股份啊,到时候你们厂还是该分钱分钱,也不用替这个项目操心了,不也挺好的嘛。”
张克祥看着马处长,说道:“马处长,我不明白。我们以前是部属企业,项目你们不给我们,我们可以理解。我们现在都已经下放到你们北华了,项目还不给我们。我想不通。”
马处长是想说些什么的,可是想来想去,还是欲言又止,只是叹息一声,拍了拍张克祥的肩膀,便走开了。
张克祥走出了市政府大楼,当时已是深冬,虽然阳光明媚,但是空气中还是透着刺骨的寒冷。
他没有坐上车返回厂里,而是在市政府的院子里站了好久。
无奈和沮丧的情绪交织在他的内心,对于电子管厂未来的担忧让他更加痛苦。
他无奈地叹息一声,一团白烟从他口中喷出,转眼就烟消云散了。
马处长其实是想告诉张克祥原因的。但是这背后真正的原因,以他所处的位置,确实不应该说这些话,便只好沉默。
北华市政府真正的顾虑其实是担心电子管厂被部里再次收回去。
电子管厂三次下放北华,两次都被收了回去。没有人能保证这一次不会。如果这个项目落在了电子管厂,而电子管厂最终又被部里收了回去,那么这个好不容易到手的彩管项目就相当于飞了。北华真正不愿冒险的地方,其实在这里。
霍司长一开始就猜出了北华市背后的顾虑,他试图再为电子管厂争取一下。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项目落在电子管厂确实是很好的结果。不光项目可以得到妥善的处理,还可以省去大笔的场地费,又能帮助电子管厂摆脱困境。奈何北华政府不愿如此。
其实北华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因为几年后,部里真地打算把所有下放企业又都收回去。
张克祥回到厂里后,就通知了众人这个消息。
众人都不理解北华市委的这个决定,心中更加气愤市政府的突然变卦,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
而这个合资项目对于电子管厂的打击并没有结束。
与柏上在关键岗位的谈判只谈了三轮就结束了。
最终,中方拿到了董事长和副总经理的位置。
合资企业的董事长将由北华市秦副市长亲自担任,而副总经理的位置则决定由张克祥担任。
副总经理的人选其实是中日双方共同决定的。
当柏上拿到了总经理的位置之后,就提议副总经理由中方的人员担任,并且要求只接受中方的谈判代表张克祥。
也许是长期接触下来柏上觉得张克祥会是一个不错的合作对象,如果换一个陌生人来双方又需要磨合,而且还不能保证合作顺利。
这个想法与北华市政府其实不谋而合。
副总经理需要一个懂技术的人来担任,张克祥自然再适合不过了。
这个结果倒是没有很让张克祥吃惊。
既然是双方合资企业,电子管厂是中方的主要参与单位,没理由不出人在合资企业任职的。
原本张克祥是准备让张卫东去的,最初并没有考虑副总经理这个位置,而是希望为他争取到副技术总监这个位置。
但是没有想到张卫东半道会被部里调走。而李思学作为总工,厂里是离不开他的。唯一合适的人选,其实只有他了。
1985年只剩下了几天,张克祥把张卫东叫到了办公室。
看着坐在办公桌后,神色阴郁一言不发的张克祥,张卫东知道有事。
“咋啦?”
“市里面,打算从咱厂抽调一部分技术人员去合资厂。”
“哦……要抽调多少?”
“初步估计,一百多人吧。”
“一百多人?!支援三线呢这是。”
“别这么说,毕竟是咱们跟人家合资,肯定要出人的。”
“行吧……人你选好了吗?”
“还没有,我打算跟各个车间主任都商量一下看看,毕竟是与日方合资,还是要考虑咱们人的感受的。”
“项目不给咱,现在还要抽调我们的技术人员,他们是算计的明明白白了。”
张克祥不吭声。
张卫东看向张克祥,发现张克祥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还有别的事?”
张克祥想了想,似乎在考虑怎么开口。
“跟柏上的谈判,我们拿到了副总经理的位置。市里准备调我去合资企业当副总经理。”
张卫东瞬间睁大了双眼,一副吃惊的神色从他的脸上快速地掠过,但是很快他又恢复了平静。
他笑着说:“那不是挺好嘛,你本来就是技术出身,咱厂现在半死不活的,与其待在咱厂,去合资企业更能施展你的能力。”
张克祥没说话。
两人片刻的沉默之后,张克祥再次开口。
“厂里……”
“你放心。”
男人之间有些事是从来不需要多言的。
这场托付就这样在这五个字当中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