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重逢
从部里批准同意,到半导体车间开始施工,再到生产线的建立和生产设备的研发,这个项目整整进行了四年。
四年的时间,其中的难处恐怕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半导体设备的研发人员们几乎就是在一片黑暗中一点点摸索着向前挪动。不知道有多少次他们觉得这条路毫无希望。
西方在技术上的封锁,研发资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突然中断,反复尝试多少次还是突破不了的技术瓶颈,这些他们都一一忍受过来了。
最让他们痛苦的,是厂内有些人的不理解。
“他们这个项目都多久了,一点起色没有,干脆放弃吧。”
“811工程就是个貔貅,光见进不见出。”
“厂长也太偏心了,811工程这么长时间都不能投产,厂里还给他们拨款,这钱都打了水漂了。”
诸如此类的言论像是一根根刺深深扎进半导体研发的每一位技术人员心里。
这个项目没有放弃而能一直进行下去,张克祥的笃定起了很关键的作用。
有一次张克祥去半导体实验室询问研发进程。
他跟几位技术人员沟通过了之后正要离开,一位技术人员实在忍受不了压力,冲到张克祥面前,拦住了他。_k?a.n?s_h`u,p¨u\.*c~o·m¨
他满脸沮丧的神情,开口问道:“厂长,我们都努力了这么久了,可还是一点希望都看不到,研发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因为缺少资金中断,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在继续。我们不断地进行尝试,可每次都是失败的结果。我们……我们现在还在坚持这个项目,但是它真的能成功吗?厂里已经这么困难了,把钱都给了我们,我们要是最后还是失败了……”
那位技术人员没有继续说下去。
张克祥看着他,又看了看其他人,虽然他们嘴上不说,但从他们的神色当中,张克祥知道他们的内心都在动摇,都在怀疑半导体项目最终能不能成功。
这些研发人员所面对的压力不光来自外部,更多的是来自他们的内心。厂里目前已经这么困难了,还在尽力支持他们。一想到有可能失败,辜负厂里的恐惧感就烤灼着他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他们对于这个项目的信念已经在土崩瓦解。
领袖的作用就是在这种时刻体现的。
张克祥面色毫无变化。
“我知道,你们内心都在怀疑半导体这个项目我们到底能不能成功。这个项目起步就非常艰难,已经这么久了还是一点起色没有。厂里捉襟见肘,连发工资都很困难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钱给你们研发了,什么时候能再续上我这个厂长都不知道。事情看起来好像毫无希望。_h.u?a′n¨x`i!a¢n¢g/j`i!.+c~o^m+”
张克祥说完,在场的技术人员们脸上的神色更加沮丧了。
他仿佛是在问自己一样说道:“事情看起来毫无希望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
没有人回答。
“我们继续努力,即便事情看起来毫无希望。”
张克祥的眼神再次扫过眼前的每一个人:“这是我们对抗困境的唯一办法。即便最后真的失败,你们也不用有心理负担。我是厂长,命令是我下的。项目失败的责任完全在我。你们只管努力去做。”
说完,张克祥转头离开了。
现在回头去看,张克祥当时破釜沉舟的决心,是冒了很大的风险的,因为一旦失败,全部投入就打了水漂。811工程最后的成功与张克祥当时甘冒风险的决定无疑有很大关系。
半导体产线的建成给电子管厂又增加了一线生机,如果与柏上的谈判再能顺利进行下去,电子管厂就算是彻底翻过身了。
张克祥的心中对电子管厂的未来充满了希望。他决定为这个车间的投产专门举行一个开工仪式,好好庆祝一下,也让厂里的大伙振奋振奋。
他专门去邀请了国防科工委的一位副主任来参加剪彩仪式。当然他的目的也没有那么简单。
剪彩仪式举办地十分隆重,电子管厂全体员工参加了这场剪彩仪式,现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厂里的员工们也都十分兴奋,他们觉得很快他们就不用再生产那些“乱七八糟”的产品了。
厂里从上到下一片欣喜,唯独这位来参加剪彩的副主任始终阴沉着脸。
剪彩仪式结束以后,张克祥领着这位副主任参观了超净车间,然后两人又单独来到了办公室。
“领导,您看我们这半导体产线也建成了,以后军队要是有这方面的需要,还望多考虑考虑我们。”
那位副主任看着张克祥,叹了口气说道:“张厂长,你应该也听说了,国家要裁军一百万,国防支出被大大削减。你们这个产线,我们不会再有任何生产任务下达给你们了。”
张克祥脸上的笑容骤然僵住,随即慢慢地消失。他愣在那里,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你们自己想办法吧。”说完,那位副主任就离开了。
那位副主任的话几乎是在告知张克祥,电子管厂的这条半导体生产线从今天开始就已经停产了。
张克祥愣了好久,等他缓过神来的时候,那位副主任已经离开了。
外面的庆祝声依旧锣鼓喧天,张克祥的心情却又开始沉重起来。
厂里花了四年的心血,居然是这个结果吗?张克祥很不甘心。
但他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
十月份的时候,国庆节刚过,电子管厂又收到一条人事任命通知。
张卫东从电工部的企管司被调回了电子管厂。
张卫东回电子管厂报道那天,张克祥一大早就等在门口准备迎接他。
两人相见的那一刻,并没有久别重逢的激动,也没有相互嘘寒问暖的客套。
两人看着已经几乎一年没见的彼此,都觉得对方疲惫了许多。
张克祥轻声问了句:“回来了?”
张卫东点点头答道:“回来了。”
两人朝正门楼走去。
“我给你们单位打了好几次电话,都说你不在。”
“这一年我差不多都在外面出差。”
张卫东在企管司负责的是企业下放的工作,一直在外面对各个部属企业进行走访。
两人回到了办公室。
张克祥倒了两杯茶,递给张卫东一杯。
“你走了以后,副厂长这个位置就一直没有补,正好你回来了,这个位置还是你的。”
张卫东笑笑不说话。
本来张克祥是不打算询问张卫东为什么突然会被调回来的。但是看着张卫东的样子,他还是决定问一问。
“部里怎么突然把你又调回来了?”
张卫东无奈地又笑了笑,说道:“我这个直脾气,不适合在部里。”
张克祥已然大概明白了。
“行,那正好,你本来就想要待在工厂,调回来也是好事。这几天你先好好歇歇,工作的事先不着急,过几天我在好好跟你说说。”
张卫东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