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中标与离别

十月份的时候,关于利改税的第二步政策落地。?5¨4,看\书¨ ^更-新+最.全·

利改税的第一步政策对盈利企业征收55%的企业所得税。而第二步政策则是对企业缴纳过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进行二次征税,名为调节税。

但是调节税的税率并不像企业所得税那样采用固定税率,而是采用一户一定的方式,即每一家企业根据其实际盈利情况单独采用一个税率。剩余盈利多的企业缴纳的调节税就多,而同样剩余盈利少的企业缴纳的就少。

如果剩余的利润极少或者已经陷入亏损,则可以免征调节税。

利改税的第二步政策落地之后没多久,国税局就找上了门。

张克祥正在办公室里跟张卫东商量事情。

秘书突然带着几个人就进来了。

“厂长,国税局的人说要找你。”

张克祥一愣,不知道国税局的找他要干什么。

他起身迎接。

“你好。”

“你好,我们是国税局稽查小组的,我们怀疑你们厂有少报利润逃税的嫌疑,现在要对你们厂的账目进行审查。”

“逃税?我们?”张克祥满脸的诧异。

“请配合我们的工作。”

张卫东也是满脸的疑惑,他上前说道:“同志,这个事情你们恐怕是弄错了。~看!书~屋/ _免+费/阅¨读′我们……”

“请配合我们!”对方生硬地打断了张卫东。

张克祥望着对方,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怀疑到电子管厂的头上。毕竟电子管厂现在连利润都没有多少,哪来的税可以逃呢?

其实国税局会来审查就是因为电子管厂上报的利润没有多少的原因。

当时为了少交或者不交调节税,有企业会少报甚至瞒报收入,来让自己被划定为微利或者亏损企业。

张克祥虽然很吃惊,但还是很积极地配合了对方。

他看向张卫东:“没事,咱不怕查。”

他带着国税局的人来到财务处,让财务处的人把所有的账本都拿出来。

国税局开始仔仔细细地审查。

结果国税局的人一顿翻腾,查了半天账本,发现跟电子管厂自己上报的利润分毫不差。

“王组长,没有发现问题。”

王组长闻言很吃惊。

“仔仔细细查过了吗?”

“都查过了,确实没有问题。”

王组长看向张克祥,一副完全不相信的语气说道:“你们真的就这点利润?”

被王组长这么一问,张克祥的脸色有点窘迫。

“啊。”他点点头:“真就这点。~看+书?君\ `更?新,最`全?”

“你们可是一万多人的大厂啊。”

张克祥的脸色更加窘迫了。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尴尬地看向别处。

王组长愣了半天,转过头看向其他组员:“东西都给人收拾好。”

“是。”

稽查小组的人开始把电子管厂的账本叠放整齐,平整地码放在桌子上。

王组长叹了口气:“感谢配合,打扰了。”

他拍了拍张克祥的肩膀,带着组员离开了。

最终,电子管厂被划定是微利企业而免于征收调节税。

十一月份,评委会公布了四家中标企业。

虽然经营困难,但是电子管厂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加上北华的强力支持,电子管厂成功中标。

电子管厂中标的消息传来,厂内一片欢欣鼓舞。

消息传来时,张克祥跟张卫东两人当时正在厂长办公室内研究要不要用玻璃壳车间的一条生产线生产手电筒。

秘书拿着一封文件走了进来。

“厂长,部里来文件了。”

“哦,给我吧。”

张克祥接过文件,打开档案袋,他愣住了。

张卫东看他神色不对,问道:“什么事啊?”

他看向张卫东:“我们中标了。”

“中了吗?太好了!”张卫东激动地站了起来。

张克祥拿着中标通知书,他并没有像张卫东那么激动。他只是良久地沉默,压在他胸口的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了。

他长舒一口气,自言自语道:“电子管厂总算能翻身了。”

“哈哈哈,这就叫天不绝人之路,咱厂啊,不可能那么容易就倒下。”

张克祥依旧沉默。

没人知道在等待招标结果这阵子他内心所受到的煎熬。经常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他躺在床上,一想到电子管厂可能投标失败,他就惊恐得整宿整宿睡不着。

就像他之前对马处长说的,这个项目对于电子管厂真的是救命的,如果拿不到这个项目,电子管厂目前的处境能撑多久真的不好说了。

“唉,克祥,咱厂算是熬出头了。”

“是啊,总算是熬出头了。”

然而电子管厂所要受到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伴随着中标消息而来的,还有一个对于电子管厂来说不能算好消息的消息。

收到中标通知书后没几天,一份人事调动的文件就送到了电子管厂。

电子工业部决定将张卫东调去电子工业部下面的企管司任职。

张卫东其实是不大愿意的。他其实最初就是有机会去部里的,但是他放弃了。

张卫东毕业于北方电讯工程学院,学的是半导体技术(军工性质)。当时四机部的研究所也需要半导体方面的人才,本来是想着把张卫东调去,学校也极力推荐他去。但是张卫东却想去工厂,他喜欢工厂的氛围,于是来到了北华电子管厂,一待就是二十年。

张克祥收到文件后,就把张卫东叫到了办公室,通知了他这个消息。

张卫东脸上的表情先是吃惊,接着是错愕,最后是些许无奈。

办公室内,张克祥和张卫东相顾无言。

张卫东眉头紧锁,坐在办公桌前,心中思绪万千。

良久,张克祥开了口:“部里调你去,是器重你,这是好事啊。”

“我要是想去部里,我还用等到今天吗。”张卫东无奈地说道。

张克祥低下了头,把玩着手中的钢笔,又忽而抬起头叮嘱似的说道:“去了部里,你要管管你自己那个脾气,别有什么就说什么。”

张卫东泄气似的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道:“唉,我是真不想离开咱厂。我一毕业就进了咱厂,一晃二十年了。厂里现在有难处,老想着在咱俩手里让厂翻过身来,看样子我是没这个机会了。不过还好,总算是见到希望了。厂里以后就靠你了。”

“嗯。”张克祥点点头。

两人又是长久的沉默。

片刻之后,张克祥说道:“走吧,去部里奔个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