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天下闻名蔡先生

韩当望见那些悍不畏死的家丁奴仆,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j-i/n·c?h_e.n^g*h,b·g\c′.\c*o^m!

这些人……真勇敢。

一刻钟后。

赵家大院尸横遍地,鲜血顺着排水沟汩汩淌走,只剩下赵安等几个主要人物和妻女瑟瑟发抖。

韩当走到赵安面前,上下打量片刻:“谁给你的胆子,竟敢反抗?”

赵安战战兢兢道:“蔡,蔡先生。”

“哪个蔡先生?”

“大儒蔡先生。”

韩当本不以为意,但忽然想到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面色微变,一把揪住赵安的领口:“蔡先生在哪?”

“就,就在隔壁院子里。”

“蔡先生怎么会在这里?”

赵安见状,以为得救了,稍微松口气,解释道:“蔡先生被流放至朔方,但朔方荒凉,原太守又仰慕蔡先生才华学识,便将蔡先生一家接来五原定居,与五原郡各大家族都有交情,小人更数次得蔡先生点拨。”

韩当思索片刻,喃喃道:“没想到啊没想到。”

又恶狠狠地问:“蔡先生家眷也在?”

“在,都在,妻女两口还有奴仆三人,共六口人。”

“带路!”

“是,是!”

……

刘裕与张辽到东郊挑选修造军营的地址,转了一圈,又到附近村镇逛了逛,算是微服私访,察看地方上的治安、农业等现状。/芯!丸.本-鰰/栈? *最¢新~彰·結!埂?鑫^快\

待返回时,己是傍晚。

刚进门,韩当便兴冲冲地汇报:“主公,属下抓到一条大鱼。”

“多大?”

“名震天下!”

“哦?谁?五原郡好像没什么厉害人物吧。”

“蔡邕蔡伯喈。”

“嗯?竟是此人?”

“不错!”

“不对啊,他怎么在这儿?不应该在江东吗?”

“主公为何有此一问?”

“避难啊,我听说他为逃避宦官的陷害而逃亡江东,难道有错?”

“主公必然被谣言误导了,蔡伯喈被陛下流放至朔方郡,没有陛下旨意,他怎敢跑那么远?”

“等等,流放?朔方?”

“对。”

“朔方是流放地?”

“主公以前不知道吗?”

“还真不知。”

“朔方一首是流放之地,最破败的广牧县更接收了大部分流放至朔方的罪人。”

“那蔡伯喈为何出现在五原郡?”

“朔方苦寒荒凉贫瘠,蔡伯喈哪里受得了那个苦,又有本地豪族仰慕其才华,便将其留在了这里,朝廷那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不知道。~如?文¨徃¢ /唔-错·内.容′”

刘裕神情变幻,琢磨着该用什么态度面对蔡邕这个东汉末年最有名气的大儒之一。

这人的才华毋庸置疑,在书法史上更是开山鼻祖一般的存在。

但回归政治层面,复杂又矛盾。

出身士族,但曾经替刘宏出面操办熹平石经一事,是刘宏亲政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但又时不时给刘宏上眼药,跟刘宏对着干。

要说是个正首有骨气的吧,董卓当权时一招呼他又巴巴地跑回来当差,要知道那时候他可在东南之地的吴郡生活,便是拒绝,董卓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回来后,连升好几级,一首做到中郎将,得封乡侯,可谓是官运亨通。

说是被董卓威胁不得不出仕,可董卓死后,又跑去祭拜并痛哭感念知遇之恩,最终被王允杀害。

这人就很矛盾,才华横溢是真,但政治层面却又像个纯小白,否则以他的才华和名气,怎么也不至于落得那么个下场。

有点可惜。

去见见这位天下闻名的大儒。

嗯,绝对不是冲着大才女蔡琰去的。

刘裕咳嗽一声:“人在哪?”

韩当指指客房:“属下擅作主张把他全家都请来了,还请了貂蝉姑娘前去作陪,以安其心。”

刘裕满意点头。

这个韩当还是个精细人,这活儿干得漂亮。

不愧是在洛阳混过的,有眼色。

刘裕洗漱更衣又熏香,这才到客房。

敲门。

进门后长施一礼:“刘裕拜见蔡先生,下属无礼,让蔡先生受惊了。”

一道疲惫的声音响起:“无妨,贵部还算礼貌,只是不知囚禁老朽一家意欲何为?”

刘裕抬头,仔细端详。

标准的小老头模样,头发花白,面容苍老,除此之外并无特别之处,最多气质较为儒雅。

再看旁边,有一老妪。

老妪身后藏着一袭淡绿色长裙,隐约可见乌黑的长发和半截玉臂,还有一闪而过的稚嫩白皙面容。

是蔡琰蔡文姬?

嗯,现在还没改名,叫蔡琰蔡昭姬。

扫了一圈,目光重新落在蔡邕脸上,作请的手势:“蔡先生,何不到书房一叙?”

蔡邕犹豫片刻,点头。

刘裕朝貂蝉道:“陪蔡先生夫人与女儿说会话,一应洗漱吃喝穿戴都准备上,不可慢待。”

貂蝉乖乖领命。

刘裕引着蔡邕到书房,泡了茶,开门见山道:“蔡先生,可愿为本将军效力?”

蔡邕摇头。

刘裕也不急,笑呵呵道:“蔡先生可以重新回答。”

蔡邕听到这话,面色微变:“你难道要强留蔡某?”

刘裕笑道:“蔡先生自愿留下最好。”

这等于承认了蔡邕的质问,就是强留。

蔡邕薄怒:“如此行径,岂是君子所为?”

“本将军不是君子,是反贼。”

“你,你休想!蔡某就是死,也绝不从贼!”

“好吧,蔡先生是天下大儒,名声重于一切,本将军也不勉强,但有一件事情,恐怕由不得蔡先生。”

“什么?”

“本将军仰慕蔡小姐许久,欲娶她为妻。”

蔡邕听到这话,拍案而起:“你敢!”

刘裕不紧不慢地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滚烫的茶水:“蔡先生,这不是征求你的意见,而是……告知,这桩婚事,你认了最好,不认也会如期举办。”

“你这是强盗行径!”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本将军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强盗,否则,如何敢自领骠骑将军并州刺史?与本将军之前所作所为相比,窃一女子何足挂齿?”

“你,你,你……”

刘裕慢悠悠地说出一番大实话:“蔡先生,这是一笔交易,本将军庇护你全家免于颠沛流离和歹人戕害,而你嫁女给本将军,为本将军在士林扬名,待本将军成就大事,你将会以国丈之名领袖文坛,你的外孙还能继承本将军留下的一切。”

又补充道:“这买卖,你赚大了,蔡先生,我若是你,这就点头同意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说服女儿。”

蔡邕听到刘裕这番话,神情迟疑,目光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