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向华尔街讲述东方故事
一架从沪市起飞的波音747客机,平稳地降落在肯尼迪国际机场。
秦奋带着刘燕、高盛的戴维·舒尔曼及其核心团队,走出机舱,迎面而来的是米国深冬刺骨的寒风。
seC的审核已经进入尾声,没有提出任何颠覆性的问题,这意味着路演可以如期举行。
为期两周,横跨米国东西海岸,从纽约到波士顿,再到旧金山和硅谷。他们将与数十家全球顶级的投资基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第一站,就是全球金融的心脏——华尔街。
“秦,记住我昨天在飞机上跟你说的,”坐上前往曼哈顿的专车,戴维神情严肃地做着最后的提醒,“今天来的这批人,是华尔街最挑剔、最傲慢的一群捕食者。他们手里掌管着千亿级别的资金,他们见过无数的公司,也亲手埋葬过无数的公司。”
“他们对华国充满了偏见,在他们眼里,来自华国的公司就意味着不透明、技术落后和潜在的政策风险。他们的问题会非常尖锐,甚至带有侮辱性。你必须保持冷静,任何一点情绪失控,都会被他们解读为心虚。”
刘燕的手心微微冒汗,她紧了紧手中的文件,资料早已烂熟于心,但即将面对的场面还是让她感到紧张。
秦奋的目光则平静地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摩天大楼像钢铁丛林般压迫而来。
“我明白,”他淡淡地回应,“我们不是来乞求施舍的,戴维。我们是来给他们一个赚钱的机会。他们可以不抓住,但必须听清楚。”
路演的地点,选在了摩根士丹利总部大楼的一间高级会议厅。
当秦奋一行人走进会议厅时,里面已经坐了三十多位基金经理。他们大多是三十到五十岁之间的白人男性,身着昂贵的定制西装,神态倨傲,交谈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精英阶层的优越感。
看到秦奋这个年轻的东方人走上讲台,不少人眼中都流露出一丝毫不掩饰的轻蔑和审视。
戴维简单地介绍之后,就将时间交给了秦奋。
会议厅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秦奋甚至还没有开口,台下已经有人举手。
“秦先生是吗?”一个金发碧眼的基金经理靠在椅背上,用一种审问的语气问道,“我的问题很简单,作为一家来自华国的公司,你们如何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我们都知道,贵国的会计准则和监管环境,与国际标准存在很大差异。”
这个问题一出,立刻引来几声低低的附和。
紧接着,另一个人发问:“招股书上说,你们的技术领先于通用电气?恕我直言,这听起来像个笑话。通用电气有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和数万项专利,你们是一家成立没几年的华国公司,凭什么?”
“五亿美元的融资目标,你们打算怎么花?是会转移回华国,还是用于真正的业务发展?我们如何监督?”
“redstarelectric与华国政府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你们的决策,是否会受到非市场因素的干预?”
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一个比一个刻薄。他们根本不给秦奋介绍公司的机会,而是直接用一连串充满偏见和不信任的质询,试图将主导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刘燕的脸色有些发白,紧紧握住了拳头。戴维的眉头也锁了起来,他没想到对方的攻击性会如此之强。
然而,站在台上的秦奋,表情自始至终没有一丝波澜。
他静静地听完所有初步的质疑,既没有愤怒,也没有急于辩解。
他只是环视全场,平静地说道:“看来各位对我们有很多疑问。用语言解释,总是显得苍白。所以,在回答各位的问题之前,我想请大家先看一段三分钟的视频。”
说完,他朝身后的助手点了点头。
会议厅的灯光暗了下来,巨大的投影幕布上,画面亮起。
画面一开始,就是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那熟悉的展馆入口,时间、地点被清晰地标注在屏幕下方。
紧接着,镜头切换到一个展台前,ge的Logo无比清晰。一台崭新的工业电机正在进行能效测试,旁边的仪器上,数据在不断跳动。
然后,一台体积明显更小、造型更简洁的电机被放到了同一个测试台上。电机的外壳上,印着鲜红的五角星和“redstarelectric”的字样。
测试开始。
当红星的轴向磁通电机启动的瞬间,台下所有基金经理的身体都不由自主地向前倾了少许。
屏幕上,代表能效、功率密度、噪音和温控的数据,以最直观、最残酷的方式,进行了公开对比。代表ge的数据曲线,被红星电机的曲线全方位地、毫无悬念地超越、碾压。
视频中,围观的德国工程师们脸上那从怀疑到震惊、再到不可思议的表情,被镜头清晰地捕捉了下来。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剪辑,只有原始的、冰冷的、无可辩驳的事实。
当视频播放到红星电机将ge的产品公开“处刑”完毕,稳稳停机时,会议厅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那些刚才还一脸傲慢的基金经理们,脸上的轻蔑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震惊和专注的神情。
视频结束,但秦奋没有让灯光亮起。
他按动遥控器,幕布上出现了第二张影像。
那是一份官方文件的扫描件,文件的抬头,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徽章。文件内容是英文、德文和法文书写,核心内容清晰无比:
“……经委员会投票表决,正式批准由redstarelectric,ic.提交的‘hx-2000’标准,作为下一代高效率工业电机设计的国际推荐标准……”
如果说,刚才的视频是“矛”,展现了无坚不摧的攻击力。
那么这份文件就是“盾”,证明了这股力量已经获得了世界最高权威机构的认可。
事实,胜于雄辩。当会议厅的灯光重新亮起时,整个场内的气氛已经彻底逆转。
再也没有人靠在椅背上,所有人都坐直了身体,目光灼灼地看着台上的秦奋,等待他的下文。
秦奋的目光扫过全场,将每个人脸上的神情变化尽收眼底。
他知道,他已经赢得了开口说话的资格。
“现在,我可以回答各位的问题了。”他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刚才的视频和文件,回答了关于‘技术’的疑问。我们的技术,不是笑话,而是正在成为国际标准的事实。”
“关于财务,我们聘请了普华永道和世达律所,按照最严格的米国会计准则和法律,进行了超过半年的尽职调查。摆在各位面前的每一页招股书,每一个数据,都经得起任何推敲。”
“现在,我想谈谈各位最关心的问题。redstarelectric,或者说‘红星’,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你们投资我们,到底是在投资什么?”
秦奋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很多人认为,我们只是一家来自华国的电机厂。错了。”
“我们是一家用东方效率,去整合全球最顶尖技术的平台型公司。”
他伸出手指,开始讲述那个在高盛会议室里就已定下的宏大故事。
“你们投资的,不是一家单纯的华国公司,你们投资的,是一场正在发生的工业革命。这场革命的核心,就是效率。”
“我们用华国的工程师红利、华国的供应链成本、华国无与伦比的执行效率,去大幅降低创新的成本。然后,我们用因此节省下来的巨额资金,去全世界寻找最好的技术、最好的人才。”
“我们电机的核心材料配方,来自德意志斯图加特的一家百年实验室;为我们开发控制算法的,是以色列最顶尖的软件团队;我们的生产线上,最关键的绕线机和检测设备,采购自东瀛的安川和发那科。”
“我们用华国的成本,在德意志铸造我们的骨骼,在东瀛打造我们的神经,在以色列开发我们的大脑。最终,在沪市,我们将它们整合成一个强大而高效的整体。”
台下的基金经理们听得入了神,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秦奋描绘的这幅图景,精准地击中了他们最敏感的神经——用最低的成本,撬动最高的价值。
“所以,”秦奋加重了语气,“redstarelectric的电机业务,只是我们用来敲开全球工业大门的第一件武器。它为我们带来了现金流,带来了国际声誉,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验证了这套‘东方效率+全球技术’模式的可行性。”
“而我们真正的目标,是拿下那颗工业金字塔最顶端的明珠——高端工业母机和核心零部件。我们要用同样的方式,去终结德、日两国在这个领域的长期垄断。”
“今天,我们用轴向磁通电机颠覆了传统电机市场。明天,我们就要用‘昆仑’项目,去定义下一代的精密制造。这次ipo所募集的五亿美元,将全部投入到这个更宏伟的目标中去。”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台下那些已经完全被吸引的眼神,投下了最后一颗重磅炸弹。
“各位都是最聪明的投资人。你们一生都在寻找下一个伟大的公司。三十年前,你们在日本看到了索尼和丰田的崛起。二十年前,你们在硅谷抓住了微软和苹果的浪潮。”
“今天,一个新的机会,正发生在东方。一个拥有全球最大市场、最完整工业体系、以及最渴望向上突破的民族,正在将它的效率优势,与全球的顶尖技术相结合。这其中蕴含的能量,将是空前的。”
“投资redstar,就是投资这个趋势。你们错过了丰田,错过了索明,现在,你们还要错过一个规模可能比它们加起来还要庞大的机会吗?”
秦奋的话音落下。
会议厅内,死一般的寂静。
但这种寂静,和一开始的轻蔑完全不同。
这是一种被巨大信息量和宏伟前景冲击后的震撼,一种贪婪被彻底点燃后的短暂失声。
他们看到了什么?
一个逻辑清晰、战略明确、并且已经通过电机业务初步证明了其可行性的宏大故事。
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华国制造”的故事,这是一个“华国整合、全球智造”的全新叙事。这是一家有着苹果般野心,却做着工业基础领域生意的公司。
“啪……啪啪……”
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开始鼓掌。
紧接着,掌声响成一片,从稀疏到热烈,经久不息。
路演的官方流程结束了。但真正的“路演”才刚刚开始。
刚才还提问刻薄的金发经理,第一个冲到了台前,他挤开其他人,将一张名片递给秦奋,脸上的表情已经从傲慢变成了狂热。
“秦先生!了不起的演讲!我是凯雷资本的约翰,我们对‘昆仑’项目非常非常感兴趣!我们希望能获得最大份额的配售!能不能安排一次单独会面?”
“秦先生,我们是老虎基金!我们希望现在就能签下认购意向书!五千万美元,不,一亿美元!”
“戴维!戴维!”另一边,几名基金经理围住了戴维·舒尔曼,神情急切,“这次的基石投资人名单确定了吗?我们富达投资愿意作为基石进入!任何条件都可以谈!”
之前还对五亿美元融资额嗤之以鼻的华尔街精英们,此刻仿佛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他们担心的不再是估值是否过高,而是自己能不能抢到足够的份额。
刘燕站在一旁,看着雪片般递过来的名片和被工作人员紧急取来的、开始被疯抢的认购意向书,整个人还有些恍惚。
她看向秦奋,那个站在人群中心、从容应对着所有狂热追捧的年轻男人。
他只是用最直接的事实和最宏大的叙事,向这群世界上最贪婪的资本家,讲述了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东方故事。
戴维·舒尔曼好不容易从人群中挤出来,他走到秦奋身边,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秦……我们成功了。不,是太成功了。”他压低声音,手里拿着一份刚刚草草统计的意向单,“初步统计,光是这一场,我们的认购意向金额,就已经超过了六亿美元。”
“而这,还仅仅是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