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拥有顶尖铸造技术的百年老厂
一辆黑色的奔驰轿车缓缓驶入耶拿郊区,停在了一座看起来颇有年代感的工厂大门前。砖红色的外墙上,爬满了斑驳的藤蔓,巨大的厂房窗户上积着一层薄薄的灰尘,只有“Carlzeiss-juker”这个黄铜铭牌,在阴沉的天气下依旧反射着沉郁的光泽,诉说着它曾经的辉煌。
车门打开,秦奋从车上走了下来。他抬头看了一眼这家工厂,表情平静。这里的一切,比照片上看起来更加萧条,但也更加真实。
陆鸣快步上前,为他引路:“秦董,他们都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
工厂里的工人们,早早地就听说了新老板今天会亲临现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既有对未来的期盼,也有一丝对未知的忐忑和不安。他们想象过这位神秘的华国投资人会是何等模样,或许是位大腹便便的中年商人,或许是位精明干练的资本家。
当秦奋走进工厂那间简陋的会议室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太年轻了。
眼前的男人,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休闲西装,面容英俊,眼神沉静,身上没有丝毫商人的市侩气,反而带着一种学者的从容和自信。
这就是买下他们整座工厂的新老板?
君特·迈耶和老厂长赫尔曼站在人群的最前面,他们同样对秦奋的年轻感到惊讶。但他们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很快就恢复了镇定。
“秦先生,欢迎您的到来。”迈耶主动伸出了他那双粗糙有力的大手。
“迈耶先生,赫尔曼先生,很高兴见到你们。”秦奋与他们一一握手,力道沉稳,“还有各位师傅,你们好。”
他用的是英语,旁边的翻译立刻将他的话同步翻译成德语。
没有长篇大论的开场白,没有画大饼式的演讲。秦奋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那些饱经风霜的脸上,刻着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
“我知道,大家对我和我的公司,还有很多疑问。”秦奋的声音不大,但清晰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我不想在这里说太多空话。承诺,需要用行动来证明。今天我来这里,主要是为了两件事。”
他顿了顿,看向迈耶:“第一,我想亲眼看一看,被誉为德意志铸造技术明珠的工厂,究竟是什么样子。特别是‘刮研’工艺,我久闻大名。”
迈耶的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自豪。他没想到,这位年轻的东方老板,开口第一句,就提到了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核心技术。
“当然,秦先生,请跟我来。”
一行人离开了会议室,穿过空旷的厂区,走进了那间充满了机油和金属味道的大型铸造及精加工车间。
车间里光线有些昏暗,几台老旧的龙门刨床和镗床静静地矗立着,像沉默的钢铁巨兽。在车间的一角,专门开辟出了一块恒温恒湿的精加工区,几位老师傅正围着一个巨大的花岗岩平台。
“这里就是我们的精加工和刮研工位。”迈耶介绍道,“所有的精密机床床身,最后一道保证其平面度和稳定性的工序,都在这里完成。”
秦奋点点头,他走到一个铸铁工作台前,上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刮刀。一位名叫克劳斯的老师傅,正在对一块导轨进行最后的精刮。
只见他手持刮刀,身体微微前倾,腰部和手臂协同发力,刀刃在铸铁表面轻轻划过,带起一片片鱼鳞状的细微铁屑。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韵律感,精准而稳定。
秦奋静静地看了一会儿,没有打扰。
等克劳斯直起腰,他才开口问道:“克劳斯师傅,我是否可以请教一个问题?”
克劳斯有些拘谨地点了点头。
“我看到您的刮刀在推进时,手腕有一个非常细微的旋转动作。这个动作,是为了控制每一片‘鱼鳞’的深度,还是为了形成特定的储油凹坑?”
这个问题一出口,不光是克劳斯,连旁边的君特·迈耶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这个问题太内行了!
那不是一个外行老板会问出的问题,甚至不是一个普通的机械工程师会注意到的细节。那是刮研师傅们口口相传、只可意会的诀窍。
克劳斯愣了一下,通过翻译,认真地回答道:“秦先生,您说得都对。这个动作既控制深度,也制造储油点。不同的部位,旋转的角度和力度,都需要依靠几十年的手感来判断。”
秦奋恍然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由衷的敬佩:“原来如此,真是了不起的技艺。”
说完,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我能……试一下吗?”他看着迈耶和克劳斯,眼神十分真诚,“我不会损坏工件,只是想感受一下。”
迈耶和克劳斯对视一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不可思议。他们从未见过哪个工厂老板,会要求亲手体验这种又脏又累的活儿。
“当然可以,秦先生。”克劳斯递过来一副干净的手套和一把练习用的刮刀。
秦奋毫不犹豫地脱下西装外套,卷起衬衫袖子,戴上手套。他没有立刻上手,而是先模仿着克劳斯的姿势,调整自己的站位和重心。
然后,他将刮刀稳稳地放在一块废弃的铸铁块上,按照刚才观察到的动作,尝试着向前推进。
他的动作很生涩,力道也不均匀,刮出的痕迹深浅不一,歪歪扭扭。
但他很专注,一遍,两遍……额头上很快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周围的工人们,一开始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渐渐地,他们的眼神变了。
他们从这位年轻老板的身上,没有看到任何作秀的成分。他们看到的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不是在视察,而是在学习,是在向他们这些老工匠致敬。
这一刻,语言是多余的。所有的疑虑、不安和戒备,都在这笨拙而认真的刮削动作中,烟消云散。
君特·迈耶看着秦奋的背影,眼神复杂而感动。他知道,这家工厂,托付对人了。
试了几分钟后,秦奋直起身,将刮刀还给克劳斯,诚恳地说道:“谢谢您,克劳斯师傅,这比我想象的要难得多。你们的双手,是工厂最宝贵的财富。”
他重新穿上外套,环视众人,然后对陆鸣示意了一下。
陆鸣立刻上前,打开公文包,拿出了一份文件。
“我来这里的第二件事,就是兑现承诺。”秦奋的声音再次响起,“陆鸣,向大家宣布吧。”
陆鸣清了清嗓子,用德语大声说道:“各位,就在昨天,第一笔五百万马克的工厂改造资金,已经由红星集团总部,汇入了工厂的新账户。这是银行的到账凭证。”
五百万马克!
这个数字像一颗炸弹,在工人们中间炸响。
他们激动地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喜悦。之前的收购价才八十万马克,而第一笔改造投资,就直接砸下了五百万!
秦奋抬手示意大家安静,继续说道:“这笔钱,将主要用于两个方面。第一,立刻与gwi电炉公司联系,订购一台最新的中频感应熔炼炉,淘汰掉我们现有的冲天炉。第二,采购一台蔡司最新的三坐标测量仪,建立我们自己的精密检测中心。”
他的话音刚落,老厂长赫尔曼的眼眶瞬间就红了。
这两项投资,精准地打在了工厂最薄弱、也最关键的环节上。这证明新老板不仅有钱,而且是真的懂行,知道钱该花在什么地方。
这不是空头支票,这是已经到账的真金白银!
工人们的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那是对未来的希望,是对工厂重获新生的渴望。
“钱和设备,只是基础。”秦奋接着说,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君特·迈耶,“我们成立的‘蔡司-容克工艺传承学院’,也不是一句空话。”
他转身面向所有人,郑重宣布:
“我已经从华国国内,集团最优秀的年轻工程师里,精挑细选了十个人。他们是最聪明、也是最能吃苦的年轻人。下个月,他们就会抵达耶拿,成为学院的第一批学徒。”
“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傅,都能成为他们的导师。我要求他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刮研、铸造这些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你们融入血液里,那种一丝不苟、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秦奋加重了语气:“我把他们称为‘种子’。我希望你们能帮助我,把这些种子,培养成参天大树。未来,他们将支撑起我们整个集团在精密制造领域的根基。而你们,将是这一切的开创者。”
君特·迈耶的身体微微颤抖着。
传承!
这个词,他念叨了一辈子。他最大的遗憾,就是看着身边的老师傅一个个退休,而自己的手艺却找不到合适的年轻人来继承。
现在,这位来自东方的年轻人,不仅要让他们的技艺传承下去,还要将其发扬光大,成为一个庞大工业集团的根基。
还有什么,比这更能体现一个工匠的价值?
“秦先生,”迈耶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们……我们愿意倾囊相授!”
“我们愿意!”身后的老工人们,齐声应和,声音洪亮,在空旷的车间里久久回荡。
安抚、整顿、注入资金与希望。秦奋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将这家濒临死亡的工厂,重新激活。
工厂的名字,也正式挂牌,更名为——“红星德意志精密铸造公司”。
当天下午,在工厂的办公室里,秦奋召集了迈耶、赫尔曼以及几位核心的技术主管。
他没有再谈别的,而是直接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叠厚厚的设计图纸,铺在了桌面上。
“先生们,欢迎来到红星德g精密铸造公司的第一次工作会议。”秦奋的表情变得严肃而专注,“现在,我来给工厂下达第一份订单。”
迈耶和赫尔曼立刻凑了过来,目光投向了图纸。
图纸的结构非常复杂,充满了各种精密的加强筋和复杂的内腔结构。他们一眼就看出,这是一个对铸造工艺要求极高的床身结构件。
“这是我们位于沪市的机床设计团队,由周毅总工程师领导,初步设计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的床身和立柱部分。”
秦奋指着图纸说道:“这份订单的要求很简单。我需要你们,在三个月内,动用你们最好的材料,最好的工艺,不计成本,为我铸造出三台样品。”
“我要看到这家工厂,在摆脱了旧设备的束缚后,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我需要一个标杆,一个未来我们所有产品,都必须超越的质量标杆!”
沉寂了多年的工厂,终于为了一个明确而高端的目标,再次迎来了挑战。
君特·迈耶扶了扶自己的老花镜,仔细地审视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他的手指在复杂的结构上轻轻划过,眼中闪烁着专业而兴奋的光芒。
他抬起头,看着秦奋,沉声说道:
“秦董,这个结构很有挑战性,对内应力的消除和长期的尺寸稳定性要求极高。但是……这正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请放心,三个月后,您会得到全世界最稳定的机床床身。”
车间外,沉寂已久的工厂烟囱,在清理和准备之后,再次冒出了淡淡的烟雾。
红星德意志精密铸造公司,正式开工。
而在耶拿的酒店里,秦奋看着窗外工厂的方向,拿起了电话。
“刘燕,瑞士那边,进行得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