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击败GE电机只是开始
日内瓦的胜利,经过一周的发酵,其热度在国内不降反升。
从官方媒体的高度赞扬,到行业内部的震动,再到网络上民众的自豪,红星集团一时间风头无两。集团的股价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市值接连突破新高,让所有投资者都赚得盆满钵满。
为了庆祝这次历史性的胜利,也为了犒劳远征归来的团队,集团在总部大楼的顶层宴会厅,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
宴会厅内,灯火辉煌,人声鼎沸。
集团的高管、核心员工,以及从江城专程赶来的电机事业部骨干们,汇聚一堂。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豪。
“李工,我敬您一杯!您是我们华国工业的英雄!”
“周总,咱们股价都快翻倍了,跟着您和秦董,真是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
“刘总,接下来是不是又要大规模招人了?我们人力部已经接到了几千份简历,好多都是海外大厂的技术专家!”
李工、周毅、刘燕等核心高管被众人围在中间,应接不暇。他们无疑是今晚的主角,享受着胜利带来的荣光。
然而,作为这场胜利的最大功臣,秦奋,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只是在开场时简单致辞,向所有为之付出的员工表示了感谢,随后便端着一杯香槟,站在了落地窗前,安静地看着窗外沪市璀璨的夜景。
刘燕好不容易从人群中脱身,走到秦奋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道:“在想什么呢,秦董?今天这么大的喜事,怎么感觉你好像不太高兴?”
秦奋摇了摇头,抿了一口香槟,声音平淡:“高兴,但没你们那么激动。烟花很绚烂,但升空之后,总会落地的。”
刘燕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一些,她知道,秦奋这么说,一定有他的深意。
“秦董,你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想法?”
秦奋转过身,看了一眼还在狂欢的众人,对刘燕说:“把李工、周毅、大卫,还有电机事业部的几个核心负责人都叫过来,去我的办公室,开个小会。”
“现在?”刘燕有些惊讶,看了一眼宴会的气氛。
“现在。”秦奋的语气不容置疑。
十分钟后,秦奋办公室的门被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喧嚣。
沙发上,李工、刘燕、周毅、大卫·陈,以及电机研发和生产的两位总负责人,都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秦奋。
“各位,我知道今天打扰大家的雅兴,有些不合时宜。”秦奋开门见山,“外面的庆功宴可以继续,但我们几个人,需要冷静一下。”
他环视一圈,缓缓说道:“日内瓦的胜利,到底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们打破了西门子和ge的垄断!”电机研发负责人激动地抢先回答。
“意味着我们掌握了国际标准的话语权!”生产负责人补充道。
周毅则从资本层面分析:“意味着红星在国际高端制造领域,彻底站稳了脚跟,为我们后续的全球化扩张和市值管理,打开了天花板。”
众人纷纷点头,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成果。
秦奋听完,却轻轻地摇了摇头。
“你们说的都对,但都只看到了烟花最绚烂的那一刻。”
他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在我看来,这次胜利,不是终点,甚至都算不上一个阶段性的里程碑。它只是一张票。”
“一张,让我们有资格坐上牌桌,和西门子、ge、安川、发那科这些真正的大玩家,同桌竞技的入场券,仅此而已。”
这盆冷水,浇得恰到好处。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从余温中冷却下来,所有人都安静了,开始认真思考秦奋的话。
“我们赢了标准,但他们几十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全球的渠道网络、品牌影响力,我们赢了吗?”
“我们赢了一场战役,但整个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从日内瓦回来,我每天都在想一个问题,一个比如何卖出更多电机更重要的问题。”
秦奋的目光变得锐利,直刺人心。
……
第二天上午,红星集团顶层,保密等级最高的战略会议室。
参加会议的,是集团最高决策层的十几个人。气氛从一开始,就显得格外凝重。
秦奋坐在主位,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让助理将一份文件分发给每个人。
文件的标题很简单:《关于集团核心制造能力的若干问题》。
“昨天晚上,我问了一个问题。今天,我想把它具体化。”秦奋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响。
“我们的‘天狼星’系列伺服电机,技术指标很先进,这一点,ieC已经为我们背书。全世界都承认了。但是,各位有没有想过,”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制造‘天狼星’电机核心部件的那些机器,我们自己,能造吗?”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秦奋继续追问:“生产转子和定子铁芯的高速冲床,我们用的是东瀛AidA的。绕线和焊接,用的是德意志斯密特的自动化产线。电机的动平衡测试仪,是米国申克的。就连最后给电机外壳喷漆的机器人,也是ABB的。”他每说出一个品牌,在座高管们的脸色就凝重一分。
这些都是行业内人尽皆知的事实,但从没有人像秦奋这样,把它们如此赤裸裸地摆在台面上。
“我再问一个更具体的问题,”秦奋的目光落在了李工身上,“李工,‘天狼星’电机里,有一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部件,叫作‘多维曲面涡轮叶轮’,用于内部的强制风冷,对动平衡和散热效率要求极高。加工这个叶轮的机床,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
李工推了推眼镜,沉声回答:“是德意志德玛吉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
“我们自己能造吗?”秦奋问。
李工沉默了片刻,艰难地摇了摇头:“不能。别说五轴,目前国产最好的三轴加工中心,在精度和稳定性上,也达不到加工要求。”
秦奋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全场。
“各位,现在明白了吗?”
“我们的胜利,我们的‘天狼星’,我们引以为傲的一切,都建立在一个脆弱的根基之上。这个根基,就是进口的高端‘工业母机’——也就是数控机床。”
“我们能设计出全世界最先进的电机,却造不出加工它的机床。这就像一个武功高手,内力深厚,招式精妙,但他手里拿的剑,却是别人卖给他的。如果有一天,别人不卖给你剑了,或者卖给你的是有瑕疵的剑,你怎么办?”
秦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才是悬在我们头顶,决定我们未来生死的命脉!”
秦奋的话,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
短暂的沉默后,会议室里响起了压抑的议论声。
首席财务官周毅第一个皱起了眉头,他扶了扶金丝眼镜,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担忧:“秦董,您的战略远见我们都佩服。但是,进军高端数控机床领域,这个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他翻开面前的笔记本,上面已经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几个关键数字。
“我刚才初步估算了一下。机床产业,尤其是高端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是典型的技术、资金双密集型产业。它的技术壁垒比伺服电机高出一个数量级,被德意志、东瀛、瑞士的几家巨头垄断了几十年。”
“要进入这个领域,前期研发投入,可能需要上百亿,甚至几百亿。而且,这不是三五年能见效的,十年能拿出样机,就算速度快了。这个周期里,我们没有任何回报,只有无休止的烧钱。”
周毅看向秦奋,语气恳切:“秦董,我们现在电机业务的势头非常好,全球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我认为,我们当前最应该做的,是集中所有资源,迅速在全球建立生产基地,抢占西门子和ge让出来的市场份额。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润。把这上百亿投入到电机业务的扩张上,不出三年,我们就能成为全球伺服电机市场无可争议的霸主。为什么要去碰一个深不见底的无底洞呢?”
周毅的发言,代表了在场大部分高管的心声。
他们是商人,是职业经理人,他们习惯于从风险和回报率的角度思考问题。秦奋的提议,在他们看来,过于理想化,风险高到难以估量。
负责集团运营的刘燕也补充道:“秦董,除了资金,还有人才。高端机床的人才,比电机更稀缺。我们去哪里找一个像李工这样,既懂顶尖技术,又愿意加入我们的领军人物?这个领域的专家,基本都在那几家德、日巨头公司里,挖都挖不动。”
一时间,质疑声四起。大家不是不认同秦奋说的“命脉”理论,而是觉得,以红星集团目前的体量和积累,现在就去挑战这个工业制造领域的“珠穆朗玛峰”,无异于以卵击石。
面对几乎所有人的反对,秦奋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
他等所有人都发表完意见,才缓缓开口。
“周毅算的是经济账,刘燕算的是人才账。你们算的都没错,很理智,也很正确。”
“但你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笔账——安全账,或者说,是生存账。”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中央的白板前,拿起一支笔。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我们现在,通过一番努力,锻造出了一把绝世宝剑,名叫‘天狼星’。这把剑锋利无比,我们靠着它,打败了手持旧剑的对手。”
他在白板上,画了一把剑。
“现在,我们有两个选择。”
“第一,像周毅说的,拿着这把剑,去抢占更多的地盘,赚更多的钱。成为江湖上最有名的剑客之一。”
“第二,我们静下心来,研究这把剑是怎么来的。我们去学习如何采矿,如何炼钢,如何控制火候,如何千锤百炼……最终,我们不仅能造出‘天狼星’,还能造出比它更锋利的‘北斗’‘麒麟’。甚至,我们能打造出那座铸剑的熔炉。”
秦奋在剑的旁边,画了一个巨大的熔炉。
他放下笔,转身看着众人,目光灼灼。
“各位,你们想,哪一种选择,能让我们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只会卖剑,我们做得再好,也只是一个二流剑客,我们的命运始终掌握在能为我们提供更好兵器的人手里。”
“只有自己学会铸剑,甚至能打造出铸剑的熔炉,我们才能摆脱所有人的掣肘,成为真正定义规则的,武林至尊!”
这个比喻,浅显易懂,却又直击要害。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沉寂。这一次,所有人的眼神都变了。他们不再只盯着眼前的财务报表和市场份额,而是开始思考秦奋描绘的那个更宏大、也更坚实的未来。
周毅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化为一声叹息,缓缓点了点头。
秦奋知道,他已经说服了他们。
他回到主位,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我决定,启动集团‘奠基石’计划。”
“集团下一个五年战略的核心,只有一个:不惜一切代价,攻克高端数控机床技术。我将亲自担任项目总负责人。”
“钱,我来想办法。人,我们满世界去找。哪怕把红星账上所有的利润都投进去,哪怕我把我个人持有的股份全部抵押出去,也在所不惜。”
“击败ge的电机业务,只是一个开始。从今天起,我们的新战场,是工业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