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1980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第317章 新产品订单爆棚

汉诺威,国际会展中心。

红星集团的展台前。

那块显示着两条残酷对比曲线的巨大Led屏幕,仿佛一个拥有魔力的漩涡,将整个展馆的目光和人心都吸了过来。

长达半分钟的死寂之后,现场的气氛,如同被投入了炸药的深潭,轰然爆开。

“天哪!这是真的吗?”

“功重比7.5!我的计算器没按错吧?”

“散热!那个散热是怎么做到的?这不符合物理学!”

短暂的议论和惊叹,迅速演变成一股无法遏制的狂热浪潮。

之前还保持着矜持和风度,站在外围“围观”的各大企业高管们,此刻彻底撕下了伪装。

他们不再是旁观者,而是变成了最饥饿的鲨鱼,闻到了血腥味。

“秦先生!我是西门子动力部门的汉斯·穆勒!”

一个身材高大的德国男人,凭借着体型优势,第一个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他满脸通红,眼中闪烁着炙热的光芒,拼命地向秦奋伸出手。

“我们需要样品!立刻!马上!任何价格都可以谈!”

他的话音未落,就被一个穿着宝马工作服,更加精悍的中年人挤到了一边。

“穆勒,别挡路!秦先生,宝马下一代i系列,需要您的‘天狼星’!我们希望能获得独家供应权,至少在汽车领域!”

“独家?凭什么!”一个尖锐的女声响起,是法国空中客车公司的技术采购总监,“秦先生,我们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项目,正需要这样轻便高效的动力核心!这关乎到未来城市交通的格局!”

“还有我们!”

“库卡机器人!我们需要更小、更强的伺服电机!”

“利勃海尔!我们的电动工程机械!”

“丰田!”

“卡特彼勒!”

一个个在各自行业内如雷贯耳的名字,此刻从这些西装革履的精英口中喊出来,却像菜市场里抢购白菜的大妈,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急切和渴望。

他们疯了一样地向着小小的展台挤过来,每个人都想成为第一个和秦奋说上话的人。

名片像雪片一样递向秦奋和李俊等人,甚至有人直接拿出支票簿,试图当场签下一张空白支票。

整个红星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

现场的秩序,在商业的原始欲望面前,彻底崩溃。

安保人员组成的薄弱人墙,在这股由全球顶级购买力汇聚成的洪流面前,几乎一触即溃。

李俊和其他几位红星的员工,被这阵仗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本能地护在秦奋和那台“惊雷”样机周围,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衬衫。

他们预想过发布会会成功,但从未想过,会是这样一种近乎“围抢”的成功。

这已经不是产品发布会了。

这是一场饕餮盛宴的开席,而红星集团的“天狼星”,就是唯一的,也是最诱人的那道主菜。

……

在狂热的人群外围,一个人的脸色,与周围的兴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克劳斯·施密特,德意志汉诺威本地最大的工业品经销商之一。

就在几天前,他还是红星集团在德国的独家代理。

但也是他,在收到了ge法务部的警告函和许诺的好处后,第一个选择了背弃盟友,单方面撕毁了与红星的合作协议,并公开表示“不会代理任何有专利争议的华国产品”。

此刻,他站在人群边缘,面如死灰。

那块Led屏幕上的数据,每一个数字都像一根针,狠狠地扎在他的心上。

轴向磁通……

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

和ge的专利没有半点关系……

这意味着,他放弃的,根本不是什么“有争议的产品”,而是一座刚刚被发现,纯度惊人的金矿。

他看到西门子的穆勒、宝马的总监,那些他平日里需要仰望、费尽心机才能约见一次的大人物们,此刻正像普通推销员一样,努力地往里挤,只为和那个年轻的华国人说上一句话。

而那个位置,原本是属于他的。

如果他没有毁约,此刻的他,应该就站在秦奋的身边,作为地主和合作伙伴,意气风发地接受所有人的祝贺和订单。

那些天文数字般的订单,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佣金,就足以让他施密特家族的财富,在一年之内翻上几番。

悔恨,像毒蛇一样啃噬着他的心脏。

“我……我得去道歉……我必须挽回这一切……”施密特喃喃自语,眼神里充满了绝望的挣扎。

他鼓起勇气,像一头笨拙的狗熊,试图挤进那密不透风的人墙。

“让一让,请让一让!我是秦先生的朋友!”他用德语大喊着。

他好不容易挤到了中间,看到了近在咫尺的秦奋。

“秦先生!秦先生!是我,克劳斯!”他激动地伸出手。

然而,一只更有力的大手,毫不客气地将他推向了一边。

“滚开!”

推他的人是库卡机器人的技术总监,一个不苟言笑的普鲁士人。他冷冷地瞥了一眼施密特,不屑地说道:“这里不是你这种背信弃义的小角色该待的地方。”

施密特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在地。

他周围的人,听到这句话,都向他投来了鄙夷的目光。

在最讲究契约精神的德国商界,临阵倒戈的叛徒,是所有人最看不起的。

施密特瞬间面红耳赤,羞愧得无地自容。

他看着秦奋,秦奋似乎察觉到了这边的动静,朝他看了一眼。

那眼神很平静,没有愤怒,也没有嘲讽,就像在看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就是这一眼,让施密特彻底坠入了冰窖。

他知道,自己彻底出局了。

他错过了一个足以改变家族命运,让他登上行业之巅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是他亲手扔掉的。

……

就在现场的“抢购”热潮达到顶峰时,展会主办方的一位高级经理,带着两名身材高大的安保人员,艰难地挤到了秦奋身边。

“秦先生,打扰一下。”经理擦着额头的汗,“博世集团的董事,霍夫曼先生,想和您单独谈一谈。”

博世集团。

这个名字一出,周围的嘈杂声都仿佛小了一些。

如果说ge是工业电气领域的巨头,那博世,就是在汽车技术和工业解决方案领域无可争议的霸主。

秦奋对李俊使了个眼色,示意他来应付眼前的场面。随后,他随着主办方经理,穿过特别通道,来到了展台后方一间安静的临时会客室。

会客室里,一个身穿深灰色西装,戴着金边眼镜,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德国老人,已经等在了那里。

他就是博世集团的董事会成员之一,沃尔夫冈·霍夫曼。

“秦先生,你好。”霍夫曼站起身,主动伸出手,脸上带着严谨而欣赏的微笑,“你的发布会,是我参加汉诺威展三十年来,见过最精彩,也是最震撼的一次。”

“霍夫曼先生,您过奖了。”秦奋与他握了握手,平静地坐下。

没有过多的寒暄,霍夫曼直接切入了正题。

“秦先生,我们开门见山。”他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锐利而真诚,“博世看到了‘天狼星’。我们会采购您的产品,而且数量会非常巨大。”

“但是,”他话锋一转,“我们不想只做您的客户。”

秦奋眉毛微挑,示意他继续。

“博世希望与红星集团,成立一个联合技术实验室。”

霍夫曼的语气非常认真。

“实验室的地点,可以设在斯图加特,也可以设在沪市,完全由您决定。所有的资金、设备、工程人员,全部由博世提供。我们只有一个目标——以‘天狼星’技术为基础,共同开发下一代的汽车动力总成系统。”

他看着秦奋,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出钱,出人,出市场渠道,将我们全球的汽车合作伙伴带到你的面前。而红星,只需要出技术。”

这个提议,远远超出了单纯的买卖关系。

这是一种深度的技术捆绑和战略合作。

博世,这家以技术立身的百年巨头,竟然主动提出,愿意将自己的未来,与一家来自华国的年轻公司,绑在一起。

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天狼星”这一款产品,而是其背后那套颠覆性的,他们自己都尚未完全掌握的技术体系。

秦奋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面前的水杯,轻轻喝了一口。

他在思考。

与博世合作,好处不言而喻。但坏处是,技术扩散的风险,以及未来话语权的争夺。

“霍夫曼先生,”秦奋放下水杯,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是一个非常有诚意的提议。我想,我们需要一份更详细的方案,来探讨一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他没有拒绝,也没有立刻答应。

这个回答,让霍夫曼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不卑不亢,沉稳老练。

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的还要难对付,也……更值得合作。

……

汉诺威时间,下午五点。

展会第一天的喧嚣,总算渐渐平息。

红星集团的展台终于清净了下来,但现场却像被台风席卷过一样。

他们从沪市带来的整整三大箱产品宣传册,被一扫而空,连一张纸片都没剩下。

而在展台后方的办公室里,景象却截然不同。

那几只空空如也的纸箱,此刻,被一叠叠厚厚的,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文件,塞得满满当当。

这些文件,不是宣传册,而是合作意向书。

每一份,都用上好的铜版纸打印,抬头印着全球顶级公司的Logo,落款处,是那些公司Ceo、Cto或首席采购官的亲笔签名。

李俊和团队的几个年轻人,正像不知疲倦的工蚁,兴奋地整理着这些战利品。

“老大!你看这个!”一个技术员举着一份文件,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丰田!丰田汽车的首席工程师签的!首批测试订单500台,后续采购意向预估每年不低于五万台!”

“我这儿!卡特彼勒!”另一个销售喊道,“他们想把‘天狼-50’型号,用在他们全新的电动挖掘机上,意向订单金额,九位数!美元!”

“空客……西门子……ABB……库卡……”

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名字被念出来,每一份意向书,都代表着一笔足以让国内任何一家电机厂眼红到发狂的超级订单。

这些意向书加在一起,其潜在的商业价值,已经是一个无法估量的天文数字。

持续了数周的,那场由ge发起的,铺天盖地的舆论战、法律战,此刻看来,就像一个无聊的笑话。

在绝对的技术优势面前,一切商业之外的手段,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战争结束了。

现在,是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刻。

秦奋站在办公室的窗边,看着外面夕阳下的展馆,神情平静。

沪市新工厂的产能,必须立刻、马上,进行新一轮的扩张了。原计划的三期工程,现在看来,要并作一期来建设。

资金、设备、人员……一系列新的问题,在他的脑海中飞速盘算着。

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私人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一个来自米国的未知号码。

秦奋皱了皱眉,按下了接听键。

“你好,秦奋。”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一个彬彬有礼,但带着一丝公事公办味道的英语女声。

“秦先生,您好。请稍等,杰克·斯特林先生要与您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