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奖励:GE专利网的结构性漏洞
红星集团总部。
会议室的门被关上。
核心团队的成员们带着一种混杂着震惊、困惑和一丝被点燃的狂热,各自散去,执行那一系列在不久前还觉得是天方夜谭的指令。
整个集团的氛围,就像一台被重新设定了目标程序的巨大机器,齿轮开始向着一个完全出人意料的方向缓缓转动。
周律师脚步匆匆地回到了法务部,立刻召集起所有骨干,开始联系秦奋指定的,位于米国的那家以打反垄断官司而闻名的“硬骨头”律所。他的额头在冒汗,一半是兴奋,一半是紧张。在人家的主场,状告行业巨无霸,这官司要是打起来,足以载入华国企业的史册。
刘燕则直接进了财务办公室,开始着手准备那笔高达五千万美元的“战争经费”。她需要以最合规、最快的速度,建立起一个专门用于支持海外诉讼的资金池,并确保每一分钱的流向都清晰可控。
只有秦奋,回到了他顶层的办公室,将百叶窗缓缓放下,隔绝了外界的一切视线。
他坐回宽大的办公椅上,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却像是穿透了眼前的墙壁,注视着那只有他能看见的系统面板。
就在刚才,他下达完所有指令后,那份【双线反击方案】的奖励详情,才真正开始逐条展开。
仿佛是最高级别的加密文件被层层解开授权,系统面板上,【主线一:以法为矛,攻其必救】的下方,弹出了一个附加的奖励包。
【奖励包1:诉讼弹药库】
秦奋的意念集中于此,奖励包随即展开,化为一份详细的报告。
报告的标题冰冷而精准:【ge-西门子燃气轮机专利联盟结构性漏洞分析报告】。
这并非一份简单的文件。
在秦奋的视野中,这张报告如同一副全息的立体星图。无数个光点代表着ge和其盟友西门子的相关专利,光点之间由复杂的线条连接,构成了一张看似密不透风的巨网,将整个燃气轮机领域的核心技术都笼罩其中。
这张网,就是ge敢于发起专利战的底气所在。
而系统所做的,就是用一把无形的外科手术刀,沿着这张巨网的脉络,将其一层层地剖析、解构。
报告将这张专利网分成了几个关键部分:核心基础专利、外围应用专利、防御性专利布局、以及交叉授权的灰色地带。每一个部分,都用不同的颜色和标签标注得清清楚楚。一些看似无关紧要,实则暗藏玄机的专利,被特别高亮显示。
这份报告的详尽和精准程度,已经超出了任何商业情报机构所能达到的极限。它不是在猜测,而是在陈述一个既定的事实。
秦奋的目光,迅速被报告中一个被标记为“高危-致命”的红色光点所吸引。
这个光点,对应的正是此次ge在德意志起诉红星侵权的核心专利之一:一项关于“高温合金叶片内部冷却通道的优化设计”的基础专利。
这正是红星无法绕开,也是ge最有信心打赢的诉讼点。
然而,报告接下来的分析文字,却让秦奋的瞳孔微微一缩。
【漏洞分析:该专利(专利号:us-xxxxxxxx)在2008年向米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申请时,其专利代理人及发明人,在“现有技术陈述”环节,存在“重大信息披露不实”的行为。】
【具体细节:为规避审查员对于“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质疑,申请人刻意隐瞒了一项关键的先在技术参考文献。】
报告下方,一行小字清晰地浮现。
【被隐瞒的参考文献:一篇发表于1999年,由德意志亚琛工业大学流体力学研究所发布的学术研究成果。该成果详细阐述了一种类似的“多通道层流扰动”冷却模型,虽然并未进行工程化实现,但其核心理论与该专利高度重合。】
秦奋瞬间明白了这一切。
在专利审查中,申请人有义务向审查机构披露所有已知的、可能影响专利授权的“现有技术”。如果故意隐瞒,就构成了“专利欺诈”。一旦被证实,这项专利的根基将被彻底动摇,甚至可能被直接宣告无效!
ge这颗看似最坚固的钉子,其根基竟是建立在一片流沙之上。
他们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以为一份十几年前发表在非顶级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早已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里。
但他们不知道,秦奋拥有一个不会遗漏任何细节的“记事本”。
这就是他们的阿喀琉斯之踵。找到了这里,只需要一击,就能让这条腿彻底残废。
系统的支持,远不止于此。
在指出了这个致命漏洞后,报告继续向下延伸,给出了堪称保姆级的“弹药”清单。
【证据索引:】
【期刊名称:《德意志应用流体力学学报》】
【发表年份:1999年,第3期】
【起止页码:241-253页】
【论文标题:一种用于涡轮叶片内部的层流冷却通道仿真模型】
【作者:krichter,etal.】
每一个信息都精准到了极点,就像是直接从图书馆的档案卡上抄录下来的一样。任何一个合格的律师助理,按着这份清单去查找,都能在半小时内找到原始文献。
除了针对ge的杀招,报告对他们的盟友西门子,也同样没有放过。
【补充漏洞:西门子公司名下两项与燃气轮机燃烧室相关的防御性专利(专利号:ep-xxxxxxxx,ep-xxxxxxxx),在向欧洲专利局(epo)缴纳第十年和第十五年年费的过程中,存在支付延迟超过宽限期的情况。虽然后续通过补缴程序恢复了权利,但其恢复权利的理由陈述存在瑕疵,可被竞争对手申请“权利恢复不当”,进而发起无效宣告程序。】
如果说ge的漏洞是“死罪”,那么西门子的漏洞就是“重罪”。
在专利实务中,这种程序性的瑕疵,同样是对手最喜欢攻击的薄弱环节。一旦攻击成功,同样能让对方的专利壁垒出现缺口。
看着这份清单,秦奋的嘴角,不由自主地向上勾起了一抹弧度。
ge和西门子自以为布下了天罗地网,却没想到,他们的网是用一根根有瑕疵的绳子编织起来的。而现在,秦奋手里就握着一把专门剪断这些绳子的剪刀。
信息再精准,也需要通过正确的人去执行。
秦奋深知,他绝不能直接把这份“天赐”的报告发给律师。那不仅无法解释来源,更会引起不必要的怀疑。
他需要用一种更巧妙的方式,将这些“弹药”送到前线。
他打开了经过加密处理的邮箱,开始撰写邮件。
……
两天后,米国,华府特区。
“科恩、伯曼和施瓦茨”律师事务所,全米最顶尖的反垄断诉讼团队之一。
合伙人大卫·科恩,一个以好斗和不按常理出牌著称的犹太律师,正揉着太阳穴,看着电脑屏幕上来自华国的那位新客户的邮件。
他们刚刚接下这宗堪称“自杀式”的委托:代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华国公司,在米国本土起诉ge垄断。
科恩之所以接下,一是因为对方开出的价格足够慷慨,二是因为他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通常这种案子,被告方都是惊慌失措,急于和解。而这个叫“红星”的公司,却选择在全世界的注视下,直接冲向了风暴中心。
这封邮件,是秦奋在委托合同签订后发来的第一封战略指引邮件。
邮件的内容,让科恩的眉头越皱越紧。
“……关于ge此次在德意志发起的诉讼,我个人在研究其核心专利时,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猜想。我建议贵方可以尝试调查一下,该专利(us-xxxxxxxx)在申请阶段,是否完全尽到了‘信息披露义务’。我隐约记得,上世纪末,德意志似乎有相关的学术研究,集中在亚琛工业大学一带,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发……”
“这是什么?”科恩嘀咕了一句,“客户在指导我们怎么打专利官司?还‘隐约记得’?他以为他是谁?专利数据库吗?”
旁边的助理律师也凑过来看了一眼,笑道:“老板,这位华国客户可能只是太紧张了,想表现得自己很专业。”
科恩哼了一声,本想直接无视掉这段业余的“建议”,专心于他擅长的反垄断法条文。但邮件里“亚琛工业大学”这个精准的地点,却让他莫名地有些在意。
这种指点,要么是胡说八道,要么就是背后有高人。
他沉默了片刻,对助理说:“让实习生去查一下。查一篇1999年左右,亚琛工业大学发表的,关于涡轮叶片冷却的论文。任何相关的都找出来。”
“好的,老板。”助理虽然觉得这纯属浪费时间,但还是应了下来。
……
同一时间,德意志,慕尼黑。
负责红星在欧洲应诉的“施耐德律师事务所”里,首席专利律师克劳斯·迈耶也收到了秦奋发来的另一封邮件。
内容同样匪夷所s。
“……迈耶先生,除了准备正面应对,我希望贵方能分出一部分精力,调查一下西门子公司部分专利的维护记录。尤其是(ep-xxxxxxxx)和(ep-xxxxxxxx)这两项。请重点核查它们在过去历次续费过程中的付款时间、宽限期以及权利恢复程序的合法性。我认为,这里面可能存在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细节。”
“上帝啊,”迈耶摘下眼镜,一脸的不可思议,“他让我们去查专利局的缴费记录?他以为专利无效是这么好申请的吗?西门子的法务部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和米国的科恩一样,迈耶的第一反应也是荒谬。
这就像两军对垒,一方的总司令不关心对方的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反而让手下去查对方军官的个人所得税缴纳记录,期待能找到偷税漏税的把柄。
这完全是非对称的打法。
但是,看着邮件里那两个精准无误的专利号,迈耶的专业直觉让他产生了一丝动摇。
能如此准确地点出专利号,说明对方至少不是在信口开河。
他犹豫了几秒钟,最终还是按下了内线电话。
“让汉斯过来一下。对,让他去欧洲专利局的数据库,把西门子那两个专利的所有历史卷宗都调出来,我要看最原始的缴费和状态变更记录。”
在华府和慕尼黑,两个顶尖的律师团队,带着满腹的疑虑和些许的好奇,不约而同地向着他们各自的目标,派出了调查的触角。
他们谁也不知道,这两条看似异想天开的线索,一旦被拉出来,捆绑在另一头的东西,将会把整个战场的格局,彻底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