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1980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第301章 奖励:一枚可用于反诉的核心专利

米国,华府特区。

“科恩、伯曼和施瓦茨”律师事务所的实习生,杰米,正一脸茫然地盯着微缩胶片阅读器的屏幕。

他已经按照老板大卫·科恩的荒唐指令,在这里泡了整整一天。

任务是查找一份三十年前,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德意志大学研究所发表的,关于涡轮叶片冷却的论文。

天知道老板为什么会对一个华国客户的“直觉”这么上心。

就在他快要放弃,准备去泡杯咖啡时,屏幕上的一张图表让他停下了滚动的食指。那是一张复杂的流体通道模型图,莫名地让他觉得有些眼熟。

“等等……”杰米扶了扶眼镜,将旁边的另一份文件——ge那份作为本次诉讼核心的专利文件副本——拿了过来。

他仔细比对着两份文件上的技术图纸。

一张是1999年发表的学术论文模型。

一张是2008年申请的商业专利设计。

(年份之前很多都省略了,男主事业发展所以没写)

虽然细节和工艺描述上天差地别,但其核心的流体力学构想,那几个关键的扰动通道的布局思路,竟然……如出一辙。

杰米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

他不是专利工程师,但他本能地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某种了不得的东西。他立刻冲出阅览室,几乎是撞开了科恩办公室的门。

“老板!我找到了!我我想您最好亲自来看看!”

……

同一时间,德意志,慕尼黑。

施耐德律师事务所。

负责调查西门子专利记录的律师汉斯,脸色凝重地将一份打印出来的表格放在了合伙人克劳斯·迈耶的桌上。

“迈耶先生,您让我们查的两个专利号,这是它们在欧洲专利局的全部缴费记录。”

迈耶拿起文件,直接翻到被汉斯用红色荧光笔圈出的部分。

“第十年年费,逾期缴纳,使用了六个月的宽限期,并支付了50%的附加费。第十五年年费,同样的情况。”迈耶的眉头皱了起来,“这很正常,大公司专利太多,偶尔出现疏忽,只要在宽限期内补缴就没问题。”

“问题不在这里,”汉斯指着记录的下一栏,“根据规定,如果超出宽限期,专利权会丧失。但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申请权利恢复,前提是证明‘逾期并非故意,且已尽到了应有的注意’。您看,西门子在第十年之后,有一次超出了宽限期足足三个月,他们提交了权利恢复申请,理由是‘内部财务系统升级导致付款指令遗漏’。”

“这个理由……”迈耶的眼神锐利了起来,“听上去很合理,也很难反驳。”

“但我们查了同一时期,西门子提交给另外几个国家专利局的续费记录。在那所谓的‘财务系统升级’期间,他们有上百项其他专利都准时完成了续费,唯独这两项和另外几项不重要的专利‘遗漏’了。这很难称得上是‘已尽到了应有的注意’。”

迈耶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疏忽了。这是一个可以被攻击的程序瑕疵。如果能说服法官,西门子当时的“遗忘”并非无心之失,而是基于商业成本考量的一种选择性放弃,那么,那次权利恢复的合法性就将荡然无存。

专利,将会被视为早已失效。

“给华国那位秦先生回信,”迈耶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兴奋,“告诉他,我们找到了靶子。现在,我们需要准备弹药了。”

远在江城的秦奋,几乎是同时收到了来自大洋彼岸两家律所的反馈邮件。

一切,尽在掌握。

但他脸上的表情没有太多变化,仿佛这一切都只是开胃菜。

他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到只有自己能看见的系统面板上。

在【奖励包1:诉讼弹药库】的旁边,一个同样标记着【主线一:以法为矛,攻其必救】的奖励包,正静静地悬浮着。

【奖励包2:反击的利刃】

秦奋的意念集中于此,奖励包缓缓展开。

这一次,展现在眼前的不再是分析报告,而是一份完整的、泛黄的专利文件扫描件。

文件的标题,让秦奋的目光瞬间凝固。

《高功率密度电机无接触式磁流体冷却系统》

这并非燃气轮机领域的专利。

它属于工业电机。

但秦奋知道,大型工业电机,同样是ge集团利润最丰厚、技术壁垒最高的业务板块之一。

他迅速翻阅着这份专利的技术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与传统风冷、水冷系统不同,这份专利构想出了一种极其天才的散热方式:利用特殊配方的磁性纳米流体,在电磁场的精确控制下,主动、无接触地流过电机内部最核心、最炽热的定子和转子线圈表面,像一条精准的“液态散热带”,以极高的效率带走热量。

这种设计,可以大幅度提升电机的功率密度,让电机在体积不变甚至更小的情况下,爆发出更强的动力,同时还能避免传统液冷系统复杂的管道和潜在的泄漏风险。

这是一个跨时代的设计。

在专利文件的下方,系统附带的背景资料清晰地浮现。

【专利来源:该专利由一家名为“Aetherdyaics”的初创公司于1992年申请,并于1994年获得授权。该公司位于硅谷,由几位斯坦福大学的物理学天才创立。】

【技术背景:由于其技术理念过于超前,在90年代,无论是材料科学还是控制技术,都无法支持其商业化实现。公司在烧光所有投资后,于1995年宣告破产倒闭。】

【当前状态:该专利作为公司破产资产的一部分,几经转手,被多次打包出售。目前,其所有权被一家名为“智慧产权信托基金”的机构所持有。该基金因经营不善,自身也已濒临破产清算,正在低价甩卖其持有的所有无商业价值的“垃圾专利”以偿还债务。该专利当前无人问津,年费续缴至明年三月。】

一连串的信息,在秦奋的脑中勾勒出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

一群天才,在错误的时间,提出了一个正确的构想。他们最终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而他们呕心沥血创造出的“宝藏”,则被当成废纸一样,在资本的世界里几经沉浮,最终被遗忘在角落,蒙上厚厚的灰尘。

直到今天。

如果仅仅是一份被遗忘的超前技术,那它的价值也仅限于技术储备。

但系统接下来的分析,才真正揭示了这份专利的可怕之处。

【侵权分析:由于该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撰写得极为高明,其保护范围异常宽泛,几乎涵盖了所有‘利用电磁场引导磁性流体对旋转电机核心部件进行无接触式散热’的技术方案。】

【关键目标:ge集团于2022年推出的旗舰级产品“ultradrive9000”系列大型工业电机,其为了解决紧凑空间下的高功率散热难题,所采用的“磁导向微循环冷却技术”,其核心技术路径,与该专利的权利要求1、3、5条构成事实性重合。】

秦奋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

他立刻在脑中调出了关于ge这款“ultradrive9000”系列电机的公开资料。这是ge近年来在矿山、船舶驱动、大型工业泵等领域主推的拳头产品,以其惊人的功率密度和稳定性著称,是ge工业部门一个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ge的工程师们,很可能是在三十年后,随着材料和算力技术的发展,独立地“重新发明”了类似的技术。他们或许根本没有注意到,在专利库的某个尘封角落里,竟然还躺着这样一份三十年前的“地雷”。

他们自以为是创新,却不知道,自己正巧一脚踩进了别人早已划定的保护圈。

这份专利,就像一枚为ge量身定做的、隐藏了三十年的致命陷阱。

一旦红星集团拿到它,之前所有的被动局面将瞬间逆转。

ge用专利大棒打红星,红星就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反手一击,直捣黄龙,直接打在ge最赚钱的核心业务上!

届时,就不是红星要不要赔钱的问题了。

而是ge要赔多少钱,以及他们那些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旗舰产品,还能不能在市场上继续销售的问题。

秦奋没有丝毫犹豫。

他拿起办公桌上那部仅用于和几个核心高管单线联系的加密电话,直接拨给了刘燕。

电话很快被接通。

“刘总,是我。”秦奋的声音冷静而果断。

“秦董,有什么指示?”刘燕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干练。

“我需要你立刻动用一笔资金,不要走集团的账,用我们在开曼群岛那个离岸投资账户里的钱。”秦奋说道。

这个账户里的资金,是早期秦奋个人在海外投资获利的一部分,与红星集团的财务完全隔离,专门用于处理一些不方便以集团名义出面的特殊事务。

“金额和用途是?”刘燕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紧急性和保密性。

“目标是一家位于米国特拉华州的专利信托基金,名字叫‘智慧产权信托基金’。他们正在清算资产。我要你通过一家在开曼群岛新注册的、与我们没有任何纸面关联的壳公司,去接触他们。”

“壳公司可以马上设立。”刘燕迅速回应。

“很好。你的任务是,买下他们持有的一份专利,专利号是us-xxxxxxx。”秦奋将系统给出的专利号报给了刘燕。

“价格呢?”

“不计代价。”秦奋的语气不容置疑,“对方濒临破产,急需现金。给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价格,但姿态上不要显得过于急切。记住,整个交易过程必须绝对保密,不能让任何人把买家和我们红星集团联系起来。”

“明白。”

“还有,”秦奋补充道,“这件事,必须在72小时内完成。我要在三天之内,看到这份专利的所有权转让协议。”

“72小时……”刘燕在那头沉默了一秒,随即答道:“我马上去办。”

挂断电话,秦奋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江城的灯火开始次第亮起,汇成一片璀璨的星河。

ge的专利律师们,此刻或许正在为他们的诉讼优势而沾沾自喜。

德意志和米国的媒体,或许还在渲染着华国企业在知识产权面前的脆弱。

他们谁都不会想到,在远离主战场的另一个维度,一张针对他们心脏的绞索,已经悄无声息地套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