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1980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第298章 系统奖励,双线反击方案

“现在,该我们出牌了。”

秦奋的声音在死寂的“战争指挥室”里,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一圈圈无形的涟漪。

刘燕、张伟、周律师等人,全都怔怔地看着他。

出牌?

我们手里还有牌吗?

在他们看来,红星此刻就像一个被缚住手脚的拳手,面对着对手的连续重击,除了被动承受,毫无还手之力。所有的资源、渠道、法律武器,似乎都掌握在对方手中。

一种荒诞的感觉在众人心中升起。秦董是不是被巨大的压力逼得……说胡话了?

然而,秦奋的眼神清澈而坚定,没有一丝一毫的混乱。他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迎接着所有人的目光,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只有他自己知道,就在他说出那句话的瞬间,在他将红星这艘战舰顶着最猛烈的风暴稳住,没有后退一步的时刻,他脑海中那熟悉却又久违的面板,悄然亮起。

一行清晰的,只有他能看见的金色小字,在视野中缓缓浮现。

【检测到宿主及所属集团,已成功承受来自跨国巨头(ge集团)的第一轮全面联合打击,在“法律围剿”、“供应链打击”、“渠道封锁”、“舆论抹黑”四线压力下,核心团队与业务根基未发生崩溃。】

【主线任务“引领华国工业技术升级”下属子任务【赢得专利诉讼,站稳欧洲市场】第一阶段:“生存考验”,判定完成。】

【触发阶段性奖励机制……】

秦奋的内心,波澜不惊。

他早就隐约有种感觉,系统发布的任务,从来都不是简单的线性流程。它更像是一种压力测试。只有在最严酷的环境下,证明自己拥有破局的资格和能力,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金手指”。

ge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围剿,反而成了红星获得下一阶段支持的“投名状”。

这第一波打击,不可谓不猛烈,几乎封死了所有常规商业竞争的道路。如果红星的根基稍有不稳,或者秦奋的选择稍有差池,比如为了现金流而恐慌性地放弃海外市场,或者被法律诉讼吓倒,那么此刻等待他的,可能就是任务失败的提示。

但他顶住了。

不仅顶住了,还在最绝望的时刻,向所有人宣告了反击的开始。

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断,似乎正是系统等待的那个“扳机”。

几乎在判定完成的下一秒,新的信息流便涌入了秦奋的脑海。

没有炫目的光效,也没有夸张的音效,只有如同最高效程序代码般精准、清晰的文字,构成了一份完整的战略简报。

【奖励发放:双线反击方案】

【主线一:以法为矛,攻其必救。】

【方案详解:放弃被动防守姿态。利用ge集团作为市场垄断者的身份,在米国本土及欧盟主要成员国,同时对其发起反垄断诉讼。诉讼核心: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不正当竞争,扼杀行业创新。】

【系统支持:提供ge集团过去十年间,利用其市场地位打压、收购、排挤竞争对手的关键案例证据包(涉及德意志、法兰西、意国等国共计17家中小企业的原始档案与证人联络信息)。提供米国反垄断法资深律师团队联络渠道。】

【主线二:釜底抽薪,降维打击。】

【方案详解:跳出现有燃气轮机技术竞争框架。立刻启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机组”项目。利用其远超传统燃气轮机和蒸汽轮机的发电效率、更小的体积和更低的启停成本,对现有市场进行技术替代。】

【系统支持:提供“s-Co2布雷顿循环”全套技术图纸、材料配方及工艺流程文件。提供核心部件“超临服役环境高性能合金”冶炼技术专利。】

两份方案,如同一柄双刃剑,清晰地呈现在秦奋的脑海中。

一份,是战术层面的反击利器。

一份,是战略层面的终极杀招。

信息涌入只是一瞬间,但秦奋理解这一切,却连一秒钟都不到。

他瞬间就明白了这份奖励的精髓所在。

这根本不是两条孤立的线,而是一个攻防一体、相辅相成的完美闭环。

第一条线,“以法为矛”。

ge用法律当武器,想把红星拖入诉讼的泥潭,耗尽红星的现金流和精力。那么,红星就用同样的手段,甚至更激烈的手段,反过来把ge也拖下水。

反垄断诉讼,是悬在每一个行业巨头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尤其是在欧美,这种诉讼一旦发起,旷日持久,耗资巨大,而且极其敏感,足以让任何一家大公司的股价和声誉遭受重创。

ge体量庞大,家大业大,在这种诉讼中,它需要投入的资源、需要面对的公关压力,只会是红星的十倍、百倍。

红星光脚的,根本不怕穿鞋的。

这一招,就是“攻其必救”。ge将不得不分出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来应对红星从它本土发起的猛攻。这就等于是在正面战场上,为红星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和喘息空间。

而第二条线,“釜底抽薪”,则是真正的杀手锏。

ge以为这场战争的焦点,是谁能造出更好的燃气轮机。所以它用尽一切办法,不让红星的燃气轮机进入市场。

但如果,红星拿出的根本就不是燃气轮机呢?

如果红星的新产品,在发电效率上直接超越燃气轮机一个时代,体积只有几分之一,建设周期和成本大幅降低,那么ge现在所做的一切封锁和打压,会瞬间变得毫无意义。

就像当数码相机出现时,你柯达公司把胶卷的技术做得再好,把渠道垄断得再死,又有什么用?

整个赛道都被更换了。

这就是降维打击。

用一个更高维度的技术,让你在低维度的一切努力,都变成笑话。

第一条线,是在现有战场上和敌人打烂仗,拖住他,消耗他。

第二条线,是悄悄开辟一个新战场,然后直接宣布旧战场的游戏结束。

秦奋感到一股久违的兴奋感,从心底升起。这不是源于财富的增长,而是来自于掌控全局、运筹帷幄的战略快感。

这张由ge精心编织的围剿大网,在系统给出的方案面前,突然变得漏洞百出。

获得了清晰的战略指引和即将到来的“弹药”,秦奋的思路在瞬间豁然开朗。

那笼罩在头顶的阴云,仿佛被一道利剑劈开,露出了后面的万丈光芒。所谓的绝境,所谓的死局,现在看来,不过是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

他眼中的锐利,此刻又多了几分深邃的从容。

他重新看向会议室里依旧处于茫然和震惊中的核心团队,之前那种沉重的无力感,已经被他一扫而空。

“都看着我干什么?”秦奋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沉稳,“会议继续。现在,我来布置一下接下来的工作。”

众人精神一振,下意识地坐直了身体。

他们能清晰地感觉到,秦董的气场变了。如果说刚才是破釜沉舟的决绝,那么现在,就是胸有成竹的自信。

秦奋的目光首先落在了法务负责人周律师的身上。

“周律师。”

“秦董,您说。”周律师连忙应道。

“我们不防守了。”秦奋缓缓说道,“从今天起,我们转入反攻。你立即联系米国最好的反垄断律师事务所,我要以红星集团的名义,在米国联邦法院,正式起诉ge集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垄断经营。”

“什么?”周律师直接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以为自己听错了,“秦董……您是说,去米国……起诉ge?”

这简直是疯了!在人家的地盘上,起诉一个国家级的工业巨头?这不叫以卵击石,这叫鸡蛋主动往石头上碰!

“对。”秦奋的语气不容置疑,“不光是在米国。同时,联系我们在德意志的律师团队,以同样的理由,向欧盟委员会提交反垄断申诉。我这里有一份资料,会后发给你。里面是ge过去打压欧洲同行的部分证据,让律师团队从这些案例入手,联络那些被ge伤害过的公司,我们甚至可以组建一个‘反ge垄断联盟’。”

“我们没钱和他们打官司……”周律师下意识地说道。

秦奋看向刘燕:“刘总。”

刘燕一直在快速地思考,听到秦奋叫她,立刻回答:“秦董,我在。”

“我们账上还有多少可以动用的美元现金?”

“报告秦董,刨除各项保证金和运营基本费用,还有大约五千万美元。”刘燕如实回答。这是一个看似庞大,但在这种跨国消耗战中却捉襟见肘的数字。

“很好。”秦奋点了点头,“这五千万,全部作为战争经费。一半,交给周律师,用于在欧美两线同时发起诉讼。记住,我们打官司的目的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把事情闹大,越大越好,让ge的法务和公关团队都动起来,让他们没办法集中精力对付我们。”

他又看向周律师,补充道:“告诉我们的律师,钱不是问题。不要怕花钱,就怕声势不够大。ge动用一个律师,我们就请两个。他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我们就开三次。这场法律战,我们要打得比他们更像一个不计成本的巨头。”

周律师张了张嘴,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而财务总监刘燕,虽然心中同样震撼,但她从秦奋的眼神里,读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决心。她没有质疑,只是干脆利落地一点头:“明白,我会立刻准备资金调拨。”

最后,秦奋的目光转向了销售总监张伟和一直没说话的研发部门负责人。

“张伟,你和你的团队,暂时原地休整。不要再去联系欧洲的客户,让他们自己冷静一下。”

张伟愣了一下,点了点头。

“研发部,”秦奋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现有的燃气轮机优化项目,暂时放缓。从现在开始,集团所有研发资源,向一个新项目倾斜。”

他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说道:

“项目代号,就叫‘开创者’。目标,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技术。”

“开……开创者?”研发总监一脸茫然,这个名词他听过,但那不是只存在于实验室理论中的东西吗?距离商业化遥远得看不见边际。

秦奋没有过多解释,他知道现在解释也没人能懂。

他站直身体,环视众人,用一种总结性的,不容置疑的口吻下达了最终指令。

“各位,ge以为他们在和我们争夺欧洲的燃气轮机市场。”

“很快,他们就会发现,我们连比赛的场地都换了。”

“现在,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