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1980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第280章 华夏集团的内部震动

深秋的京城,凉意已深。

华夏电机集团总部,顶层的大型会议室内,气氛比窗外的天气还要冰冷。

巨大的投影幕布上,一页关于集团第三季度财务状况的报告,像一份早已写好的判决书,无情地展示着每一个惨淡的数字。

市场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百分之七十,断崖式下跌至不足百分之三十。

利润率,首次出现负数。

而屏幕的另一侧,作为对比,一个名为“红星电气”的上市公司,其k线图如同一把刺眼的利剑,直插云霄,市值已经达到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需要仰望的高度。

主位上,华夏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马卫民,这位在华国电机行业叱咤了半辈子的老人,脸色灰败,双手扶着额头,一言不发。他身边的几位副总,也都低着头,不敢去看那刺眼的红色k线和代表着自家亏损的绿色数字。

会议已经持续了一个小时,但整个会场,除了财务总监那干涩的汇报声,就只剩下死一般的寂静。每个人都感觉有一座无形的大山,正死死地压在自己的胸口,让人喘不过气。

“……以上,就是集团第三季度的财务概况。”财务总监艰难地念完最后一个字,推了推眼镜,默默地坐了下去。

马卫民缓缓抬起头,浑浊的眼球布满血丝。他环视了一圈会议室里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声音沙哑地开口:“都说说吧,有什么想法?”

没人说话。

能有什么想法?兵败如山倒。从那场“国之重器”的竞标会开始,他们就一路溃败。技术上的代差,不是靠精神和资历能够弥补的。他们引以为傲的成熟和可靠,在红星那种划时代的产品面前,不堪一击。

“怎么,都哑巴了?”马卫民的声音里透出一丝无力的愤怒,“当初是谁告诉我,红星只是个靠投机取巧的地方小厂,经不起风浪?现在呢?风浪没来,我们自己就要翻船了!”

依旧是沉默。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敲响了。

马卫民的秘书脸色古怪地走了进来,附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只见马卫民的脸色瞬间从灰败转为惊愕,随即是不可置信的铁青。他猛地站了起来,死死地盯着秘书,像是在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让他们……进来。”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

走在最前面的,是方健。华夏集团最年轻的总工程师,也是集团内部公认的、最有才华和潜力的技术领军人。竞标会之后,他整个人都变了,沉默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

而在他身后,跟着的是十几名同样年轻,却都是各个核心实验室与研发部门技术骨干的中青年工程师。他们是华夏集团未来的希望,是马卫民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称赞过的“人才梯队”。

此刻,他们站在一起,表情平静而决绝。

“方健,你们这是什么意思?”一名副总厉声喝道,他显然已经预感到了什么。

方健没有理会他,只是径直走到会议桌前,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轻轻地放在了桌子的正中央,推到了马卫民的面前。

“马总,各位领导。”方健的语气很平静,不带一丝情绪,“我们是来辞职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会议室瞬间炸开了锅。如果说之前的财务报告是钝刀子割肉,那这封集体的辞职信,就是一把直接捅向华夏集团心脏的匕首。

“辞职?你们疯了吗!”

“集团培养了你们这么多年,你们就是这么回报集团的?”

“方健!你这是在造反!”

呵斥声、质问声此起彼伏。

马卫民挥手制止了所有的嘈杂。他死死地盯着方健,一字一顿地问:“给我一个理由。”

方健迎着他的目光,不卑不亢地说道:“理由很简单。我们是工程师,我们的理想是造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机器。但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希望。”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丝:“在竞标会上,我们看到了红星的永磁同步电机,看到了他们的行星减速器。我们看到了差距,看到了未来。我们曾经以为,回来之后,集团会知耻而后勇,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会给我们一个追赶的机会。”

他的话语中,透出一股深深的失望。

“但是没有。我们看到的,还是冗长的会议,是论资排辈,是为了保住位置而互相推诿。我们提交的新技术预研方案,被压在抽屉里,得到的批复是‘不成熟、风险高’。而我们最宝贵的时间,就在这无休止的内耗中,一点点被浪费掉。”

“马总,”方健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高管,“我们不想再等了。我们这一代工程师的黄金年龄,等不起。这个时代,也等不起。”

“所以,你们要去红星?”马卫民的牙关咬得咯咯作响。

“是。”方健坦然承认,“秦董事长……秦奋先生,他在沪市成立了一个‘未来技术研究院’。他给了我们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

“钱?三倍还是五倍的薪水?”一个副总冷笑道。

方健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自嘲的微笑:“钱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向我们承诺,研究院将拥有独立的研发经费审批权、独立的技术路线决定权。他承诺,任何有价值的想法,都能在二十四小时内得到资源支持。他承诺,失败的代价由集团承担,而成功的荣誉,属于团队里的每一个人。”

“他给我们的,不是一份工作,是一个工程师的尊严,和一个能够亲手触摸未来的机会。”

这番话,像一记记重锤,狠狠地敲在马卫民和所有高管的心上。他们引以为傲的“稳定”和“资历”,在对方这种充满活力和梦想的机制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好,好,好……”马卫民连说了三个“好”字,身体晃了晃,一下子跌坐在椅子上。他知道,完了。市场丢了,还能想办法抢回来。可人心散了,未来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他挥了挥手,像是瞬间苍老了十岁:“你们……走吧。”

方健和他的团队,向着马卫民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转身,没有一丝留恋地走出了会议室。他们带走的,是华夏集团最后的,也是最宝贵的元气。

……

当天下午,华夏集团总部召开了最高级别的紧急闭门会议。

方健等人的集体辞职,像一场八级地震,彻底震碎了管理层最后的侥幸。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我们就是下一个东风集团!”

“可我们能怎么办?技术上我们已经被甩开了一个时代,现在连人都跑光了!”

“我们的老产品,降价都没人要了。红星的成本比我们还低,价格战根本打不赢!”

会议室里,恐慌和绝望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曾经的行业霸主,此刻像一头被围困在陷阱里的、衰老的狮子,除了无能的咆哮,再也找不到任何出路。

就在这片绝望的死寂中,一个一直沉默的、最年轻的副总,突然开口,声音阴沉而坚定。

“我们自己打不过,不代表没人打得过。”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到他身上。

他缓缓地说道:“红星在国内确实已经无人能敌,但在国际上呢?在他们之上,还有ge,还有西门子。我听说,红星在欧洲抢了ge的一块大蛋糕,杰克·斯特林对此勃然大怒。”

“你想说什么?”马卫民抬起了眼皮。

年轻的副总眼中闪过一丝狠辣:“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正面战场打不过,就开辟第二战场。我们可以……和米國人合作。”

“什么?!”这个提议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与虎谋皮,引狼入室,这是大忌!

“听我说完!”年轻的副总站了起来,在会议室里踱步,“我们现在还有什么?我们还有几十年来积累的市场渠道,有对这个国家政策和人脉的深刻理解,我们还有庞大的制造基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这些,都是ge想进入华国市场,却得不到的东西。”

“我们可以用市场换技术,我们可以成立合资公司,我们可以把我们所有的核心数据都向他们开放!只要ge愿意提供他们最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帮助我们打垮红星,我们甚至可以做他们在华国的代理人!”

他的话语,充满了孤注一掷的疯狂。

马卫民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理智告诉他,这是在饮鸩止渴,是在出卖一切。但情感上,对秦奋和红星的巨大仇恨,以及对公司即将崩塌的恐惧,让他不由自主地开始认真思考这个方案的可能性。

是抱着所谓的“民族工业”的牌坊,光荣地饿死;还是不择手段地活下来,哪怕是跪着,然后寻找机会再报一箭之仇?

“这件事,需要绕开部委,秘密进行。”年轻的副总补充道,“我知道ge驻华国区首席代表的私人联系方式。只要我们点头,我现在就可以联系他。”

马卫民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会议室里,落针可闻。

许久,他才缓缓地睁开,眼中布满了血丝,那里面闪烁着的是不甘、是仇恨、是赌徒在押上最后筹码时的疯狂。

他看着那个年轻的副总,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出了两个字。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