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霸主1980一条被榨干的咸鱼

第269章 第一台光刻机到货!

死寂。

如同真空般的死寂,笼罩了整个会议室。

吕志尧博士的话,像是一把无形的巨锤,将刚刚因“偷天换日”之计而升起的亢奋与希望,再次狠狠地砸进了无底的深渊。

这个死循环,比之前面临的所有工业基础难题加起来,还要更加蛮不讲理,更加令人绝望。

它像一个来自神魔的诅咒,冷酷地宣告着:凡人,你甚至没有资格去解读神的语言。

“用光刻机……来保存光刻机的软件……”魏东亭喃喃自语,这位一向刚猛的硬件总帅,此刻眼神中竟流露出一丝茫然与挫败,“这……这他妈的就是个无解的死结!”

是啊,无解。

所有人的心都凉了半截。没有软件,就算他们历尽千辛万苦,把那台AsmL的“尸骸”运回来,也不过是一堆无法被唤醒的精密零件。所有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

就在这凝重到几乎能滴出水来的气氛中,唯一保持着镇定的,只有秦奋。

他走到那张画着“软件化石”草图的白板前,手指轻轻敲了敲那指甲盖大小的方块。

“吕博士,这个思路,你觉得是不是很熟悉?”秦奋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熟悉?”吕志尧一愣。

“唱片,”秦奋缓缓说道,“黑胶唱片。人类在一个多世纪前,不就是用一根唱针,在胶木盘上刻下凹凸不平的纹路来记录声音,再用另一根唱针循着纹路,把声音还原出来吗?”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秦奋为什么会突然提起这个。

“AsmL的工程师,无非是把这个宏观世界的原理,搬到了微观世界。胶木盘,换成了高纯度石英玻璃;记录声音的纹路,换成了记录0和1的微米级编码;而那根唱针……”

秦奋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严兆峰教授和几位光学、材料学专家的身上。

“……也需要我们自己,造一根更精密的‘超级唱针’。”

他拿起笔,在白板的空白处,飞快地勾勒出一个全新的设备草图。

“我们不需要再造一台光刻机来读取它,”秦奋的语速开始加快,思路清晰得令人发指,“我们需要的是一台……原子力显微镜(Afm)!”

“原子力显微镜?”严兆峰教授的眼睛猛地一亮!

“没错!”秦奋肯定地说道,“原理是共通的!我们制作一个带有微小探针的悬臂,让探针的尖端,以纳米级的精度,去‘触摸’那块石英玻璃的表面。当探针扫过那些被蚀刻出的编码凹槽时,探针与样品表面原子间的范德华力就会发生变化,导致悬臂产生微小的偏转。我们再用一束激光照射在悬臂的背面,通过光斑位置传感器来探测这种偏转,经过计算机处理,不就能把这些凹凸不平的‘地形图’,翻译成最原始的0和1二进制代码吗?”

“这……这在理论上是完全可行的!”严兆峰教授激动地站了起来,他冲到白板前,看着秦奋的草图,补充道,“而且,核心的压电陶瓷致动器、激光二极管和四象限光电探测器,我们国内的研究所并非完全空白!虽然精度达不到最顶尖,但我们可以用算法来补偿!用软件的冗余,来弥补硬件的不足!”

秦奋的这番话,如同一道划破黑暗的闪电,瞬间照亮了所有人脑中的迷雾。

原来,死结并不是真的无解!

只是他们被“光刻机”这个词本身给嚇住了,陷入了思维的死胡同。而秦奋,却以一种更高维度的视角,轻松地找到了破局的钥匙!

“严教授,吕博士,”秦奋转过身,郑重地说道,“图纸消化组,现在分出第二个攻关小组。你们的任务,就是在我把那台AsmL的‘骨架’弄回来之前,把这台‘超级唱针’给我造出来!需要什么人,你们直接去‘国家精密仪器产业化攻关联盟’的名单里挑!需要什么设备,我让高远去全球给你们买!需要多少钱,还是那句话,不设上限!”

“是!保证完成任务!”严兆峰和吕志尧齐声应道,眼中重新燃起了熊熊的火焰。

一个看似无解的死循环,在秦奋的谈笑间,被举重若轻地化解。整个团队的士气,再次被推向了巅峰。

而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整个“普罗米修斯”计划,进入了一种惊心动魄的双线并行状态。

Bj。

中关村大院的灯火,夜夜不息。原子力显微镜攻关小组,几乎是以一种拼命的姿态,开始了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从全国各大院所紧急调来的专家、图纸、零部件,源源不断地汇集于此。

另一边,跨国采购的战场上,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

马来西亚,槟城。

现代集团驻东南亚首席代表,金在勇,此刻正志得意满地坐在一家豪华酒店的咖啡厅里,看着对面那个满脸堆笑的日岛人——渡边修。

就在一个小时前,他刚刚以二百一十万美元的高价,从那家破产的半导体工厂清算方手里,拿下了那批包括报废光刻机在内的全部废旧设备。

这个价格,比最初的打包价高出了整整八十万美元。

因为就在谈判的最后阶段,那家名为“环球设备回收公司”的美国人,像疯了一样地抬价,仿佛认定了这堆废铁里有什么宝贝。

这反而让金在勇更加坚信,他从特殊渠道得来的“内幕消息”是真的——那台光刻机的基座里,含有价值连城的稀有金属!

“渡边君,这次多亏了您的支持。否则,我们现代集团,还真不一定能顺利拿下这批‘宝贵的财富’。”金在勇端起咖啡,得意地说道。

“金社长客气了。”渡边修矜持地笑了笑,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轻蔑。

在他看来,这群贪婪的韩国人,不过是帮他解决了一个心头大患。把那台光刻机熔成一堆谁也认不出来的金属疙瘩,正是他最想看到的结果。至于多卖了八十万美元,那更是意外之喜。

两个各怀鬼胎的男人,在虚伪的客套中,共同庆祝着这场他们自以为的“胜利”。

他们谁也不知道,在槟城港口附近的一家小旅馆里,一个名叫艾萨克·科恩的、鹰钩鼻深眼窝的犹太裔中年人,正通过一个高倍望远镜,冷冷地观察着港口的动静。

他是高远通过层层关系,在欧洲找到的顶级设备掮客,也是这次“偷天换日”计划的现场总指挥。

“老板,”他拿起一部加密卫星电话,用一口流利的希伯来语说道,“鱼儿已经上钩,并且付了钱。货船‘晨曦号’,巴拿马籍,预计四十八小时后离港,经停新加坡,最终目的地,釜山港。”

电话那头,传来秦奋沉稳的声音:“新加坡那边,准备好了吗?”

“一切就绪。我最好的团队已经在那里等着了。十二个小时的装卸窗口期,足够我们把一头大象,拆成一窝蚂蚁。”艾萨克·科恩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很好,按计划行事。”

“明白。”

……

三天后,新加坡,吉宝港。

夜幕降临,这个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依旧灯火璀璨,巨轮如林。

巨大的“晨曦号”货轮,缓缓地靠泊在4号码头。按照航运计划,它将在这里进行补给,并装卸一部分集装箱。

身穿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的艾萨克·科恩团队,以“远东环球船舶服务公司”的名义,开着几辆大型平板拖车和一辆巨型起重机,顺利地进入了作业区。

他们的任务,是协助船方,将几个“超重”的废旧设备部件吊装下来,进行“海关申报重量复核”,再重新吊装上去。

这一切,都由林薇的法务团队,制作得天衣无缝。所有的文件、许可、流程,都完全符合新加坡港务局的规定。

“晨曦号”上的韩国籍监工,一个叫朴正泰的胖子,在收下了一个装有三万美元现金的厚厚信封后,便非常识趣地跟着艾萨克派去的手下,去了港口附近最豪华的夜总会“体验生活”。

凌晨一点,码头上大部分的喧嚣都已平息。

行动,正式开始!

在巨大的探照灯下,起重机的吊臂缓缓升起,一个用厚重帆布包裹的、重达数吨的庞然大物,被小心翼翼地从“晨曦号”的货仓中吊离船体,稳稳地安放在平板拖车上。

帆布揭开,露出的正是那台AsmL光刻机的核心——由殷瓦合金一体铸造的机身基座!

“就是它!快!”

艾萨克一声令下,十几个精悍的工人立刻围了上去。他们手中拿的不是普通的扳手,而是高速等离子切割枪和液压剪!

伴随着刺眼的蓝白色弧光和轻微的“滋滋”声,连接在基座上的各种非核心管道、支架,被以一种近乎野蛮却又无比精准的方式,迅速切断、分离。

另一边,另一辆拖车上,一个用同样材质(普通碳钢)伪造的、重量和外形几乎一模一样的“赝品”,早已准备就绪。

仅仅四十分钟后,真正的“圣骸”被迅速转移到一辆伪装成运输海鲜的冷链集装箱货车里,消失在港口的夜色中。而那个“赝品”,则被重新吊装回了“晨曦号”的货仓,严丝合缝地放回了原位。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目标……

那个由整块天然花岗岩加工而成的、重达十几吨的隔振平台!

那几只造型复杂的、带有空气轴承的精密机械臂!

……

一夜之间,魏东亭清单上所有标注为“最高优先级”、“国内无法制造”的核心“骨骼”和“经络”,都被用这种外科手术般的方式,从那具“尸体”上精准地剥离了下来。

当第二天清晨,宿醉未醒的韩国监工朴正泰回到码头时,“远东环球船舶服务公司”的团队早已不见踪影。货仓里的那堆“废铁”,看上去和他离开时一模一样,静静地躺在那里。

他懒洋洋地签收了“复核完毕”的单据,浑然不知,这堆废铁的“灵魂”,已经被彻底抽走了。

一周后,釜山港。

现代集团的工程师们兴致勃勃地围在那台“传说中”的光刻机前。当他们用最先进的金属分析仪,对那个巨大的机身基座进行了整整三天的检测,却连一克所谓的“铟”或“锗”都没有发现时,金在勇的脸色,变得比猪肝还要难看。

而渡边修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只是轻蔑地冷笑了一声,随即彻底将这件事抛之脑后。

没有人知道,在这个星球的另一端,一场伟大的“拼图”游戏,已经悄然开始。

……

一个月后,Bj,远风微电子总部后方,一个戒备森严的秘密仓库里。

随着最后一辆重型卡车缓缓驶入,卸下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巨大花岗岩平台,魏东亭的眼眶,瞬间红了。

在他面前的空地上,那些在一个月前还分散在世界各地、以“二手五金”、“工业废料”等名义漂洋过海的部件,终于再次团聚。

那巨大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殷瓦合金基座,如同巨兽的脊梁;那厚重的、光滑如镜的花岗岩平台,宛如坚实的磐石;那些精密的机械臂和传动轴,则是蓄势待发的筋骨。

虽然它们依旧是一堆冰冷的、被拆解的零件,虽然真正的“心脏”——投影物镜和“大脑”——控制电脑都还没有着落。

但在场的所有专家,包括秦奋在内,都清楚地知道——

“普罗米修斯”的肉身,已经降临!

“到了……终于到了……”魏东亭的声音哽咽,他伸出颤抖的双手,像抚摸情人一般,缓缓滑过那冰冷的金属表面,热泪盈眶。

“秦董!第一台光刻机,到货了!”

他猛地回头,望向秦奋,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光亮与狂热。

“骨架已至!接下来,就让我们……为它注入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