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牛羊满圈

大人们神情肃穆,按辈分长幼依次跪下磕头。孩子们也有样学样,在坟前跪倒,小脑袋磕在地上。

一轮跪拜完毕,便开始烧纸钱元宝。童言无忌的小崽子们:

“哇!大金元宝!……”

“为啥要把金元宝烧了啊?纸钱为啥也要烧掉?”

“不烧掉,老祖宗在

“为啥收不到?”

余文波抢着说:“我知道!因为我们在阳间,老祖宗在阴间!这些纸钱烧了才能变成阴间的钱!”

“嗬,懂得不少嘛!”余坤安在旁听了,忍不住插嘴。

余文波得意地嘿嘿笑。

“那为啥不把火草粑粑和卤鸡也烧了?”

“你个大笨蛋!卤鸡烧了,一会儿我们下山就没得吃了?”

“那不烧老祖宗吃啥呀?”

“你傻呀!烧了这么多大钱和金元宝,阴间的老祖宗就有老多老多钱了!想买鸡就买鸡,想买鸭就买鸭,想吃啥买啥!”余文波一副‘这都不懂’的表情。

“哦哦!我也想要好多好多钱,买好吃的!”

“那咱们赶紧再给老祖宗磕几个头,求老祖宗保佑咱们挣大钱!”

“对对对!保佑挣大钱买好吃的!”

“……”

余坤安站在一旁,听着这群小家伙毫无顾忌的议论,脸上憋着笑,心里却默念道:

“各位老祖宗在上,童言无忌,童言无忌……不过孩子们说得也在理。请祖宗保佑咱们家,平平安安,无病无灾,日子顺遂,孩子们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长大……”

他心里顿了顿,又悄悄补上一句,“……再顺便保佑咱们家挣大钱、发大财,一路发发发……”

“安子,想啥呢?这么出神?”

“啊?没啥,求祖宗保佑呢!”

余父把带来的炮仗点上,一股白烟飘起,硫磺味在坟山上散开。

就连围着火堆的小崽子们都吸引了过来,一个个捂着耳朵,又怕又想看地往前凑。

炮仗声歇了,孩子们像撒欢似的,转眼就跑没影儿,钻到山坡地里摘那些紫红紫红的刺泡儿去了。

余坤安也揪了几片大树叶,小心地包了一捧,准备带回去给王清丽。

又在山上磨磨蹭蹭了半个多钟头,把带上山的金箔元宝、黄纸钱都烧干净了,他们才将东西都收拾了,带着锄头、镰刀、竹扫把,怎么来的,又怎么回去。

只不过回去的路上,一串泥猴子蹦蹦跳跳,裤腿上、衣襟上沾满了黄泥和草汁。

一路下山,遇着相熟的村民,免不了站住脚招呼寒暄几句。

等踏进自家院门,王清丽瞧着余坤安身后那一串咋搞脏兮兮的小崽子,又好气又好笑:“灶上温着水呢,赶紧的,都去洗洗,把脏衣裳换下来!瞅瞅这身上都成什么样子了!”

“晓得了!”余坤安应着,顺手把树叶包着的刺泡儿递过去,“媳妇儿,专门给你留的,我尝过了,都是甜的。”

王清丽脸上带着笑,接过那包野果:“算你还有点良心!”

余坤安吆喝着几个小的先把沾满泥巴的外衣外裤扒下来,堆在屋檐下,自己则去伙房兑了温热的洗脸水端到院里。孩子们嘻嘻哈哈地围过来,撩着水胡乱抹脸搓手。

“都洗干净点!自个儿找干净衣裳换上!”余坤安边看边指挥,“等吃了午饭,我教你们洗衣裳!”

王清丽正清理台阶上蹭的泥点子,闻言抬头:“你还真教啊?别衣裳没搓干净,倒先把自己身上的又弄湿了!”

她心里其实觉得余坤安肯教孩子是好事,就是觉得麻烦些,不如自己费点力把衣服洗了来得方便。

“当然真教!啥事儿不得学个头一回?慢慢就会了!洗个衣裳多大点事,他们能行!”

王清丽将信将疑,但看余坤安兴致高,也就没再泼冷水。

伙房那边,余母把早上当供品的那只卤鸡回锅热了一遍,然后砍成小块装进大碗。

见余坤安带着几个孩子收拾干净,这才扬声招呼:“饭菜都好啦!快进来吃!”

“来了来了!”孩子们应着,一窝蜂跑进屋。

饭菜上桌,余母瞅了眼窗外依旧阴沉沉的天:“下午点还得飘会儿雨,吃完饭去地里多摘些桑叶回来备着。”

余父和余大哥几个扒着饭,含糊地点头应下。

余母转向余坤安,“老三,早上我问过你大伯娘了,她家那头黄牛崽子要卖的,按现下行情,差不多要百十块钱。”

王清丽正给余文洲夹菜,闻言筷子一顿,看向余坤安:“你要买牛?”

坏了!昨天在老屋商量时媳妇没在跟前。

他赶紧扒拉一口饭,含糊道:“嗯呐,咱家这几个孩子有出息了,都想当放牛娃!”

“对!我们要当放牛娃!”

王清丽白了余坤安一眼:“你又跟他们瞎说了什么了?”

“这回真不是我教的!他们自个儿看书学的,一个个都能背诗唱歌的……”

几个孩子配合着使劲点头。

余坤安赶紧岔开话头,对余母说:“阿娘,那咱就买下大伯家那头吧。再养上几个月,秋收就能搭把手了。”

“成!我得闲就去跟你大伯娘说好。问这牛崽子的人家可有好几户了。这次买牛的钱不用你们掏了,上次你大伯他们还回来那一百块正好用上。”

“行,你老做主就成!”余坤安应着,又冲孩子们挤挤眼,“还不快谢谢你们阿奶?这可是阿奶掏大钱给你们买的牛!”

“谢谢阿奶!”

“阿奶最好了!”

“阿奶挣大钱……”

余母被哄得眉开眼笑,嘴上却不承认:“赶紧吃饭!过两天就给你们把小牛牵回家来!”

刚放下饭碗,屋外就飘起了稀疏的雨丝。

余坤安把几个木盆在屋檐下排开,招呼着几个吃完饭、待在屋里正无聊的小崽子:“来来来,放牛娃们,都先来学洗衣裳了!”

王清丽和老太太她们收拾完碗筷,也乐得看热闹,搬了小板凳坐在堂屋门口的台阶上。

“都看好了!先把衣裳按盆里,打湿透了水!脏的地儿,像这样,使点劲儿搓!对,就这样搓……”

“阿爹!要放泡泡!”余文洲指着装洗衣粉的小盒子嚷嚷。

“喏,自己抓。哪儿脏往哪儿抹一点就行。”

“啊呀!衣裳太大了!我抓不住!”

“哎哟!卧槽!”余坤安一扭头,看见余文洲正拿着盒子往盆地倒。

“泡泡多多!!”

“哈哈,我的也能吹泡泡!”其他孩子也跟着起哄,小手沾了水和洗衣粉,胡乱搅和着盆里的水,果然搓出不少泡沫,一个个兴奋地举着手吹起来。

余坤安一脸黑线:“都好好洗衣裳!玩什么泡泡!”

一直稳坐看热闹的余母,眼见那盒洗衣粉直接下去一大截,再也坐不住了。

她腾地站起来,快步走过去,拣起洗衣粉盒子,心疼得直抽气:“哎哟我的老天爷!我就说你是瞎折腾!衣裳上就沾了点泥星子,清水洗洗的事儿!非要用洗衣粉!你看你看,一盒子快给糟蹋光了……”

余坤安被他娘念叨得头疼:“阿娘,你别念了!赶紧摘桑叶去吧!等他们学会了,往后你老的衣裳也有人给你洗了!余文涛,给你阿奶说说,你能干不?”

余文涛正卖力地搓着自己的外套,闻言抬起头,小胸脯一挺:“能!阿奶!你指望我!等我学会了洗衣服,我连你的也会洗得干干净净!”

“听见没?你大孙子以后要给你洗衣服的!”

余母嘴里依旧叨叨咕咕个没完:“行行行,知道你们嫌我话多碍眼了……”

话是这么说,她还是背上背篓,招呼余大嫂她们,戴上斗笠冒着细雨往地里去了。

余坤安继续盯着几个小的。他挨个检查,捏起衣服看看:

“你这袖子根的泥点子还在呢,再搓搓!”

“晓雅干得不错!”

“力气太小了……”

他蹲在旁边,时不时伸手指导一下,指出哪里没干净需要返工。

好一阵折腾,几个孩子总算把衣服上显眼的泥点子都搓掉了,用清水过了几遍,这才拧干晾好。

把木盆收起来,台阶上的水也被扫干净。几个小的又把玩水弄湿的褂子换了,找了干爽的旧衣裳套上。

王清丽和老太太全程只笑呵呵地看着他带着孩子们折腾。

“哎哟,累死我了!”

“我手都软了……”

“胳膊酸……

余坤安看着他们一个个甩着小手叫喊的模样,忍住笑:“行了,别嚎了!今天表现都不错,有奖励!”

说着转身进屋,开了几瓶橘子汽水。

“哇!汽水!”刚才还喊累的几个立刻蹦了起来欢呼。

余坤安把汽水瓶递到孩子们手里,便不管了。他把收音机提到门口方桌上,拧开旋钮,调到说书频道,然后往竹椅上一靠,眯起眼,享受这片刻悠闲。

余文涛几个抱着汽水瓶,咕咚咕咚喝了大半瓶,满足地打了个响亮的嗝。

几颗小脑袋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一阵,然后就看到他们宝贝似的捧着剩下小半瓶的汽水,蹑手蹑脚地溜出院门,估计是找他们那帮小弟显摆、分享去了。

接下来的两天,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的小雨时断时续。村里人挖草药的事只能搁下,大家都忙着下地,给庄稼补苗、除草。

他在城里买的那块地基,后面王清丽和老太太她们也都没有再提起,就像是没有这回事情一样。

但是余坤安自己没有忘记这个事情,他还想着等天气转好了,去县里逛逛,着手先把房子给盖起来。

余父现在的心思有一半都是扑在池塘上。家里活计一忙完,就拎上鱼竿和地笼,风雨无阻地往河沟边跑,捞些小鱼小虾回来放塘里养着。

余坤安有时也跟着去甩两竿,回回不空军,总能提一两条大鱼回来,给饭桌上添个菜。

这天下午,余坤安又跟着余父钓了两条草鱼回来。走进前院,堂屋静悄悄的,只有王清丽一个人坐在堂屋门口上,面前放了个簸箕,正低着头,把发霉的坏豆子捡出来。

“咦?人呢?都哪儿去了?”余坤安放下水桶,问道。

王清丽头也没抬:“老的小的都在后院呢,围着牛羊喂草呢。”

“小牛崽牵回来了?”

“下午那会儿,大伯娘就牵着小牛,还顺带捎了两只小羊羔来,说是娘托她一道买的。钱我给过了。”王清丽说着,捡出一颗黑豆子丢到旁边。

“哦!我跟阿娘提过一嘴买羊的事情。我去瞅瞅!”

后院猪圈那边,家里的孩子们,一个不少,全都挤在圈门口。每人手里都攥着一把青草或嫩菜叶,争先恐后地往圈里伸。

他们家后院的猪圈,因为没有养猪,先是当了鸭圈,现在又变成了牛羊棚。一头毛色浅黄、湿漉漉大眼睛的小牛怯生生地站着,旁边是两只毛茸茸的小羊羔,正伸着脖子,小舌头灵活地卷走孩子们手里的草叶。

“怎么样?几位放牛娃、放羊娃,这下都满意了吧?”余坤安走过去,笑着问。

余文波转过头,小脸上满是兴奋:“嘿嘿,老叔!我们都安排好啦!一、二、三,我和晓萱管!四、五,阿浩和阿源、晓宁管!周末最后两天,我哥他们不上学,归他们管!”他掰着手指头,说得头头是道。

余坤安乐了,揉揉他脑袋:“哟嗬,安排得挺周全嘛!”

他看着一边傻乐的余文洲,也揉揉他脑袋:“咋了,都把你漏了,还这么高兴……”

“没漏,阿爹,我没漏……阿涛哥说了,我是最重要的,天天都能管!”

“嚯!你这么重要啊?”余坤安蹲下来,逗他。

“嗯!重要!很重要!”余文洲用力点头,“阿爹!小羊和小牛,好乖哦!”

“有多乖?比咱家的狗子还乖?”

“它们这样叫!咩~咩~咩~”

“哞~哞~”

“哎哟,这么叫的啊?那你们知道其他的是怎么叫的吗?”

“嘎嘎~”

“汪汪汪!”

“还有马儿是嘿儿嘿儿~叫的”

“……”

他就问了一下,一时间,此起彼伏的各种家畜家禽叫声在后院响成一片。

孩子们挤眉弄眼,学得兴高采烈。不提都没发现,现在他们家养了这么多的家畜家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