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第三次发展计划
一条孤零零的公路连接着蓝山岛左右两半,一边是文明,一边是野蛮。
水泥和砖石建筑在道路尽头愈发稀少,取而代之的是用原木堆高,下方保留空腔的半悬空房屋,这样的构造可以有效预防潮气的侵蚀,让其中的居民过上一个相对舒适的夏天。
居民区中,街道并不宽敞,路况也算不上良好,但胜在复杂,大大小小的巷子彼此相交,蜘蛛网一般串联各式房屋,将零碎散乱的居民区连做一个整体。
黑衣绅士和他的仆从停在杂乱建筑间的夹缝,目光穿过唯一的空隙,正好可以欣赏远处的落日光景。
太阳终究还是落下了,没能在供奉风暴的教堂上留下一点温暖的痕迹,就像围聚在主干道两旁,本地土著沉默的示威没能取得任何效果。
“安德罗,前面发生了什么事?”
被主人唤作“安德罗”的侍从在夜晚的昏暗中努力眺望,干涩的嗓音听起来让人不舒服。
“土著们包围了教堂,风暴的牧师在和他们对峙,好像要散场了。”
一身黑色的绅士同样上前,边瞧边感叹道。
“蒸汽在上,真是稀奇,风暴的信徒竟然能耐得住性子,群岛土著竟然敢包围教堂。”
“背上刺着海蛇纹身的,他们是海神的信徒吧?”
为了解答主人的疑惑,侍从又冒险往前了几步。
“是的,先生。”
“他们应该就是海神的信徒,是罗斯德群岛反抗军的成员。”
到底发生了什么……黑衣绅士——克莱恩没再继续无人观看的独角戏,黑夜中借助视野最为辽阔的灵体之线视觉,细致观察起了正慢慢向周围散开,即将解散的无声示威。
数以百计,密密麻麻拧做一股的灵体之线终于分开了距离,丝线随着下方的人们分别荡向别处。
这里面有普通的车夫,有靠接受雇佣代人参与种植园生产为生的农夫,有特征明显的极端海神信徒,还有身体较为强壮的反抗军……
克莱恩稍作分辨,发现根本无法靠示威参与群体来分辨这次非法集会到底是个什么性质。
他只能耐心等待,直到大部分示威者离开,只有一两个执拗的农夫还零散坐在教堂周围,不顾教士大声斥骂和呵责,石头一样扎在教堂前方马路上时,才迈出脚步,往已经完全被黑暗笼罩的教堂赶去。
满是铁锈的路灯保持着寂静,这对大陆上常见煤气照明设施的模仿品,在设计者最初的蓝图中,就没有投入多少实际的考量,更多偏向务虚,是鲁恩官方为了让出海打拼的本国公民,在远离大陆被野蛮占据的海岛上,也能感受到文明的照耀。
于是等克莱恩走到了教堂近前,不开启灵视的他依然无法直接看清教堂外墙粘贴的公告,也看不清周围示威者的表情。
抱着疑惑,克莱恩又走了几步,几乎贴到了教堂外墙下。
黑色的鲁恩语文字整齐排列在白色背景上,向周围的居民和路过的行人昭示政府和教会的新决策。
“第三次发展计划?”
克莱恩惊讶的念出了声,引来几个倔强示威者的视线。
怪不得那么多本地人会包围风暴教堂,这种公告一出来,除了持有鲁恩国籍的人,谁不会反对?
克莱恩继续浏览着公告,属于格尔曼·斯帕罗的冷峻面容上神情愈发阴沉。
面前的公告上,几乎每一个字眼都透露着傲慢,贪婪挤满了黑色文字间的空白,克莱恩无法想象公告的起稿人是以怎样的脸皮书写下如此无耻的内容。
简直不给土著活路……默默摇着头,克莱恩转身离开。
海外殖民发展史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绕不过去的一部分。
在廷根大学的历史课上,讲师们会专门用两到三个星期的时间,去细致讲解王国海军收服攻克每一个殖民地的详细过程。
其中在罗斯德群岛相关的课节上,就提到过一次和二次发展计划。
所谓发展计划,便是在殖民地中开发旨在服务鲁恩公民和扩大鲁恩政府及公民利益的特殊区域。
如今的“慷慨之城”拜亚姆,便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发展计划合力产出的成果。
而现在的第三次发展计划,则是鲁恩政府希望将蓝山岛的另一半,原本二次计划中靠近热带丛林部分,划分给原住民的集中住宅区,再次开发,分走一半的土地面积,作为拜亚姆的新城区。
克莱恩很轻松便猜到了这份计划的诞生和推动过程,也猜到了导致这份计划出炉的根本原因。
几天时间,特伦索斯特的军队跨越边境线,在星星高原边沿排兵布阵,前所未有的庞大攻势吓傻了鲁恩殖民地的官员,还有依赖殖民地为生的许许多多、身份各色的鲁恩人。
虽然特伦索斯特第二帝国的进攻并不止针对鲁恩一国,但鲁恩在南大陆的殖民地已经有部分沦陷,尽管面积狭小,真正因战争造成的财产损失对扎根于南大陆的利益集团只能算皮外伤,可这依然动摇了他们的信心,让恐慌驱赶了镇定。
凡是舰船可以到达的土地早早就插上了各国的国旗,鲁恩和弗萨克他们刚签定和平条约,又面临相同的敌人,不可能现在对盟友出手,所以就打上了在原有殖民地挤压土著生存空间的打算,反正土著不是本国公民,不能在议会和报纸上抗议?
一环又一环推理过去,克莱恩差点把自己气笑。
倒不是他羞于公告上大方告诉世人的无耻言语,而是他想起了自己的所作所为。
出于性格和一个经受过现代文明教育的地球人的缘故,他的价值观赋予了他更多的怜悯和贫苦人共情的能力。
在初到罗斯德群岛,直观当地土著的遭遇后,他真心希望这里生活的原住民不会因为自己的举动再次受到伤害。所以他被查拉图和特里斯坦说服,决定暂缓收回“天灾”的任务,专心对付海盗将军。
可……眼前赤裸裸的现实告诉他,事情并不会因为他的善举而变好,即使没有带走“天灾”,能得到海神回应的罗斯德人保持着相当的反抗力量,当鲁恩的利益受损,需要寻找他处找补时,这些火力最高只有蒸汽步枪的土著,依然难以对抗。
如果我当时收回了“天灾”,南大陆的战争无法避免,但爆发时间会提前,那时候北大陆诸国还没签订条约,达成共识,或许就可以通过突然的战争搅乱他们,转移他们的注意力……克莱恩幻想着被他亲手埋葬的可能发展,感性终究没能压过理智。
不可能。
如果他抽走“天灾”,遂了“诡秘之神”的意,罗斯德群岛的反抗力量还是会于顷刻崩塌。
他不知道“天灾”对“诡秘”有着怎样的意义,但可以确定的是,“天灾”的回归绝对是有利占多,否则祂的天使们也不会尽心尽力的保护、隐藏,祂本人也不会专门布置这样一个任务。
“天灾”的回归意味着真实造物主方实力的壮大,更是战争烈度和规模扩大的前兆。
北大陆其他教会和国家怎么想,克莱恩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风暴教会绝对不会坐视“暴君”的一部分权柄被他人窃取。
到时候,海上的战争很有可能会和大陆并进,失去了反抗力量和信仰支撑的罗斯德人,只会失去更多。
必须要加紧和精灵的联络……克莱恩抬头最后看了眼教堂周围的人和物,认真考虑道。
……
只存在于极高位格眼中的致命雾气包裹着克莱恩的肉身,他的灵体端坐殿堂中,面前是许久未见的“诡秘之神”。
属于“魔术师”的座椅后,深红组成的符号迟迟无法确定,就像此时座位上周身雾气涌动,粗壮阴影轮廓在长袍下搅动又重组的“诡秘之神”,似乎陷入了某种矛盾之中。
“你想找回的‘天灾’是个什么状态?”
最上首,克莱恩语速较快地说道。
“状态?”
“诡秘之神”脚下的阴影正慢慢晕开,像是在舒展放松,也像是在消弭身体因长时间昏沉而积攒的怠惰。
“祂就是一件普通的封印物,和你见过的许多封印物一样,除了多了点机械似的活着的性质。”
“活着的,祂,我是不是能将你要找的‘天灾’,看作一位独立的天使?”
“诡秘之神”的答案符合克莱恩从查拉图,从特里斯坦那听来的描述,但他仍不敢确定,毕竟查拉图和特里斯坦也不敢保证他们掌握的便是正确答案,也存在被蒙蔽和欺骗的可能。
“如果你只看表象,会很容易误会祂的本质。”“诡秘之神”单手撑着下巴,被吵醒后匆匆睁开的眼睛半眯着,幽暗无光的眼瞳隐藏在睫毛之后,“我之所以称呼‘天灾’为祂,是因为我在祂沉睡的陵寝里,布置了一个固化的仪式,可以将过去的我映照在历史里的影子,附着在那份封印物上,所以旁人眼里,祂就是我的翻版,一个过去的我。”
过去的……克莱恩咬着舌头,“诡秘”平淡的语调混淆了话语的重点,但有些形容词依然显眼。
早几天我都不会意识到这三个字有多重要……克莱恩如此想到。
圣典只记录了光辉年代之后的事迹,在那之前,“诡秘之神”毕竟不是统领一方的古神,常年隐匿在大陆边缘和无人注意的荒野地带,圣典的编纂者有意模糊了神灵不太光鲜的历史。
据“福根之犬”所说,“诡秘”是在挑战不死鸟始祖格蕾嘉莉后失去了“天灾”,结束了非相邻途径特性杂糅的折磨。
按照克莱恩对非凡的理解,“诡秘”大概是在这件事后,才大致摆脱了疯狂,和后来祂所表现的形象相似。
过去的……也就是说,罗斯德群岛地下的“天灾”可以看作挑战格蕾嘉莉之前的“诡秘”?
那个容纳了不相邻途径的疯子?
“注意,我说的是历史中的影子,祂的活性程度也很低,主观能力和机械相仿。”
“诡秘之神”轻敲桌面,似乎看穿了克莱恩的想法,既是提醒也是辩驳。
祂的细小动作很多,而且大都人性化十足,让人很难相信隐藏在长袍下的是一个成分复杂的神话生物。
慢慢叹上一口气,揉捏着太阳穴,仿佛在对抗头疼的“诡秘之神”语速较慢道。
“‘古代学者’可以从历史迷雾中召唤他所拥有过的,或者他所熟悉的人和物,甚至场景也可以,但受他召唤的活着的影子,是没有自我意志的,除非影子的主人还活着,并且有能力响应召唤,将意志投射到历史投影上,从别处降临。”
“罗斯德群岛地下那份‘天灾’采用仪式固化历史投影,是为了安保,而不是我要利用祂做些什么。”
“而且,现在的我即使想要投射意志,利用那个历史投影和封印物活动,也做不到。”
因为灰雾囚禁了你……哪怕“诡秘之神”在关键的答案上保持了缄默,克莱恩也能想象到祂的回答。
这家伙口口声声强调不自由,但实际上祂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借助自己完成的目标,都是在为了完全的自由努力。
或许收回“天灾”,就是为了和“天灾”一起的固化仪式,好让“诡秘之神”获得一个能让祂在外界临时活动的身体?
克莱恩不想纠结他无能为力的事情,权当没听到,又问道。
“抛开历史投影,那件封印物本身是什么样的?”
审视的目光掠过克莱恩的眼睛,“诡秘之神”隐藏在兜帽下,被迷雾遮挡的面容无法看清,可其中复杂的玩味却直观传达给了克莱恩。
祂仍是托着脸颊的慵懒姿态,用像是在说某个随处可见的摆件的口吻,不甚在意道。
“一根权杖。”
“一根沾了晦气东西的权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