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三顾田垄2
诸葛亮笑着道,“在下不过一介山野之夫罢了,哪里来的管仲之才。夫人怕是找错人了。”
“诸葛先生也不坦荡啊!”乔玮也笑笑。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先生是自比晏平仲、乐毅,怎么会真的只是山野之夫,先生想待价而沽,心里可想好了,要等哪一位乱世明君呢?”
此诗为《梁甫吟》,后世传可能是诸葛亮所作汉乐府诗,句式古朴而简洁,乃是一首咏史诗。
诸葛亮作此诗之后,只有孟建等人鉴赏过,那么乔玮是从何得知此诗,也就不言而喻了。
那时候,诸葛亮抱膝长啸,对孟建、石韬和徐庶说,“以你们之才可以做到刺史、郡守。”
他们反问,“那孔明你自己呢?”
那时候诸葛亮笑而不答。
乔玮替他回答,“诸葛先生之才,自认可为一国之相,有平定天下之力。水镜先生以先生为卧龙之才,所以先生也在等一位潜龙之主。”
但这世上素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诸葛亮看向眼前的这位女子,布衣荆钗、蜡黄的脸色、斑痕点点的容貌,却依旧无法遮挡那一双清澄的眼睛。
那一双眼睛仿佛是有什么特殊的力量,不由自主地让人沉浸其中,而不得不放下心防。
他忽然意识到不对,撇开眼睛,定了定心神,反问道,“那夫人以为,这天下谁会是潜龙之主呢?”
“于我而言,自然是南昌侯孙权。但对于先生来说,心中的潜龙之主,应该是如今被困守于新野之地的汉室宗亲,左将军刘玄德吧!”
刘备驻于新野之地,其仁德之名渐渐传开,荆州不少的豪杰都纷纷投奔于他。
不说别的,就以刘备有汉室宗亲的身份,的确在争天下这一件事上有了天然的政治资本。
诸葛亮也曾多方打听观察过刘备,相较于其他诸侯势力,刘备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诸葛先生向往君臣相和的佳话,左将军身边聚集了不少英杰,武有关张,文有徐庶元直。先生之所以看好左将军却不肯出山,怕也是不愿意在此时与好友生了嫌隙吧。”
徐庶如今是刘备身边第一谋士,刘备身边没有太多能为他出谋划策的人,因此对徐庶也几乎是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
诸葛亮看中的是刘备广纳谏言的胸怀,可遗憾的也是如此。
“夫人如此能言善辩,要替君侯招揽人才。可江东的向金台已招揽九州无数英杰,君侯竟犹嫌不足?”
便是荆州和颍州不少世家子弟都被引入江东为臣,人才济济已不输借着汉室之名招贤的曹操了。
乔玮淡淡一笑,“天公降九州英才,不拘一格、各有所长,江东之地广袤有余,正如大海纳川,多多益善。
然而我看中先生的不止如此,还因为先生进可治军,退可治世的无双之才。”
“治军?”
诸葛亮仿佛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孔明居于田野之间,哪来的治军之才,夫人可不好睁着眼睛就开始说瞎话了。”
“那八阵图之中为何处处透露杀气?”乔玮也不恼,指着田间八阵图。
诸葛亮的八阵图与其说是源自农家的四衍术,不如说更兼顾了风后八阵兵法图。
一阵分八阵,内藏天覆阵、地载阵、风扬阵、云垂阵、龙飞阵、虎翼阵、鸟翔阵、蛇蟠阵。
每个阵法在八阵图中可随意变化,用以在特殊的环境之中进攻退守的战术。
所以阵中看似只是一个迷宫,却如同一个极大的杀阵,令敌人有来无回。
“这麦苗稻种生长不顺,怕也是因为其中杀气太重,又或者是因为先生志不只是在此。”
既然志不在此,那志在何方呢?
乔玮点破了他的心思,诸葛亮才骤然发觉。
都说江东孙家君侯为美色所误,如今看来,传闻也并不可信。
“夫人有一双慧眼,可也就仅此而已了。”
他心中意志坚定,绝不会为了区区几句话就动摇心志,身为汉朝子民,自当忠诚汉室之主。
曹操如今还是汉臣,但汉主势弱,还要仰赖汉臣扶倾。曹操有霍光之能,却未必有霍光之忠,将来若能继成霸业,人心不足也不会只甘心之为臣。
其余诸侯也都是同理。
汉室宗亲之中,刘璋怯懦,刘表只有守成之能,唯独刘备,或许尚有一搏之志。
“江东人才济济,文有二张周鲁,武有吕甘太史之流,并不缺孔某一书生,夫人谬赞许多,实在难以担当。”
他的兄长诸葛瑾效力江东,更多还是出于家族押宝的心态。
不得不说,孙权年少统御江东,锐意进取,将来天下史书,定也有他一席之地,只是尚不是他此时心中的相和之主。
乔玮明白,诸葛亮的心之所向并非江东之地。
“君侯身边的确文武诸臣,各有所展,要君侯与先生可如齐公管仲一般君臣相和是很难。
可先生也忘了,建功立业从不在一时之功,先生若不看眼前,还可以看看往后。
如今孙家之子身边尚未有教导之师,先生若不急于一时,经营十数年后,或亦能再现君臣佳话、毫无猜疑。”
诸葛亮闻言,微微一怔,“夫人说话可真是大胆啊!”
丈夫还没死呢!这就开始光明正大要为自己的儿子谋算了。
都说孙家君侯与自家夫人伉俪情深、琴瑟和鸣,如此看来,或许传言也不可信。
“先生,都说富贵险中求,若不大胆些,只怕先生效力旁人,我会追悔莫及的。”
诸葛亮仍是不为所动,并不肯松口。
当然乔玮也不气馁,“今日相谈甚欢,我有诚意相求贤才,但也不敢勉强先生。
听闻令夫人常有心绞痛之症,此是华医师所开药方,今日赠与先生,以为诚意。”
乔玮将药方递上,行礼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