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三顾田垄

田垄之内,一部分麦色橙黄,瞧着应当是可有些收成的样子,可另外一部分田里,似乎种的是水稻,但干瘦稀疏,那一边的杂草都比它茂盛。

乔玮的脑子里不由得冒出后世陶渊明的着名诗句,“晨兴理荒秽,草盛豆苗稀。”

“地是好地,水也是好水,麦也是好麦。”

乔玮和吴范从山坡上下来,沿着阡陌走进诸葛先生的田。

一旁有一位老农见人面生,心生警惕,叫住二人,“你们是谁啊,来这里干嘛?”

“我们是来找诸葛先生的,远远瞧着他的田有趣,听说他对农事很有研究,所以来请教请教。”吴范一开口就是标准的荆州南阳口音。

老农这才放下了一些戒心,可一听见吴范说诸葛先生对农事很有研究,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瞧瞧,瞧瞧,又来了一个被骗的蠢人。”老农抚着胡子,对田间其他正在劳作的农民喊道,“你们这些人,光听外头的人夸,你也不瞧瞧他种的这些东西。

谁家的田是这么歪七扭八垒田垄的?非浪费这么大块土。他要真的懂种田,也不会把好好的田种成这幅鬼样子。

这些麦子,你自己瞧瞧,还没有我家田里的长得好,还有那里,不知道要种什么,好好的田都给淹了,哪里能长得好呢!

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田,你们这些读书人,让你们坐着动嘴皮子是行,你要是想请教农事,还不如来问问我怎么种!”

吴范打量着乔玮的脸色,似乎是怕乔玮因为这些话而生气。

不过乔玮脸上并无半点愠色。

“夫人,那咱们还去寻那个诸葛先生吗?”

“先生以为该不该寻呢?”乔玮反问吴范。

吴范点头,“这……来都来了。”

老农听见二人还要去见诸葛亮,一边骂着人痴傻,一边道,“他呀,指不定在田间哪个地方偷懒呢!你若找得到,就找一找吧!”

说罢,摇着头不再和乔玮他们说话,仿佛是觉得他们蠢笨如猪又不听劝,索性让他们自己碰了壁就知道好歹了。

这田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最重要的是其间麦穗杂草各有遮挡,田垄纵横交错,要想在其中找到人也不是很容易。

乔玮找了一根树枝,按照刚刚在山坡上看到的部分田垄形状,在地上就着沙土粗略地画了一个示意图。

吴范看出了乔玮的用意,也从一旁寻了一根细的树枝,把自己能看出的部分细节加以补充。

二人就这样边讨论边画图,乔玮对于军事阵法的东西其实了解是皮毛,其主要内容还是靠吴范来进行推演。

正讨论得入神,忽然从二人之间,多出了一双手,指着最中间的部分,“这里画错了。”

乔玮也没意识到哪里不对,随手就将手里的树枝递过去,“那劳烦先生再替我们改一改。”

年轻青衣男子随手改了两笔,整个阵法就更完整了几分。

“先生大才,如此一改,才知其玄妙之处。”吴范赞叹道,“如此以来,以八卦为元,分别避风雷洪旱于四阵之角。

如此一来,分田八块,可分别种五谷菜蔬,四时交替,耕种不断,数亩之地,可自足养活一家数口。

若再有鸡鸭鱼彘,便可衣食无忧。”

乔玮看到的不止如此,此法若是能推行,退可用于一家避难,进可配合孙权想要推进的军民屯田制,保证江东军中粮草自给自足。

青衣男子看向吴范,“可不敢当先生的夸赞,这田里除了麦子还能有所成,其余的,可谓是一败涂地了。”

理论和展望总是美好的,现实实践的时候总是充满了挫折。

吴范却安慰道,“先生有先人之勇,已是难得。何况已有麦子成熟,岂能是一败涂地。”

吴范从稻田间取了一颗稻谷,将稻壳剥开,露出其中的稻米。

“先生也是想种双季稻吗?”

青衣男子听到“双季稻”这个词,眼神微微一动,“先生也知道双季稻?”

吴范点头,“原是不知道的,不过受我主家夫人之命,所以前往交州学习此术,实在惭愧,只学得了些许皮毛。

若先生不介意,某倒是可以同先生说上一二。”

青衣男子也不矫情,“还请先生指教。”

“此种的确是交州之种,但南橘北枳的道理,先生定然比我明白,若想要在荆州种交州之种,定然是不成的。

无论水土日风皆有所不同,所以布以此八阵之术,欲调和风土日雨。”

听到“八阵之术”的时候,青衣男子的眼神立刻警惕起来,神色微变,语气也变得多了几分生硬,“先生怕不是来与某单纯探讨农事的吧!”

吴范也没料到青衣男子态度忽然有变,“此话可是冒犯到先生了?吴某并无他意,只是听闻八阵之术玄妙无比,这才前来请教的。

某乃农家之后,八阵之术最初本就是从农家的四衍法而出,若能重用于百姓农耕之事,于百姓乃是大义之举。”

听到这话,青衣男子上下打量着吴范和乔玮,“原是如此,不知先生怎么称呼?方才交谈甚欢,竟忘了问先生名讳,实在失礼。”

“在下吴范,字文则,无名之辈,用先生二字称呼实在不敢当,先生可唤某的字。”

青衣男子回礼,“在下诸葛亮,字孔明。先生赤诚,是在下小意了。”

吴范连道不敢。

“先生乃孙家君侯身边大才,便是先生只为农事而来,但这位夫人定然不止是为此吧!”诸葛亮话锋一转,看向乔玮和身后的幼燸。

就算吴范和乔玮再如何隐藏,但身后的护卫们到底要保护谁,眼神和动作是难以隐藏的。

乔玮知道诸葛亮定然已经起疑,他那样聪明的人,哪里能真的猜不到自己的身份。

若吴范是孙权的臣属,却事事要看乔玮的眼色行事,那么乔玮的身份其实也不言而喻了。

“先生明察秋毫,我此次来的确不止是为农事之故,还为了得一位管仲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