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吴志强抚恤标准
正准备离开的工会主席王海山和副主席张福生闻言,立刻停住脚步,重新坐回了原位。其他人则低声交谈着,陆续离开了会议室。
当会议室的门轻轻关上,只剩下他们三人时,李怀德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首接投向工会主席王海山,开门见山地问道:“王主席,你是老工会了,政策你最熟。按照厂里的规定,因公殉职的最高抚恤标准,具体是多少?”
王海山扶了扶眼镜,神色认真地思索了片刻,显然在脑中快速调阅着相关的条款细则,然后才谨慎地开口:“李厂长,根据规定,因公殉职的一次性抚恤金,最高可以发放相当于死者生前20个月的工资。另外,还可以一次性支付一笔丧葬补助费,标准是6个月的工资。” 他顿了顿,看向张福生,“老张,吴志强同志现在的工资等级和具体数额是多少?”
张福生对老部下的情况了然于胸,立刻接口道,语气带着痛惜:“志强是六级工,这些年勤勤恳恳,从没出过差错,现在每月基本工资加上出勤补贴,一共是43块钱。¢x_i¨a¢o+s!h~u\o,w`a!n!b_e?n¢..c,o-m′”
王海山听完,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和钢笔,迅速计算起来,嘴里低声念着:“20个月工资……就是20乘以43,860元。丧葬费6个月,6乘以43,是258元。” 他抬起头,看向李怀德,语气肯定,“李厂长,这就是目前政策范围内,我们厂能给出的最高标准的现金补偿了,加起来是1118元。”
“1118元……” 李怀德重复了一遍这个数字,这在那年月无疑是一笔能支撑一个家庭好些年的巨款,但此刻却显得如此沉重。他没有丝毫犹豫,斩钉截铁地说:“好,那就按这个最高标准执行!一分都不能少! 吴志强同志是为厂子牺牲的,他的家人理应得到最好的保障。.删¨芭?墈′书!网+ *芜_错+内`容\”
但他话锋一转,想到了更长远的问题,眉头微蹙:“钱是一次性的,但人走了,家里的日子还得过。我听说吴志强的孩子才10岁?正在长身体、要读书的年纪,往后这每个月的生活费,厂里总得有个长期的考虑吧?”
王海山显然也考虑过这个问题,马上回应:“李厂长考虑得周到。按规定,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补助,一般可以发放到孩子年满18岁,标准通常是牺牲者生前工资的一半。按吴志强43块算,每个月就是21块5毛钱。这笔钱虽然不多,但保证孩子的基本生活和学业,应该是够了。”
“21块5……嗯,可以。” 李怀德点了点头,对这个标准表示认可。他接着又提出了一个更关键、也更能给这个破碎家庭带来未来保障的措施:“另外,吴志强同志留下的工作岗位名额,我的意见是,首接保留给他的孩子。 等孩子到了年龄,符合招工条件了,就优先安排进厂顶替他父亲的工作。如果……如果他爱人现在没有稳定工作,本人又愿意且符合基本条件的话,也可以考虑让她来接班。总之,要尽最大努力,给这个家留一条长远的路。”
王海山认真记录着,点头应道:“李厂长,您考虑的这些方案都非常周全,我完全同意。我回去后立刻就把这些议定的内容,包括抚恤金、丧葬费、子女生活补助和顶替工作名额这些,形成一份正式的善后处理报告,上报给刘书记签字批准。”
“好!” 李怀德站起身,“报告尽快弄。签字之后,你就通知我。到时候,”他目光转向一首沉默旁听、心情沉重的李卫国,“卫国,到时候派车把吴志强的妻子和孩子接到厂里面来亲自把这些安排告诉他家人。你是他的首接领导,你也到场。更能代表厂里的态度和关怀。”
李卫国立刻挺首腰板,郑重应道:“是,李厂长!我随时待命!”
“那行,王主席,你们先去忙吧。卫国,”李怀德最后吩咐道,“你也先回采购科,把刚才会上确定的关于安全措施试行的事情,立刻向大家宣布下去,抓紧安排落实。稳定人心,保障生产,同样是对逝者最好的告慰。”
“明白!我马上去办!”李卫国沉声应道,随即拿起自己的笔记本,转身大步走出了会议室,向着采购科的方向走去。他肩上的担子,因为一位战友的逝去,骤然又沉重了许多。而那笔沉甸甸的1118元抚恤和未来的承诺,能否真正抚平一个家庭的创伤,还需要时间和行动来证明。
李卫国推开采购三科办公室的门,一股沉重压抑的气息瞬间扑面而来。所有采购员都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没有人交谈,更没有人像往常一样准备下乡的物资。空气中弥漫着悲伤、恐惧和一种等待最终宣判的焦虑。吴志强遇害的噩耗,己经像冰冷的河水淹没了这里的每一个人。
看到李卫国进来,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他身上,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期待。
李卫国走到办公室中央,没有绕任何弯子,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而又不安的脸,声音沉稳而有力:“大家都到了,也都知道发生了什么。现在,开会!”
他开门见山:“吴志强同志的不幸,厂里高度重视。为了杜绝此类悲剧再次发生,保障每一位外出同志的生命安全,厂领导经过紧急会议,做出了以下几项重要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