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刘红英被迫加班
王支书听着,脸上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些,但眼神里总算有了点光。他伸出布满老茧的大手,紧紧握住了李卫国的手,用力摇了摇:“李同志…谢谢!谢谢您了!您…您是个好人!王家村…记着您的情!”
千言万语,都在这重重的一握和朴实的“好人”二字里。
该交代的都交代了,再多待下去,只怕离愁更浓。李卫国掐灭了烟头,站起身,声音有些发哽:“王支书,时候不早了,我还得赶回厂里交差。您…多保重!乡亲们…都保重!”
他不敢再看王支书那双饱含不舍的眼睛,拿起公文包,几乎是逃也似地快步走出了大队部。身后,似乎还能听到王支书那声长长的、带着浓浓乡音的叹息。
推起那辆沾满泥泞的“二八大杠”,李卫国回望这个熟悉的村庄。太阳虽然还挂在天上,却驱不散他心头沉甸甸的离愁别绪。那些淳朴的笑脸,那些热情的招呼,那些为了几张宝贵票证而充满期盼的眼神……一幕幕在眼前闪过。.白\马_书-院_ !首+发*
他咬咬牙,猛地蹬上自行车。车轮滚动,碾过村口的黄土路,将王家村和那份沉甸甸的、属于采购员李卫国的记忆,一点点抛在了身后,一个只属于他和乡亲们之间的、关于“最高价格”背后那份纯粹善意的秘密,也随着他的离开,永远封存在了这片土地上。
下班的广播喇叭刚在轧钢厂上空拉出悠长的尾音,李卫国就风尘仆仆地蹬着那辆沾满泥点的“二八大杠”冲进了厂门。车后座上,两只被捆了脚的老母鸡正不安分地扑腾着,车把上挂着的网兜里,山货的土腥味儿混着咸鸭蛋的香气隐隐飘散。
刚在车棚停稳车,就瞧见刘红英挎着包,正准备下班。
“刘姐!等一下!”李卫国赶紧喊了一嗓子,推着车小跑过去。
刘红英闻声回头,看见是李卫国,又瞥见他车后座那两只“咕咕”叫的鸡和沉甸甸的网兜,好看的眉毛立刻拧成了麻花,红唇一撇,拖长了调子:“哎——哟——!我当是谁呢!原来是咱们日理万机的李——大——科——长——啊!” 她故意把“科长”两个字咬得又重又长,带着点调侃又明显的不爽,“您老人家出去‘办事’,办得可真够‘扎实’的啊!这大包小包的‘战利品’……是打算让小的我陪着您‘加班加点’清点入库吗?” 她晃了晃手里办公室钥匙,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李科长,您这算盘打得精啊,我这加班费……是不是得跟您好好算算?”
李卫国这几天也知道了刘红英就是嘴上说说,也不生气,反而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顺手就把车后座挣扎的鸡和网兜卸下来,往仓库门口一放,动作那叫一个行云流水:“加班费?刘姐,这你可找错庙门了!” 他促狭地眨眨眼,一本正经地甩锅,“这事儿啊,你得找咱们张科长啊!他老人家还是科长呢!我?我就是个跑腿办事儿的,只管把东西交回来!”
“呸!”刘红英被他的无赖劲儿气笑了,啐了一口,“少拿张科长压我!当我不知道你跟张科长穿一条裤子呢!都马上当科长的人了,还没个正行” 话虽这么说,她还是认命地回到办公室。/山?芭·看^书\罔_ _埂′鑫~罪?全-拿出了记录本,没好气地哼道:“开个玩笑罢了!李科长您还当真了?赶紧的!麻溜儿清点完,我还赶着回家做饭呢!”
仓库里光线有些昏暗。李卫国,刘红英还有仓库管理员就着门口透进来的最后一点天光,蹲在地上开始清点。刘红英嘴里虽然抱怨着,但手上的活计却丝毫不含糊,拨弄着山货,检查着腊肉,记录着斤两,嘴里还念念有词:“……腊肉五斤二两……野山菌三包……咸鸭蛋二十个……老母鸡两只” 李卫国则拿着采购单在一旁核对。
“喏,李科长,您的‘功勋章’!”好不容易清点完毕,刘红英唰唰几笔写好入库单,撕下来拍在李卫国手里,语气带着解脱,“东西入库了,单子拿好!不过嘛……” 她幸灾乐祸地指了指早己漆黑一片的财务科方向,“您今儿这报销,算是泡汤喽!财务的同志早踩着下班铃飞回家了!想拿钱?明儿请早儿吧!”
李卫国接过单子,随手揣进兜里,浑不在意地摆摆手:“没事儿!明儿就明儿!刘姐今天辛苦了,赶紧回家吧!” 说着,他眼疾手快地从网兜里面精准地拎出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一点红枣和一小坛王支书硬塞给他的野蜂蜜,自然地塞进了自己的公文包。
刘红英假装没看见他这小小的“夹带”,两人并肩走出轧钢厂大门。
“李科长,明儿见!”
“明儿见,刘姐!路上慢点!”
暮色西合,华灯初上。李卫国蹬着车往家赶,公文包里的枣子和蜂蜜沉甸甸的,带着王家村的暖意。推开家门,一股诱人的饭菜香扑面而来。
“卫国哥!今天怎么这么晚?”李蕾系着围裙从厨房探出头,脸上带着担忧,手里还拿着锅铲。她快步迎上来,自然地接过李卫国脱下的外衣,又拧了块热毛巾递给他擦脸,“饭菜都快凉了,我热了两遍了!是不是厂里有什么事?”
李卫国看着妻子关切的眼神,心里一暖,一天的疲惫仿佛都消散了。他拉着李蕾坐下,先献宝似的从公文包里掏出那个小布袋:“看!给你带的!王家村最好的枣子,甜着呢!还有这野蜂蜜,王支书说兑水喝最养人!”
李蕾惊喜地接过,嗔怪道:“又乱花钱!” 但眼里的笑意藏不住。
“嗨,老乡硬塞的,盛情难却嘛!”李卫国洗了手,坐到饭桌前,这才正色道,“今天回来晚,主要是跑了一趟王家村,把上次答应老乡们的票证给送去了。”
他一边扒拉着碗里热腾腾的饭菜,一边把今天的经历娓娓道来:如何在寒风里骑车,如何在村口被民兵认出,王支书如何惊喜,乡亲们如何热情地涌来领票、卖东西……当然,隐去了他“不赚差价”的秘密和王支书那依依不舍的告别。最后,他略带感慨地说:“看着老乡们拿到票证时那高兴劲儿,还有他们硬塞给我的这些东西……虽然回来晚了,冻了一路,但心里头,热乎!”
昏黄的灯光下,李蕾静静地听着,看着丈夫脸上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光亮,她的担忧化作了温柔的笑意。她夹了一筷子菜放到李卫国碗里:“快吃吧,我的李大科长!为了咱老百姓的热乎劲儿,辛苦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