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甲字第一号令
“哈哈哈哈!好!好!好一个‘盘古开天’!!”
宋将军再也压抑不住自己那几乎要爆炸的兴奋,他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那巨大的力量,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起来。*萝¨拉,小.说· ?埂¢新¢罪`全+
他大步流星地冲到林舟身边,那只蒲扇般的大手,带着一股劲风,重重地、狠狠地拍在了林舟的后背上!
“啪!”
一声巨响!
林舟一个踉跄,差点没被拍趴下,只觉得后背火辣辣地疼。
“好小子!!”宋将军咧开大嘴,笑得像个两百斤的孩子,他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林舟,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和狂热,“真他娘的敢想!真他娘的敢干!”
“统领!我请战!”他猛地转身,向着高首长,敬了一个无比标准的军礼,声若洪钟!
“‘盘古’工程,无论哪个环节,只要是硬骨头,只要是攻坚战,交给我们部队!”
“老子,给你当先锋!!”
“盘古”!
这两个字,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引爆了一颗。
那一天,京城西郊的这座绝密会议室里,所发生的一切,都被烙上了一个永不磨灭的印记。\0,0/暁~税`惘. `埂.薪+最*全·它没有被记录在任何公开的档案里,却以一种更加深刻、更加有力的方式,通过一道道加密的电波,一条条绝密的专线,向这个庞大国家的西肢百骸,传递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足以撼动山河的意志。
命令,一旦下达,便不再是讨论,而是执行。
这个在苦难与斗争中淬炼成钢的国家机器,一旦被赋予了一个清晰而又坚定的目标,它所能爆发出的能量,是任何个人都无法想象的。
其运转的效率,高到了一种近乎冷酷的程度。
会议结束后的第三个小时。
夜幕刚刚降临,华灯初上。
军部的大楼里,灯火通明。一份“甲字第一号”征召令,如同雪片般,飞向了全国各大军区、各大兵种的司令部。
命令的内容,简单而又震撼:
“抽调全军最精锐的工程兵、铁道兵、防化兵、通信兵部队,组建‘盘古工程第一兵团’,限七十二小时内,完成集结,人等装备,装备等命令!”
一时间,从白雪皑皑的北国边疆,到瘴气弥漫的南疆密林,从东海之滨的潮湿军港,到大漠戈壁的黄沙兵站,无数正在操练、执勤、甚至休假的军人,在同一时间,听到了那熟悉的、尖锐的紧急集合号。¢咸¢鱼¢墈¢书-蛧¨ ¨埂¨鑫^嶵,全`
“全员注意!一级战备!这不是演习!重复!这不是演习!”
一列列刚刚还在训练场上龙腾虎跃的士兵,用最快的速度,冲回营房,打好背包,领取武器。他们不知道要去哪里,不知道要去做什么,更不知道要去多久。他们只知道,当这道命令下达时,就意味着国家需要他们去打一场硬仗,一场不计代价、必须胜利的硬仗!
无数辆披着伪装网的军用卡车,在深夜里,悄无声息地驶出军营,汇入国道。一列列被闷罐车厢和板车组成的军列,得到了最高优先级的调度指令,它们呼啸着,碾过一道道辙口,向着未知的目的地,疾驰而去。
那是一股看不见的、却又真实存在的……钢铁洪流。
会议结束后的第十二个小时。
黎明前的黑暗中。
龙国科学院、地质部、水利部、冶金部……这些国家最高科研机构的领导,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急促的红色电话铃声从睡梦中惊醒。
电话里,是他们各自的顶头上司,用一种压抑着激动和严肃的、不容置疑的口吻,下达着一道道匪夷所思的指令。
“立刻!把你院里(部里)所有参与过‘两弹一星’工程的、政治上最可靠、技术上最顶尖的专家,列出一份名单!包括但不限于:水利工程、岩土工程、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电力系统、半导体……对,所有!我不管他们现在在干什么项目,哪怕项目干到一半,也全部给我停下!”
“天亮之前,我要看到这份名单!所有名单上的人,立刻通知到位,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家属工作,由组织来做!目的地?纪律你是知道的!”
于是,一个个在各自领域内泰山北斗般的人物,被从他们熟悉的实验室、书房、甚至病床上,“请”了出来。
那位刚刚在“盘古”会议上,被震撼到失语的地质学家陈院士,连夜被接到了地质部。当他看到那份由他亲自拟定、囊括了全国最顶尖的地质、勘探、测绘专家的“国家地质战略预备队”名单,被盖上了鲜红的“立即征召”印章时,他那双因为激动而颤抖的手,几乎握不住笔。他明白,国家这次,是要玩真的了!是要把压箱底的所有宝贝,都掏出来了!
那位被“双水内冷”和“特高压首流”冲击到世界观崩塌的电力总工程师,也被请到了电力部。他一夜未眠,双眼布满血丝,却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芒。他亲手圈定了一批他最看重、思想最活跃、也最大胆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在名单的最后,他犹豫了片刻,然后重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知道,自己的旧知识体系己经崩塌了,但他不服输!他要去那个叫“盘古”的工地上,亲眼看看那个叫林舟的年轻人,到底要如何创造一个新世界!他要在那片工地上,把自己变成一块砖,一块能为新世界添砖加瓦的……砖!
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十西小时。
全国的物资调配系统,开始以一种超负荷的状态疯狂运转。
来自鞍钢的特种钢材,来自抚顺的重型机械,来自沈阳的机床设备,来自大庆的原油……这些原本服务于全国经济命脉的战略物资,被一道道加急令,从正常的生产和运输序列中,强行抽调了出来。
无数工厂的生产计划被临时打乱,无数货运的订单被无限期推迟。一时间,怨声载道,却又在看到那份盖着最高印章的调拨单时,瞬间化为沉默,然后是绝对的服从。
“为‘盘古’让路!”
这五个字,成为了接下来数年内,悬在所有工业和运输部门头顶上的最高指令。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国家以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从自己本就瘦弱的身体上,硬生生地割下一块又一块的血肉,去喂养那个即将开天辟地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