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启动键

"林工,等一下!"

他回头,是赵部长的秘书小李,手里拿着一叠文件,小跑着赶上来。¨狐?恋+蚊¢学¢ ,吾?错′内`容~

"林工,这是刚刚印出来的,要您先过目。"小李气喘吁吁地说,额头上挂着细密的汗珠。

林舟接过文件,打开第一页,顿时愣住了——这是一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最高级别指令文件,俗称"红头文件"。文件抬头赫然写着"关于以最高优先级启动'闪电'工程的紧急通知",落款是几个小时前刚刚结束的那场会议主持人宋将军的签名,日期就是今天。

"这么快?"林舟忍不住脱口而出。即使以他穿越者的阅历,也不得不为这效率感到震惊。

小李擦了擦汗,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宋首长说了,一刻都不能耽误!文件己经同步发往二十七个单位,包括七家研究院、九家工厂和十一个军方部门。所有人今晚必须到岗,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林舟翻看着文件,里面详细列出了各单位的职责分工、资源调配方案和初步时间表。最引人注目的是文件最后那句话:"所有与'燎原工程'相关的资源,无条件优先调配给'闪电'项目。+五¢4¢看¨书, *冕~废!跃_渎?"

看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技术大跃进己经拉开序幕。

文件的最后一页是一份会议通知——明天上午九点,所有相关单位负责人在西山基地召开"闪电工程启动会",林舟被任命为技术总顾问。

"明天见,林工!"小李敬了个礼,匆匆离去,显然还有更多文件要送。

林舟站在初夏的晚风中,望着手中的文件,心中五味杂陈。作为穿越者,他深知"闪电"意味着什么——这不仅是一种武器,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将把这个时代的军事科技推进至少三十年。

而他,就是那个按下启动键的人。

第二天上午,西山基地会议中心。

比起昨天那间狭小的机密会议室,今天的会场宽敞了许多。长方形的会议厅内,近百名各单位负责人己经就座,座位按部门分区排列,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沓厚厚的资料和一个写有单位名称的桌牌。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兴奋的气息,低声的交谈此起彼伏,不少人手里拿着林舟的设计图纸,眉头紧锁,显然正在思考如何应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墈~书`君* !埂/芯¢嶵_快.

"肃静!"随着一声高喝,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宋将军阔步走进会场,身后跟着赵部长、林舟和几位军方高层。所有人立刻起立,向这位军方大佬致敬。

宋将军站到主席台上,环视全场,目光如炬:"同志们,我就开门见山了。'闪电'工程是一项事关国家安全和技术尊严的战略工程,它的重要性不亚于当年的'两弹一星'!"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八度:"从今天起,你们所有人都将进入最高级别战备状态。工作、吃饭、睡觉全部在各自单位进行,一切休假取消,一切外出审批暂停,一切与项目无关的活动一律禁止!"

会场内鸦雀无声,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事态的严肃性。

"各部门负责人,一个一个汇报你们的初步方案和面临的困难。材料研究院,先来!"

材料研究院的王院长,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他推了推厚厚的眼镜,声音有些发抖:"报告首长,我们研究团队通宵审阅了林工提供的材料指标要求,说实话,我们...我们感到绝望。"

会场内响起一阵小声的议论,宋将军的脸色沉了下来。

"请详细说明。"

王院长擦了擦额头的汗:"根据设计要求,'闪电'的机身外壳需要在4.5马赫高速飞行条件下,承受约1000c的气动加热温度,同时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尽可能轻的重量。我们现有的任何合金——包括钛合金和高温钢——都无法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简单来说,现有材料在这种极端条件下,要么会软化变形,要么太重影响性能。"

会场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宋将军皱着眉头,看向林舟:"林工,你怎么看?"

林舟平静地站起身,走向主席台。他环视全场,看到了那些充满怀疑、迷惑甚至恐惧的眼神。作为穿越者,他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

"各位同志,材料确实是'闪电'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但是,我有一些思路可能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几张图纸,递给会场工作人员:"请投影。"

屏幕上显示出一种奇特的材料结构示意图——一种由陶瓷纤维和金属基质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

"这是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初步概念,结合了陶瓷的耐高温性和金属的韧性。通过特殊的工艺和结构设计,可以让它既承受极高温度,又保持足够的机械强度。"

王院长的眼睛瞪得溜圆,戴着老花镜的眼睛几乎贴到了图纸上:"这...这简首是革命性的设计!但是,生产工艺..."

林舟点点头:"工艺确实是挑战,但我们可以从简化版开始尝试。另外,我还设计了一套机身冷却系统——"

屏幕切换到另一张图纸,显示了机身内部的复杂管道网络。

"通过在机身关键部位设置冷却通道,利用燃料作为冷却剂在高温区域循环,可以显著降低结构温度,减轻材料负担。"

会场内再次爆发出惊叹声。这种设计思路完全超出了当时材料科学的认知范围,却又在技术上显得可行。

王院长的眼睛亮了起来:"林工,这...这太了不起了!有了这些思路,我们至少看到了一线希望。请允许我立即组建专项团队,日夜攻关!"

宋将军满意地点点头:"批准!下一个,计算机研究所!"

计算机研究所的吴老亲自出马,这位龙国计算机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面对"闪电"的控制系统需求,脸上写满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