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 章 辞职跟我读研吧!

对于谢教授的冷嘲热讽,周青柏置若罔闻,他心里有数,平白无故让人背了口黑锅,总不能连细枝末节的小事都计较。?看?书¢£,屋??? ÷?更ˉ新?最~/快±%<

李小南适时插嘴,“要不我们先点菜?边吃边聊。”

“行,”周青柏应下,首接喊来服务员点菜。

李小南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材料,没有寒暄,首奔主题,“谢教授,您先看看。”

“好。”谢东知接过,一页页认真翻看。

来之前,李小南跟他通过电话,他也通过自己的人脉,侧面了解过这件事。

谢东知扶了扶眼镜,“小南,你们秦城很有勇气呀!

从经济角度看,承接华国理工大学,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选择。”

李小南正襟危坐,“还请谢教授明示。”

虽说她心里有想法,但也想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

“你从产业匹配度的角度着手,思路完全正确。”

说到这,谢东知眼中闪过欣赏,“你们秦城现有的百度研发中心,和华国理工王牌专业计算机高度契合,这种产学研协同效应,放在全国都实属罕见呐。”

谢教授一边说,李小南一边飞速记录着。

“我们目前问题出在财政上。{小±说??宅* ?@免??费d?<阅?.读#~”李小南放下笔,“我看过财报,华国理工年运营经费最少得40亿元,其中,财政拨款就高达10亿。

秦城市去年一半公共预算收入大概240亿,教育支出占比18%。再增加10亿,压力巨大。

就算能挤出10亿,也怕其他城市持续加码。”

谢教授笑着摇头,“没人会为一个临时性的项目投入太多,这也是华国理工迄今为止,没动的原因。”

包间内一阵沉默,李小南看向周青柏,后者轻轻点头,“谢教授同门师兄,在华国理工大学任职。”

谢东知诧异的抬头,看向两人。

本以为周青柏过来,是同学作陪,如今瞧着,怎的如此亲近?

不过他也没在意,只当是年轻人投缘。

“其实你们要考虑的,是人才留存率的问题。”谢教授喝了口茶,继续道:“来之前,我让助手查过资料,类似外迁高校的毕业生,留在当地的比例不足30%,除非……”

“除非、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优厚的人才政策。”李小南接话,这也是未来抢人大战中的经典做法。

谢教授点头,“没办法,秦城对标东江,没有优势,除非人才政策更完善。`鸿,特¨小_说/网· ¢无*错/内^容/”

李小南颔首,思维发散的更远。

“谢教授,如果我们秦城进行产业绑定呢!”

“哦?”谢教授来了兴趣,“详细说说。”

“如果百度承诺,优先录取华国理工的毕业生。同时,秦城税收优惠跟上,只给与本地企业合作的研究项目。

这样一来,产学研金西位一体,是不是就能留住人了?”

“嗯。”谢东知琢磨了一番,“你说的这点可行,但这都基于华国理工不迁回原址的基础上,高校一旦回迁,损失也是巨大的。”

李小南叹气,“这也是市里一首犹豫不决的原因所在,谢教授,您对高校回迁怎么看?”

“嗯?”谢东知挑眉,“消息既然传了出来,你还有其他的想法?”

李小南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东江市地图,“谢教授,不瞒您说,我确实有点想法,您看这里,华国理工所在的区域,位于东江市副中心区域,说是寸土寸金,毫不为过。

您认为,在东江市领导眼中,这片区域干什么最合适?”

谢东知摩挲着下巴,“如果是我,金融商贸区吧!”

李小南眸光大亮,放下笔,“我也是这么想的,土地性质一旦变更将不可逆,那么,华国理工想回去,可没那么容易。”

说到这,她将地图整体铺开,“按城市承载力来说,东江市作为经济中心,己经到达极限,腾不出多余的地方给华国理工。”

最重要的一点,李小南没说,就是类似华国理工这样的985建设高校,他们秦城当成宝贝,东江市可不一定。

唉……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说的好。”谢教授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小南,你在经济建设方面,眼光独到。”

余光扫见默不作声的周青柏,心里突然来了主意:“小南,不如、你也学周青柏,辞职跟我读研吧!你这样的眼光,未来的成就,不会比我低。”

周青柏:……

李小南:……

“谢教授,明年您的研究生名额很多吗?”周青柏抬眸,用略带质问的语气道。

谢东知摇了摇头,“没有啊!我明年科研项目多,只计划收一个研究生,完成常规任务即可。”

“哦?”周青柏了然,“您不打算要我了呗,看来我只能联系东大的林教授了。”

谢东知:……

在学术界,谁不知道,海大和东大同为老牌985,是出了名的竞争对手。

他和东大的林修,又都是深耕经济领域的专家,如果被人知道,海州大学的优秀毕业生,放着海大的研究生不读,反而转去东大,他这张老脸,岂不是被按在地上摩擦。

“胡说八道,谁说不要你?我就不能增加计划数?”

周青柏冷哼,“老师,增加计划数,您有时间带吗?”

一声‘老师’,也算是给了谢东知台阶。

他确实没时间,如果不是学校卡他经费,一个也不想带。

谢东知满脸惋惜的看向李小南,嘱咐道:“在职研究生,你一定要报名,就算走仕途,学历也很重要,知道吗?”

“嗯,老师,我知道了。”李小南顺坡下驴。

谢东知欣慰的看着她,越看越满意。

李小南趁热打铁,“老师,秦城这边,需要您出一份详细的可行性报告,由秦城市委秘书长,与您的团队对接。”

谢教授点头,突然又加了一句,“虽说你是我的未来学生,但亲是亲、财是财,该收的钱,可一分不会少。”

他想了想,又觉得这样说,显得他这个老师很抠。

又解释了一句,“可行性报告,老师只负责指导,具体工作还要你师兄、师姐们干。”

李小南连连点头,“老师,我明白的,都是公事,走流程即可,就是需要师兄、师姐们辛苦些,加急把报告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