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不识趣
“被打怕了吗?”
虞梓书突然想起之前杨铁柱和她说过的那些关于萧逸的“丰功伟绩”忍不住也跟着笑了。
“可不是么!那孩子小时候就倔,还皮!”
说起儿子,萧大娘的眼底满满当当都是属于慈母的温柔。
倒是叫虞梓书怀疑对方刚刚那一眼锐利是自己的错觉了。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厨房也收拾好了,萧大娘笑着道,“这两日你也累着了,快去歇歇吧,我去你李婶家串串门,这两日家里乱糟糟的,他们心里也担心呢。”
“成。”
虞梓书也没有多想,点了点头,没有多问,回屋歇息去了。
她这两日一直提着心,并没有睡好,这会儿头一搭上枕头,竟然也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
虞梓书是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的,这才一个激灵,睁开眼,竟已经是暮色四合了。
几个小家伙估计也是累坏了,这会儿都还睡着,竟没有一个人听到外头的动静,虞梓书连忙穿好衣裳,出去拉开了门。
“梓书丫头!幸好你在家!你萧大娘出事了!”
虞梓书这会儿还有些发懵,看着面前神色焦急的李婶,心里咯噔一响,“大娘怎么了?”
“她被官府的人抓走了!老头子跟着去了,叫我快些来喊你一声!”李婶说起刚刚的事还是一脸的心有余悸。
“那现在怎么样了?”
“我也不知道呢!这不是我们都不认识衙门里头的人麼!急着来和你说一声,梓书丫头,你说这到底是什么事儿啊!”
李婶急得嘴上都要起燎泡了。
虞梓书略一思忖,问,“抓人的捕快可说了的是什么原因?”
“不曾说,当时来了不少人,哦……我看着……好像还有个穿着宫里头衣裳的,我听人家都称他什么公公……”
“曹公公?”
“对!就是姓曹!我是听他们这么叫呢!”
李婶一拍手,十分肯定道。
虞梓书的心猛地一沉,若是曹公公……那人岂不是就是太子派人抓的?
“梓书丫头,你说这可怎么办啊?逸哥儿也不在,剩下咱们这些个妇道人家,可怎么办?”
“不急,容我想想……”
虞梓书咬着唇,脑子却飞快地转着,若真是太子……他为何平白无故抓一个寻常农妇?
难不成是因为自己之前的话惹恼了他?
也不对……若是真恼了,怎么还能叫她回来?
可萧大娘从来没有见过太子爷,更别说是得罪他了,怎么就偏偏被抓了?
虞梓书心乱如麻,却突然听到一旁传来一声阴测测的话来,“我就说了,这宅子不吉利,死了人的!谁住谁倒霉!你们偏偏不信!这会儿信了吧!”
正是之前一次次说这宅子晦气的宋家阿嬷,这会儿听到虞梓书和李婶的对话,立刻阴阳怪气的在一旁说了两句。
“您就行行好!积点口德吧!”李婶对着宋家阿嬷做了个抱拳的动作,脸上的表情却不好看。
这宅子是她和她家老头子做的中间人,这宋家阿嬷总是这样阴阳怪气的挤兑,不说虞梓书,就是她心里也难受了。
更何况人家家里都出了那么大的事,这会儿说些风凉话算什么意思?
“罢了,李婶,眼下先看看怎么救出大娘重要,莫和她计较。”
虞梓书冷冷地睨了一眼一旁磕着瓜子想要看热闹的宋家阿嬷,只一眼,便叫那人歇菜了,冷哼一声,扭身走了。
说风凉话她不怕,不过这个叫虞梓书的小姑娘她还真惹不起。
前几日县老爷来替她撑场子公开审案的架势真叫一个大,她虽然有心将人你赶走,却也不敢在对方面前撒野。
只能悻悻离开。
“李婶,我这就赶去县衙,梓欢和大宝小宝三个就有劳您了。”
这种时候,带着弟弟妹妹并不合适,更何况,梓欢才刚刚回来,实在是受不住惊吓了。
“成!”李婶痛快答应了,虞梓书连忙进去换了身衣裳,正想着托李婶去叫辆马车,却见到一个熟悉的人影牵着一匹马静静站在门口。
显然已经是候着她多时了。
“阿大?!你怎么会在这里?你不是在村里么?可是村里也出什么事了?”
“村里一切安好,大小姐不必担心。”
“那你……”
“属下来护送大小姐去清河县城。”
虞梓书有些诧异,这又不是通讯便利的现代,阿大是怎么知道自己这会儿要赶去县城的?
不过眼下也容不得她多想,有这马车着实要比她再去租车方便多了,当下就上了马车。
阿大马鞭一扬,骏马嘶吼一声,撒开蹄子往县城奔去。
看着熟悉的院落,虞梓书心里暗自叹息,早上她离开的时候还当自己这辈子大约是不会回来了。
却没有想到这才短短几个时辰,自己便又站在这个门前了。
守门的侍从大约早就被吩咐过,一见到她便直接行了礼,态度算得上恭敬,“乡君大人,太子爷在里头等您多时了。”
阿大要跟着进去,却被拦在了外头,“太子有令,只叫乡君一人进去。”
“我是乡君的贴身侍卫,如何进不得?”
阿大剑眉倒竖,不怒自威。
只是对方也不弱,冷冰冰地瞪回去,寸步不让。
“罢了,阿大哥哥,你且在门外等我一等,我应该很快便能出来的。”
虞梓书伸手按住了对方手里即将出鞘的宝剑,对着阿大摇了摇头。
“大小姐……”
阿大欲言又止,最后却还是松开了放在剑鞘上的手,抿着唇,站在了门外,如同一尊威严的雕像。
虞梓书熟门熟路的径自往太子所在的凌云阁走去,刚到了门口,便被人拦住了。
只见之前一直陪在太子身旁的小夏子笑眯眯的对着虞梓书行了礼,“殿下正在用膳,还请乡君大人略等一等。”
虞梓书心里着急,面上却不显,点了点头,“无妨,我就在外头,一会儿还麻烦公公帮我通传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