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条约

支持朝廷意味着维护现有的秩序和他们的既得利益,但朝廷是否能够抵挡住太平军的攻击还是个未知数。

而投靠太平军虽然可能会带来新的机遇,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毕竟太平军的目标就是让大清赴死!

与此同时,这一波三十万大军的战死消息,也迅速传到了洋人等其他国家。

然而,与大清国内的混乱不同,这些洋人国家决定继续前往大清,询问是否需要他们帮忙镇压太平军。

就像当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一样,他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可以从中获利的机会。

只不过,这一次的价码肯定会比以往更高。

毕竟,如今的大清国内局势已经变得如此动荡,洋人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个趁机捞一笔的好时机。

........................

乾清宫!

乾清宫内,大臣们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乱作一团。

“哎呀,怎么办啊!”

有的大臣焦急的在殿内来回踱步。

毕竟这一次闹大了。

要扶持新皇,扶持谁呢?

毕竟,此时溥仪还没出生呢!

而其他的皇亲国戚,也实在不知找谁接任皇帝。

而且,在这个情景,三十万大军没的情景下,很多皇亲国戚早就想溜了。

毕竟他们可不想被清算!

当然,有大臣在想,就有大臣在口中念念有词,也不知道他们是在默默祈祷上苍保佑,还是在心里盘算着自己的后路。

乾清宫内,还有的则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充满了焦虑和不安。

就在这混乱的时刻,很多人都在等慈禧上朝。

毕竟已经是过去第二天了!

事情闹大了,他们得急忙找个方案出来。

这时候,只见一名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他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殿里显得格外响亮。

太监跑到殿中央,扯开嗓子大声喊道:“洋人的使者到!”

这一嗓子,犹如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

“哎呀,洋人来了?”

“太好了,洋大人来了!”

“哟西,洋大人来了,我们有救了!”

“酸萝卜别吃,这洋大人不知道又会怎么开价码!”

此刻大场面都互相说着。

但大臣们的目光像被磁石吸引一般,齐刷刷地投向门口。

只见几个身着奇装异服的洋人,昂首阔步地走了进来。

他们的服装与中原人士大相径庭,颜色鲜艳,款式奇特,让人眼前一亮。

为首的使者走在最前面,他身材高大,金发碧眼,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使者走到殿中央,停下脚步,用他那蹩脚的汉语说道:“我们听闻贵国遭遇太平军之乱,特来表示关切。若贵国需要,我们愿意提供帮助。”

他的声音虽然有些生硬,但在这寂静的大殿里,却显得格外清晰。

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回应。

毕竟慈禧还没来,他们不敢做主!

而且,这些洋人突然来访,还主动提出要帮忙,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想法?

他们可不会觉得这些洋人是闲着没事来帮忙的!

众人心中都犯起了嘀咕。

不过就在这时,一位老臣站了出来。

他年纪颇大,满脸皱纹,颤巍巍地走到使者面前,拱手说道:“不知洋大人所提帮助,条件几何?”

他的声音虽然有些颤抖,但却透露出一股威严。

使者狡黠一笑:“割让辽东、赔款五千万两、增开十个商埠..”

他的每个音节都像铁钉般钉在蟠龙柱上。

老臣们朝笏板上的冷汗浸湿了补服,突然有人大骂:“你们这是要抽我大清的脊梁骨啊!”

“呵,洋枪当年怎么剿灭长毛的?你们忘了?洋大人耻笑道。”

这话,让他们沉默了。

............................

洋人还在说着,继续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要求,包括割地、赔款、开放更多通商口岸等。

大臣们听后,又是一阵慌乱,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而乾清宫的上空,阴云似乎越发浓重了。

就在大臣们争论不休之时,慈禧太后在一群宫女太监的簇拥下缓缓走进乾清宫。

她眼神犀利地扫视一圈,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使者再次上前重复了他们的条件。

“你们洋人要的,不是银子是我大清的根啊。”慈禧太后声音像浸了冰的绸缎。

她看到了列强,知道他们的心态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