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各方震动

“三十万……三十万……八旗……阵亡?……”

慈禧的声音有些颤抖,她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仿佛遭受了沉重的打击。

这个数字对于她来说,简直是一个无法承受的噩梦。

这比当年她向八国宣战,最终战败时还要狼狈不堪!

因为八国联军虽然强大,但他们并不会真正想要大清的灭亡,他们只是想通过殖民和割地赔款来获取利益。

然而,如今的南省太平军却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彻底摧毁大清,夺取他们的江山社稷!

这根本就是两个概念啊!

............................

“完了……大清完了!”有大臣绝望地喊道。

三十万精锐的八旗军就这样消失了,这对于大清来说无疑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而更让人担忧的是,皇帝陛下也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踪迹,生死未卜。

这可是能让朝野动荡的啊!

“南方的蛮族岂不是要北伐?”有大臣惊恐地说道。

失去了三十万精锐的八旗军,京城的防务已经空虚到了极点,根本无法抵挡太平军的进攻。

一旦太平军北伐成功,那么整个大清都将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我们拿什么去挡?京城防务空虚啊!”

大臣开始慌乱地议论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恐惧和无助。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他们似乎已经找不到任何解决问题的办法。

“太平军要灭的……不是紫禁城的琉璃瓦……是这龙椅下的……根基啊!”

慈禧冷着脸说完。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人们的耳边炸响。

众人纷纷面面相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就在这时,慈禧突然暴起,她的凤钗上的金凤因为剧烈的动作而扑簌簌地掉了下来。

她径直走到龙椅前,毫不犹豫地坐了下去,脸色阴沉得吓人。

她的指甲狠狠地抠进扶手的蟠龙纹里,那龙鳞里还嵌着当年英法联军炮火的碎屑,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屈辱的历史。

................................

此时此刻,乾清殿内炸开一片惊雷。

老臣的哭嚎声像钝刀锯骨,太监的尖叫刺穿梁上积尘,琉璃盏在青石地砖上摔成齑粉。

这些人的哭喊声、惊叫声、绝望的议论声,瞬间充斥了整个乾清宫殿。

昔日庄严肃穆的朝堂,此刻乱成了一锅粥。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以京城为中心,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

深宫之内,皇后闻讯,一口心头血喷出,染红了华贵的宫装,当场昏厥。

后宫顷刻成鬼域。

贵妃们精心贴的珍珠面靥被泪水冲垮,妃嫔们攥着的翡翠念珠接连崩断,满殿东珠坠地声里。

后宫嫔妃哭声一片,人心惶惶,仿佛天塌下来一般。

毕竟光绪没了,她们也要没了啊。

自古皇帝亡国,下场有多惨不用多说。

昔日金国南下擒龙,结果被宋朝给弄成什么样了?

那就是金主完颜亮被宋人钉在驴车上示众,皇帝被一劈两半,皇后遭轮番羞辱,宋朝得报靖康之耻!

蒙古帝国南下建元,结果最后给干碎成什么样了?

蒙古后妃被剥皮做灯,这些,都只是小事!

重要的是明朝江山,他们入关如何做的,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所以,正因为如此,他们怕啊!

.........................

就在此时此刻,大清国内的一些世家和士绅集团也完全懵圈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他们惊愕不已。

尽管他们对皇帝的某些改革措施心存不满,但皇帝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秩序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稳定和他们自身地位的保障。

毕竟,对于这些富有的世家和士绅们来说,他们的生活一直都相当舒适。

然而,如今这个象征着秩序的皇帝突然挂了,朝廷门户大开,他们的财富和地位是否还能保持安稳?

这无疑是一个让他们忧心忡忡的问题。

更让他们感到恐惧的是,他们听闻南省的太平军专门针对像他们这样的有钱人。

一想到这里,他们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于是,一时间各种密信和使者在暗地里频繁往来,这些世家和士绅们开始紧急商议应对之策。

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有两个。

要么支持朝廷,要么投靠太平军。

这两个选择都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需要深思熟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