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熟小箐岚

◇ 第103章 回红果村

◇ 第103章 回红果村

回红果村的日子定在八月中旬的周日,周家兄妹提前跟家里打过招呼,准备了国宴级别的丰盛菜肴等他们回。

出发前几日喻阳就开始紧张,每晚睡前就向原时打探二老的身体情况和喜好变化,在购物软件下单了很多老人家能用得上的东西。

原时下班帮他取快递,把驿站的小车都借了才装得完,思考当天出行是叫周家轩接还是自己借台车开。

林长清听他提起,大方表示可以把温世明的车借他,因为温老师也在放暑假,外边太热了,没事他都宅家里不出门,用不上车。

“不过没油了,”林老板精打细算,一点不吃亏,“还回来前记得把油加满。”

原时说行,直接拿了车钥匙把车开走,去接喻阳下班。

见到车的时候喻阳吓一跳,问他是把摩托卖了吗,怎么有钱买新车。

“没卖。”原时单手搭着方向盘,等喻阳坐好才从后座拿了束花给他,“我看起来很穷?”

喻阳:“……”

他费劲想了想今天是什么节日,低头翻手机日历,原来是七夕,捧着这么大束花有些愧疚:“时哥,我没准备礼物给你。”

原时笑了声,发动车子:“晚上好好表现。”

喻阳起先没听懂,反应过来后从脸红到耳根,接不了话,只好跳回上一个话题:“嘉欣说你刚出来的时候很缺钱,在小林哥的工作室打工经常熬夜干活,还会接很多急单。”

原时没否认:“在穗城生活比村里花销多。”

“现在好点了?”喻阳问,“你的摩托应该不便宜吧。”

原时说:“嗯,村屋拆迁赔了点钱给我,这几年工作也有存,每天一束花还是够的。”

喻阳抱着怀里香香的白玉兰和蓝桔梗,小声道:“也不用每天都买,家里花瓶都插不过来了。”

但眼尾弯弯,嘴角微翘,分明是开心的样子。

“喜欢就行。”原时说。

周日一早他们从穗城出发,各自驾车前往。周家轩接上两位女士,原时和喻阳一辆,要加班的秦学谦自行解决。

到了先吃午饭,如今的红果村比七年前又繁荣了许多。

每逢假期便成了热门旅游景区,来观光采风的,来逛园子摘果的,来探店打卡的,大巴车停满了村口,到处人来人往。

周家轩车都险些开不进去,远程指挥原时绕路进村,直接去周记大排档停,周妈妈特地留了两个尊贵车位给他们,免得跟游客挤。

这家大排档从周家兄妹刚上小学开到现在,已有十几年光景,以前生意就很好,现在是越做越火爆。高中时喻阳来还只有一层是客座,现在连二楼用于自住的房间都推平了,全摆上大桌,饭市也都坐满了人。

“哈喽哈喽家人们!今天来红果村玩啊,这家周记大排档在红果村开了十多年,是老字号啦——食材新鲜,平价好吃,除了人多等位久没其他缺点。来看看这鱼,自家鱼塘养殖,扎扎跳!还有这鸡,跑得多快,也是自家鸡场养……”

周嘉欣举着gopro拍探店素材,台词顺溜得像背过几百遍一样,周家轩拉着叶晓晴,领原时和喻阳往二楼走,见怪不怪道:“我们先上去,一会就上菜了,都要趁热吃才最香。”

喻阳扯了扯原时衣角:“你说阿姨还认得我吗?”

原时说:“没事,打个招呼。”

高中时喻阳来得不多,周家轩总是“然仔然仔”地叫,和现在叫“阳仔”听起来区别不大,所以周妈妈也没多问,热情地端上来满桌菜招待这群同学仔。

灌汤烧鹅,红烧乳鸽,蜜汁叉烧,鲍汁猪手,清蒸石斑,蒜蓉扇贝,避风塘炒虾。

招牌拿手菜都上全了,还加了几个家常小炒,每一道都色香味俱全,却仍保留着当年熟悉的风味。

饭后依然有免费赠送的果盘,周妈妈给大家上了一人一小份,品种不止小番茄,还多了时令的菠萝、芭乐、西瓜和葡萄。

喻阳都吃了遍,唯独小番茄多吃了两个,爽口爆汁,不知道是哪家种的这么甜。

“当然是陶家果园啦。”周妈妈说,“谁不知道全村番茄种得最好就是他们家,为了保护土地只在农闲时对外开放采摘,而且限流进入,摘不到的客人只能跑我这来尝口鲜咯。”

陶家二老种番茄数十年,自有一套独门种植方法,现在年纪大了不方便整日下地,又没有继承人,于是招了班学徒进驻传授经验,希望将陶家果园打造成品牌,继续做大做强。

“时哥,你也有帮忙吧?”喻阳偏头跟原时说悄悄话,“我看你大学专业就是农业种植相关的?”

原时说:“嗯。”

不过课堂上学的理论尚浅,大多在实际种植中也能积攒到经验,原时活学活用,偶尔空了回来给陶家二老当助教,下地亲自监督学徒们干农活。

近两年果园还引进了机械化种植,原时以前种红薯用过,到年纪就去考了农械驾驶证,新机器落地都是他先试驾,再教学徒们用,陶家二老把这事交给他也比较放心。

“真好。”喻阳咬着鲜甜的小番茄,忍不住感叹,“虽然很久没见面,但每个人的生活都越变越好了。”

原时在桌子底下捏了捏喻阳的手。

满满一桌菜吃掉大半,剩的周妈妈打包起来,让他们晚上再来吃一顿。

“别管哈哈,我妈开玩笑的。”周家轩出门后说,“接下来怎么说,要不一起回学校看看?”

周嘉欣也有点想:“暑假学校让进吗?”

“能的,我给老黄花打个电话。”周家轩说,“她现在好威水,做教导主任了,假期也经常回来当值。”

如他所料,黄茉莉正好在学校,高三生已经提前开学了,都上着课呢,让他们到之后再打电话。

村高中离周记大排档有段距离,但今天阴天,开车人多路窄不方便,他们就慢悠悠一起走过去。

几个人里就数喻阳没回过校,也没在这里念高三。他们几个聊着当年发生的大小事,喻阳插不上什么话,便只是安静地听。

高三的篮球赛喻阳不在,原时也没参加,3班只拿到年级第二,痛失决赛圈名额。周家轩为此决意要给原时一点教训,于是尾随他入室抢劫了五斤大红薯,又因逃跑时碰掉了一串快晾干的柿饼被原时揍了一顿。

“我当时想,时哥自己以前都不怎么吃柿子的,那棵树结果掉完就算了,他也不捡。唯一我能想到爱吃柿子的人就是阳仔,但阳仔已经走了,不知道时哥做来干嘛。”

周家轩摸了摸下巴:“现在想来,你俩高三时肯定还私会呢吧,那柿饼做完都给你送去了?”

周嘉欣瞥了她哥一眼:“你不也天天偷家里烧鹅烧鸡腿给晓晴加菜?”

周家轩说:“那饭堂伙食差嘛,晴晴一压力大就吃不好饭,加点菜怎么了。”

叶晓晴仍是高中时有点冷淡的样子,但眼里有笑意:“谢谢你,就是这样被同学传到我妈那里,发现我早恋,把手机没收了,跟你有关的东西也全都删了。”

“哎……没事的,有我留着呢。”周家轩说,“要说狠还是时哥狠,他才是真删得一干二净。”

话题落到原时身上,喻阳也转头看他,隐约猜到和当年那件事有关。

“……我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不想连累你们。”原时说话时一直看着喻阳,“自首前我注销了社交账号,手机也格式化了。”

毕竟没人愿意平白无故进派出所一趟,哪怕只是协助调查,多少也嫌沾了死人晦气。

但警方根据走访调查社会关系,还是找到了他们几个同学,还有一些邻里街坊采录证词,大家都一致站在原时这边,揭露原国富的种种恶行,为最终从轻量刑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还好合照我都有存着。”周家轩说,“回去拉个群,我打包给你们也发一份。”

周嘉欣看看喻阳,又看看原时,语气有些可惜:“哎,如果我没帮原时瞒着,你们也不用失联那么多年。”

喻阳摇头,谁能猜到发生这种事。

他也换过几次设备,当年和原时一起拍的照片也丢失了部分,没能完全保留。

特别喜欢的喻阳存在了手机里,那时想着可能以后都不会再见了,就当留个回忆,所以把所有照片在电脑和网盘也备份了,以防再丢。

原时看着他的双眼在说对不起,喻阳晃了晃他的手,小声说:“唔紧要啦。”

你在我身边才最紧要。

未来还很长,他们可以定格更多幸福的瞬间,不止今天。

六人一起回到村高中,由黄茉莉领进校门,周家轩笑嘻嘻地说,感觉好像当年迟到被抓,也算追忆青春的一环。

“你还好意思说?”黄茉莉隔着眼镜看他,“这几个里就数你迟到最多了,还很光荣是吧?”

周家轩立马开嚷:“哪有,时哥还经常旷课呢。”

说完就被周嘉欣捶了一拳:“那原时成绩比你好啊。”

喻阳也帮腔:“时哥后来也不旷课了,上学从不迟到。”

周家轩孤立无援,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思然也回来了,真是好久没见。”黄茉莉还记得他,当年成绩最出众的那孩子,“在国外生活还习惯吗?”

喻阳说“还好”,顿了顿,又说:“但饭菜没有这里好吃。”

黄茉莉笑起来,岁月在她的脸庞留下了些痕迹,显得温柔亲切许多:“那多回来吧,你爷爷奶奶很想你。”

喻阳一愣,黄茉莉就看懂了他的表情,接着说:“他们经常骑着小电瓶经过校门口,总往里看。我问什么事,他们又说没事,过一会就走了。”

老人家想念孙子,找不到见不着,路过孙子以前常去的地方都要多看几眼,想象他如果还在会是什么样子。

“好,我会多回来的。”喻阳抹了抹眼角,回头望了校门前那条小路几次,直到进教学楼才收回目光。

【作者有话说】

我们阳仔也很想念爷爷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