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之光无尽夏

??078玉河山庄画风奇特

078玉河山庄画风奇特

熊雨姗以为这里既然是个“山庄”,那肯定是以山水风光和古朴建筑为主,类似凤凰古城那种,就算有商业化痕迹,景区也多少会做做维护,甚至她听说乌镇景区里洗衣服的老奶奶、划船的大叔都是拿工资的npC。但是玉河山庄居然商业化得如此——直白和坦荡。 群山环绕的山庄里,一条小河自然地划分两岸,一侧的饭店一家挨着一家:羊汤馆、铁锅炖、杀猪菜、烤鱼……门口的服务员热情地拿着小旗子招揽客人,看到有人过来就立马上前,恨不得贴着脸问:“进来吃点儿呀?”熊雨姗本来是个e人,但是被吓得往邵知言身后躲,惹得一行人发笑。 除了饭店还有很多小吃摊,香味在整个山庄弥漫,邵知言推荐熊雨姗尝尝铁板土豆片,熊雨姗本来想说土豆片有什么可吃的。但是邵知言说铁板土豆片是溪源县的特产,让她一定要尝尝。 邵知言跟小摊儿老板说:“来五块钱的,土豆片和豆皮儿一起。”说完就扫码付款。 “豆皮儿?是啥?”熊雨姗不太明白是什么东西,也不太习惯邵知言的儿化音。 小摊老板是个大姨,看出来熊雨姗是外地的,问她:“姑娘来旅游的吧,你是哪人啊?” “湖北人。” 大姨不知道湖北的具体位置,但她觉得肯定离东北很远,说道:“远道儿来的哈,我多给你加点儿。” “五块钱有这么多?”熊雨姗看着她这份比前面那个人多不少,心想东北人热情好客还真不是谣言。 老板麻利地刷酱、翻面……不耽误嘴上说话:“尝尝,五块钱儿不够一会儿再过来。” 邵知言说:“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吃烧烤,看到土豆片是在签子上串着,几块钱就能买两片土豆片,我都惊呆了。” “还有玉米,”一旁的张睿泽吐槽,“一根签字串几个玉米粒,真没见过这种吃法,我们在家都是拿着一整棒啃啊。” 熊雨姗接过老板递给她的土豆片,是用一次性的纸碗装的,拿短签子扎着吃。 “怎么样?”邵知言问。 “嗯,”熊雨姗边吃边点头,“和烧烤店里的不一样,没那么干,这个酱很好吃。” “对,这个酱就是灵魂,”何嘉琳也过来搭话,“不过也挺有意思…

熊雨姗以为这里既然是个“山庄”,那肯定是以山水风光和古朴建筑为主,类似凤凰古城那种,就算有商业化痕迹,景区也多少会做做维护,甚至她听说乌镇景区里洗衣服的老奶奶、划船的大叔都是拿工资的 npC。但是玉河山庄居然商业化得如此——直白和坦荡。

群山环绕的山庄里,一条小河自然地划分两岸,一侧的饭店一家挨着一家:羊汤馆、铁锅炖、杀猪菜、烤鱼……门口的服务员热情地拿着小旗子招揽客人,看到有人过来就立马上前,恨不得贴着脸问:“进来吃点儿呀?”熊雨姗本来是个 e 人,但是被吓得往邵知言身后躲,惹得一行人发笑。

除了饭店还有很多小吃摊,香味在整个山庄弥漫,邵知言推荐熊雨姗尝尝铁板土豆片,熊雨姗本来想说土豆片有什么可吃的。但是邵知言说铁板土豆片是溪源县的特产,让她一定要尝尝。

邵知言跟小摊儿老板说:“来五块钱的,土豆片和豆皮儿一起。”说完就扫码付款。

“豆皮儿?是啥?”熊雨姗不太明白是什么东西,也不太习惯邵知言的儿化音。

小摊老板是个大姨,看出来熊雨姗是外地的,问她:“姑娘来旅游的吧,你是哪人啊?”

“湖北人。”

大姨不知道湖北的具体位置,但她觉得肯定离东北很远,说道:“远道儿来的哈,我多给你加点儿。”

“五块钱有这么多?”熊雨姗看着她这份比前面那个人多不少,心想东北人热情好客还真不是谣言。

老板麻利地刷酱、翻面……不耽误嘴上说话:“尝尝,五块钱儿不够一会儿再过来。”

邵知言说:“我刚到北京的时候吃烧烤,看到土豆片是在签子上串着,几块钱就能买两片土豆片,我都惊呆了。”

“还有玉米,”一旁的张睿泽吐槽,“一根签字串几个玉米粒,真没见过这种吃法,我们在家都是拿着一整棒啃啊。”

熊雨姗接过老板递给她的土豆片,是用一次性的纸碗装的,拿短签子扎着吃。

“怎么样?”邵知言问。

“嗯,”熊雨姗边吃边点头,“和烧烤店里的不一样,没那么干,这个酱很好吃。”

“对,这个酱就是灵魂,”何嘉琳也过来搭话,“不过也挺有意思的,虽然每家调的酱味道接近,但是又不完全一样,我最喜欢吃的还是学园街上的一家。”

熊雨姗把碗递到何嘉琳面前,让她也尝尝。

他们边走边吃,熊雨姗一边吃土豆片还一边盯着别的,她走到卖玉米饼的小摊停了下来,问邵知言:“这是什么?”

邵知言刚要回答,老板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说:“苞米面儿饽饽,你不能爱 ci(吃)!”他语速太快,熊雨姗一个字都没听清,问:“什么?”

一行人都觉得好笑,邵知言解释:“他说这是玉米面做的饼,你应该不会喜欢。”

熊雨姗眼睛瞪得老大:“还有这么做生意的?”她问老板,“您怎么知道我不会喜欢吃?”

老板笑呵呵的,皱纹里都藏着朴实,他说道:“这东西,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吃啦,听你口音是外地的?肯定也吃不惯,买了也是浪费。”

他这一说,熊雨姗更好奇了,肯定地说:“我要尝尝!多少钱?”

“十块钱四个。”

“这么便宜?我要四个!”

熊雨姗把玉米饼分给大家,果然除了韩梦琦给她面子,其他人都表示不想吃。她无奈地拎着玉米饼,视线飘向河对岸:“那边怎么那么热闹?”

“唱二人转呢,对面是节目表演,那边半山腰上有民宿。”李天昂告诉她。

熊雨姗神秘兮兮地靠近邵知言:“我听说东北二人转可黄了,是么?都是限制级的吧?”

邵知言笑了出来:“以前确实是那样,我很小的时候听过一次,当时是在我奶奶住的村子里,有家老人喜丧,家里人请的二人转过来表演,台上那些词儿……我当时都听不懂。”

“现在呢?收敛了?”熊雨姗问。

“改良了,”邵知言“纠正”,“走,带你过去看看。”

一行人走过小桥去了对岸,熊雨姗兴致勃勃地挤进看二人转的人群,看到台上站了一男一女,穿的五红大绿,虽然没有什么“限制级”的台词和转手绢这种“花活”,但是两人三句话能有两个梗,聊着天就能把台下人逗乐。

熊雨姗时不时就捧腹,问邵知言:“笑死我了,你说他们怎么不去参加脱口秀?”

邵知言得意起来:“我们东北在幽默这块就是遥遥领先啊,看看脱口秀名人里的东北人含量就知道了。小品就更不用说了,至今我们本山大叔还是‘王’。”

熊雨姗觉得整个玉河山庄像是藏在山坳里的小镇子,不同于她去过的别的山庄,这里有山有水的同时还充满了浓浓的烟火气。商业化的感觉虽然浓但却并不让人反感。

邵知言听她这么说,解释道很多古镇类的景区之所以让游客反感,是因为既要体现原生态,又要卖商品赚钱。但东北人的性格不会藏着掖着,所以就没办法“既要又要”,要是让东北人在玉河山庄里面扮演居民 npC,可能说两句话就露馅儿了,本来是表演河边洗衣服,结果可能跟游客聊起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这几年网友喜欢拿‘东北人’玩梗,调侃东北人的幽默开朗,说同样是寒冷地区,北欧‘盛产’抑郁症,中国东北人均段子手。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大家是在羡慕。可能和这几年的大环境有关系,人们觉得积极乐观的心态太可贵了。”

熊雨姗吃完最后一片土豆片,看向邵知言:“你以前不是对东北人的身份,没什么认同感么?”

“我?”

“啊,你以前跟我们说的,东北人太热情,但是你这个人边界感强,性子冷漠,回家以后觉得不太能融入。”

熊雨姗的话让邵知言陷入思考,她的确是这么觉得的,但是这段时间这种感受渐渐没那么明显了。

一行人的午餐选择了一家杀猪菜。餐厅很大,有普通的桌子,还能坐在火炕上。熊雨姗觉得新奇,这里和韩餐日料的精致感不同,整个环境氛围让人觉得“接地气”。

他们围坐在土炕上,中间是个大方桌,熊雨姗从来没这么吃过饭,她拿出手机拍照片,随口说道:“门票是李老板请客的,这顿饭就 AA 哈。”她担心李天昂为了请她一个远道而来的,包了所有人的开销,而且她觉得一群人 AA 也很正常。

何嘉琳和韩梦琦两人明显愣了一下,东北人吃饭很少 AA 制,不是你请就是我请。何嘉琳还因为这个经常和宋志星抱怨,因为宋志星只要跟朋友吃饭就抢着结账,她经常人坐在家里,突然收到短信提醒,宋志星在外面又把大几百花出去了。收入减少这两年,每次收到这种短信她都觉得肉疼。韩梦琦以为这次肯定是李天昂请客了,还琢磨着下次她请大家去哪玩呢。

李天昂看向邵知言,想看她的意思,邵知言则是很自然地答应着:“好啊,AA 呗。”

杀猪菜上来了,熊雨姗吃东西没有忌口,但是看到血肠还是犹豫了下:“这个……直接吃吗?”

“直接吃可以,蘸酱油吃更香。”邵知言说着给她面前的小碟里倒上酱油。

韩梦琦补充:“要放蒜,更香。”

熊雨姗对杀猪菜赞不绝口,中途去了卫生间。其余几人都说这个姗姐适应能力真强,这么快融入。邵知言说熊雨姗就是那种一点都不矫情的人,有啥说啥,做事也是雷厉风行,其实有点像东北人。

“你们在北京都 AA 吗?”韩梦琦问。

邵知言想了想:“也不是每次都是吧,但是 AA 也很正常。我刚开始也不习惯,觉得这样显得很外道、很抠搜,但后来看大家都这么做,我的看法也变了。一群人如果都愿意 AA 的话,就不用每次都纠结谁请客了,也不用总让一个人买单,钱上面算清楚了,人情负担就小了,相处还更自在。”

何嘉琳说道:“谁也不占谁便宜挺好的,我应该向星哥推广,”她眼睛突然一亮,看着何嘉轩,“回去做一期讲 AA 制的内容,就结合地方文化来讲,咱可以采访你姐夫,让他当反方,聊聊他是怎么想的。”

何嘉轩咽下嘴里的酸菜:“我姐想选题的能力太强了,刚开始做账号还担心这个呢,结果发现根本忙不过来。”

韩梦琦接话:“那你的知识储备够不够啊?别被榨干了。”

“那不会,”何嘉轩摇头,“学无止境,我边输出边学习。”

几人开心地聊着,熊雨姗从卫生间回来了,脱了鞋往土炕上坐,她屁股还没坐稳,突然叫了一声:“坏了!我表!”赶紧穿鞋往洗手间跑。

熊雨姗喜欢买表,邵知言留意到她今天戴的是一块百达翡丽,少说二十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