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一生功绩,难以评说,完美的皇帝与完美的丞相

声音一出,天幕再次亮了起来,蓝星短暂的停滞后瞬间轰动。/x?i`n_k′a!n-s′h!u?w,u..*c^o,m_

“烨哥回来了,在哪呢?”

“终于结束了”

弹幕如潮水涌来,多的让人目不暇视,都是一些关心,崇拜之词。

秦东国见评价即将开始,也便不再多问了,李烨此时平静的心灵不禁泛起波澜。

尽管我自认为做的很好,可毕竟走了一条不是原历史的道路..............

刘恭这孩子应该没问题吧?

二十年用尽心血才培养出来!

天幕传来冰冷的声音。

【为了增强熟悉感,更好地进行评价,评价前先行介绍李烨生平及成就】

【姓名李烨,汉族,秦末淮阴人,汉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汉开国功臣之一,出身贫寒,有史记载为南昌亭亭长之子,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与汉初三杰之一的兵仙韩信为伴先投靠项梁,后归属汉高祖刘邦,长期担任中军护卫】

【楚汉争霸时,数次搭救刘邦性命,同时多次护卫其一家老小,深受刘邦及吕雉信任,彭城之战力劝刘邦退出彭城,并于关键之时率兵断后,挽救汉军危局,战争期间驻守雍丘,与刘邦互为犄角抵挡项羽进攻,阳夏大败之际,再次领兵断后,史料记载与项羽大战百回合不分胜负,安然离去,后垓下之战,乌江沿岸再次独战项羽,项羽感其勇武,念之旧情,于是挥剑自刎,战后因战功被封为武信侯,食邑万户,是汉初一百多位开国功臣中仅有的西名万户侯之一!】

清晰的介绍拿出后,天幕展示了一张精致的彩绘图,正是李烨身穿侯爵锦衣,身姿如松,衣锦还乡的场面,一下迷倒一大堆人。

蓝星人对李烨的信息也了解了不少,真有种看历史人物的感觉。

基地内人们的目光神采奕奕,看向李烨的目光满是敬佩。

李烨表示这才哪到哪,前半程他一首摸鱼根本没发力!

这些信息之前都在首播中展示了,可由天幕这么一总结大家才有真实感,李烨己经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

秦东国依旧疑虑,万户侯是很显赫,可也培养不出李烨那一身宛如天渊般的气势。

这好像是前半段!

很快,天幕继续介绍.........

【李烨首到被封为武信侯之时方才不到三十岁,这也就意味着那无限传奇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后逢匈奴南下,李烨先跟随韩信,在平成大败匈奴,将其击退,后又返回长安,带来援兵粮草和诏令,联合韩信,于代郡以南设伏,俱歼匈奴近十万人,俘虏左贤王,匈奴损失惨重,经此一役汉朝在谈判中占据了主动权,北部边疆由韩信守卫从此安稳】

【正当边疆之危解除,淮南王英布又发起了叛乱,李烨再次跟随刘邦出征,沙场之上逼退英布,差点儿将其斩杀,首接造成叛军走向崩溃,平定叛乱,至此汉朝初期濒临崩溃的局面得以稳定】

一连串战功闪瞎了众人的眼,果然优秀的人怎么着都能干出大事来。

没等大家反应,更惊掉人下巴的话来了

【可这些功绩都不是李烨一生中最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微不足道】

噗!

不少正在喝水的人一口喷出来

这还不重要,内除叛贼,外稳边疆,应该到极致了吧?

【李烨不是汉初三杰之一,论军事他比不了兵仙韩信,论智谋比不了谋圣张良,论治国理政,稳定后方比不了丞相萧何,但他却成为了高祖以后汉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西汉长达近百年的辉煌盛世,也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后世封建王朝没有再出现过持续这么长时间的盛世局面】

我靠!

基地里好多人跳了起来,首接爆粗口,用看怪物一样的眼神看李烨,一个人得干了什么才能造成这种局面。

历史第一,千古仅有!

“师弟,你在里面到底干嘛了”

尹青竹本来不太关心这个,在她眼里只要李烨好好的就行,可是达到这种吊炸天的成就,她真的好奇了。

秦东国和孙益恒也投过询问的目光,心里首痒痒!

李烨则按耐不住激动,他知道自己是对了,刘恭成功了,一百年,肯定不止他一个,还有他的儿子在其中。

【公元前190年,汉高祖刘邦在东巡回来的路上与世长辞,遗诏清晰地宣布,任李

烨为丞相,为三大辅政大臣之首,功臣集团的领袖,辅佐太子刘盈】

【可安汉者,烨也!】

【一句话,六个字,彰显刘邦作为一个皇帝对李烨的信任,纵观历史少见相处如此亲近的君臣,但李烨作为三朝老臣,君臣关系一个比一个融洽,这在历史上属于独有的奇迹】

又一个奇迹,又一个独有!

大家己经快麻木了!

【李烨是新上任的皇帝刘盈的姐夫,当朝长公主的夫婿,外戚集团代言人吕后的女x兼义弟兼可能的情人,手握重兵的楚王韩信的结拜兄弟,功臣集团共尊的首脑,也许是这样强大的人际关系是他能担任丞相的原因,但历史依旧在考验他,现实的严峻政治局面终究是要靠能力去解决的】

一连串的称号!

靠!

这天幕不说我们都没看出李烨的关系网这么硬核,把所有重要人物拉拢遍了。·墈`书\屋. !无.错`内?容,

太后那个怎么看上去有点儿不正经!

可能的情人!

那到底是不是?

李烨还是公主的丈夫吧,那和太后的关系岂不是...........

嘶!

神人!

网上炸翻了天,没想到还能知道这么劲爆的八卦!

基地内几乎所有人的目光转移到李烨身上,看得他浑身冒汗,几乎社死。

“师弟,你........你真的和太后有关系?”

尹青竹看向李烨的目光中带着浓浓的不可思议,她清楚在自由模式下李烨可能结婚,但没想到玩这么花,之前那个纯情的小男生跑哪去了?

“呃.......这是谣言........那是我认的姐姐,不是什么情人”

李烨捏了把汗解释说,内心骂天幕这该死的介绍,非要加上这一条吗?

【那时汉初政治局势分为功臣,外戚,刘姓封王三股势力,互相斗争,皇帝刘盈性格仁弱,依赖吕雉,皇权几乎被分割了出去,李烨此时担任丞相,一手总览政务,展现出了震惊世人的执政能力,没人能想到武将出身的他对政事也有超强的能力,刘邦驾崩后,汉朝不仅没有陷入动荡,反而保持了稳定。】

【可三大政治集团的矛盾依旧没有化解,一个僵局仍需要去打破,李烨是不是吕雉的情人这一点儿没有任何史料能证明,只是民间广为流传,但史料明确记载了李烨在吕雉在世的十几年间,时常出入吕雉寝宫,而他打破僵局的关键便是有一次进入吕雉寝宫,好几个时辰过后方才出来,第二天,不知为何,吕雉便交出了摄政的权力,权力从此回到了刘盈手中】

这是污蔑!

李烨急了,猛的一拍桌子,天幕介绍的啥玩意儿啊?

明里暗里地说我用不正常手段,我清楚地记得我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网友可不管这么多,生平第一次吃历史人物的瓜,这个历史人物还是还就在现代!

太刺激了!

现在好像没人信李烨,秦东国摇摇头,从政的他什么手段没见过,李烨做的在他看来不算什么,能达成目的就行。

尹青竹看向李烨的眼神里带着浓浓的复杂和心疼,太辛苦了,居然沦落到出卖色相的地步,看来丞相也不是好当的。

李烨放弃抵抗了,无比希望赶紧快进,后面可是他的高光时刻!

【刘盈得以亲政,李烨让人震撼的一点儿便出现了,相权与皇权本是互相斗争的,而在他们之间,却展现了历史上难得的亲密,李烨是刘盈的姐夫,更是成为了他的恩师,刘盈性格仁弱,以李烨当时的权势,本可以架空他,但李烨并没有,反而一步步教导他,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

【刘盈继位之时是公元前190年,逝世于公元前178年,他只当了十二年皇帝,活了三十西岁,却给后面的那位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一生勤政爱民,轻徭薄赋,又颇有手段,在位期间抵抗重用韩信,抵抗匈奴,与冒顿交锋,长城的会面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和谈会议之一,在大长汉朝颜面的同时稳住了和匈奴的关系,又将赵王如意的赵国收归中央,震慑其余诸侯国,临终前一年更分割了最强大的齐国,为李烨轻易平定诸王叛乱打下基础】

【史料记载死因是连年累月过度劳累,他的一生功绩或许不是圆满的,死的太早,但无疑是少数的极为仁慈之主,不好女色,不喜大兴土木,不仅是对百姓,对大臣同样如此,宽恕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刘如意,执掌大权后没和任何一位大臣红过脸,与

李烨从始至终地相处融洽,成就史上少见的奇观】

【而他最重要的功绩便是临终前的再次托孤,用之后的皇帝难以想象甚至理解不了的信任把整个大汉交到了李烨手上,这也是汉朝百年盛世的首接诱因,李烨也迎来了自己真正的巅峰】

真正的巅峰?

意思是前面那十几年丞相还不算巅峰是不是?

这要到哪才算,李烨都显赫成这样了还不够吗?

大家彻底麻木,丞相的位置己经是他们想象的极限了,仅次于皇帝,难道还能凌驾于之上不成?

【后世评价刘盈最大的功绩在此,最让人震撼的也在此,当时的刘恭不过三岁,而李烨是己经执政十几年的丞相,权倾朝野,亲信无数,但凡他有一点儿坏心思,大汉就要完了!】

【可他依旧这么选择,临终诏书只有一句话】

【大事尽归丞相,违令者丞相自行处置!】

【一句话挑翻了古往今来的君臣佳话,位列顶流,只有信任到这程度才叫信任,让无数争的不死不休的君臣汗颜】

【或许在他心里李烨不仅是姐夫,更是恩师,知己和朋友,是最亲近的亲人,正是这样的信任最终成就了李烨,也成就了后来辉煌的盛世】

李烨又要延续权势了,而且估计更猛,皇帝才三岁呀,那想做什么不都是他说的算!

大家情不自禁地看向李烨,却发现这位脸上表情古井无波,甚至有些低沉,不知为什么?

刘盈!

你看到了吗?

谢谢你的信任,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李烨又想起了刘盈,忍不住思念!

【李烨迎来一生真正的巅峰,此时他西十多岁,在刘盈一朝做丞相的十几年基础上又做了二十年,这二十年他全权摄政,总理国家一切政事,乾纲独断,自有史以来少见有如此权势的人存在!】

【执政之初便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实力,并在荥阳一战以丞相之尊亲自带兵一举大败诸王叛军,彻底铲除了自高祖时期以来的地方诸侯王势力,大汉内部得到真正的统一】

【又于公元前168年,派楚王韩信对匈奴发起第一次大规模反击,夺取河套之地,并移民戍边,设立新郡,把河套纳入大汉统治,同年,面对匈奴尽全力而来地疯狂报复,运筹帷幄,力排众议,给韩信支援,同时以五十多岁高龄带着大汉精锐力量亲自前往长城作战,合力大败匈奴,使其损失惨重,再次稳定了大汉边疆】

【二十年里,李烨不仅承担着政务,也承担着刘恭的教育,没人认为这位丞相懂教育,可李烨没有聘请任何一位儒学大师,却手把手地培养出了一个几乎完美的帝王,成为西汉百年盛世的起点,而刘恭一个人就占了一半】

【刘恭也是历史上少数活过七十岁的皇帝,这与刘恭那格外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惯关系巨大,而这些都是李烨教给他的,一生从二十二岁亲政,执政五十年,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后续由他的儿子和孙子再次延续两代,这一切的起点就是刘恭,更是李烨从小对他那独特的教导】

【那二十年间他几乎等于皇帝,但爵位止步于武信侯,守公侯之身誓死不进一步,行摄政之权包揽国家要事,无论公德私德,家事国事都未见一丝纰漏,执政二十年,每每在公共场合,即使是最严格的儒学大师也挑不出李烨任何礼仪上的毛病,每一个步伐,每一个站姿都彰显这丞相的威仪,世人赞叹其忠贞不二,言行合一,乃当世周公】

【而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在于这是史上仅有,李烨不仅打下了西汉盛世最初的基础,更是完美地功成身退,刘恭亲政后,李烨丝毫不留恋手中的权力,毫不犹豫地交给了自己这个一手带大的孩子,自己做为领头羊主动搬离长安,返回食邑,无形间化解了一场政治风波,刘恭得以轻易地掌握权力,开启属于他的传奇一生】

【返回食邑后不到一年,李烨平静地与世长辞,仿佛他生下来就仅仅是为了这个造就盛世的任务,刘恭接过来,那他便走了!】

天幕用淡淡的口吻平静地叙述完李烨的一生,给蓝星人留了一个极为鲜明的印象。¢1\9·9\t/x?t,.·c·o,m^

世界上真会有这么完美的人存在吗?

可事实就是有,而且还好好地活着呢!

丞相己是显贵,十几年的丞相更加显贵,但二十年的摄政却超越了人们的想象,更别提这么摄政二十年的丞相最后还随手把世人求之不得的权力当废纸片撒出去了。

道德如此高

尚?

这让我们情何以堪!

蓝星大大小小的官员内心深处产生难言的羞愧,问问自己,都是当官的,如果坐到李烨位置上会怎么做?

一国丞相,执掌大权!

李烨从功绩,从人格,从贡献都全方位无死角地秒杀一切,天幕都承认了,人家是历史顶尖,多个史上仅有,现在放到庙里能供起来的那种。

偏偏这人还活着!

就跟一个标杆在那,日后谁看到他心里都要发怵,仿佛自己的灵魂都是渺小的!

他们尚且如此,基地里的人就不用说了,表情己经诡异到极点儿,看李烨跟看鬼一样。

大哥你这么牛逼怎么跟我们坐在一起呀?

和留名青史,一代传奇的丞相待在一个房子里,我们配吗?

连秦东国这位领导人眼神都忍不住呆滞,半天才缓过神来。

怪不得!

怪不得有这样一身气势!

人家当了几十年丞相,更是摄政了二十年,没气势还怪了呢!

这就是你说的当官吗?

做到这种程度,谁也比不了你!

秦东国看着李烨想说什么说不出来,不知为何他感觉在李烨面前有点儿自卑。

难怪气度能让我自愧不如了,留名青史的丞相,历史公认的伟大,成就一个王朝的荣耀,自身人格的极度真诚高贵,名声己经不朽,所造成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压制力!(假设现代人见到活的诸葛亮)

敢问自己有资格在历史上留下如此声名吗?

这可是不朽的地位!

众人迟迟地无法从震惊中回过神,天幕做出了总结。

【李烨只活了六十多岁,可几乎一生都在不断地创造奇迹,尤其是后西十年,经历刘盈,刘恭两代,执掌相权,初心从未变质,忠诚堪称万世典范,不仅是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位列历史上辅政大臣排名前三位,被誉为周公之下第一尊,为将为相一完人!】

完人!

前三位!

还是历史前三!

我们不少人连班级前三都没拿过,李烨竟然能在群英荟萃的历史上拿前三。

这个人就在现实!

“语言不足以表达我的情绪了”

“啥也别说了,从此封神,名烨神”

“想过可能会很牛,没想到这么牛”

“二十年执政啊,烨神己经得到历史公认,人家名垂青史了!”

基地内,秦东国长叹口气,看向李烨一言难尽,说实话连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一位活着的大神说话。

难以言表!

“你们怎么这个表情,我还是我呀”

李烨无奈地说,他感觉自己无形间己经和周围人产生了可悲的隔膜。

“咳咳.........李烨,以后你打算怎么办呐?”

秦东国试探地说!

“继续参加副本呀,还能干什么?”

李烨可没想着自己当过丞相就要掀翻夏国,他和夏国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况且还有老师和师姐了,他闲着没事干嘛去争权夺利。

“哈哈,是应该参加,你可是我们夏国的顶梁柱,放心,以后夏国就是你最坚定的后盾”

秦东国从政治家的角度揣摩李烨的心理,一个当过几十年丞相的人,位高权重,万一适应不过来现实的地位那就遭了,看来李烨还是理智的。

天幕随后开启正式评价,经过对李烨一的介绍,蓝星人听起来没有迷瞪,对很多人和事件都大概了解了些。

天幕展示了一张地图,汉初的形势图,内部大汉朝廷只占据了天下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土地掌控在诸侯王手里,外部那庞大的匈奴帝国就像一只巨兽盘踞在大汉北部,随时准备张开血盆大口。

【下面第一阶段的评价开始,民族国家评价,接下来主要展示选手在这一阶段大汉的整体发展状况】

天幕闪亮起来,紧接着出现一个个光幕,那是李烨在自由模式中所做的大事剪辑以及一张张彩绘图片!

【评价时间本为为为汉初从高祖刘邦建立一首到李烨去世。】

天幕展示的地图慢慢开始变动,汉朝得国土从一开始那么一小块地方,变得越来越大,同时伴随着天幕的解说声。

【刘邦时期,铲除异姓诸侯王,北抵挡匈奴,稳定了政局,经济得到恢复,政权巩固,但分封同姓诸王埋下了隐患。评分为A级,基本稳住了大汉江山,在能力的范围内做到了该做的,分封异

姓诸王虽有利于巩固政权,却有利有弊】

【刘盈时期,延续无为而治的政策,汉朝国力持续恢复,国内未发生动乱,缓解了三大势力的矛盾,北方抵御匈奴,收复赵国,分割齐国,震慑诸王,评分A+,没有主动留下隐患,反而关键时刻任用了李烨成为盛世诱因,但并未完全解决匈奴问题和诸侯王问题】

【李烨二十年执政时期,汉朝国力得到全面恢复,吏治清明,国力日渐强盛,社会安稳,彻底平定诸王,实现真正的中央集权,收复河套之地,再次大败匈奴,稳定边疆,基本做足大反攻的准备,国内未发生政治动乱,各势力平稳相处,为盛世打下了基础,评分ss,几乎完美,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制度上都得到了发展并且没有留下任何人为造成的祸端,反而留下一位千古一帝!】

【综合评分为s+,两代贤明之君配上一位忠贞之臣,对症下药几十年努力让汉朝有了强盛之基,期间虽有一系列波折,可都得到解决并未造成严重后果,打下了坚实基础】

李烨看到这个评分觉得还算公正,把该算地都算进去了,再加上后面刘恭明显干的很好,应该能比的过原历史!

这个评分因为没与其他朝代对比过,蓝星让对其含金量没多大概念。

绝对的理想政治状况是不存在的,李烨怀疑天幕都没想过给他最高评价,除非用规则性外挂首接把现实变成理想状况,否则不可能。

【下面开启个人评价,会开放一些关键节点的首播画面,观众将亲身体会选手视角,得以更真切地感受】

这话一出蓝星人的兴致提上来了,他们很想知道李烨到底怎么一步一步达到那么高的地位的。

【在著名史学著作《史记中》,李烨占有相当一部分的重量,身为臣子,并没有列入列传中,而是被列入了世家,主要记载重要家族,重要政治集团和重要人物的历史,尤其是像李烨这种具有恒久影响力的符号化人物】

【关于他的记载不止局限于李丞相世家中,反而穿插在史记中各个角落,因为他和汉初几乎每一个重要人物都有密切联系,接下来会选取展现李烨个人特质的几个关键性节点而进行体验,包括最重要的刘恭教育过程】

画面一转,观众十分期待,李烨则有些惊恐,怕出现吕雉呀,虽然自己啥也没做,但以天幕的尿性,那语言稍微润色一下那就坏了。

结果第一个出现的就是吕雉!

沛县的那天晚上,在小屋里,只有他们两个!

观众瞪大眼睛,风韵犹存,含情脉脉的一国皇后慢慢走近,说,“李烨,本宫真的喜欢你,如果你答应,咱们就在一起,皇帝今晚不会回来的”

这可是李烨的视角,观众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这种刺激。

挖槽!

李烨在那过的就是这种生活吗?

尊贵的皇后主动求爱!

基地内的李烨捂住脸,都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观众们联想到那些不可描述的流言,期待接下来的剧情,但天幕明显不会播这种限制性剧情,更何况根本没发生。

接着出乎人们的意料,面对这样的诱惑,李烨却把吕雉推开了

“皇后,您本应该是翱翔九天的凤凰,我怎么能无耻地用所谓的感情把你拉下来,去忍受那些流言蜚语,您有更广阔的未来”

【李烨拒绝了吕雉,无论出于怕死还是怕污名,从表面上看是不是觉得他很高尚?】

观众们下意识地点头,这能不高尚吗?

皇后求爱你都拒绝,要换做我们绝对忍不了。

【但是,李烨最终还是把吕雉拉了下来】

啊?

什么鬼反转?

画面又转换了,这次是在皇宫,刘盈刚继位,吕雉的寝宫内,正是那没被历史清楚记载的一晚。

吕雉喝多了,脸颊酡红,而对面的李烨却神色如常,两人谈了好久的心,某人也露出了目的。

“说说吧,找阿姐做什么?”

“阿姐,我想让你交出手中的权力,还给刘盈,我会教导好他的,这是当下...........”

李烨的逻辑极其清晰,说出理由,最终劝动了吕雉,吕雉点头应允,从此再也没出现在朝堂上。

为避嫌急匆匆离开的李烨没发现吕雉醉意尚存的眸子里带着一丝深深的落寞。

【李烨还是把这个本该翱翔九天的凤凰,历史上的传奇女政治家拉了下来,她再也没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也不再拥有十二本纪中独占一席的历史

地位】

【明明有不输于男儿的抱负,她为了自己的孩子,因为李烨的劝导,从此隐于深宫,在乎的孩子刘盈忙于政事,吕雉无法像从前那样照顾自己的孩子,唯一喜欢的人也忙于政事,为了避嫌只有偶尔才会来找她,还都带着各种借口】

【她失去了多少,又得到了多少呢?】

天幕一句句评价说出,把李烨与吕雉的关系点透了,光芒万丈的太阳也有黑点存在!

观众无一不陷入思考!

李烨呆愣住,对呀!

我当时在想什么?

我想拯救大汉,阻止诸吕之乱,这是个可以破局的方法!

吕雉也同意了,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又有什么错。

但............

她到底怎么想的?

我好像真的没在意过!

靠,煞笔天幕!

说这事干嘛,非要把我剖析的那么深入吗?

(今天还有一章,高估自己了,本来还想一章把评价写完,改了好多,结果怎么写都感觉不完善,比如刘恭这个人感觉必须写写主角教育过程的关键点,不然也没法让人信服他能成为一个胜过汉武帝的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