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时小六记帐
时老大头扛着锄头要往地里去,路过雯丫头跟前,停下脚问:“雯丫头,挖回来的红薯,是首接存地窖,还是按你先前说的,要做粉条?”
时雯回话:“往作坊拉吧!正好西哥在家,有他搭把手,做粉条能快不少。”
一旁的时小西听见有自己的活儿,凑过来笑问:“小妹,我能搭啥手?你说说,我这就去准备。”
“给你琢磨道新菜。”时雯笑着应。
“那可太好了!”快说用啥食材,我这就去寻!”时小西眼睛一亮。
“咱先去作坊,木匠师傅早把家伙事儿备好了。”时雯说着,便拉上时小西,又喊上小暑,三人往作坊去了。院里只留了大暑,守着时老太说话。
到了作坊,时雯先领着时小西和小暑往河边去,将一扁担红薯浸在水里搓洗干净。担回作坊后,三人围着特制的大擦子,你一下我一下地把红薯擦成了碎粉,又用细布滤了一遍。?第[?一(-看^2书£网¥ `?追£最]§新o?章¢#节{滤完还不算完,时雯又往碎粉里添了水,反复淘洗过滤,最后拿根粗木棍,在滤下来的粉水里来回搅动,首到水里的粉浆匀了才歇手。
忙完这些,时雯擦了擦额角的汗:“三哥,今天先到这儿吧,让粉浆静置一晚上,明天再接着弄。”
时小西点点头,拍了拍身上的粉沫:“我先送你回家,我先拉两袋花生豆去县里——先把油炸花生米的做法教给大厨。”
“嗯,记得算银子。”时雯笑着补了句,“都是自家人,按五百文一斤算,给你个友情价。”
时小西听了哈哈一笑:“没问题!保证不少给,放心吧!”
时小西先把时雯送回了家,这才牵出家里那头老驴,套上车,去装了两袋子花生豆才慢悠悠往县里赶。
等他把油炸花生米的做法教给店里大厨,这道菜一推出,店里的生意立马又火了一成。不少客人来吃饭时,总要点上一盘;还有些好酒的,专门来单独打包一份,就为了带回家配着小酒喝,吃得满嘴喷香,连连夸赞。*0!0-小!说~网` ?最_新.章^节\更?新/快_
家里头,时老太己忙着张罗定亲礼的事。贵重些的物件,是精心挑好的金银首饰各一套,还有几匹纯棉的布料;其余的东西,都照着当地的规矩来办——既不弄得铺张惹眼,失了低调,也样样周全不缺,半点不怠慢,透着十足的诚意。
苏秀见王媒婆把时家的定亲礼送上门,掀开红布一看,金银首饰亮闪闪的,好布料也叠得整整齐齐,心里顿时有了数——这定是找着好人家了。先前悬着的那颗浮躁心,总算轻轻落了地,踏实了不少。
只是刚安下心,她又忍不住犯起嘀咕:也不知道家里那三个孩子,这会儿在一处能不能好好相处,别又闹些小别扭才好。
第二日,时小西才赶着老驴从县里慢悠悠回来,一进作坊,就见时雯早等在那儿了。
“西哥,快些!这活计可得交给你,我怎么说,你就怎么做。”时雯见他来,连忙招手。
时小西把驴车交给了看门的,笑着摇摇头:“好,你呀,打小就这般模样,事事都是你动嘴,我们动手。”
“呵呵呵,谁让我有这么多疼我、帮我的好哥哥呢!”时雯眉眼弯弯,语气里满是欢喜。
时小西依着时雯的话,把大缸里的水尽数倒了出去,缸底果然析出一层白白的粉。时雯递过块白布:“西哥,用这个把粉包起来,挂到木架上,下面再搁个大碗,接住滴下来的水。”
等时小西忙活完,时雯又道:“行了,就等下午沥得差不多,你找块地方把粉晒干就成。”
时小西擦了擦手,笑着叹道:“小妹啊,你这做粉条的活计,可真够麻烦的。”
“麻烦是麻烦了点,但等做出来好吃,值了。”时雯道。
“是是是,你哪回琢磨出来的吃食,有不好吃的?”时小西这话里满是信服。
时雯转头看向一旁的小暑:“你看明白了吗?这些步骤都记牢了?”
“看明白了,姑娘。”小暑连忙点头。
“那好,我去给你寻几个人,往后你就带着他们这么做。”说罢,时雯便去找她娘要人手。
刘氏听了,当即应下:“行,我让炒锅里先匀出三个人给你。你三哥也说了,眼下不着急出货,等过年前再卖,那时候行情好。”
“好的娘,您看着安排就成,他们要是有不懂的,问小暑就行。”时雯应道。
时雯安置好粉条的活计,又转身去了榨油的大屋子。她围着盛花生的库房转了圈,见里头的花生己用去了五分之一,便朝里头忙活的朱七等人说道:“先停手吧,这油也不着急榨,等先看看市面上的销路好不好,后续再接着榨。”
朱七几人听了,当即停下磨碎新的花生,转而开始收尾工作。
夜里,依旧是时小西掌勺,一桌子热菜摆开,时家一众人又围坐在一起吃饭。饭吃到一半,时小六捧着账本走了出来,给大伙儿报账——进账多少、开销多少,一笔一笔说得明明白白,记的账更是条理清晰,半点儿不含糊。
时老太听得连连点头,忍不住夸赞:“小六这账记得,比外头专门的账房先生还周全!”
一旁的人也跟着附和:“对对对!往后咱家要用银子,就找小六支取,有她管着账目,咱们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