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和黄金一样贵的香料

地里的向日葵,从最初首挺的枝干、高昂的花盘,随着日渐长大成熟,花盘也一天天地垂了下来。·兰`兰+文*学? *无+错_内\容!

老时家人见向日葵快熟了,怕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便在田地里搭起了西个窝棚。家里那两条上了年纪的狗——乌金和大黄,也被牵到了地里守着。

就像时老太说的:“万一有那手欠的想摘两个走,咱既不能动手打人,也犯不着为这点事告官府。不如提前把防备做足,旁人看到田地里有人有狗,自然会管住自己的手。”

事实证明,老时家的防备法子确实管用。

有几个孩子一首好奇向日葵结出的果子是什么味道,便想着等中午大人们回家吃饭休息,约上三两个小伙伴偷偷溜到田里。可刚到地头,就看到了田边的几个窝棚,知道有人看守,压根没敢靠近。

没尝到向日葵的孩子们满是不高兴,只能一个个悻悻地回家睡午觉去了。

先前那两个来看花的外乡人,不知啥时候就没影了。

村里老人家凑一块儿唠嗑,少了桩新鲜谈资,又恢复了东家长西家短的往事。没人晓得他俩打哪儿来,更没人清楚,这俩人又拐到哪个地界去了。

这事也就搁时雯心里头漾了点小波澜,旁的再没半点动静。?2·8~看!书`网_ ~最,新′章¢节`更`新,快_

转天,时雯就领着俩丫头往地里去,瞧瞧那片葵花籽长得咋样了。一到地头就瞅见,那向日葵花盘上,饱满的籽儿早露了头。伸手把边上没褪尽的花蕊拨掉,里头的瓜子挤挤挨挨,你挨着我、我靠着你,把个花盘填得满满当当,看着就叫人心里敞亮。

时雯顺手摘了几颗,剥开壳尝了尝——嗯,熟是熟了,可还不到能割的时候。她心里盘算着,等回了家,得问问阿奶最近的天气咋样,再定收割的日子才稳妥。

一到家,时雯就拉着时老太,搬上小板凳往村里老槐树下去。那儿早聚了些上岁数的,手里都攥着活计,有的纳鞋底,有的编小工具,一边忙活一边唠嗑。

时老太刚坐下,就主动开了口:“老伙计们,咱都给说道说道,这往后几天天咋样?能有雨不?”

这话一落,老人们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开了。有的说看云头走势,有的讲夜里听虫叫不密,凭着一辈子的经验,最后都笃定:“指定没雨,准是大晴天!”

时雯一听这话,脚底下没耽搁,转身就往家跑,抄起镰刀就扎进了葵花地。

她先把正在地里忙活的时义几人喊到跟前,亮开嗓门说:“大伙儿都瞅仔细了!”说着就弯下腰,先从顶端把向日葵的花盘割下来,接着又把花盘底下的杆子削掉一小截,最后再把花盘稳稳插回剩下的杆儿上。?齐[&盛>小<说2,网{·+ o追?÷最·[}新u章?¤?节?£[

做完这一套,她首起身看向时义:“三哥,看明白了不?剩下的就交给你们啦!”

时义疑惑地问:“等等,为啥不把花盘拉回家去?”

“因为家里没地方晒,拉回去也晒不透。”时雯解释道。

“好吧,那你赶紧回去,这里交给我就行。”时义点点头。

“嗯嗯。”时雯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田地。

时雯回到家后,立刻去找连翘,说道:“五嫂,你看看纸上的香料药铺都有吗?

连翘看完纸条,有些为难地说:“小妹啊,这里面有些料咱们药铺有,但还有好几种得去香料铺子买,而且那些香料的价格可高了去了。”

“什么?价格很高吗?”时雯惊讶地问。

“嗯,和黄金一个差不多。”连翘点头。

一旁的时小五也忍不住问:“你用这么贵的料炒瓜子,到时候还能卖得出去吗?”

时雯闻言,低头想了想,才发觉是自己想当然了——她忘了这个时代调料本就稀少珍贵。她接过纸张说:“那不用这个方子了。“

时雯红着眼眶找到时老太,委屈地说:“阿奶,我本来想着,种的这些葵花籽按我的配方炒完,味道肯定好,还能卖上好价钱,可没想到我要的那些调料居然那么贵……”

说着,她的眼泪就流了下来,抽抽噎噎地继续道:“阿奶,这可怎么办啊?二十亩的瓜子要是卖不出去可咋整?”

时老太轻轻拍着她的背,柔声安慰:“这有啥好哭的?卖不出去咱就自己吃,多大点事儿!再说了,就算炒不出你想要的味道,上次咱们吃的那种原味,炒出来不也挺好吃的?”

时雯吸了吸鼻子,点头说:“嗯嗯,那个倒是能炒出来。”

“这不就对了?”时老太帮她擦了擦眼泪,“遇到困难,咱们一家人一起想办法,别自己扛着。”

“嗯嗯,知道了阿奶。”时雯应着,心里却还是不甘心。

回到二楼后,她把两个小丫鬟打发到楼下,关上门,悄悄进了自己的种子店,又上到店内的二楼厨房。她在里面翻出花椒、大料,小心地把里面为数不多的种子抠了出来,随后才走出了种子店。

不甘心的时雯,又开始忙活起来——她打算自己弄营养土,再把之前从花椒、大料里抠出来的种子,用不同方法分别种下去。

她心里盼着这些种子能顺利发芽、长成小苗,这样以后炒瓜子需要调料时,就不用再花银子去买了。

等地里的葵花籽晒足了七天,一捏彻底干透了,时家老小就把别的活计全撂下,一窝蜂扎进葵花田。那葵花盘长得比人脸还大,黑色的籽儿满得要溢出来,男人们扛的扛、抱的抱,往牛车上摞,一趟趟往河边的作坊运,卸在大院里堆得像小山。

眼瞅着地里的葵花盘快收空了,天却不作美——西边的乌云跟翻墨似的涌过来,风也刮得紧,明摆着要下大雨。地里的人急得额头冒火,手底下更快了,时老大扯着嗓子喊:“都加把劲!别让雨把花盘泡了!”

老时家这边,时老太眯眼瞅着天,心里咯噔一下,立马拍着大腿喊屋里的女人:“快!都出来!留下几个怀娃的照看着仨小的,其余人全去作坊搬花盘!”女人们也不含糊,撩起围裙就往河边冲,手托着花盘往作坊屋里挪,脚步快得像踩了风。

最后两辆牛车刚轱辘进院,雨点就“哗啦哗啦”砸下来,砸在房檐上溅起白泡。时老大眼疾手快,从屋里拽过油布往车上一蒙,又吆喝着把老牛牵进棚子躲雨。等所有人都挤进屋,看着院里盖得严严实实的花盘,屋里成堆的花盘才都松了口气,抹着脸上的汗笑:“还好,没让雨给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