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家里孩子都怕时满

村长让赵平陪着,又从柴房里翻出那面铜锣——这锣一响,村里人都知道准没好事,听着就心烦。+如\文`网? ,更?新+最-全`他握着锣槌“哐哐”敲起来,扯着破锣嗓子在村里喊:“交税了!交税了!按去年的规矩来,十税二!不交的,收了地还得押进大牢!”

原本有人躲在屋里不想理会,一听见“大牢”两个字,都赶紧下炕穿鞋走出家门。三三两两的人往村头老槐树下聚,不扎堆还不觉得,一凑到一块儿才看清,个个脸色蜡黄,肚子却都鼓着——哪是有了娃,分明是吃红薯胀气闹的。

张家婶子先开了口,指着刘家婶子的肚子笑:“他婶子,你这肚子看着可不小,莫不是有喜了?”

刘家婶子也不恼,笑着回嘴:“我呸!你摸摸你自己的肚子,不也鼓鼓的?难不成你也快生了?”

两人说着都笑了,周围的人也跟着叹气似的笑——谁不知道这肚子是怎么回事?不过是苦日子里,寻个由头逗逗乐,缓一缓心里的愁罢了。

村长见老槐树下聚的人多了,清了清嗓子,把税官说的那桩事又拎出来,添油加醋讲了一遍。他说得唾沫星子横飞,着重描那户偷税人家的惨状:“你们是没见呐!那汉子被打得浑身是伤,连人样都快认不出了,如今全家都被关在牢里,就等着被官差拉去发卖,这辈子怕是难出头了!”

底下人听得首皱眉,有个汉子忍不住高声问:“那他家地里的红薯,最后怎么着了?”

村长叹了口气,摇着头说:“还能怎么着?当官的哪会给留?早带着人去地里刨干净,拉回镇上充公了!”

旁边立马有人接话,语气里满是无奈:“可不是嘛!连家里人都要被卖去当奴才,这点红薯算什么?他们哪会手下留情!”

这话一出,树下顿时静了不少,原本还小声议论的人,都耷拉着脑袋,脸上的愁绪又重了几分——这税,是躲不过去了。&??零£点\看?\?书+ 21更±新?±最??快~^?

没一会儿,就有几个人往老时家去,进门就急着问时老太:“婶子,今年您家还收地不?”

时老太皱着眉反问:“怎么好好的,又要卖地了?”

“这不又要交税了嘛!”有人叹着气,脸上满是为难,“手里实在凑不出粮。”

“用红薯抵税不就成了?”时老太说。

“可婶子,明年啥情况还不知道呢!我们不敢把红薯都拿去交税啊。?x,k¢s·w~x¨.`c~o!m¢”那人摇着头,语气里满是顾虑。

时老太心里盘算着早前老道说的话,缓声开口:“明年或许就不旱了。你们不如把家里的银子粮食凑一凑,把地保住。”

“可万一明年还旱呢?”又有人插了话,声音都发颤,“交了税,手里红薯少了明年吃什么?那不只能等死吗?”

“老话不是说‘事事不过三’?今年旱了两年,万一明年真就下雨了,到时候再想买地,可就难了。””时老太又接着劝。

“婶子,我们知道您是为我们好。”领头的人低着头,声音闷闷的,“可眼下这坎儿都快过不去了,只能先顾眼前了。”

时老太看着他们愁苦的模样,叹了口气:“行吧,你们想清楚就行。真决定了,就去找我家老大说。”

于是老时家又增加了两百多亩地。眼瞅着就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富户地主。

任雅眼瞅着时老太院里的人都散了,这才轻手轻脚凑过去,压低声音说:“阿奶,我昨儿回娘家,听我爹他们念叨,说今年收地按三两一亩算。”

“啥?三两?”时老太眼睛当时就瞪圆了,声音也拔高了些:“这是把人往绝路上逼啊!咱老时家可不能干这亏心事儿!”

任雅急着辩解:“可阿奶,谁知道明年天气咋样啊?要是还按去年五两一亩买,万一再像今年这样,地买过来搁那儿荒着,这不白扔钱嘛!”

时老太脸色沉了沉,语气却格外笃定:“别再说了!我信那老道的话,做人不能让银钱迷了眼。你爹他们想咋干我管不着,但咱这几个村收地,还得按去年五两的价来,一分都不能少!”

任雅在老太院里没说通,心里堵着气,闷头回了自己院。刚坐下,时小西就瞧出她脸色不对,凑过来劝:“这是……阿奶没听你的劝吧?”

任雅没精打采地点点头:“嗯,她非要跟去年一个价,五两一亩不松口。”

时小西反倒笑了,递过杯凉茶:“我倒觉得阿奶做得没差。做人嘛,总得有个底线,不能光盯着银钱算。”

任雅一听就炸了,搁下杯子反问:“合着你是说我爹他们没底线了?”

“不是不是!”时小西赶紧摆手,语气都慌了些,“我不是那意思!我是说阿奶信着老道的话,看事儿比咱们长远,跟岳父他们想的不一样,不是说谁对谁错。”

任雅别过脸,闷哼一声:“我还不是为了这个家?怕明年天不好,地砸手里亏了。”

时小西连忙顺她的话,软声哄:“是是是,小雅最疼这个家了,比谁都上心。别气了,喝口茶凉快点儿。”

时小西两口子正为点小事拌着嘴,话音还没落下,隔壁时小六那院就飘来朗朗的读书声——“人之初,性本善”。

原来是时小六的屋子里,大的小的坐了一屋子,都是自己的娃。自打时满从外头回来,家里的娃就没再往别处跑过,全凑在这儿读书写字。

这灾年光景差,能供得起娃上学的人家越来越少;再说村里那学堂,挨着水井,村里人天天排队打水,吵得根本没法上课,早早就停了。时满也是闲来无事,干脆在自家开了个小课堂,打发打发时间。

可别瞧时满是给自家娃上课,那股子严厉劲儿半点不含糊。一进课堂,戒尺准捏在手里,谁要是上课走神、背书磕巴,甭管是亲弟弟还是侄女儿,该罚站的罚站,该打手板的绝不手软。

也正因如此,家里这些娃只要瞧见时满的影子,立马跟耗子见了猫似的,要么赶紧溜回屋,要么乖乖站着不敢吱声——没一个不怕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