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复盘大会

杨明宇那句“彩排的全部意义”,像一句神奇的咒语瞬间驱散了笼罩在多媒体教室里的沉重阴云。-芯·完,夲!鉮*占. ,首!发.学生们抬起头看着老师脸上那真诚的不带一丝嘲讽的微笑,心中的沮丧和自我怀疑渐渐的消失。

“都别站着了,坐吧。”杨明宇随意地在舞台的台阶上坐了下来,拍了拍身边的位置,“我们来开个‘战地复盘会’。”

学生们迟疑地围坐过来形成一个半圆形,将杨明宇和他的那个写满了红字的笔记本围在了中心。角落里陈静的啜泣声也停了,在赵敏和张玲玲的陪伴下,她也挪了过来,虽然依旧低着头,但耳朵却竖得尖尖的。

“首先,我要表扬李磊。”杨明宇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感到意外。

班长李磊愣了一下,脸瞬间就红了:“老师……我……我今天把设备搞得一团糟……”

“不。”杨明宇摇了摇头,翻开了他的笔记本,“我记录的时间,从投影仪出现故障,到你最终把它调试好,用时1分13秒。从话筒啸叫,到你和王昊配合解决,用时不超过5秒。你在出现突发状况时没有慌乱,而是立刻寻找解决方案。这说明你具备了作为一名‘后台技术总监’最宝贵的素质——冷静。”

他合上本子,看向所有人:“一场完美的演出,需要的不仅仅是台前演员的光鲜,更需要幕后英雄的稳定。·k~u·a¢i¢d!u¨x·s?..c·o^m+李磊,你今天做得很好。我只有一个要求,把你今天遇到的所有问题,写成一份应急预案(plan B),比如,视频文件至少准备两个备份,话筒的最佳站位要提前在舞台上用胶带做标记。”

李磊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被认可后的坚定。他拿出自己的小本子飞快地记录着,仿佛自己真的成了一名“技术总监”。

“接下来,我们说说张伟。”杨明宇的目光转向那个还在懊恼中的体育生。

张伟的头埋得更低了,瓮声瓮气地说:“老师,我给您丢人了。”

“忘词,是每个第一次登台的人都会犯的错,这不丢人。”杨明宇的语气很温和,“丢人的是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所以,我们要分析的不是‘你为什么忘词’,而是‘我们该如何让你想忘词都忘不了’。”

他看向“沙场兵魂”组的编剧马飞:“马飞,你们的剧本是不是可以改一种形式?不要让张伟去死记硬背那些长篇大论的台词。我们可以把核心的诗句,做成一张张巨大的像‘提词卡’一样的ppt,在他表演到相应环节时由孙鹏在后台精准地切换出来。_如\文+徃¢ /追\蕞,鑫?璋!劫\这样一来ppt既是观众看的内容也是张伟的‘安全网’。”

“对啊!”马飞一拍大腿,“我还可以把关键字用红色加粗,这样伟哥一眼就能看到重点!”

“不止。”杨明宇继续补充道,他的思维如同精密的仪器不断地优化着每一个细节,“张伟,你最熟悉的是什么?”

“篮球……”张伟下意识地回答。

“没错!是肌肉记忆!”杨明宇的声音陡然提高,“从今天起,你们小组的排练,要加入体能训练!你要一边做着俯卧撑,一边把你的台词吼出来!你要在最疲惫大脑最缺氧的时候,都能把‘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诗像喊‘抢篮板’一样从你的潜意识里吼出来!这,就叫‘刻意练习’!”

张伟的眼睛瞬间亮了。用训练肌肉的方式去训练记忆?这个方法,他简首太熟悉太有心得了!他仿佛看到了一条能让他克服舞台恐惧的最适合他的道路。

最后,杨明宇的目光落在了那个从头到尾都躲在人群后面的身影上。

“陈静。”他轻声叫着她的名字。

陈静的肩膀微微一颤。

“你今天哭了,对吗?”杨明宇问道。

陈静点了点头,不敢看他。

“很好。”杨明宇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的评价,“今天你能当着所有人的面哭出来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陈静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错愕。

“因为你敢于在压力下,释放你的真实情绪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假装什么都没发生。”杨明宇的眼神,温和得像一汪清泉,却又充满了洞察一切的力量,“我知道,让你一个人站在聚光灯下,面对几百个陌生人,对你来说太残忍了,也太着急了。”

“所以,我们也调整一下方案。”他看向陈静的两个组员,“赵海燕,吴菲,从现在起,‘时空坐标’组的展示不再是陈静一个人的独白。你们三个人要像电视台的主持团队一样共同上台。”

“陈静,你依然是主心骨,负责最核心、最关键的知识点讲解。赵海燕,你口才好,负责开场、串场和引导。吴菲,你负责操作flash动画,并在旁边做一些补充说明。你们要形成一个互相支撑彼此掩护的‘铁三角’。”

杨明宇看着陈静,一字一顿地说:“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当你紧张的时候,就看一看你身边的伙伴,把话筒交给她们。你要记住,你的背后站着你的团队。”

陈静看着赵海燕和吴菲那两双真诚而用力的点头,又看着讲台前老师那充满信任的目光,她那颗因为恐惧和羞愧而冰冷的心渐渐地回暖。她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自己的脆弱是可以被团队所接纳和保护的。

短短二十分钟的复盘会,杨明宇没有一句指责,没有一句批评。他像一个高明的医生,将那场看似“灾难”的彩排录像一帧一帧地慢放,精准地找到了每一个“病灶”,然后开出了最对症下药的“药方”。

他将林天的技术故障,转化为了制定应急预案的契机;将张伟的临场忘词,升级为了一套科学的“肌肉记忆”训练法;将陈静的心理崩溃,重构成了一个更具支持性的“团队展示”模式。

那份写满了红字的笔记本,在学生们的眼中不再是记录失败的“罪证”,而是一张通往成功的无比珍贵的“藏宝图”。

“好了,问题都找到了,药方也开了。接下来,就是你们自己‘吃药’和‘康复训练’的时间了。”杨明宇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

“我宣布,下周三,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第二次带妆彩排。”他环视着一张张重新燃起斗志的脸,嘴角勾起一抹“魔鬼教练”式的微笑。

“这一次,我希望看到的,不再是‘灾难’。”

“而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