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0章 你敢有意见?
百官自动分道两旁,接连跪地迎接。
在行礼的前一刻,白明微顺着来人的方向看过去。
太后一袭凤袍,庄重得就像在举行什么大典。
两位公公跟在左右,好像随时准备搀扶。
逆光里,看不清太后的神色,只是觉得这厚厚的凤袍,仿佛要把太后给压倒。
随着太后登上龙椅,一撩衣摆缓缓落座。
百官齐声高呼:“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身边的韩公公公公朗声开口:“诸位大人,请平身。”
百官陆续站了起来。
而这时,原本“头疼”要去休息的元贞帝提着衣摆小跑过来:“母后,您怎么来了?”
他有些诧异,有些不解,但更多的是恼怒。
太后没有理会他,却向一直跪着的刘昱伸出手:“太子,来哀家身边。”
刘昱有些诧异,但还是依言来到太后的身边。
太后用她那枯槁的手,轻轻握住刘昱的手,和蔼可亲地说:“你做的事,哀家都知道了,孩子,哀家以你为荣。”
刘昱一怔,不可置信地抬起头。
仿佛这是他长久以来,第一次被夸赞。
而这时,太后又拍了拍刘昱的手:“孩子,继续你刚才说的事情,哀家来主持公道。”
说完,她扭头看向元贞帝:“皇帝,既然哀家临朝,你便坐一旁听着吧!”
以往太后临朝辅政,从未坐过龙椅。
可现在她坐在元贞帝的龙椅上,对着元贞帝发号施令。
元贞帝有些不情愿,但也不敢说话。
只因那遗诏,现在还供奉在刘氏宗祠,倘若太后不满,随时可以用那道遗诏换了他。
他只能蕴着怒意,坐到侧边的位置,那原本是太后坐的。
他不悦地开口:“母后怎么突然来了,朕一点准备都没有,相信众卿家也没有什么准备。”
太后目光落在刘昱身上:“哀家听闻,太子正在弹劾举报秦丰业,哀家来瞧瞧,那位曾经的国之股肱,究竟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竟然叫太子大义灭亲,在朝堂之上揭发他。”
元贞帝强颜欢笑:“母后,您凤体违和,还是回去休息吧,这里有朕处理,至于秦丰业的事,秦丰业都告老归家了,何必……”
太后打断了他的话,直言不讳地询问:
“皇帝你似乎不太乐意见到哀家坐在这里,是不是这些年哀家和朝政没有撇得太清楚,叫你一直担心哀家会抢了你的江山与宝座?”
元贞帝连忙否认:“母后,您误会了,儿子不是那个意思。”
太后冷哼:“既然不是那个意思,哀家开朝会的时候你就听着,在这里推推阻阻,哀家还以为皇帝你不乐意看到哀家。”
“再者哀家都半截身子入土了,还能威胁到皇帝你什么?哀家若有那份心思,这把椅子只怕直到现在皇帝你的屁股都没坐热。”
太后向来给皇帝脸面,从来不会当众说这些话。
元贞帝又惊又怒,面子也放不下。
一旁的王公公连忙提醒:“陛下,您头痛好些了么?”
突如其来的声音,总算打断了元贞帝几乎不可控制的怒意。
他看了一眼朝臣,没一个为他说话的。
他心知此时自己势微,无法与太后正面冲突,而且也不符合他一直以来表现出的孝贤明君模样。
于是他拱手:“太后言重了,朕岂敢那么想。”
一句话,拉远了母子二人之间的距离。
他就是这样的人,只要威胁到他的立场和地位,就算是亲生母亲,他也照恨不误。
这也是太后多年来一直很有分寸的原因。
先帝走了,儿子就是她唯一的至亲,是她与先帝之间唯一的血脉牵绊。
为了这份母子情谊,她已经做了太多太多不可挽回的事情。
直到现在,她似乎才终于想通,微薄的母子情分,哪有那无数人用性命打下来的基业重要。
于是她不再把皇帝的想法放在第一位,甚至没有像往常一样安抚几句,便开始正事:
“众卿家,太子大义,举报秦丰业各项罪责,并罗列出秦丰业的各项罪状,相信你们也好奇,这究竟是不是真的。”
“哀家也好奇,当初能撼动朝野的三公之一,究竟是不是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大罪人!”
“今日哀家临朝,就是为了弄清楚这件事,以免疑惑困在大家心中,导致朝堂不安,百姓不安!当事人更不安!”
“哀家已经命人把秦府上下全都打入天牢,哀家有言在先,一旦事情被确认真实,秦府满门杀无赦!”
“至于同流合污之人,被牵涉之人,哀家也绝对不会轻饶!众卿可有意见?!”
掷地有声的话语,回荡在朝堂。
她没有提及倘若是虚报,将会如何处置太子,可见她心底已经确认,太子所说皆为真实。
众臣尚未反应过来,宋成章却已经跪下:“太后英明,臣附议。”
许多人尚未了解情况,明知太后有心办秦丰业,但也不敢在情况不明的时候站队,生怕被事后清算。
所以只有宋成章孤零零地跪在地上,苍老的背挺得直直的。
也就在这时,白明微跪了下去,朗声开口:
“臣绝对没有涉事其中,无惧太后将事情查得清楚明了,臣问心无愧,所以臣支持太后还天下一个真相!还该清白的人一个清白!”
言下之意就是,反正我没勾结秦丰业,所以我不怕太后你查。
其他没出言支持太后的,你们是不是问心有愧,所以才缩足不前?
她这话一出,众臣也陆陆续续跪下。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臣等没有任何意见。”
“……”
朝臣的态度已经摆在那里,此事必然得有个了结,就算是元贞帝也无力阻止。
元贞帝看了宋成章与白明微一眼,忍不住恨得牙痒痒。
可事实是,朝堂之上已经无人在意他的反应,皆把注意力集中在太子举报秦丰业一事之上。
太后得到了朝臣的支持,自是一刻也不耽搁,开始正事:“太子,你继续说来,哀家就在这里,不要有任何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