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臣恕难从命

果不其然,皇帝见汪铮不说话,又是连声叹气,最后才道:“汪爱卿,你有几个儿子?”

汪铮道:“回陛下,臣有三个儿子,小儿子还不满周岁。”

皇帝点点头,道:“朕有四个儿子,只比你多一个啊。只可惜老三是个残废,而太子又体弱多病。”

“满打满算,也就襄王和献王这两个正常一点。”

“朕也难啊。”

汪铮出言宽慰道:“三殿下虽然腿脚不便,但天资聪颖,博览群书,才学过人。太子殿下虽然体弱,但前些年已经表现出了相当卓越的理政才能,想必等身体好了以后,能为陛下分忧。”

他避重就轻,只说太子和三皇子,希望皇帝能够明白他的言外之意。

皇帝又岂会不知,只是他还是想保襄王和献王。

“朕原来对老二是寄予厚望的。”皇帝叹息一声,“没想到他这样不争气,的确令朕失望透顶。”

汪铮又要开口。

皇帝摆摆手,接着道:“这一次他犯下大错,朕也被他气得不轻,必须要严惩,叫他涨涨记性,看他以后还敢不敢胡来了!”

汪铮张张嘴,想要反驳。

皇帝又接着道:“汪爱卿,你看鞭八十,让他们在宗人府思过三年如何?”

“当然了,受害者家属那边必定要安抚的。朕从大内府库拨十万两银子,着你亲自发放给死难者家属,表达朕的一片心意。”

十万两,已经不是小数目了。

皇帝觉得这样也算仁至义尽。

难道还真要让他的儿子给百姓偿命吗?

汪铮露出不可思议的目光看着皇帝。

“陛下……这……万万不可!”

皇帝拧眉,道:“汪爱卿难道觉得十万两还少?”

“不……”汪铮摇头,“十万两抚恤银已经不少,只是……对二位殿下的惩罚,恐怕难以服众。”

“哦?”皇帝疑惑地问,“鞭笞八十,幽闭三年,还不够?是谁觉得不够?是汪爱卿,还是哪个刁民?”

皇帝语气已经变得冷硬起来。

在他看来,如果有人质疑要重判他的儿子,那肯定是刁民。

汪铮却没有怂,而是绷着脸,铿锵有力道:“回陛下,是国法觉得不够。”

“东陵律法,杀人者偿命,欠债者还钱。”

“襄王和献王,他们何止杀了一个人,先有珍宝街引爆震天雷,后不知悔改,竟冒充顺天府官差,抓走二百余受害者及家属,逼迫他们写下撤诉状,再欲将众人诛杀焚烧埋于城外。”

“这是臣连夜整理出来的卷宗和证供,请陛下御览!”

汪铮从袖子里取出厚厚一封奏报。

皇帝却一挥衣袖,道:“朕不想看,你想说的,朕都知道。”

“但朕只有一句话,他们是朕的亲骨肉,虎毒尚且不食子,难道你要朕诛杀自己的儿子?”

汪铮浑身一震。

“汪爱卿也有儿子,若是你的儿子犯了错,你也舍得打杀?”

汪铮眼神一凛,沉甸甸道:

“臣的儿子若犯下不赦之罪,臣也会秉公处置,绝不姑息!”

“陛下爱子之心,臣可以感同身受。但那些死难者,谁不是父母所生?难道他们的父母就不心痛吗?”

“襄王和献王犯下的弥天大罪,至今没有悔悟。”

“就在陛下派人去召臣觐见时,他们还大言不惭,他们是天潢贵胄,臣没有资格判他们的罪!”

汪铮将乌纱从头上取下,端在手中。

“若陛下坚决要护着两位殿下,臣请辞去顺天府之职,回乡去也!”

“汪铮!”皇帝怒喝一声,“你在威胁朕?”

“臣没有资格威胁陛下,也威胁不了陛下。臣若昧着良心,宽纵此二人,便无言苟活于世。”

说着,汪铮一个头狠狠磕在地上。

皇帝脸上一阵青白交加。

他知道汪铮头铁,知道他敢说话,敢谏言。

但是没想到他连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

“若朕一定要你照此办理呢?”皇帝怒问。

“臣恕难从命!”汪铮颤抖着说。

皇帝倒吸一口冷气:“你就不怕朕摘了你的脑袋?”

“臣虽死无憾!”汪铮又是一声铿锵有力的回答。

皇帝怒问:“不怕牵连你的父母妻子?”

“陛下乃圣明君主,绝不会牵连无辜!”汪铮这句话绝对发自肺腑,没有丝毫犹豫。

若皇帝是个糊涂君主,他也无法安坐顺天府三年,肆无忌惮地得罪权贵而不怕招致报复。

这一切都是因为皇帝支持他,相信他。

否则那些个手眼通天的,随便对皇帝吹吹风,他早就被贬到鸟不拉屎的地方去了,甚至脑袋都保不住。

皇帝咬牙切齿地看着汪铮:“朕不能为了做一个明君,就杀妻灭子啊!”

“不是陛下杀妻灭子,是他们所行所为,国法不容,天理不容!”汪铮据理力争。

“你不要再说了!”皇帝胸口起伏难定,“你既不愿遵旨而行,朕也不勉强你,你就留在宫里吧。”

“刘胜,请汪大人去偏殿静候,传云轻进宫!”

皇帝觉得,既然汪铮这里搞不定,那就试试从云轻这里下手。

那个女子虽然狂傲,可难道她还能跟当皇帝的硬刚?

肯定比汪铮这个死脑筋要容易搞定。

云轻大摇大摆地进了宫,见到皇帝,倒也不慌,恭恭敬敬地准备行大礼。

皇帝却特别友善地免了她的礼。

“云小姐不必多礼,赐座。”

云轻谢道:“多谢陛下。”

说着也坦然就坐,好像对面那个人不是皇帝,只是个普通老头。

皇帝对此也不禁有些疑惑。

以前他也曾见过云轻几次,这丫头可不像现在表现的如此镇定自若。

虽不至于畏畏缩缩,但也谨慎小心。

她现在这样,倒像是已经见惯了大世面,宠辱不惊了。

“云轻啊,朕与你也许久没有这么说话了吧?说起来,你差一点就成了朕的儿媳妇。”

皇帝开始套近乎。

云轻笑着道:“是民女无福,旧事就不必提了。陛下召见民女,想必不是为了叙旧,不妨直言?”

皇帝:……

碰了一根钉子,皇帝眉头微蹙。

周围人已经屏住呼吸了,这云轻也太勇了吧?

敢这么跟皇帝说话的,还真没见过。

就不怕掉脑袋吗?

还是说,她脑袋特别硬?

他们敢断定,皇帝一定会狠狠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