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这天下,你最懂我
云吉儿看着黑衣人,嘲弄地撇了撇嘴:“你不是走了吗?还回来干什么?”
“吉儿……是我对不起你。”黑衣人生意沙哑,略带哽咽。
云吉儿冷漠道:“现在说这个,太晚了!”
云轻好奇地看着他们。
“你是什么人?”云轻问黑衣人,“和她什么关系啊?”
黑衣人问:“我都告诉你,你能不能放过她?”
云轻道:“这个我回答不了你,汪大人在这里呢,云吉儿犯的事儿,得由汪大人依法处置。”
黑衣人问:“所有事情都是我做的,和吉儿无关。”
“包括今天的事儿,也是我策划的。她是受我牵连而已。”
“云天海是我杀的,白姨娘也是我杀的。贵妃娘娘是我去联络的。”
汪铮问:“你为何要这么做?”
黑衣人道:“自然是为了夺云家的家产。”
“汪大人,你不会相信,吉儿一个小姑娘,能谋划这么多事儿吧?她只是被我胁迫了而已。”
黑衣人打算将所有责任都扛起来。
“云小姐,我愿意以死谢罪,只请你对吉儿手下留情!”
“你这么护着她,看来你们之间的关系不一般啊。”
云轻笑着朝他走过去,手一挥,就把他脸上的面罩打飞了。
露出一张脸,虽然明显有了岁月的痕迹,但还依稀可以看出是个挺俊的中年人。
她回头看了一眼云吉儿。
便有了答案。
云吉儿下半张脸,几乎和眼前的男人一模一样。
难怪他这么护着云吉儿了。
这时,雁不回和韩立带人杀了回来。
“三小姐,你没事吧?”雁不回担忧地问。
云轻摇头。
却见黑白不动声色地站到了她身边。
宣示主权的意味相当明显。
雁不回倒是没有任何反应,反而松了一口气,又看向黑白,咧嘴一笑,道:“这位小兄弟,真是一把好手啊,雁某这么多年,没见过这么俊的功夫了!”
云轻看向黑白,然后对雁不回道:“他是我贴身侍卫。”
雁不回惊讶地问:“不是云小姐的未来夫君吗?”
“啊?”云轻有点惊讶,“你看像吗?”
雁不回一本正经地道:“刚刚在前面遇到这位兄弟的时候,他第一句话就问云小姐在哪儿,看他那么着紧,就像我紧张我家小鱼一样!”
“难道不是吗?”
云轻笑着瞅了一眼黑白随身携带的那柄剑。
“嗯,算是吧,毕竟他可是收了我的信物的。”
黑白斜了她一眼,却没有反驳。
“云小姐这俩怎么处置?”雁不回问。
“带回去,一并送顺天府,让汪大人处置。”云轻懒得理会。
云吉儿和她亲爹对云轻而言,不过是两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她要对付的人,是躲在宫里,高高在上的贵妃娘娘!
“云轻,你别得意!”云吉儿恶狠狠地道,“你惹了那么多人,迟早得死!”
云轻笑眯眯地看着她:“那恐怕你看不到了。”
“我很好奇啊,云天海知道你不是他的种吗?”
云轻看看云吉儿又看看那个黑衣人。
云吉儿倒吸一口凉气:“你……你怎么知道?”
“你们俩这长相,说不是亲父女都没人信吧?”云轻摊摊手。
云吉儿有些无措起来。
“他才不是我亲爹!”
黑衣人却露出了伤感之色,道:“都是我的错,是我害了吉儿和她娘,该受到惩罚的人是我!”
“哎呀,好了,我没空在这里看你们俩演狗血伦理剧。”
“汪大人,交给你了,我得回去休息一下,养精蓄锐!”
虽然人救出来了,那俩畜生也被抓了,但不代表一切都结束了。
他们必然会做垂死挣扎,宫里的贵妃也会拼尽全力救自己两个儿子的。
回去的路上,黑白问她:“你这段时间是一点也没闲着?”
“我也想闲着,但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云轻一脸怅然。
黑白却是不信:“我看你是唯恐天下不乱。”
“你怎么看得那么准啊?”云轻笑着问他,“小侍卫,你说,你是不是对我过分了解了?”
“谁要了解你?”黑白又傲娇地偏过头去。
云轻逗他问:“黑白,你要是晚来一点点,说不定我就死在他们手里了,你会不会难过啊?”
黑白道:“只有好人命才不长,你啊……千年不死万年不烂!”
云轻嘿嘿笑起来:“啧啧,我说我这么稀罕你呢,这天下,你最懂我!”
黑白脸上闪过一抹不自在。
云轻把头靠在他肩膀上,打了个哈欠:“借用一下,不介意吧?”
黑白:“介意,可以不借吗?”
“不可以。”云轻不仅把头靠上去,还把整个身体的重量压在他身上,“好累,我要歇一会儿,小侍卫……你不在这段时间,我还真有点不习惯。”
她嘟囔着,渐渐眼皮就耷拉下来,呼吸声逐渐平缓。
还真睡着了。
黑白:……
就这么放心他?
但还是把身体稍微放松了下去,好让她靠的更舒服一点。
就惯她这一次,念在她……念在她说了“他不在,会不习惯”的份儿上吧。
黑白嘴角微微上扬,也闭上眼睛假寐。
……
皇帝收到奏报的时候,直接气晕了过去。
连夜召汪铮觐见。
等看到汪铮时,皇帝又无言以对。
汪铮脸上的伤太过刺目,提醒着皇帝,他那俩混账儿子,到底胆大包天到了什么程度。
“汪爱卿,你受苦了。”皇帝深表歉意,“朕……朕教子无方,实在愧对列祖列宗。”
汪铮总不能指责皇帝,只好道:“陛下休要自责,此事与陛下无关,皆是两位王爷目无王法所致。”
“哎……”皇帝沉沉一叹。
汪铮低头不语。
他隐约知道皇帝深夜召见自己,绝不只是为了说这些话。
他不顾伤势,坚持要明天开堂,就是为了趁热打铁,将襄王和献王的罪定下来。
而且他回到府衙之后,家门都没进,直接开始整理证据,重录口供,提审襄王和献王。
到现在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
他太清楚这件事的严重性,也太清楚襄王和献王两人的特殊地位。
是人都有爱子之心,皇帝也不例外,又岂能对两个儿子不闻不问呢?
汪铮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只待皇帝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