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不让你们左右为难
早朝。
“陛下,廷尉府空缺一名右监,一名左平,空缺从史、书佐、治狱使者等属吏共计十三人。”
要不是杜周汇报情况,朝堂上其他人还不知道廷尉府缺了这么多人,连千石级别的右监都有缺。
“怎么会缺这么多人,朕记得去年岁举而来的贤才有五十多人,没有人被安排进廷尉府么?”
岁举,察举制之下的常规人才选拔方式,每年由各地太守和相国举荐人才。
这些人会作为候补或者直接安排相应官职。
九卿之下的职位不需要刘彻亲自任命,他可以很合理的装作不知道具体情况
“陛下,去年岁举而来的贤才有两人进入廷尉府,分别担任右监和左平,担任右监者没能通过试守,担任左平者因病身亡。”
试守就是试用期,通过试用期的人才算坐稳了官位。
右监的俸禄上千石,左平的俸禄六百石,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至于其他的属吏不需要提,属吏的官职低,俸禄少,能被举荐而来的都不是一般人,几乎不会担任此类官职。
廷尉府的属吏,廷尉可以自行选拔,给朝廷备案即可。
至于怎么选拔,其中自然有很多操作空间。
这些情况,刘彻早就已经了解过,今天不过是在朝堂上说给其他大臣们听。
“臣请陛下下诏举荐明法者,以补足廷尉府空缺。”
杜周心里苦呀,明明是陛下要收走他手中的属吏任免权,用新的考试方式选拔官吏,
他却要陪着陛下演戏,装作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可心里再苦,杜周也不敢不听,毕竟陛下还给他留了些体面,
考试中,由他担任主考官。
哪怕新的制度还没有施行,杜周已经想到怎么用主考官的权力以权谋…
不对,是选拔出自己想要任用的人才。
“陛下,廷尉府官员事关案件审判,他们的断案能力高低直接关乎案件是否公正,关乎罪犯是否能得到惩处,关乎大汉律法的威严。
为了广招天下贤才,臣建议所有明法者不必经过举荐,直接参与考试即可。”
陆鸣的建议顿时引起一片哗然,大殿内众多大臣惊讶的看向他,
不知道他又想搞什么花样,怎么好端端的提出要去掉举荐环节。
其他属吏暂且不提,毕竟官职低微,背景深厚者不屑去争取。
但右监和左平这样的官职,很多人还是会主动争抢的。
左平的俸禄六百石,抵得上一个县令了,又是负责审判案件,已经是大汉的高级官员。
更不要提右监负责抓捕罪犯,都是肥缺。
去掉举荐环节,允许明法者直接参与考试,无异于把这两个官职从察举制中脱离出去,
对于拥有举荐权的人来说,这是在压缩他们的权力空间。
“陛下,富民侯所言有些草率了,若是不经举荐,朝廷对前来考试的人缺乏了解,难以确定其品行如何,
任用如此官员,恐怕容易出现问题。”
如此之类的反对声很多,理由也都大差不差,没有新花样。
察举制在制度设计上确实能考察人的品行和才能,能通过考察的人下限更高,不容易出问题。
而且考察方式灵活,能全面考察一个人的各种才能。
这都是察举制的优势,自从推行察举以来,确实为大汉选拔了很多有用之才。
但这些优势也可以是弊端,拥有举荐权的人可以操作的空间太大,整个过程没有客观标准,全靠主观评价。
刘彻默默听着他们的理由,和自己预想的一样,仿佛一个个都是一心为公,绝无半分私欲。
“周风是冯京举荐的,他们做了什么,还需要朕提醒你们么?”
一众持反对意见的官员顿时哑口无言,他们的种种说辞,在赤裸裸的现实面前是如此的无力。
“陛下,臣认为富民侯的建议很好。”
汲黯突然站了出来,“廷尉府负责审理各种大案,有举荐的关系在,难免会遇到审判自己举荐人的情况,到时候廷尉府的人又该如何是好。”
哎,这个角度好,刘彻觉得此时的汲黯有些可爱,喷人的时候总能找到合适的角度。
“各位信誓旦旦说着察举好处的大臣,要是让你们去廷尉府,审判自己举荐者的案子,你们会怎么办?”
不用他们回答,汲黯太知道真实情况了,哪怕是换做他,都未必能不受影响。
“要是让你们铁面无私,岂不是对不起举荐之恩,要是让你们徇私枉法,岂不是对不起陛下的信任,
廷尉府的官员取消举荐,是为了你们好呀,免得你们左右为难。”
汲黯的理由很强大,让那些反对的人一时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廷尉府的职责确实会出现这种情况,
只是以往大家心照不宣,如今被公开说了出来。
“陛下,右内史说的有道理,廷尉府的官员要是蒙受别人的恩情,在断案之时难免为难。”
张汤一直默默观察,以他对陛下的了解,既然提前找他和杜周打过招呼,意味着这件事绝没有回转的余地,
不管朝中有多少人反对,新的制度一定会推行。
“陛下,臣认为富民侯和右内史说的有道理,廷尉府的官员确实不宜受人举荐。”
张汤当过多年的廷尉,十分清楚盘根错节的关系带来的问题,就是去除举荐制度后,也无法根除这些问题,但终归会好上一些。
陛下的想法如此坚定,反对也没用,那就好好配合吧。
又一位朝堂大佬开口,反对声终于被压了过去,刘彻当场宣布要昭告天下,所有通晓律法者都可以来长安参与考试,
考试时间被定在三个月之后。
退朝后,杜周和张汤走在一起。
“现在是廷尉府,以后不知道会是哪些官职,我感觉陛下不会就此停手的。”
杜周有种很强烈的感觉,廷尉府只是一个开始。
“慎言,不要忘了你我走到今天靠的是什么。”
张汤不想和别人一起揣测刘彻的想法,这很不安全。
杜周沉默了一会,点点头。
他怎么会忘呢,别人把他们叫做酷吏,能走到今天就是靠陛下的支持。
“不支持陛下,陛下就会换一批支持他的人来取代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