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资格考试

刘彻有些失望,没人选择其他地区,全都要去倭岛。

也是,这些人要是有开疆拓土的雄心,也不会做出那么多荒唐事,他们就是大汉的蛀虫而已,最好全都清除出去。

送走他们几个,最后一次宴请诸侯王,今年的觐见就此结束,诸侯王们的车队奔向各自的方向。

未央宫中。

“陆鸣啊,你觉得还要过几年大汉才能实行科举。”

问题有些突然,陆鸣有些意外,好在他此前就曾思考过相关问题。

“陛下,我觉得这要看朝廷实行科举的目的是什么,有些目的短期内可以很快达到,有些目的可能需要十几年才能完成。”

刘彻示意他坐下来说,

“短期内能达到的是什么?”

刘彻曾仔细对比过科举和现行的察举,对其优劣自有一番看法。

“陛下,察举制最大的问题就是举荐权容易被世家大族所垄断,被举荐者和举荐人之间达成利益关系,

被举荐者心中最感谢的是举荐他们的人,而不是朝廷,更不是陛下。

科举制在短期内能达到的效果就是破除他们之间的关系,不见得能彻底破除,但是比察举好很多。”

刘彻也是这么想的,从河南郡的贪腐案件就能看出来,周风受太守冯京的举荐成为县令,很自然的就配合冯京进行贪墨。

这个问题不是个例,必然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暂时没有爆发出来。

东汉末年,四世三公的袁家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门生故旧遍天下,察举制是基础条件。

刘彻当初不是看不到察举制的缺陷,但是对于当时的情况来说,察举制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不采用察举制也找不到别的更好的办法。

自从知道科举制之后,刘彻一直就在等待机会,用科举取代察举,朝廷的官职不能成为某些人的人情。

率土之兵莫非王臣,能当官的人要感谢也应该感谢他这个皇帝,而不是那些举荐人。

“朕决定明年开始在小范围内试行科举,你觉得从哪些官职入手比较好?”

陆鸣被难住了,他哪里知道这个,

“陛下,我也不敢确定,官太小吸引不了贤才来考试,官太大容易引起朝堂动荡,而且考什么内容也都是问题。

要不先从廷尉府开始怎么样,廷尉之下选择一些官职来进行考试。”

廷尉,大汉最高司法长官,位列九卿之一,所属的机构名为廷尉府,在廷尉之下还有廷尉正,左右监,左右平,以及廷尉史、从史、治狱使者等各种属吏。

“为何从廷尉府开始?”

“陛下,廷尉府官员的考试内容容易确定,以大汉律法为主,兼顾儒家经典。”

不是陆鸣离不开儒家,而是这时候的司法讲究春秋决狱,以儒家经典解释法律,原其心而定其罪,优先考察犯罪者的主观动机是否符合儒家伦理。

天人感应被刘彻所抛弃,但其他儒家思想还占据朝堂的统治地位,想要选拔符合要求的司法官员,必须要考察他们的儒家经典的理解。

“而且司法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东西,也确实有必要加强官员的选拔,免得闹出司法官员不懂法的笑话。

朝廷对他们进行考试,属于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容易引起反弹,而且可以找理由让现有官员也进行考试,把连续几次不合格的人清除出去。”

陆鸣曾看过一些庭审录像,只能说有些人专业素养堪忧,至于是谁,可能是律师吧,有的律师水平确实有限。

刘彻想了一会,“嗯,这个主意好,就先从廷尉府开始,廷尉不必考试,担任考官即可,让御史大夫也参加。”

现任的御史大夫张汤,曾经担任过廷尉,在大汉属于顶尖专业的法律人才,有他参与,这事才选的更权威。

“陛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个名字怎么样?”

……

张汤有些懵,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这么奇怪的名字,怎么看都和富民侯脱离不了关系,除了他还有谁能搞出这种东西。

“杜廷尉,廷尉府这段时间判案都正常么?”

会不会是陛下对廷尉府的案件心生不满,所以用考试的方式来敲打他们,张汤做着各种猜测。

杜周很紧张,他知道张汤的意思,努力回想这段时间判的所有案件,

“都很正常,冯京的案件还很符合陛下的心意,没出过差错。”

“这就奇怪了,”

张汤皱着眉,他一向善于揣摩陛下的心思,这次却没有头绪,不知道陛下想做什么。

“廷尉府新招录官员要考试,现有官员也要考试,难道……”

张汤突然想到一个可能,陛下想进一步把控廷尉府的官员任免,抓到思路后,他顺着这个思路一路思索,

“嘶……”

陛下的目光不会仅仅停留在廷尉府的,张汤觉得自己发现了大秘密,猛地闭上嘴,一个字都不敢说。

杜周看着他,觉得有些奇怪,

“御史大夫,你怎么了,莫非是猜到了陛下的意思?”

对于自己的老上司,杜周很相信他的本事,总是能猜中陛下的心思,做出让陛下满意的判决。

“没有,”

张汤摇头否认,“只是觉得陛下有些严格,连续三次考试不合格的人要免去官职,你可要好好督促手下读书,他们不合格也会丢你的脸。”

不仅是张汤这边,太学那里也同样很疑惑。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孔安国想不明白,陛下对廷尉府的要求这么高了么,需要专门准备一个考试来考核他们?

想不明白,但从这个奇怪的名字上,他知道应该去问谁。

……

“原来真是侯爷想出来的办法,怪不得名字如此奇特,与众不同。”

面对孔安国的询问,陆鸣没有隐瞒,单从这个名字上就瞒不过去,需要隐瞒的话他就不提出这个名字了。

“孔博士,陛下很信任你啊,让你来参与命题和阅卷,你可要好好准备试题和答案要点,别让陛下失望的好。”

“一定,一定。”

参与命题和阅卷,孔安国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