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克复中原子虚笑乌有

第184章 团聚(合)

  诸葛瑾抬眸看着对案的兄长,轻舒一口气。

  “兄长,叔父去后,弟便投奔曲阿弘先生,叔父与其多有交情,对弟多番照顾,后经他引荐,弟便投了孙伯符,那孙伯符,乃是弘先生之妻弟。”

  妻弟?诸葛巡盘算,弘咨是孙策的姐夫?也就是孙坚女婿?

  “二弟随孙策征战前方,若是觉得苦,咱不做这事也罢,为兄记得二弟喜好古学,不如回家做学问,为兄养你。”诸葛巡道。

  他可不是开玩笑的,而是认真的。

  别的家族都让子弟分而投奔,各自押宝,诸葛巡偏不,别人越是利益至上的时候,诸葛巡才更要坚持手足情深,亲情至上。

  当然,这些还是要看诸葛瑾自己的意见。

  诸葛巡注视着他,诸葛瑾目光中流露动容,他朝兄长拱了拱手,“兄长,既投伯符,便要有始有终。”

  诸葛巡没辙,稍作思忖,又道:“孙伯符虽有奋勇,然行事过于刚直,岂不闻,刚而易折,二弟,你跟随孙伯符,务必要注重自身安危。”

  “兄长说得是,弟记下了。”

  “我会在复阳再待几日,二弟不如与我一道看看这复阳山水,而后与兄一道回襄阳看看弟弟妹妹去。”诸葛巡道。

  诸葛瑾心思一动,“主公在汝南鏖兵,弟焉能四处游历,见过兄长,瑾便知足了。”

  诸葛瑾神色变得凝重,似有心事。

  “莫非汝南战事,很不顺利?”诸葛巡问。

  “曹将李通据城死守,久攻不克,主公有意从江东调兵,只不过……”诸葛瑾欲言又止。

  诸葛巡秒懂。

  无论是江上,还是江东,孙策都有大部分兵马被刘表牵制,豫章和江夏两处战场的兵力,恐怕比孙策带的还多。

  “此事涉及两家仇怨,不好评价。”诸葛巡道。

  “兄长,今天下大势,乃是群雄伐曹,各家实在不应相互掣肘。”诸葛瑾顿了顿,迎着兄长目光。

  “二弟除了来探望为兄,是否还是为了当说客?”诸葛巡直言相问。

  兄弟俩四目相对,都在对方的眸子中映出自己。

  诸葛瑾被看破,心一提,然后壮着胆点点头,坦率开口:“不错,主公确有交待。”

  诸葛巡愣着一张严肃的脸,忽地咧嘴一笑。

  “既然二弟开口了,为兄哪有拒绝的道理,说吧,要为兄做什么?”

  诸葛巡表情的变化令诸葛瑾有些难以适从,态度的变化更是令他一阵惊喜。

  这么简单同意了?

  为什么呢?

  他怔怔地看着诸葛巡,然后明白了。

  兄长才是这天下真正关心的处境的人。

  诸葛瑾当即开口:“主公欲与刘使君搁置争议,暂时停战,共伐曹操,弟心思兄长与刘使君相熟,由兄长献策刘使君,最好。”

  “孙策与刘表有杀父之仇,真愿意休战?”

  “主公志在中原,岂能因私仇而废大事。”

  好好好,志在中原是吧。

  “这个策,为兄会献,为兄愿意开这个口,乃是因为二弟,而不是什么江东小霸王志在中原。”说着,诸葛巡话锋一转,“不过主动谈和的一方,应该要有所付出吧?不知孙策愿意作何让步呢?”

  诸葛瑾一愣,主公没说呀。

  瞧二弟这反应,诸葛巡也知道答案了,孙策这是想白嫖啊。

  双方罢兵,他干他的事,那刘表呢?

  他甚至连意思一下都没有。

  放下仇恨?仇恨值几個城?

  不过诸葛巡没有表现出来,笑道:“不如二弟与我回一趟襄阳?”

  诸葛瑾点点头,“一切依兄长说的办。”

  “二弟且休息一夜,我等明日启程,为兄去准备一下。”诸葛巡笑着起身。

  日程要改了。

  诸葛巡稍作安排,翌日一早,带着二弟与孙贵一起从平氏回章陵。

  三日后,一行人到达章陵,诸葛巡捎上媳妇蔡蔻,改走水路,又花了一日一夜,才到襄阳。

  上岸正是晨间,江面弥漫着淡淡的雾气,江风徐徐,水声涛涛,别有风味。

  诸葛巡先派人去通知三弟来襄阳,另一边则通知刘表自己回来的消息,再告知诸葛瑾来的消息。

  诸葛瑾投效孙策,刘表是知道的。

  兄弟归兄弟,立场归立场。

  提前通知刘表,他可以提早想想应对之策。

  然后,百十名部曲在城外逗留,诸葛巡只带着诸葛瑾蔡蔻孙贵入城。

  “咚咚咚!”

  老宅的院门被敲响,不多时,里面传来窸窣之声。

  开门的是白露,她先怔怔地看着站在门外的诸葛巡,然后撒腿往屋里跑。

  “姑娘,大主君回来啦!”

  这场景,诸葛巡一阵亲切,小白露的反应每回都是这样。

  很快,屋里一群人都被白露炸了出来,看着诸葛巡几人步入院中。

  诸葛冬与诸葛兰连忙小跑过来,诸葛巡一笑,连忙张开胸怀,准备迎接妹妹的拥抱。

  然后——

  她们与蔡蔻热切地手牵着手,表达喜悦与欢迎。

  诸葛巡皱着眉头瞪她们,诸葛兰还吐了吐舌头回应。

  诸葛冬率先发现诸葛瑾,也是一愣,旋即喊道:“二兄。”

  诸葛兰连忙望过来,看着诸葛瑾,她没叫。

  诸葛瑾外出游历时,诸葛兰还小,所以对诸葛瑾没多少印象,后来诸葛瑾也极少回乡。

  “阿兰,见过二弟。”诸葛巡出声提醒。

  诸葛兰藏在诸葛冬身后,轻轻唤了声,“二兄。”

  “二弟,随我入堂给叔父上香。”诸葛巡道。

  诸葛瑾边走边张望,虽然第一次来,但叔父诸葛玄跟他说过不少荆州的往事,发生在这间故居中的往事。

  诸葛巡领着一众弟弟妹妹妻子来到牌位前,上位最大的一块,乃是先祖诸葛丰,下边两块,左边是诸葛圭,右边是诸葛玄。

  祭拜结束后,诸葛瑾依旧望着叔父的牌位良久。

  一行人回到堂前,诸葛冬一直执掌一部分生意,变化最大,如今更像是这个家的女主人一般,掌握着聊天的节奏,不断的问诸葛巡与诸葛瑾外边的事。

  诸葛巡与诸葛瑾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着,堂上始终没有冷场。

  红云和白露则忙着准备大餐。

  大约一个多时辰后,院门再度被敲响,白露迎进诸葛亮夫妇和小弟诸葛均。

  “三弟!四弟!”诸葛巡招呼道。

  “见过大兄!二兄!见过阿姊!”诸葛均最先开口。

  “三弟!”诸葛瑾也唤了一声,“四弟!”

  “见过兄长,见过二兄!见过两位阿姊!”诸葛亮手持羽扇,冲众人一一拱手致礼。

  黄月英见这么多亲属,有些拘谨,跟着诸葛亮一一行礼。

  “快来坐快来坐。”诸葛巡一手请诸葛亮入内,一手将诸葛均直接揪了进来,脸上笑容洋溢。

  诸葛氏的兄弟姐妹,都到齐了!

  说起来,还承了孙策的福呢。

  中午用过饭后,诸葛巡留诸葛冬与诸葛亮招呼二弟,自己则抽出身来,率先去见刘表。

  州牧府,侧堂。

  诸葛巡将孙策的打算说出后,刘表面色凝重地思索着。

  良久,他才问诸葛巡,“子谦,依你之见,此议能纳否?”

  诸葛巡拱手道:“使君,相互征伐,相持不下,除了争一口气,太过劳民伤财了,若能借此消停,于使君,于荆州百姓,皆是好事。”

  “可胤谊之仇……”刘表又提旧事。

  诸葛巡明白刘表这句话的深意,这是告诉诸葛巡他刘表是重情重义之人,当然,最终是为了夺取豫章,重利与此并不冲突。

  话说回来,叔父的仇,也不能算在孙氏头上,那是西城县豪族干的。

  想到这,诸葛巡忽然有一个特殊的念头,但看着刘表,他选择不说。

  “子谦,你说与孙策停战,命黄忠刘磐北上攻曹,如何?徐晃经此大败,应该守不住颍川道了吧?”

  “两军战事,胜负难料。”诸葛巡笑道。

  “子谦可真是滴水不漏,一声不吭打个大胜仗,却连战报都不发来。”

  对于刘表知道的这么清楚,诸葛巡一点也不意外。

  “使君,战事尚未结束,文长还在前线戍守呢。”诸葛巡只好打马虎。

  刘表脸上笑意更甚:“子谦还是说说看,我到底要不要接受这提议吧。”

  诸葛巡不解,刘表这是何意啊?

  荆州与孙氏的仇怨,明明是孙坚之死,和诸葛玄有什么关系啊,诸葛玄又不是孙氏害死的。

  刘表却揪着这个不放,难道他想让自己提要求?

  诸葛巡一抬眸子。

  “使君,此事事关重大,巡焉敢胡言。”诸葛巡绕了一手。

  “那便先见见诸葛子瑜再说吧。”刘表说着一叹,“到底是胤谊的侄儿。”

  诸葛巡脑中冒出一个问号。

  今天刘表说话,格外困惑啊,提前通知他,怎么感觉他给自己准备了一堆难题一般。

  诸葛巡只好拱手告辞。

  今日之刘表,说话有些怪。

  也不知道是不是诸葛瑾投孙策,让他不高兴了。

  毕竟他觉得他对诸葛玄已经推心置腹,对诸葛氏已经百般照顾了。

  诸葛巡离开后,堂后突然走出一人。

  “停战伐曹,黄兄以为如何?”刘表未见人,便开口问。

  黄祖慢悠悠地走到右侧跪坐下来,望向刘表。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即便谈和已是尤为不易,联手伐曹,主公敢将阿磐与汉升调去南阳吗?”

  刘表嘴角一抽,一句话就被黄祖问住了,他不敢。

  所以联手伐曹,基本没戏。

  黄祖哼哼一笑,“主公,你不信,我也不信。”

  “那黄兄以为,如何是好?”刘表对黄祖一直以兄相称,十分尊敬。

  “孙策既主动求和,必然北方战事焦灼,主公何不趁机提出几个条件。”

  “黄兄可有建议?”

  黄祖看着刘表,神秘地笑着。

  刘表眉头一皱,“嗯?”

  “其一,江东水军,当退出江夏水道。”

  刘表面无表情,这第一条,是给他黄氏提的。

  “然后呢?”

  “其二,主公不是对胤谊之死一直耿耿于怀吗?不如趁此机会与孙策密谋,得一个复仇之机,如此,诸葛氏那帮小孩,岂不更忠于主公。”

  刘表不由眸光一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诸葛玄的死,一直没给诸葛氏一个交代呢。

  “黄兄所言,甚合我意!”刘表道。

  “哈哈哈。”黄祖大笑,“我与诸葛胤谊无甚交情,不过我倒是挺喜欢诸葛子谦的,听说他刚到章陵就打了个打胜仗,胜了徐晃与郭嘉,啧啧,真乃英雄出少年!”

  刘表也讪讪一笑,你喜欢,我还喜欢呢。

  要不是我喜欢,他能这么耍威风?

  刘表忽然觉得自己也很厉害,知人善任,独具慧眼!

  两人畅聊甚欢,聊罢诸葛巡,黄祖又聊起他黄氏女婿诸葛亮。

  “听承彦言,日后诸葛亮之成就,不输其兄长,承彦可真是寻了个好女婿!”

  刘表嘴角一扯,笑容逐渐消失。

  兄长英雄出少年,是蔡氏女婿。

  其弟将来成就更甚,是黄氏女婿。

  他没女婿。

  翌日一早,诸葛巡领着诸葛瑾拜访刘表,算是正式接见。

  州府堂上,诸葛巡一瞥,发现邓义,刘先还有宋忠等一众幕僚从事皆在。

  连黄祖竟然也在,对上诸葛巡的目光时,他还十分友善地笑。

  “章陵太守诸葛巡,见过使君。”

  “扬州牧殄寇将军长史诸葛瑾,见过使君。”

  诸葛巡听二弟这称呼,不由眉头一挑,不明觉厉。

  “我家将军命属下前来,乃为与使君修好,同伐曹操,此乃我家将军书信。”

  说着,诸葛瑾呈上一支铜制信筒。

  传到刘表手中,刘表大自看了一遍,与诸葛巡先前所说相差无几。

  刘表直接跳过了立威与恫吓这些对待敌使的前戏,毕竟是诸葛玄的侄儿,诸葛巡的弟弟。

  “孙……”刘表刚启齿,发现他叫不出孙使君或孙将军。

  扬州牧差不多是孙策自封的,殄寇将军没记错的话是袁术表奏的。

  “北方战事焦灼,为匡扶天子,共抗曹贼,表愿接受孙伯符之提议但是……”

  刘表甚至都没有停顿就加上了转折。

  “表亦有两个条件。”

  诸葛瑾心有准备,道:“在下洗耳恭听。”

  “数年前,豫章太守诸葛玄遭叛军袭击,死于非命,表曾一度派军攻打,欲为诸葛太守复仇,不料,打跑了刘繇,却来了孙伯符。”

  刘表语气变得戏谑,“贵使应该知道此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