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赴后继东海镇守

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无常形,川不辞盈(求月票~)

“道友是正道义士,来西康云游还不忘投身于除魔之事。~咸`鱼?看^书!惘, *已?发.布?最`新*漳+劫·在西川剑阁挂了名,又救我白河剑阁于倾覆,道友于我峨眉有大恩呐。何时若得闲暇,务必请去峨眉山坐坐。”

叶元敬情真意切道。

程心瞻心里有些哭笑不得,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还会接到来自峨眉的邀请。他心知,如果有一天自己真上了峨眉,那场面一定不会太好看。

不过面上他还是点点头,

“得空定要去拜访仙山。”

这时,叶元敬又说,

“天下除魔何处不能尽力,不如道友来我白河剑阁如何,我们按西川剑阁的双倍供奉出给道友,元奇和人英那边,我自去分说。”

周轻云闻言,眼中大放神采,也看了过来。

程心瞻自然是摇头,婉拒道,

“贫道好酒,却是离不开碧筠庵那帮酒友,等喝了道长这杯茶,我便要回去了。”

两人对程心瞻这话有所预料,倒也是没有太大的反应,毕竟要是此人真被一句双奉就喊过来了,那他们还要自觉看错了人。

叶元敬笑着接道,

“道友倒也不必如此赶着回去,可暂歇一晚,容我剑阁的人搜检魔人尸首,整理得失,按功记酬,明日便有礼金奉上。”

程心瞻闻言刚想说什么,但叶元敬却不给他这个机会,一股脑紧接着说,

“道友既然在西川剑阁挂职,便应当知晓我们玄门这次定下的争功规矩,事关开边拓地和大统传承,道友诛杀了三位金丹魔头,这功记在我们白河剑阁头上可不小。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虽然道友不为身外物,是行侠仗义而来,但我们剑阁也须得献上酬金,不然传了出去,岂不是要寒了天下义士的心?”

程心瞻看叶元敬把方方面面都说到了,也觉得有理,便点头应了下来。

见程心瞻点头,叶元敬又道,

“依我看还不如这样,道友在我们白河剑阁也挂一个客卿之职,我等给道友留一个推窗望河的精舍,道友想来便来,想住便住,想走便走。

“我们白河剑阁位于四地交界、两河交汇处,南北要冲,虽然危险,但也方便。若是日后道友还想去西海或是陇右逛逛,在我们这落脚也很方便。

“再者说了,相比西川剑阁只毗邻一个金沙江,我们这边的景致还是要更好一些的。”

程心瞻又有些意动。

是,大河钩曲,两河交汇,泾渭分明,在此观河,怕是水法也会更有精进吧?

叶元敬看了一眼周轻云,使了一个眼色,心下有些疑惑,暗道轻云今日是怎么了,事事反应都要慢上一拍。

眼前这人不管他师承来历,就当他是个散修,毕竟修为本事摆在这,自然要全力拉拢。至于人品这关,西川剑阁都帮着筛选过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这本该是阁主做的事,但这孩子偏偏不张嘴,什么都要自己来说,往日里做这些事也是很有分寸的,今个倒是奇怪了。^1^5~1/t/x/t`.~c?o^m+

而周轻云此时看到叶元敬的眼色,终于反应过来,递出了一个令牌,且道,

“道友,这是我白河剑阁的出入令牌,你请收下。”

程心瞻想了想,伸手接过了,看了一眼,这令牌是白石炼成,背面和西川剑阁的一样,篆刻「玄光普照」四字,正面则是「白河剑阁」四字。

他翻手把令牌收入洞石中一个专门放置令牌的架子上,同时心道现在自个身上的令牌可真不少。

家里的,盟里的,各仙山大教的,还有天上白玉京的,都有些数不过来了。

闲话叙过,程心瞻和周轻云拜别了叶元敬,后者把前者领到了一间雅致精舍,但也没进去,门口站着说上两句话也就离开了,大战方歇,她作为阁主还有的忙。

程心瞻则是上塌打坐,调息食气,恢复法力,连续几战,对他的消耗也很大。

————

第二天。

程心瞻晨起摄紫后,远眺大江。

斩妖魔,见旧友,赏美景,程心瞻只觉心旷神怡,忽然间来了兴致,便铺纸作画,对景写生,画了一副《九曲黄河第一湾》,泼墨大写意。

画完之后,他也不另取纸,直接就在画上空白处提笔:

「晨起天凉,秋高气爽!

余夜宿白河剑阁,摄紫后放眼,便见黄河自西原高来,钩曲复回,白河由南而北,斗折蛇形。

两河相交,浊流沉浑,清波浮漾,二水相衔未融,界痕分明,五百步外,混为一同。

嗟呼,黄涛携西海之沙乃成势,白浪汇岷山之雪乃成流,各循地势奔竞,遇弯则曲,逢崖必激。然二水再合,黄涛纳白水而不嫌其清,白浪入黄河而不惧其浊,于是乃成大渎,东归入海。

余观此景,心有所悟,然究其根本,不过八字,前人之述备矣,曰:

水无常形,川不辞盈。」

两百余字,文不加点,程心瞻心中大畅,搁笔一边,满意的点点头。此间四地之交,不过他最近一直在写「西康篇」,便也准备将此画此记一并放入西康篇中。

“笃笃。”

这时,有人敲门。

程心瞻回头一望,是周轻云来了。

“请进。”

周轻云一进来就看见了程心瞻的泼墨大写意,走上近前,叹为观止。

女子又读了画上的记,只觉文采斐然,再想起他昨日破魔入阵,仿佛天人之姿,心下更多一分爱慕。

而此情也正应程心瞻记中所言,化冰融雪,乃成涓流。

“道兄智周万象,神解超悟。”

周轻云说。

程心瞻轻轻摇摇头,

“还差得远呢。`微?趣_小^税^旺* +哽/辛/嶵/全~”

他拿出印来,钤在画上,所见四字,正是:

「谦慎斋主」。

随即,他便收起了画作,看向了周轻云。

周轻云便递上一张符,说道,

“这是剑阁报道兄诛魔之功以及援手之情的酬谢,万望收下。”

程心瞻看了一眼,这是一张太虚符宝,也是储物之物,精通虚空之道和符箓之道的金丹修士可制得,不易制,也很少见。

而且此物是拘虚空而制成,不能久用,时间一长里面的虚空法界便会破符而出,重归大天地,里面的物件也会掉落出来,所以还是不如洞石珍贵。

谢礼是昨天就谈好的,所以程心瞻也不推辞,也没看一眼,就收下了符宝。

“多谢了,那我这便告辞了,烦请你替我向叶道长辞别。”

周轻云点头说好,修行匆匆,事务劳形,都是忙人,偶能相逢,便胜无数,哪能指望日日形影不离,那是凡间夫妇,不是山上道侣。

程心瞻便要离去,临走前,想了想,又留下了一句话,

“我虽不懂剑霞,可常观天象,参悟阴阳,有一句话赠你,我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

“霞者,云气假日光而成也,日为阳,云为阴,日为真,霞为假,这里面有「负阴抱阳」和「借假求真」的道理在,你不能落于其中的术,更要领会上层的道。”

说罢,也不等周轻云回应,他便化作一团离火飞远了。

周轻云站在原地,看着遁光远去,若有所思。

————

程心瞻过了白河,接上金沙江,一路南下,重返西川剑阁,入阁后就径直回了自己的精舍。

两个童儿还未回来。

他盘坐于榻上,先是拿出了白河剑阁的给的符宝,看看有些什么。

他把念头探进去,符宝里面的虚界不大,三尺见方,里面东西自然也就不多,整整齐齐被码放的很规矩。

于是程心瞻索性就把东西全拿出来了,放置于榻上,一一去看。

这打包的人很有心,和程心瞻的习惯一样,修行常备的矿物、植株、骨角、皮羽、丹药、纸墨全部分门别类放好了,他扫了一眼,都是适用于金丹境的,没有太差的东西,很多还是西蜀这边的特产,他之前都没见过。

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物件很是显眼,散发着宝光,整整齐齐放在一起,上面都贴着条子。

条子上面有娟秀的字迹,看着是施用之法,程心瞻不知道玄门送礼都是这样,还是周轻云专门写给自己的。

一方木盒,一个竹筒,一本金册。

他先打开盒子一看,里面躺着三颗银白色的珠子,鸭蛋大小。

他去看那条子,上面说这是「太乙神雷」,用法简单,以法力化开,打出去就炸做一团雷光。

程心瞻觉得奇怪,这东西不用踏斗,不用掐印,不用符箓,甚至不必念咒,扔出去就行,这与他以往施展的雷法有很大不同。

他又想起那个空色和尚的「白骨煞雷」,虽然是断臂施展,但与这「太乙神雷」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难不成西边的雷法都是这样的?

那如此瞬发之器,自己日后遇见了可得小心了。

条子上说「太乙神雷」炼制不易,威力和炼制者的修为有关,现在程心瞻手里拿的这盒,说是每一颗都能把一座三十丈高的山丘炸成细沙一般的碎末!

那这威力就很是了得了,三洗下的金丹要是正面挨着了,也得重伤,程心瞻估摸着和空色和尚断臂施展的「白骨煞雷」应当差不多。

他再打开竹筒,发现里面是十九支竹箭,条子上说这叫「太乙青灵箭」,有诛邪破魔之威,尤克血污阴秽之宝。虽然威力只有「太乙神雷」的一半,但胜在速度要更快一筹。

程心瞻心道这刚好,等回了宗,「太乙青灵箭」就给明旭,「太乙神雷」就给明玥。

他再去看金书,一看见书名他就乐了,叫「太乙分光剑法」。

笑倒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名字。

么全是以太乙冠名的。

这倒不涉及什么法脉传承的事,因为在道家里,【太乙】即为【道】,所以在内丹道里有「太乙含真」,阳神道里有「太乙金华」,观星道里有「太乙北垣」,占验道里有「太乙神数」等等。

所以在各家各派里,也常有以太乙冠名的法术法宝,但无论怎么说,【太乙】尊崇,各法脉里,敢以太乙为名的,那无论是法术还是法宝,肯定是一门里顶尖的,平日里也是不多见的。

他自己修道三十多年了,身怀多少法门,但冠以太乙之名的也不过四道而已。

明治山自身传承有两道,一个是阳神术《太乙金华宗旨》,一个是活死人术《太乙救苦护身妙经》。还有一个是摩崖山的太乙救苦天尊观想图《太乙天尊破地狱图》,最后一个是枢机山的淬丹秘术,《太乙混元丹胎雷火煅形秘法》。

每一道法门都是各山压箱底的秘术。

今个倒好,托峨眉的福,一下子得了三件。

他笑着翻开书,不过这翻着翻着,脸上的神色就变了,愈发凝重起来。

翻上两页后,他又去看贴在书上的那张条子,等他看完条子上的内容,面上挂起沉思之色。

这事,倒是让人有些意外了。

他的目光又落到金书上的「太乙分光剑法」六个字上。

真要说的话,这本剑经才是这三份宝物里最符合太乙之名的,也是最为高妙珍贵的。

这「太乙分光剑法」,就是不久前叶元敬施展的化剑为丝的法门!

若单是酬谢,那这份酬金可就太高了。

不过这条子上又有解释,而从这第三张条子上,程心瞻也可以断定,这三张条子就是周轻云所写。

知道程心瞻是东方来的,所以周轻云把事情解释的很清楚。

这次峨眉为了除魔大计以及为了能在西康开边占地一事中得利,可谓是下了血本。

为了激发门下弟子以及拉拢蜀中其他门派和各地的散修,峨眉给七大剑阁下了一道便宜行事的旨意。

旨意的内容就是可以给斩魔有功的人传一道峨眉的独家秘术!

当然,这些秘术都是峨眉精挑细选过的,就比如说这道「太乙分光剑法」。

这道法门很是厉害,但允许外传的根本原因在于这是【术】,或者说是剑招,而非【道】,不涉及法统和根本。

还有一个原因是这道剑法门槛高,首先要想施展此剑法,还得先学会养炼飞剑的「有无形炼法」,飞剑出于无形剑光之态,才能化剑为丝。

另外,此法极难入门,这无关境界,只关悟性,有天资的人一境就能学会,没这个天分的境界再高也施展不出来。

而且还有规矩在,得到秘法的人不能外传,如果外传,任何峨眉弟子都有责任追回,至于追回的方法,那自然是人死道消,一笔勾销。

那如何判断是否外传了呢,这也简单,有剑阁颁布的令牌就成,令牌上会写明得法的人和时间。

日后要是峨眉弟子撞见了门外之人会此剑法,问上一句,要是有怀疑的话讨要令牌看上一眼,如果人、牌、法,有一个对不上,那就是私传出来的,此人就该杀。

允许白河剑阁外传的秘术就是「太乙分光剑法」,其他六大剑阁也有,另外六门秘术和这道剑术也一样,只是【术】的范畴,而且一定门槛极高,极难学。

可即便如此,这也足以让天下的修士趋之若鹜了。这可是峨眉的独家秘术,而且每一道都是威名在外。

这道便宜行事的旨意是随着「飞真七仙」入驻七大剑阁一起传来的。这便宜行事也是让这七位金丹高修便宜行事,由他们来判断何等功劳可以破例传出峨眉的独家秘术。

而万里飞虹佟元奇来到西川剑阁的那一天,恰好就是程心瞻诛杀哭风僧归来,随后就是闭关,再就是火急火燎去采风露,所以此事他不是先从西川剑阁知道的,反而是从白河剑阁先知道。

另外,耐人寻味的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挂名剑阁和参与诛魔,这七道秘术的名字已经公布了,每个剑阁允许外传的秘术,恰好就是坐镇此阁的飞真七仙擅长的秘术。

这对飞真七仙就是一个考验了,如果他们掐着怀里的秘术不放,那败坏的就是他们自己以及坐镇剑阁的名声,可是如果滥传,那他们自己那关就过不去。

峨眉这招妙呀。

程心瞻甚至可以断定这就是峨眉掌门的手笔,这对当代的蜀山七修是考验,对成名已久的飞真七仙也是考验。

更是把这十四人身后的人情牵扯,以及天下众多求法若渴的散修和小门小派全都算进去了。

他就是很擅长阳谋。

而周轻云则是在条子里说,以自己诛杀三姹女、牵制玉娇娘、保全白河剑阁的功劳,这是叶元敬坐镇剑阁后给出的第一道秘术。